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時代,特別是兒童青少年時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心理危機的多發期,孩子的心理承受力非常脆弱,因此學生自殺行為屢見不鮮。甚至不時報導一些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也走上自殺的不歸路。
一、學生自殺的常見原因
兒童青少年成長中,最重要的表現就是出現心理危機,不能解決心理衝突,而又不能承擔抑鬱的心理痛苦,於是尋求解脫,採取極端方式——自殺。
1.某些有各種缺陷的學生,特別是智力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往往學習成績差,跟不上班,掉隊使得學生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難融入集體活動中。另外,這些學生從小就在各種不理解的眼光中長大,受到很多的嘲笑、諷刺等等。
2.某些學生遭遇重大生活負性事件,形成心理危機。最常見的,有些學生家庭的重要成員發生意外病故,心理受到重創,難以恢復。有的學生考試成績突然下降,接受不了變化,抬不起頭,形成巨大心理危機。有些學生失戀或者被欺凌,身心受到傷害。
3.某些學生性格孤僻,表現為鬱鬱寡歡。他們經常獨處一隅,沉默寡言,問也不說,臉上看不到任何表情,或者很難有笑臉,行動遲緩,對一切失去興趣。
4.某些學生品行不端正,容易導致極端行為。比如抽菸、喝酒、盜竊、打架,還有一些是受害者,可能是受到性侵傷害者。這些學生自暴自棄,放縱自己,表面堅強,其實內心非常脆弱,小小事件就能引發走向極端。
二、學生自殺重在預防
學生自殺都是一些不好的想法在大腦裡反覆醞釀,不斷強化形成的,在關鍵時刻有人及時開導,就可能會挽救其寶貴生命。學生自殺前都有一些異常的行為表現,一定要敏銳洞察到,並及時予以心理幹預。
1.說奇怪的話。學生如果說話怪怪的,經常提到「死亡」,或者「分別」等,就要高度警惕。這些常見有:「我死了,你會不會想念我」「我走了,你會後悔的」「再見了,我再也不會痛苦了」。
2.抑鬱情緒。凡是醫院下了診斷患有抑鬱症的,學校和家長都要高度警惕,抑鬱症是自殺的主要原因。
3.心理創傷。要注意學生家庭,或者學生自身遭受了巨大挫折打擊,形成心理危機,自己接納不了,化解不了,尋求解脫。
4.反常信號。常見就是把自己心愛的東西送人,或者告訴朋友自己有自殺的想法,並要求朋友保密等等。
三、預防學生自殺的主戰場在學校
學生自殺的責任,主要在其自身,家長和學校也有一定的責任。但是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學校,而學校又是學生社會化功能提升的重要場所,是實施心理幹預,預防學生自殺的主戰場。當然,家長的心理疏導、心理幹預也非常重要。
一要開展珍愛生命教育。學校要給學生講人生核心價值觀,人存在的意義,自殺造成的後果。對於自殺方面的問題,學校要提前打預防針,不要遮遮掩掩,「諱疾忌醫」,欲蓋彌彰等等,把自殺的話題說開去,可以讓學生參與話題的分析,討論。當然最好是聘請心理專家,講授的知識更專業,現場氣場氛圍好,效果會更好。
二要讓學生知道學校的心理工作是怎麼做的。其實好多自殺者在臨死前都會告知最好的朋友,並且讓朋友來為自己保守秘密。而朋友可能很矛盾,說還是不說,很痛苦。這時候,學校的心理輔導工作介入了,學生自己的「大事」可能都不是事情,就完全有可能挽救這位同學。所以,讓學生明白學校心理工作既能為自己保密,也能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這很重要。當學生有心理困惑時,要學會及時尋求幫助,及時解決自己的心理危機。
三要讓學生學會做自己的心理醫生。心理憂鬱是自殺的主要因素,讓學生了解憂鬱的危害,抑鬱是怎樣纏上自己的。重點是如何重新認知,走出抑鬱,如何接納自己的困境等等。其實憂鬱並不可怕,這些心理學科普知識需要傳授給廣大學生。
現在的校園不存在過去那樣的危房,也很少有不安全的硬體設施。但由於學生心理問題造成的自殺,就是一個重點難點。一旦學生自殺,對家庭是災難性打擊,對學校的發展極為不利,對在校學生的心理會產生一定影響,對教師的今後教學影響也非常大,可以說,短時間全校師生是很難走出心理陰影。因此,抓好學校安全重點要預防學生自殺,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