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婦幼保健院專家星夜赴懷集成功搶救41歲高齡高危產婦

2021-01-08 南方都市報·奧一網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們在懷集縣婦幼保健院搶救危重病人。

    專題

    7月2日,在ICU足足躺了9天的41歲產婦王女士(化名),終於被告知度過危險期,可以轉入普通病房了。這一次懷孕生產,她經歷了驚心動魄的18小時,最終被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和懷集縣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和專家們共同從鬼門關上拉回來。

    提起這次搶救,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應急辦副主任肖力說,類似的病例即使在三甲醫院裡,也是很危重的。「她是高齡產婦,之前有過剖宮產史,而且是中央性前置胎盤,瘢痕子宮,胎盤又植入瘢痕上。」18小時的搶救,真是將王女士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患者總共輸了15200ml,相當於三個100斤左右成人全身的血量。

    高齡產婦集合多個高危因素

    時間要倒回6月22日。那天晚上9點多,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院長郭曉玲手機鈴聲再次急促響起,電話是懷集縣婦幼保健院院長石少連打來的。「該院一名兇險型中央性前置胎盤產婦病情危急,剖宮產術後大出血,正在搶救中,生命垂危,急待我院專家緊急支援。」肖力回憶道。

    產婦王女士來自連州市小三江鎮,41歲,屬於高齡產婦,此前已經有兩次剖宮產史,現在是第三胎,已經31周多。「在之前的產檢中已經診斷為中央性前置胎盤,屬於高危妊娠,而且她還是高齡產婦」。據介紹,6月19日,王女士因「先兆早產伴陰道流血」,在懷集縣婦幼保健院住院觀察。「當時醫生診斷為:先兆早產、中央性前置胎盤出血、瘢痕子宮、臍帶繞頸一周、胎盤早剝,是危重症病例」。

    6月22日13時30分,王女士開始出現呼吸困難、陰道流血增多,當地婦產科醫生當即為王女士實施了剖宮產手術。「打開宮腔,醫生倒吸一口冷氣,子宮血管異常豐富、胎盤子宮粘連緊密。在剝離胎盤過程中,子宮出血洶湧,醫生邊鉗夾壓迫宮腔止血邊檢查,發現深部的情況比想像的更糟,胎盤植入子宮下段,而且是瘢痕的位置,部分胎盤還植入膀胱。」參與此次醫療救助的醫務人員介紹,為保住產婦的生命,當地的醫生立即施行了子宮切除術。但是,剝離胎盤的時候,又對膀胱造成損傷,出血更多,產婦開始出現休克症狀,「情況危急,懷集婦幼立即聯合縣人民醫院組織大型搶救,但由於患者病情過於複雜兇險,於是石院長便打電話向佛山市婦幼保健院請求專家團隊緊急幫助搶救。」

    凌晨開始手術搶救18小時

    郭曉玲當機立斷,緊急調集產科主任劉正平、外科主任劉國慶、應急辦副主任肖力、醫務科副科長朵永福等,組成專家團隊奔赴懷集。「我們在車上還攜帶了膀胱修復的設備等,當時也想著看是否可以把患者轉移到我們醫院。」參與搶救的醫務人員回憶,凌晨1點半,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跋涉,專家團隊到達懷集縣婦幼保健院。當時產婦躺在手術臺上,距離中午手術已經有12個小時,血壓已經降到了30-40之間,心率也不穩定。「當地醫院醫生們已經盡力了,但是患者的情況仍然沒有好轉,已經和家屬下了病危通知書。」產婦命懸一線。

    以劉正平、劉國慶為首的專家團,立即投入搶救。打開傷口,重新一一檢查,對出血部位進行止血,並對臟器進行保護,修補膀胱。其間,懷集縣婦幼保健院的血已經不夠用,緊急向肇慶市中心血站調血。其間產婦出血量非常大,輸了15200m l,相當於全身換了三次血。直至凌晨6點,手術才做完。產婦被送入當地ICU病房護理觀察。當天中午患者就醒了,傍晚時分已經可以脫離呼吸機自主呼吸了。7月2日患者被轉出ICU重症監護室,進入普通病房後續治療。據了解,目前孩子身體健康,正在新生兒科觀察。

    據了解,事後醫生進行醫學檢索,發現這種病例,即使是在特等三甲醫院,也屬於非常危險、需要多學科聯合搶救的極危重症,《醫學界》今年6月報導了一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類似的病例,情況和本病例相似,也是經過了驚心動魄的搶救,歷經9小時才把產婦挽救回來。

    文:田海燕

相關焦點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一例危重產婦的思考
    最大限度降低妊娠風險——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一例危重產婦的思考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宜秀萍前不久,「新甘肅」報導了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一例危重產婦的新聞……針對這些疑問,省婦幼保健院婦科急診科副主任左坤表示,這次「生死大搶救」雖然成功,但也提醒人們,要關注我省基層孕產婦管理狀況。就目前來看,科學評估妊娠風險、加強孕產婦健康管理、完善孕產婦急救網絡、加強雙向轉診等方面,仍是我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短板,只有補齊了這些短板,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母嬰安全。
  • 生死時速——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一羊水栓塞產婦
    ·仙女湖名茶 ·天地人五蛇酒
  • 壽光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例重度子癇前期高齡產婦
    近日,一名49歲高齡孕產婦因「先兆早產」入壽光市婦幼保健院產二科住院治療,入院時尿常規結果未回。開始孕婦也只以為自己是簡單的保胎治療,夜班田小慧副主任巡視病房時了解到產婦孕前基礎血壓在80-90/50-60mmH左右,雙下肢水腫2周,加重有1周,結合產婦入院血壓141/78mmHg,產婦剛回歸的尿常規結果示尿蛋白2+,考慮產婦為重度子癇前期。
  •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一例穿透型胎盤植入孕婦
    中國江西網訊 張贇、徐華、記者張思楠報導:1月30日,孕30+2周的兇險型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穿透型)孕婦生命危急,5日,中國江西網(江西手機報)從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獲悉,經手術團隊7個小時的奮力搶救,產婦轉危為安,平安娩出1.4kg女嬰。
  • 「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生娃很安心」
    據了解,育齡夫婦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孕前保健門診,均可獲得針對性強、全面又科學的孕前保健指導,從源頭上減少高危產婦的發生;在產科門診,全省頂級產科專家組成明星團隊,隨時準備幫助準媽媽解決任何問題;產科門診對圍產期孕婦進行飲食營養個體化定量指導,創造胎兒最佳營養環境,併合理控制體重,指導孕婦適當運動,減少分娩風險、促進順利分娩。
  • 產婦遭遇羊水栓塞險奪命 衡陽市婦幼保健院多學科協作搶救奇蹟還生
    衡陽市婦幼保健院多學科協作搶救產婦奇蹟還生。紅網時刻衡陽11月25日訊(通訊員 聶革菲 雷林宸 記者 譚倩)11月20日,衡陽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了一名羊水栓塞並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的產婦,用過硬的醫療技術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讚歌。
  • 煙臺市婦幼保健院晉升三甲 導樂分娩受產婦追捧
    ,成功晉升「三甲婦幼保健院」。    市婦幼保健院張樹棟院長表示,「婦幼成功晉升『三甲』標誌著煙臺市婦幼保健院站在了國家級的平臺上,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醫院會主動承擔婦幼公共衛生服務職能,依託三級綜合醫院的專家、技術、設備優勢,構建的全市婦幼三級保健網、婦女與圍產醫學保健部和兒童醫學保健部、「產前診斷中心、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煙臺市危重兒童和孕產婦轉診救治中心、煙臺市新生兒聽力篩查質量管理中心」的「一網絡、兩部
  • 高齡產婦「兇險性前置胎盤」
    海口市婦幼保健院專家團隊經過3小時的通力合作,成功幫助產婦生下孩子,並且完整地保留了產婦的子宮,術後母女平安,現已順利出院。  記者 羅曉寧 文/圖  第12次懷孕 高齡產婦確診為「兇險性前置胎盤」  據悉,符女士今年41歲,來自儋州,曾有2次剖宮史和多次流產史。說起自己的懷孕經歷,符女士感慨地表示,自己經歷過10次「從有到無」的心理折磨。
  • 南京婦幼保健院醫生奮戰6小時 打敗「產科死神」
    南京婦幼保健院醫生奮戰6小時 打敗「產科死神」 2017-01-25「產科死神」突然降臨,南京市婦幼保健院20多人的醫療團隊奮戰約6小時,輸血接近1萬ml,用掉約105個血袋,終於搶回了一名羊水栓塞產婦的性命。
  • 常德鼎城婦幼保健院一孕產婦搶救無效死亡
    &nbsp&nbsp&nbsp&nbsp紅網常德站8月4日訊(分站記者 黃剛)8月2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婦幼保健院一孕產婦搶救無效死亡。&nbsp&nbsp&nbsp&nbsp據院方介紹,死者鄧某,女,29歲,出生於湖南省臨澧縣,丈夫蘇某系鼎城區韓公渡人。死者於2016年8月1日入院,入院診斷為胎膜早破,8月2日16:00正式臨產,20:10上產床準備連硬外麻醉無痛分娩。20:12,予以利多卡因皮膚局部麻醉,尚未施行椎管穿刺,產婦突然出現面色發紺、呼吸急促、血壓下降、心跳驟停等症狀。
  • 高齡產婦增多40歲以下都算年輕了
    而當問起現在高齡產婦的情況時,省城多家醫院的產科專家都如此表示。 文/圖記者劉慶英40歲順產一女兒子已15歲28日,張女士生產完的第二天,在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產科的病房裡,40歲的她正在給剛出生的女兒哺乳,看上去狀態已恢復得很好。「順產,女兒七斤一兩,母女都很健康,沒有高血壓等併發症。」
  • 高齡產婦遇兇險性前置胎盤 醫院搶救上演生死時速
    原標題:高齡產婦「兇險性前置胎盤」,一腳踏入「鬼門關」 :生死時速搶救,母子雙雙脫險楚天都市報9月1日訊(記者陳媛 通訊員薛源 張祖國)頭胎剖宮產,二胎遭遇了最兇險的前置胎盤、胎盤植入。高齡二胎產婦遭遇「兇險性前置胎盤」家住東西湖的王琴(化名)今年36歲。去年冬天,懷上了二胎寶寶,全家人非常欣喜。
  • 馬鞍山:產婦突發「羊水栓塞」 歷經3小時搶救脫險
    一面錦旗繡著「妙手回春 醫德高尚」,這是專門送給產科主任陳茂林醫生;一面錦旗繡著「以病人為中心 以服務樹信譽」,這是送給市婦幼保健院陳茂林主任的團隊。兩面錦旗的背後是一條鮮活的生命。因為市婦幼保健院醫護人員的仁心醫術,保全了一個完整的家庭。轉診!市婦幼保健院開啟綠色通道蘭全宏,是產婦趙女士的丈夫。
  • 上慄縣婦幼保健院成功搶救一植入性胎盤大出血雙胎媽媽
    手術正緊張地進行  中國江西網萍鄉訊 謝平報導:4月25日,33歲的小柳在上慄縣婦幼保健院生產,因懷有雙胞胎,早產,又是植入性胎盤,她遭遇了產後大出血,在上慄縣婦幼保健院產科醫護人員的合力救治下,母子平安,還幸運地保住了子宮。
  • 唐山婦幼保健院上半年出生5322個寶寶
    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獲悉,今年1至6月份,該院有5322個寶寶出生,而去年同期才出生3791個寶寶。該院負責人介紹,30歲至40歲是目前生育主力軍。根據預測,下半年將迎來「井噴」式生育高峰。     記者從市婦幼保健院獲悉,今年1至6月份,該院有5322個寶寶出生,而去年同期才出生3791個寶寶。
  • 都市女報:生娃有方 助產給力 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為母嬰健康保駕護航
    >   這是濟南市婦幼保健院2017年交出的答卷,每一個數據背後,或是一次驚心動魄的急危重症搶救,或是一次優質護理分娩行,抑或是一次規避風險的產前檢查。   近兩年,醫院危急重症搶救1623例,其中重大搶救202例,主要包括重度子癇前期、呼吸衰竭、急性腎衰竭、急性肺水腫、羊水栓塞、失血性休克、兇險性前置胎盤伴有胎盤植入、產後出血並發DIC等;收治高危孕產婦2400餘名,病危病重293名,以過硬技術贏得了群眾的普遍認可。   精幹高危孕產婦搶救力量,保持高危孕產婦救治「零死亡」。
  • 我國出生缺陷約5.6% 產婦高齡系高危因素
    東方網通訊員王雅君、記者劉軼琳7月30日報導:「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不少「70後」爭搭「追二胎」的末班車,伴隨著高齡產婦的增加,妊娠風險和胎兒異常的發生機率也隨之增高。  第四屆婦幼保健普陀論壇暨2018婦幼保健與產科危重疾病診治學術研討會日前在滬召開,本屆論壇聚焦前沿的胎兒醫學新進展,旨在更新診治理念、指導臨床應用。記者從會上獲悉,出生缺陷已成為我國嬰兒死亡和殘疾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出生人口素質。  監測數據表明,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5.6%。
  • 48歲高齡孕婦剖腹產子
    > 【摘要】 再婚後,陳女士習慣性流產了3次,求子心切的兩口子選擇了去北京做試管嬰兒……近日,48歲的陳女士在馬鞍山市婦幼保健院順利生下兒子後,已經出院了...
  • 寶安區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超小早產兒
    寶安區婦幼保健院近年來挽救了一批24周以上的早產、極低或超低出生體重兒。日前,國際知名新生兒科專家林鴻志、Toyoshima教授,應邀到該院進行技術指導,並為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收治的一名超低出生體重兒進行了會診。
  • 棗莊67歲高齡產婦出院 孩子紙尿褲、輔食全有贊助
    原標題: 棗莊67歲高齡產婦出院 孩子紙尿褲、輔食全有贊助  近日,棗莊67歲高齡產婦誕下一女的消息受到廣泛關注,閃電新聞記者一直關注產婦和孩子的近況。今天,老人和孩子「天賜」一起出院了。另外,孩子爸爸黃先生還告訴記者一個好消息,女兒從小到大的紙尿褲、輔食、營養品全都有人贊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