預防青少年自殺,人人有責

2020-09-05 心源泉教育黃幸

轉發自心理急救公眾號,作者鎖朋老師

看到請轉發身邊的人知曉,希望你最好不要用到


在中國,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

每分鐘就有2個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

我們有義務和責任讓鮮花繼續開放,讓孩子的生命繼續成長

01

不要對青少年自殺的想法感到震驚,但需要認真地談一談。

來看看下面這組數據,如果孩子們認真想過的事,也值得我們認真和他們一起面對,而不是震驚,更不去指責。指責孩子們脆弱,感嘆教育失職,或者痛惜社會壓力巨大,都無濟於事,真正有效的事就在當下,立刻有用!那就是穩定自己,從容面對

一項在上海展開的調查顯示:

上海地區有24.39%的中小學生曾有一閃而過的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認真考慮過該想法的也佔到15.23%。

更有5.85%的孩子曾計劃自殺。

並有1.71%的中小學生自殺未遂。

(數據來源於網絡)

02

相信你的懷疑,青少年可能會自殺,說你很擔心,然後傾聽他。

大多數有自殺想法的孩子都希望能和周圍某個人,特別是成年聊聊自殺的想法,他們可能表現得比較隱晦,如果你心裡有懷疑,不要猶豫!告訴孩子們你很擔心他們,這樣可以讓處於危機中的青少年感到溫暖,願意訴說。當他們開始訴說的時候,風險也慢慢在降低,所以無論他們說什麼,都不要著急去勸告、教育或者打斷他們,耐心地、不帶評判地傾聽,能讓他們平復情緒。

03

直接提問是否有自殺想法,如果有,繼續詢問是否有自殺計劃。

不要迴避自殺這個詞,對於真正有自殺想法的青少年,直接提問會讓他們感到有人真正地關注和想要了解他內心的想法,如果沒有自殺想法的青少年,並不會增加青少年自殺的風險。不要用隱晦的說法(如「你不是在想做啥事吧?」「你是不是有什麼想法?」)去提問,這樣問本身就反映出提問者對自殺話題的震驚、恐懼和不接納,是不利於繼續溝通和提供幫助的。

04

不要承諾為青少年的自殺想法和計劃保密

要告訴他們,這是關係他生命安全的事情,不能替他保密,但是會陪他一起面對,和他商量找到合適的人陪伴他幫助他。如果青少年非常牴觸和擔心自殺的想法讓別人知道,甚至用「如果不保密就立刻自殺」來要求保密,可以溫和地傾聽他的想法,陪伴和傾聽能讓他覺得受到了尊重,平靜下來之後再讓他慢慢理解。

05

告訴危機中的青少年自殺狀況很緊急,但遲早會過去,不要盼望馬上過去,解決辦法是一步一步、一天一天進行的,你隨時可以提供幫助,任何時候自殺想法變得強烈,要以直接的方式求助。很多人不敢承諾隨時可以提供幫助,擔心自己應對不了風險太大,擔心青少年會隨時打擾自己,就好像有自殺想法的人把生命都交付給自己一樣。其實不用過分擔憂,首先自殺危機幹預沒有人可以保證百分之百成功,盡力而為後每個人都不會留下遺憾,畢竟是一條生命。其次對於想要自殺的人,周圍人這樣誠懇、專業、用心地承諾,告訴他「隨時可以求助」本身就是一種很強大的心理支持,在他們心靈的黑夜裡會像燭火一樣閃爍而溫暖,在生死掙扎的時刻可能成為他們心中唯一有溫度有力量的聲音,在內心將他們拉回到現實世界中來。

06

如果你認為青少年自殺隨時會發生,要讓合適的人守護。

要確保能夠保護孩子的成年人陪伴危機中的青少年,比如以前幫助過孩子的老師、心理諮詢師、救援人員,或危機幹預中心的專業人員等。在把危機中的孩子交給家長時,最好是父母親或長期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成年人,如果沒有合適的家長,最好聯繫青少年保護的機構和社會資源提供保護。對於有明確自殺計劃的青少年,至少72小時守護,危機解除後依然不能完全放鬆警惕,要注意觀察他們的情緒變化。

07

提供清晰、簡單、明確的轉診資源。

比如危機幹預中心的電話號碼,所在地的精神衛生專科醫院等信息,讓守護青少年和他們的家人隨時可以求助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疫情後有不少熱線電話可以求助。具體參考如下:(以下危機幹預熱線為網絡公開發布的電話,由於人手和值班問題,可能有時需要等候,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多撥打幾個電話。

1、 生命教育與危機幹預中心:

400-161-9995

2、北京心理危機幹預電話:

800-810-1117(座機撥打)

010-82951332(手機撥打)

3、廣州市心理危機幹預熱線:

020-81899120

4、深圳市心理危機幹預熱線:

0755-25629459

5、長春市心理危機幹預熱線:

0431-89685000

6、杭州市心理危機幹預熱線:

0571-85029595

相關焦點

  • 青少年自殺行為的預防
    研究結果提示了預防青少年自殺的策略。Dikstra, Kienhorst, Wildshe Hawton 討論了防止年輕人自殺的各種方法,其中包括學校的教育方案、控制和矯正自殺的方法、減少藥物濫用、媒體對自殺負責任的報導、專家服務——為嚴重自殺傾向的個體提供危機幹預,為蓄意自傷者提供事後護理。同樣,Shaffer和Craft也探討了學校的預防措施、方法控制,媒體導向和危機熱線。
  • 青少年自殺是因為什麼?
    看到父母抱著孩子的屍體放聲痛哭、悲痛欲絕的樣子,我們內心在被深深震撼的同時也在為這些早謝的花朵感到無比的惋惜。事實上,近年來,青少年(包括大學生)自殺已經不是個別的新聞事件,去年上半年至今已有30餘例大學生自殺案例發生,更令人憂心忡忡的是,還有18%的中小學生、38%的高中生、14%大學生存在嚴重程度不等的自殺想法。
  • 如何對青少年自殺行為進行積極預防?
    青少年自殺是因為青少年遇到了嚴重的心理危機首先我跟大家分享一個概念,青少年心理危機的一個樹理論。樹理論的含義,就是把影響危機的因素比喻成一棵大樹,從樹葉到樹枝到樹幹,最後到樹根,另外還有就是樹生長的環境,陽光、雨露,用它來比喻社會環境。
  • 青少年精神障礙性自殺
    ◎不同的精神障礙對青少年自殺未遂、自殺死亡發生的不同影響不同的精神障礙對青少年自殺未遂、自殺死亡發生的影響並不相同[1]:抑鬱障礙、雙相情感障礙、物質相關及成癮障礙、創傷及應激相關障礙及一些類型的人格障礙易直接導致自殺行為的發生,而共病精神障礙者也是易自殺的人群,應予密切關注;
  • 香港青少年自殺事件調查
    據財新記者統計,去年9月至今,發生在香港的青少年自殺案件已達26起,死者最小的11歲,最大的22歲。僅今年3月就連續發生9起。青少年自殺疑團牽動著社會各界的神經。香港特區政府3月30日緊急成立防止學生自殺委員會,該委員會將於六個月內向香港教育局提交報告及預防學生自殺的建議措施。
  • 預防自殺,我們能做什麼?心理障礙是自殺的主因,世界預防自殺日來臨之際,記者專訪心理諮詢專家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礙是自殺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超過80萬人死於自殺,自殺未遂的人數是這個數字的25倍。近年來,患抑鬱症的青少年人數也在不斷增加。昨日,記者專訪了曹長傑,在他看來,自殺可以預防,只要我們用心一點,就可以幫助深陷痛苦的人遠離死亡。
  • 世界預防自殺日:父母要了解自殺背後的真相,才能真正地預防
    但其實這一天還是個很沉重的日子:世界預防自殺日。據世界衛生組織2019年發布的數據,全球每年有80萬以上的人死於自殺,平均每40秒就有1個人死於自殺。也就是說,每年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會經歷因親友自殺帶來的痛苦和嚴重影響。
  • 父母可以做的十件事來預防青少年自殺
    了解可能導致青少年面臨自殺風險的因素很重要。花一些時間閱讀這十種方法,也許可以幫助防止發生悲劇。您知道的越多,您就越會做好準備,以更好地使您的孩子避免處於危險之中。
  • 如何做好學生的自殺預防工作
    學生時代,特別是兒童青少年時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心理危機的多發期,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非常脆弱,因此學生自殺行為屢見不鮮。
  • 世界預防自殺日|他們,為什麼會自殺?
    今天,9月10日,不僅是教師節,也是世界預防自殺日。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大約有80萬人死於自殺。這是一個嚴肅且令人心痛的話題。從全球範圍來看,自殺在眾多死因排序中高居第13位。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我們要做的,就是及時發現身邊的人情緒的異常,把自殺的苗頭,扼殺在萌芽中。01. 何為自殺?自殺是在意識清醒的情況下,個體故意損害甚至毀滅自己生命的主動或被動的行為。
  • 青少年自殺頻發,如何讓悲劇不再重演?丨心悅教育周刊
    【編者按】近段時間以來,因為厭學,與父母鬧矛盾等問題,一個個孩子自殺的壞消息接踵而來,他們生前遭遇的困境在我們成年人眼中遠沒有到放棄生命的程度,但面對生活,他們卻都選擇了自行退出的方式。為了類似的悲劇不再重演,《心悅教育周刊》號召大家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本周我們特邀心理專家曹冉老師和我們談談「青少年自殺行為的原因分析和預防措施」。
  • 青少年學生自殺的心理分析 (轉載)
    在15歲至34歲年齡段的青壯年中,自殺是首位的死因。]青少年學生自殺的事件屢屢見於報端和網絡,即是例證。青少年學生為什麼自殺?本文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剖析。   一、青少年學生自殺的心理特點   我們認為,青少年學生自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心理特點:   (一)青少年學生自殺大多屬於衝動型,而較少理智型。   根據自殺的發展過程,一般可以將自殺區分為兩類。
  • 夜思|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一個很多成年人眼中「荒誕愚蠢」的遊戲,青少年們卻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匆匆走向生命的歸途。很多事情並非表象所看到的那般簡單。看完這篇文章,我們希望,那些掙扎在死亡邊緣的青少年,能夠得到向善的引導,走出這一小段人生路上的陰霾。  推薦給你,靜夜思。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 夜思 | 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一個很多成年人眼中「荒誕愚蠢」的遊戲,青少年們卻沉浸其中不可自拔,匆匆走向生命的歸途。很多事情並非表象所看到的那般簡單。看完這篇文章,我們希望,那些掙扎在死亡邊緣的青少年,能夠得到向善的引導,走出這一小段人生路上的陰霾。推薦給你,靜夜思。藍鯨自殺遊戲是如何讓青少年心甘情願去自殺的?
  • 預防和減少「自殺」,佛教如何看,如何做?
    據世衛組織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約80萬人死於自殺,平均每40秒就有一人自殺,自殺未遂是自殺死亡的25倍。自殺還是15—19歲青少年的第三大死因。我國是目前全球青少年自殺率最高的國家,每年約有10萬青少年死於自殺,因此每分鐘就有2人死於自殺,還有8個自殺未遂。2020年青少年自殺事件層出不窮。因9月17日武漢江夏14歲學生張某銳,玩撲克被其母當眾扇耳光教訓後,跳樓身亡事件,我們再一次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 呵護稚嫩的生命:青少年自殺與心理危機幹預
    自殺,一般始於心理挫折發生,個體在擺脫抑鬱的心理衝突的過程中,學生自殺主要是由於學業挫折、人際關係衝突、家庭不和等現實問題,在自卑、厭世、絕望的消極情緒支配下,為排解心理痛苦而自殺。心理學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殺行為是往往是缺乏精神力量的結果,一些青少年的傳統道德價值觀念日趨淡薄,新的社會主義的激勵人心的道德價值觀念又非常缺乏。
  • 考研英語雙語閱讀:預防自殺
    世界範圍內死於自殺的人數在下降,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新數據,每40秒鐘仍有一個人自殺身亡,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世界各國應該做出更多努力,阻止這些可預防的死亡發生。然而自殺是可以防止的。我們呼籲所有國家用可持續的方式將經過驗證的自殺預防策略加入國民健康和教育計劃中。」
  • 世界預防自殺日 | 一個高中生的自殺心理危機幹預
    每年的9月10日為 「世界預防自殺日」,為了讓公眾對自殺引起關注,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自殺預防協會呼籲各國政府、預防自殺協會和機構、當地社區、醫務工作者以及志願者們,加入到當天的各項地方性行動中,共同提高公眾對自殺問題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殺率的意識。
  • 9月10日--世界預防自殺日:「孩子,你為什麼要自殺」
    01 自殺是嚴重的心理危機自殺是嚴重的心理危機。隨著社會環境的複雜化、學習壓力增大以及競爭的激烈化,自殺比例呈上升趨勢,美國、日本及中國等國家,約有20%的青少年曾有過自殺觀念。為了引起公眾對自殺的關注,WHO在2003年9月10日宣布當天為首個「世界預防自殺日」,推出的口號為「自殺一個都太多」。
  • 頻頻出現青少年自殺,青少年心理健康何時才能被重視?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都有自殺心理?社會發展迅速的今天,青少年心理未成熟,在生活的各種壓力下,很容易步入歧途。青少年自殺的心理特徵,主要表現為下列方面。俗語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雖然周圍的人覺得自殺的青少年十分愚蠢,責怪自殺的想法太糊塗了,但是,採取自殺的青少年本人往往自以為這是最好的選擇。「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嚴重的痛苦使他們心理發生了改變,產生了片面的、絕端的認識。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殺行為是缺乏精神力量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