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英媒稱,幾乎一個世紀前中國現代詩人徐志摩的一首《再別康橋》,讓今天的中國人依然痴迷,特別是徐志摩描述的風擺柳枝的康河夕照。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15日報導,有幸來英國旅遊的中國人,多數一定要去一趟劍橋。到了劍橋的中國遊客,一定要抱著康河邊的老柳,甚至坐到樹杈上照一張,儘管此柳可能已經非彼柳。
報導稱,徐志摩時代,能走到英倫三島的中國人鳳毛麟角。今天,中國遊客四海遨遊,登陸英倫的遊團散客一撥接一波,接踵而至。
劍橋前市長、市議會議員約翰·西普金甚至驚呼,劍橋正在面臨被中國遊客「淹沒」的危險。西普金表示,來劍橋一日遊的遊客中,「中國遊客佔了相當高的比例」,而且,中國旅行社為了多賺錢,「組團過大」。
劍橋官方旅遊管理服務機構「訪問劍橋」的負責人艾瑪·索爾頓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她說,劍橋古鎮窄巷裡,經常擁塞人數超過50人的中國旅遊團,堵住去路,擋住視線。
索爾頓說,如果50多人站在國王學院門前,那就會造成問題。
報導稱,「訪問劍橋」表示,正在考慮出臺限制中國遊客數量的措施,比如規定一個旅遊團人數的上限,以及協調不同旅遊團的旅行線路,避免蜂擁一處等。
英國官方旅遊管理機構「訪問英國」的統計顯示,2015-17年間,平均有1.7萬名中國遊客在劍橋市過夜。2016年,英國接待中國遊客約26.7萬人次。
報導稱,英國旅遊熱點城市中,只有倫敦、愛丁堡和曼徹斯特,到訪的中國遊客人數超過劍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