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愛情不應該被任何事物群限制,真心的感情都應該得到祝福和尊重。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樣永遠支持自己孩子的選擇,為他們的婚姻送去誠摯的祝福。甚至會產生病態的反對,從而使家庭關係破裂,生活變得痛苦。有這樣一堆跨過相愛的戀人,就沒有得到女方母親的祝願,甚至對女兒做出了詛咒,詛咒兩個人的孩子在未來會自盡。沒想到這句惡意的詛咒最終一語成讖。
楊憲益與戴乃迭的相識相愛
1915年楊憲益出生於天津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並且是家裡唯一的男孩。由於父親早早去世了,所以家業開始衰敗。而當時中國正盛行出國留學,楊憲益又自幼非常喜歡讀書識字,並且對古文方面有很深的興趣。他成年後為了出國努力學習了外語,在不斷的進步下終於被英國牛津大學錄取了,出國留學以後他並沒有鬆懈,成績越來越好。
隨著他英語水平的提高,加上對古文的熱愛,他竟然突然想到將文言文翻譯成英文,想讓外國人也體會到中國詩詞之美。說做就做,他馬上拿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屈原詩作離騷,開始著手翻譯工作。他的舉動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甚至於中英留學屆都產生了轟動。二十四歲的楊憲益竟然就能成功將古文翻譯成英文從而打開了中譯英文化交流的大門,頓時讓學校對他特別關注,也吸引了戴乃迭的目光。
戴乃迭出生在中國,她的父親是一名傳教士,她在童年時期就跟隨父母回到了英國,但對中國的印象一直非常好。由於她還想再次來到中國,所以大學學習了漢語文學的專業,見到楊憲益翻譯出了中國名著,更是非常想跟他認識,他們逐漸彼此了解對方。戴乃迭非常佩服楊憲益的文化造詣,也與他互相心生愛慕,兩情相悅使他們的大學生活十分幸福。並在1940年他們決定一起回到中國結婚,並希望在未來能永遠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母親的強烈反對,步入老年相守一生
戴乃迭的父母非常反對她嫁給一個外國人,他們覺得自己的女兒好像是瘋了,更別說還要跟著這個外國人去中國。耐心勸導了許久,戴乃迭都沒有改變自己的心意,於是她的母親竟然口出惡語,詛咒他們夫妻未來的孩子會自殺。這場跨越國家的愛情,並沒有得到親朋好友的祝願,雖說讓人非常傷感,但還是沒有能夠成功阻止兩個人在一起的決心。在一番相許中,他們還是毅然決然地返回了中國。
他們回國之後,楊憲益的家庭已經不再富裕,作為家裡的頂梁柱,他只能去外語翻譯的編譯機構賺錢養家,經過一段時間戴乃迭也進入這裡工作,他們兩個一起翻譯了許多我國的名著,兩個人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從事著同樣的工作,每日的生活再苦再累,也不會成為讓他們放棄的理由,他們都甘願受苦受累,也沒有過背棄對方的想法。工作中他們遇到困難,會一起探討,生活中遇到感興趣的事情,也會一同分享,這樣的生活他們都非常滿足,共同的興趣愛好讓他們精神世界十分契合。並且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由於他們工作非常努力,生活又非常的穩定,所以他們的生活漸漸的變得更好了起來,後來他們生了三個可愛的孩子,日子過得非常幸福。
但後來,由於楊憲益經常接觸英國人,甚至迎娶了英國的妻子戴乃迭,所以竟然被懷疑是英國特務,於是戴乃迭也受到牽連,兩個人相繼入獄。在他們入獄的期間,他們的孩子因為太過痛苦,有沒有父母的開導,所以精神出現了問題,最終竟然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自殺身亡了。沒想到當年戴乃迭母親的一句話竟然一語成讖。
總結:
楊憲益和戴乃迭夫妻兩個被關押了十年之久,這十年間他們與外界沒有任何聯繫,所以出獄之後才知道自己的兒子已經去世了,兩個人感到悲痛欲絕,都不約而同的想到了當年母親的那個詛咒。即使這一切已經成為了現實,但戴乃迭卻並不後悔遠嫁中國跟隨楊憲益的決定。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兩個繼續攜手並進,在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以後,他們依舊對對方不離不棄,最終實現了白頭到老,相守一生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