蹺二郎腿在大多數人眼裡都是非常不好的習慣,特別是一個女孩子蹺二郎腿,會給別人留下不端正文雅的糟糕形象。所以,很多家長從小就會培養寶寶的生活習慣,當寶寶搞笑地學著大人「蹺二郎腿」時,家長通常都會喝斥。不過麥麥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寶寶會蹺二郎腿,有時真的應該高興。
很多人不知道,寶寶不會蹺二郎腿可能是臀肌攣縮
說到臀肌攣縮,估計很多人都感到比較陌生,這種病症發生率在百分之十左右,是臀部及筋膜纖維變性、攣縮,導致髖關節功能受限所致。
患這種病的寶寶通常行走步態異常,正常肌肉和關節活動受影響,逐步出現典型臨床症狀——不能蹺二郎腿,不能雙腳合攏下蹲,跑起步來搖搖晃晃像企鵝。
有網友就表示自己有過這樣的經歷:
我在八十年代就曾經受到過某種青黴素的危害,當時那種針把我們很多小孩的屁股肌肉打壞死,最終的症狀就是不能蹺二郎腿。後來十歲的適合,醫院給我們做手術治療,現在屁股上還能看到兩個疤。
臀肌攣縮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寶寶如果有這種疾病不僅要忍受身體上的病痛,還要忍受心理上的創傷。小時候步態異常,和同齡人在一起的時候,難免會因為坐沒坐相,站沒站相而受到排擠和嘲諷。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也很難擺脫這種疾病的影響。因為端坐時雙腿無法合攏,孩子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參加中考、高考中的體育考試也是一大難題,影響孩子未來的升學。
另外,縱然孩子能夠順利畢業,將來的感情和事業也會因為形象不佳受損,這個都是可以預見的。所以,這種疾病可謂影響孩子的一生。
臀肌攣縮應該怎麼解決?
對寶寶臀肌攣縮的治療宜早不宜晚,5-6歲是最佳的一個治療時間。這個階段的寶寶的身體還在發育,及時治療不會影響寶寶的肌肉的發展,對於行走步態的異常也能夠儘早糾正。
在進行無創手術治療後,寶寶的髖關節就能像正常的同齡寶寶一樣,而且不影響臀部肌肉的發展。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間,等到孩子身體發育完成之後在治療,長大後孩子就會出現臀部扁平、沒有線條的遺憾,特別是女孩,治療一定要趁早。
治療之後有什麼注意事項?
在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寶寶在手術後,不能總是臥床休息,要多注意去鍛鍊,特別是下蹲、端坐、行走等一系列動作的完成,護理得當對恢復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麥太優品的育兒專家表示:蹺二郎腿當然是不好的行為習慣,但是當年幼的寶寶一直不能蹺二郎腿的時候,家長也需要警惕,因為有些異常行為的背後,常常可能是疾病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