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廣文:開學後,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復位」工作

2020-12-14 方舟教育研究院

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不少學校學生已陸續返校,從學校方面來講,對學生的心理關懷也要進入新階段。

那麼,學校應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復位」工作,使其儘快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之中?對於畢業班和中高考的學生來講,學校應如何緩解其緊張壓力?目前,我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如何?

近日,法治周末記者就上述相關問題專訪了華南理工大學心理學教授、心理測評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所長宋廣文。

疫情對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都產生了影響

宋廣文:古人常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次疫情對各年齡段學生的心理都產生了影響,當然不同階段的學生受影響的程度及表現也會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

總體來看,對基礎教育階段的學生影響認知方面多一些,一些學生可能因為過多攝入疫情相關新聞和真假難辯的消息而無法對疫情作出科學的判斷,甚至會出現災難化的想法,學習活動中會出現懶於學習、不思讀書或沉迷手機遊戲等情況,在人際交往上會產生人際交往範圍極窄(缺少同伴交往)、交往能力和欲望都下降,青春期的孩子還可能存在易與家人爭吵等問題。生命的無常性和悲觀性容易滋生。而對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來說,可能更多表現為情緒方面的問題,比如,會出現無聊、煩躁、憋屈、消沉、抑鬱、易怒、恐懼等各種不同困擾,以及出現入睡困難,或者早晨過早醒來等問題,對以往感興趣的事情提不起興趣來等。

這些心理問題都是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期間正常的應激心理反應,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歷史階段都會產生。

法治周末:為了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疫情期間幾乎所有學校都開通了電話或者線上心理輔導熱線。你如何看待疫情期間學校開展的線上心理輔導工作?

宋廣文:線上心理熱線非常便捷,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舉措,通過電話、郵箱、微信、QQ等能夠及時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困惑,而且線上心理輔導不用見面,打消了學生的心理顧慮,能夠及時便捷調節學生的心理壓力。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心理諮詢是一個比較專業和細緻的過程,學生無意識的眼神、動作都可能是重要的信息,相比較而言,線下心理健康教育獲得的信息量會更大,效果更好。

因此,疫情期間,最好以線上心理輔導為主,必要的時候,可以對心理問題相對嚴重的學生進行線下心理輔導。疫情之後,還是應該以線下心理輔導為主,線上為輔。

學校應如何幫助學生儘快「收心」「歸位」

法治周末:如今,不少學校的學生已經陸續返校,你認為,針對疫情期間出現的心理問題,返校後,學校應如何及時幫助學生調適心態、恢復正常的學習生活狀態,即學校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復位」工作?

宋廣文:近期是各地密集開學的時期,與此同時多地卻發生了學生自殺等極少數的極端事件。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在開學季各種矛盾交織,最容易出現「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孩子在壓力下無所遁形,從而因為衝動而犯下大錯。這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孩子?如何讓他們能夠健康成長?

我認為,學校應該從兩個大的方面加強心理幹預,幫助學生儘快「收心」「歸位」,投入正常的學習活動之中。一是做好心理問題篩查。學校應該按照心理危機幹預預案,對學生進行摸排,篩查出疫情後學生的各種心理問題,建立分等級和分類別的心理檔案,並及時跟進心理疏導。二是做好分類教育工作。學校首先應該在面上開展「正常化」教育工作,組織學生了解疫情、了解疫情對人可能造成的身心影響,幫助他們結合自己的身心狀態去了解同學、家人,在疫情期間的反應是什麼樣的,這樣就完成了一個「正常化」的工作。對於一些數量較小、心理反應比較嚴重的學生,最好要做一些一對一、點對點的工作,必要時由專家輔導。

法治周末:返校後,對於面臨中高考的學生和畢業的學生來講,他們可能更為擔心中高考成績和就業情況。對於這種焦慮和壓力,你覺得學校應如何引導?學生自身應如何調適心態?

宋廣文:這是眼下最緊迫的問題之一。從學校的角度講,引導學生樹立在任何環境中都能保持積極的心理狀態的意識是重中之重。要幫助學生自我生長、自我發展,淡化高考以及就業形勢的緊張氛圍,引導學生擺脫「一考定終身」「一次擇業決定未來」等傳統思想,提升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調整的能力,以積極的心態去努力應對升學、就業問題,培養他們現在和未來強大的內心和「硬核」力量。

從學生的角度來說,一旦返校後,恢復正常的生活作息規律是首要之舉。學生可以列一個日常生活計劃並認真執行,適當安排自己平素喜歡的、帶來充實感、愉悅和放鬆感的活動等,與老師和同學保持積極的溝通。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誤區」

法治周末:整體來看,目前國內學校心理教育工作開展現狀如何?

宋廣文:20世紀80年代初,我國開始強調「雙基」傳授與智力發展並重,我在1983年專門撰文強調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後,不少學者也一直強調心理素質教育在整個素質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和大力發展。全國的大中小學逐漸開始設立正規的心理諮詢與輔導機構,一些有條件的中小學開設了心理輔導教育選修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加進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專題內容。

但與此同時,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誤區」,比如,把學校心理教育簡單地等同於心理諮詢,不少學校的專職或兼職心理輔導教師缺乏心理學基本知識和實踐經驗,一些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是附加的教育任務,是一種點綴性的應景工作,阻礙了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完全發揮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化發展。

法治周末:你對未來的心理教育工作開展情況有何期待?

宋廣文: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者與實踐者,我希望未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改善。

一是保證心理健康課的課時量。目前,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心理健康課的課時無法保證的現象,僅依靠個案諮詢受眾面太窄,對於學生的心理輔導效果有限。對於心理工作來說,事前預防重於事後幹預,而保證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時是做好這項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是鼓勵更多的教師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目前,我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僅靠心理教師單打獨鬥,很難幫助到足夠多的學生,因此,各類學校都應鼓勵更多的教師尤其是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學習心理學專業知識,用心理學來管理班級、處理學生心理問題,打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牢固、更寬廣的基礎。廣東省依靠華南師範大學等院校對教師進行心理教育A、B級證書培訓的做法就比較有效。

三是提高心理健康教師的地位與待遇。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隱性工作量很大,但不少學校更看重教學成績,導致心理教師在評優評先、職稱評定時往往處於劣勢,影響了心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因此,建議各類學校進一步提升心理教師的地位,尤其是統籌做好評優選先、職稱評定時的政策傾斜,是未來需要加強的一個方向。

相關焦點

  • 【防疫科普】疫情期間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有哪些?如何「復位」?
    編者按:4月13日,北京公布初三高三開學時間,至此,除港澳臺地區外,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公布了開學時間,只剩湖北尚未明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新階段,但疫情帶來的心理問題卻不容忽視,尤其是首次面臨大範圍社會群體隔離和「延遲開學」挑戰的青少年群體。
  • 升學e網通開展525心理健康活動 助學生做好復學期間心理復位
    但在重新返回校園的喜悅之外,學生們暴露出來的心理問題也越來越多。開學考試成績明顯下滑、上課注意力不易集中、學習效率低、對學校嚴格的防疫措施產生牴觸情緒、同學之間人際關係緊張……初、高三應考生因疫情打亂原有複習計劃,備考複習焦慮程度更加嚴重。層出不窮的「復學心理病」都在提醒學校及老師: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現在這個特殊時間節點,尤其需要引起關注和重視。
  • 網評 | 開學需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國內省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春季學期全國校園零感染,為秋季學期正常開學打下了堅實基礎。按照全省統一部署,今天,佛山全市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如期全面開學了。當前,防境外輸入、防省外輸入、防輸入校園的壓力持續存在。校園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校園疫情防控工作要落實到位,已是大家共識。
  • 如何做好開學初期師生心理健康工作,教育部提四點建議
    3月31日下午,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低風險地區教育開學複課等情況。有記者提問,疫情發生以來,師生居家的時間比較長,有的已經產生了一些心理問題。在開學之後,也有可能產生比如說不適應等焦慮的情緒。
  • 微話題:特殊開學季,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
    微話題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春季學期,很多學生都是在家裡通過上網課完成了學習。秋季一開學,面對已經有些陌生的校園,一時難以適應。還有一點,為了檢驗暑期包括之前的學習效果,一些學校開學伊始就安排了各種形式的考試、測評,這難免讓孩子們的壓力有點大。面對這個特殊的開學季,學校更應該多動動腦筋,用人性化的教育和教學方法,增加學校的親和力、吸引力,讓學生儘快調整好狀態,適應新學期的生活。今天的微話題,我們就來說說特殊開學季,如何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
  • 助孩子心理快速「復位」!
    在這段特殊的復學過渡期中,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調適自身心理,幫助孩子從「心」出發?作為學生,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的心理「復位」,以更好的狀態重啟校園學習新徵程呢?隨著復學的臨近神獸們的「校園移交」工作已逐漸提上日程家長朋友們,您準備好了嗎?
  • 肇慶宣卿中學:一班一張日程表,重視學生心理「復位」
    學校實行年級負責制,由年級組長牽頭,班主任對每個學生最近14天的生活情況進行摸底,根據摸底,建立師生健康卡,師生返校前必須提交健康信息。 李德保表示,學校現已制定學生晨檢制度,因病缺勤登記、追蹤制度,複課證明查檢制度、學生健康管理制度,構建各年級學生工作聯絡網。根據防控需要,學校實行一個年級一張行事曆,一個班級一張日程表。
  • 開學第一課:為學生心理添加防護衣
    九月份迎來了開學季,同學們從假期過渡到有規律的校園生活,難免會有些不適應。為了讓同學們能快速調整好心態,適應新學期的學習和生活,我縣各中小學在開學之初舉行了疫情下學生心理健康疏導講座活動。縣第一中學高一二班學生李晗:進入高中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同學,我有時候會覺得孤單、無所適從。今天學校特意為我們安排了一節心理課程,讓我學到了如何快速適應新的生活,如何與老師和同學相處。
  • 威寧切實做好初中高中學生開學疫情防控工作
    5月6日,威寧自治縣初中高中學生陸續開學,相關部門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師生健康安全。記者來到第九中學看到,學校門口設置了體溫監測點和留觀點,現場醫務人員戴著口罩、手持體溫槍為返校學生測量體溫,體溫顯示正常後,還需經安保人員對攜帶物品進行消毒,檢查是否攜帶違禁物品後,方能進入學校。
  • 複課心理調整 | 開學第一課,做好心理建設
    複課心理調整 | 開學第一課,做好心理建設 2020-06-02 05: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生能適應開學嗎?家長焦慮如何破解?心理醫生給出專業建議
    4月27日,上海初高中畢業年級學生返校,受疫情影響,他們經歷了從未有過的「網課時期」。陸續從宅家狀態回歸正軌,對於畢業班學生和家長來說,爭分奪秒的每一刻,該如何從容應對?孩子們如何自我調適,以重啟校園生活?家長期盼「神獸」歸籠的同時,對疫情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 開學季丨不同階段學生如何做好開學準備?老師這樣建議
    距離秋季開學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各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如何做好入學前的準備工作?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了不同階段中小學校的老師,看看他們都給出了哪些建議。開學前幾天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來起居飲食,讓自己逐步適應學校的生活節奏。改變社交方式,將主要的社交方式從線上逐步過渡為線下,減少網絡的使用時間,注意力更多地放在現實之中。堅持運動,每天安排一個小時左右的戶外活動時間。提前準備開學後要用的各種生活和學習用品,如校服、文具、書本等,在準備的過程中「喚醒」相應各方面的「開學模式」。
  • ...我市高三、初三學生已經返校,如何做好返校教師、學生的心理疏導?
    ,制訂不同時段的心理疏導工作方案。開學前,充分利用熱線或網絡資源等方式,面向全校師生和家長開展心理輔導;開學後,努力營造學校積極的心理環境,採用多種途徑面向師生和家長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教師:要關注教師在疫情期間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狀態,進行人文關懷,緩解教師的緊張、焦慮情緒,有效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學生:要及時了解學生的身心狀況,尤其要密切關注初高中畢業年級學生的心理狀況,根據需要開展心理疏導和心理健康教育。
  • 開學在即,「小中高」學校要做好哪些工作?
    新學期開學後,各地各校要按照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重點任務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提供的專題教育資源,大力弘揚抗疫精神,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 大慶市第三十二中學:復學歸期已有期——積極調整情緒,做好心理「復位」
    那麼如何穩定情緒,做好個人心理調適?心理老師給大家幾條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科學理性看待覆學後的校園生活 目前我國的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學校也做好了防控疫情的多項準備,同學們無需過度擔心,但同時也不能放鬆警惕。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學校的安全條例,做好科學防護。
  • 初三學生開學了!大連學校變身「細節控」
    繼4月15日大連高三年級複課後,今天,初三學生正式回歸校園。複課第一天,防疫措施做得到位嗎?上課如何安排座位?複課後怎麼幫學生們「收心」?大連市西崗中學為每一名學生製作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須知》,同學們在測溫、消毒後領取手冊,有序地進入教學樓。
  • 秋季學期開學,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教育部通知來了
    學校黨組織書記和校長(園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要組織教職員工做好開學準備,落實對師生員工的健康監測要求,全面排查各類設施設備安全隱患,按照「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錯峰」「屬地統籌」等原則,周密安排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和相關工作,全面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 全力做好10餘萬小學、幼兒園學生秋季開學工作
    2020年秋季開學在即,為切實做好小學、幼兒園開學開園工作,我市各小學及幼兒園精心籌備、科學安排,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開學開園工作,確保學生安全有序返校。 8月17日,記者在濱湖學校看到,校門口設置了健康測溫小屋,安裝了紅外測溫儀,學生排隊入校的點位距離標識清晰可見,校園環境衛生已進行全方位清掃。
  • 高校開學後,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師生們的健康?
    高校開學後,如何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師生們的健康?在食堂如何就餐?宿舍怎麼消毒?教育部聯合國家衛健委印發《大專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要求各地在確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學校具備基本防控條件,師生和校園公共衛生安全得到切實保障後,作出錯時錯峰開學的決定,周密準備、分學校、分批次、分生源、分時段通知學生返校報到,有序推進學校開學複課。
  • 新會各學校多措並舉 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為開學做好準備
    「從居家學習轉成集中返校學習,該如何做好銜接?」「疫情還處於防控階段,學校都做好開學準備了嗎?」「要返校了,超長假期後怎麼快速適應校園生活?」……隨著開學日的臨近,學生、家長們在開心之餘,焦慮情緒似乎也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