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婦幼保健院的專家們在懷集縣婦幼保健院搶救危重病人。
專題
7月2日,在ICU足足躺了9天的41歲產婦王女士(化名),終於被告知度過危險期,可以轉入普通病房了。這一次懷孕生產,她經歷了驚心動魄的18小時,最終被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和懷集縣婦幼保健院的醫生和專家們共同從鬼門關上拉回來。
提起這次搶救,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應急辦副主任肖力說,類似的病例即使在三甲醫院裡,也是很危重的。「她是高齡產婦,之前有過剖宮產史,而且是中央性前置胎盤,瘢痕子宮,胎盤又植入瘢痕上。」18小時的搶救,真是將王女士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患者總共輸了15200ml,相當於三個100斤左右成人全身的血量。
高齡產婦集合多個高危因素
時間要倒回6月22日。那天晚上9點多,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院長郭曉玲手機鈴聲再次急促響起,電話是懷集縣婦幼保健院院長石少連打來的。「該院一名兇險型中央性前置胎盤產婦病情危急,剖宮產術後大出血,正在搶救中,生命垂危,急待我院專家緊急支援。」肖力回憶道。
產婦王女士來自連州市小三江鎮,41歲,屬於高齡產婦,此前已經有兩次剖宮產史,現在是第三胎,已經31周多。「在之前的產檢中已經診斷為中央性前置胎盤,屬於高危妊娠,而且她還是高齡產婦」。據介紹,6月19日,王女士因「先兆早產伴陰道流血」,在懷集縣婦幼保健院住院觀察。「當時醫生診斷為:先兆早產、中央性前置胎盤出血、瘢痕子宮、臍帶繞頸一周、胎盤早剝,是危重症病例」。
6月22日13時30分,王女士開始出現呼吸困難、陰道流血增多,當地婦產科醫生當即為王女士實施了剖宮產手術。「打開宮腔,醫生倒吸一口冷氣,子宮血管異常豐富、胎盤子宮粘連緊密。在剝離胎盤過程中,子宮出血洶湧,醫生邊鉗夾壓迫宮腔止血邊檢查,發現深部的情況比想像的更糟,胎盤植入子宮下段,而且是瘢痕的位置,部分胎盤還植入膀胱。」參與此次醫療救助的醫務人員介紹,為保住產婦的生命,當地的醫生立即施行了子宮切除術。但是,剝離胎盤的時候,又對膀胱造成損傷,出血更多,產婦開始出現休克症狀,「情況危急,懷集婦幼立即聯合縣人民醫院組織大型搶救,但由於患者病情過於複雜兇險,於是石院長便打電話向佛山市婦幼保健院請求專家團隊緊急幫助搶救。」
凌晨開始手術搶救18小時
郭曉玲當機立斷,緊急調集產科主任劉正平、外科主任劉國慶、應急辦副主任肖力、醫務科副科長朵永福等,組成專家團隊奔赴懷集。「我們在車上還攜帶了膀胱修復的設備等,當時也想著看是否可以把患者轉移到我們醫院。」參與搶救的醫務人員回憶,凌晨1點半,經過兩個半小時的跋涉,專家團隊到達懷集縣婦幼保健院。當時產婦躺在手術臺上,距離中午手術已經有12個小時,血壓已經降到了30-40之間,心率也不穩定。「當地醫院醫生們已經盡力了,但是患者的情況仍然沒有好轉,已經和家屬下了病危通知書。」產婦命懸一線。
以劉正平、劉國慶為首的專家團,立即投入搶救。打開傷口,重新一一檢查,對出血部位進行止血,並對臟器進行保護,修補膀胱。其間,懷集縣婦幼保健院的血已經不夠用,緊急向肇慶市中心血站調血。其間產婦出血量非常大,輸了15200m l,相當於全身換了三次血。直至凌晨6點,手術才做完。產婦被送入當地ICU病房護理觀察。當天中午患者就醒了,傍晚時分已經可以脫離呼吸機自主呼吸了。7月2日患者被轉出ICU重症監護室,進入普通病房後續治療。據了解,目前孩子身體健康,正在新生兒科觀察。
據了解,事後醫生進行醫學檢索,發現這種病例,即使是在特等三甲醫院,也屬於非常危險、需要多學科聯合搶救的極危重症,《醫學界》今年6月報導了一例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類似的病例,情況和本病例相似,也是經過了驚心動魄的搶救,歷經9小時才把產婦挽救回來。
文:田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