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還學會使用排版,所以這篇我不打算寫多少。
等到我會排版,會做出美美的分段,字體,標識符,插入圖片表情包以後,我會再寫一遍,寫的更多點。
還有,我現在還是沒弄會怎麼要可以點擊一下哪裡就能關注我公眾號那些功能。
也沒想到好的辦法解決閱讀量的事。
比如我第一篇公號文章,我把連結發到微博後閱讀量十五萬。但是公號上閱讀量基本沒增加。
慢慢來吧~~~~~~~~~~
說回正題。
最近去的城市,幾乎每一個城市,人均最高的十個餐廳裡,一半左右都是日料。
我吃了幾家,一如我以前吃過的那些一樣,重點全部都是在稀有的海鮮,昂貴的食材。料理的手法,也都統一的簡單。
日料本身,反而被放在了不重要的位置,可能就是配好的菜單裡偶然出現的幾道煮物,醃漬。
而且互相跟風,比如最近一陣風似的都開始做鯛魚炊飯,鐵板牛舌。
既然談日料製作,其實跟法餐一樣。
基礎,就是高湯。
日料的基礎高湯分為六種
一番高湯,二番高湯,昆布高湯,幹香菇高湯,小魚乾高湯,雞骨高湯。
分成三類來說。
首先是一番高湯和二番高湯。
這兩種高湯是日料最基礎的高湯,國人最早廣泛接觸這個高湯的味道應該是味千拉麵裡的海鮮拉麵,用的就是二番高湯。
一番,二番的原料相同,都是昆布和柴魚。
不同在於,一番高湯是昆布和柴魚片快速製作出來的,基本是昆布泡開,煮,濾掉,下柴魚片,煮,濾掉。然後就是成品。
而二番高湯是在用一番高湯的湯渣,再加柴魚片,然後一直慢燉,把湯料味道完全淬出。
所以一番高湯在日料裡代表的是高雅恬靜,可用於高級料理。
而二番高湯呢,就常見於尋常百姓的日常飲食,比如拉麵,味增湯。
接著是昆布高湯和幹香菇高湯。
這兩種作為基礎高湯這麼重要的位置,是因為日料中有不少純素食菜,在製作時也必須用素食高湯。
昆布湯的製作類似一番高湯,在日料中,也常用於高級日料裡的海鮮料理。
幹香菇高湯呢,這個做法就比較直接了,其實就是用把泡香菇的水煮沸濾清。
日料對於煮高湯很講究,如果說是煮,那麼一定不能水開,只要小氣泡一直出來即可。需要煮開會註明此處需要煮沸。
最後是小魚乾高湯和雞高湯
小魚乾高湯主要用的是沙丁魚,其濃鬱的味道不適合做清淡的料理,倒是做味增湯的不二之選。正經日料裡的小魚乾高湯是需要加熱的,但是二戰時在日本軍中,並不加熱,而是直接將小魚乾炮製一晚,滋味就能完全進入湯水之中。
日料的雞高湯製作深受西餐影響,非常類似西餐基礎高湯裡的chicken stock製作方法。就不作為重點了。
12點也快到了,我就概括說了。
這些高湯在日料中的應用可以說千變萬化,而且不可或缺。
比如奧田透的各類燒烤醬汁製作中,基礎就是各類高湯。
而且,無論是高級料理,還是平民料理,高湯永遠都是其中的配角。
譬如茶碗蒸,調配完美的一番高湯蛋液,在合適的溫度蒸製以後的美味,實在令人過口難忘。
但再令人難忘,蒸雞蛋如果作為一道主菜出現在一份1500元的菜單上,還是會讓人覺得,你娘卡好????????
這麼神奇的事我會在之後的文章裡寫到。
基礎高湯能寫的當然不止這麼些。
比如,昆布的種類,如何使用,白背小魚乾,藍背小魚乾,幹香菇的產地。
在六種高湯基礎之上,還有八方高湯,魚貝高湯,還有煮物鍋物,還有若狹幽庵照燒各種醬汁。
所以,我如果學會了美美的排版,我一定會寫這些的~~~~
十二點了,該睡了~~~~~~~~~~
對了,我學會加收錢的那個碼了。
試一下~~~~~給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