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其實,幸福並不難

2020-12-11 燴社會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掌控命運,方得幸福。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即使是旁人認為幸福的人,也不一定是幸福的。幸福,源於內心的平和、安穩,顯於情不自禁的嘴角上揚。

2012年莫言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接受採訪,主持人問「您覺得幸福嗎?」莫言先是表示從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在被追問後,莫言說道:「我現在壓力很大,憂慮重重,能幸福嗎?要是說不幸福,那也太裝了,剛得到諾諾貝爾文學獎能說不幸福嗎。」幸福不是物品,無法被「山寨」;幸福不是公式,不能被套用。於每個人而言幸福都是獨一無二、私人訂製、獨一份的。你有你的富貴,我喜我的清貧;你愛你的才華,我惜我的體魄;你熱衷喧譁,我享受清淨。浩浩歷史,漫漫人生,你的幸福只屬於你,你的幸福只有你來創造。

佛曰:心若簡單,生活就簡單;心若複雜,生活就複雜。

所謂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人們所處的狀態都是眾生的「心」所造。

人的一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一生。我們赤裸裸的來到,最終也將赤裸裸的離開,一切皆是身外之物。無論這一生富貴榮華還是清貧如洗;無論這一生是花團錦簇還是滿目瘡痍;無論這一生是聲名顯赫還是默默無聞。我們終將塵歸塵土歸土,兜兜轉轉終歸原本。唯有不負此生,才能不枉世間走這一遭。幸福與否,源於汝心。你若拿得起、放得下、心若海,坦然處之,欣然愛之,生活必將不負於你。

佛曰:眾生身中有金剛佛,猶如日輪,體明圓滿,廣大無邊。只為五陰重雲覆,如瓶內燈火,不能顯現。

幸福與歡笑本就存於每個人的靈魂深處,大多苦於凡事積壓而不得現,若要見明月,必先撥開雲霧。

人的一生,是可以量化的,並不多不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六十分鐘,一分鐘六十秒,你基本能夠計算出你自己的存活時間,還必須排除各種各樣的危險性、不確定性、不可抗力。沉溺過去,人會頹喪;且看未來,人會焦慮;渾噩度日,人生五味;活在當下,調整心態,過好現在,驅散迷霧,定是光明未來。

人的一生,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一生。人生,就是一場修行;生活,就是人生修行的落腳點和出發點。過好生活是為了成就更好的人生,人生需要修行是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

得失之間,淡然處之;不畏將來,不念過去;心懷理想,踏石留痕;修身養性,幸福自來。

三人行,必有我師。你對人生的理解是什麼,評論區見,歡迎討論。

相關焦點

  • 佛說:幸福不在別處,幸福就在你身邊(經典好文)
    其實最真的生活、最大的幸福,常常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大多數人都不自知。一個20出頭的年輕小夥子急匆匆地走在路上,對路邊的景色與過往行人全然不顧。有個人攔住了他,問:「小夥子,你為何行色匆匆啊?」佛說:幸福不在別處,幸福就在你身邊,在日復一日的單調勞作中,在一日三餐的清茶淡飯中。一位哲人曾說過:我為了尋求幸福,走遍了整個大地。我夜以繼日、不知疲倦地尋找幸福。
  • 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
    佛說:一切皆空性,放下便是自在!放下,是擁有,是解脫,是頓悟,一念之心,能夠放下,萬事就會得到解脫與自在,這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塵世間,煩由心生,愁從心來,唯有放下,便得從容!只有懂得舍才能過好真正的生活,抓住屬於自己的東西,放下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自然會感覺到無比的幸福快樂,當你放下屬於自己的東西,尋找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會痛苦不安,甚至抱怨連連!放下得失,得之我幸,一切都會慢慢過去,一切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哪怕現在得不到的東西也不必悲觀,因為上天給你準備一個更好的在後面等待著你!
  • 修佛必須「皈依」佛嗎?「皈依」究竟是何意?六祖說……
    吾與說一體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見三身,瞭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於自色身,皈依清淨法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圓滿報身佛;於自色身,皈依千百億化身佛。「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為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三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三身佛。
  • 佛說,夫妻之間不幸福,這裡面大有說法
    佛說,夫妻之間不幸福,這裡面大有說法。佛說人與人之間有四種關係,即「討債,還債,報恩,報怨」。夫妻之間的關係,自然也離不開這四種關係。其實,有一種債,叫姻緣債,也就是因果,在沒有遇到緣分之前,要獨善其身,也不要以婚姻愛情的名義,去傷害他人,欠下情債,情債太多,註定自身或連累子女婚姻不順。業力對婚姻的影響。
  • 佛說:脾氣差,其實就是自私
    而那些總愛發脾氣的人,其實是從來不考慮別人感受的,說到底就是自私。 生活中我們因為發脾氣失去了多少愛,傷了多少人,耽誤了多少事。一旦發脾氣,肯定在短時間內無法以一種正常的狀態去和別人相處,也不可能正常地工作,真的是毫無益處。不生氣,不找氣生,生活才會和和睦睦,心情才會平平靜靜。
  • 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
    所以,那些看似的傷害其實是對我們的一種救度,是來渡化我們的「佛菩薩」,讓我們變得更加強大。面對傷害,不要想著還擊和報復,換一種心態想,人生會截然不同。佛說:今生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佛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兩個人得有多深的緣分才能在一條路上走了又走。
  • 佛說:除了自己,誰都無法讓我們煩惱
    佛說:當你心中充滿正念,佛便會在你心中;當你心中充滿惡念,魔便在你心中!心中無塵心自安,萬般煩惱由心生!這世上,誰都無法讓我們煩惱,除了自己。一個浮躁的人,往往樂於自尋煩惱,很多煩惱其實都是自己想出來的,人生除了自尋煩惱,沒人可以讓我們煩惱。要相信,相由心生,命由己造,遇事想開一點,待人仁慈一點,少想多做,想的太多,往往會毀了一個人,想的越多,煩惱也就越多。
  • 南懷瑾:什麼是佛?其實就算信佛之人,也不一定懂這些道理
    他們不明白,修習佛法最忌為了得到別人的尊重,故弄玄虛,把自己搞得一身佛氣,以為弄得與平常人不一樣就是參了禪,得了道,其實那反而不平實,有點入魔了。什麼是佛?南懷瑾認為,其實就算信佛之人,也不一定懂這些道理。接下來,我將南懷瑾對此的論述略微整理了一下,只為拋磚引玉,期待大家有更精妙的見解與分析!
  • 佛系英語要這樣說!
    要說最有代表性的還是這個——90 後已經找到人生新方向:他們宣布成佛了。「佛系」是這樣一種淡然的生活態度: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90後的佛系生活:手拿保溫杯,蹦迪帶護膝,啤酒加枸杞,破洞褲加暖寶寶……佛系乘客:給司機打電話說,你不要動,我來找你。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不要怨恨
    佛說「若無相欠,怎會相見」,人這一生看破了,不過就是一個報恩、要債,結緣、了緣的過程。緣來則聚、緣去即散,都是人生最好的安排。我們會遇到給我們帶來溫暖與力量的貴人,也會遇到與我們敵對、傷害自己的惡人。我們不是聖人,也都曾經多少造過惡業,傷害過他人,所以遇到惡緣不要抱怨,就當是還債消業了。
  • 讓你愛的人愛上你,其實不難
    其實,要讓一個你愛的人,也愛上你,原則上來說並不難。重要的,是你要「豁」得出去。有些人的錯過,是因為年少時的膽小,有些人的遺憾,是因為當時的執拗,有些人的懊悔,是因為那時的驕傲。他們之中,有人敗在了開始,有人中途選擇了逃跑,有人倉促地畫下了句號。
  • 佛說:人煩惱的根源,其實在於一個字
    佛教說的人生八苦,苦苦皆有因果,痛苦到本身源於你自己看不透,弄不明白,人生有些苦悟透就會開心,有些人看明白就會放下。根本到原因是內心欲望在祟!人為什麼會痛苦?佛陀在《八大人覺經》中告訴我們: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慾起。
  • 想在婚姻中更容易得到幸福,也需要一種「佛系」的心態
    作者/轉轉的晴天導語:我們都渴望得到美滿的婚姻,但是美滿的婚姻需要細心經營,想在婚姻中更容易得到幸福,也需要一種「佛系」的心態。01.「佛系」的女人更容易知足,讓伴侶心裡上更輕鬆,容易體會到家的舒適。大姐嫁過去以後,姐夫把家裡的生意打理的一年比一年好,大姐還生了二胎,姐夫和公婆都說大姐是他家的貴人。姐夫說,大姐讓她覺得生活有目標,他想給姐姐和孩子們更好的生活。大姐和姐夫結婚五六年了,感覺越來越幸福,他們看彼此的眼神都帶著電。
  • 泰國必拜的「四面佛」其實不是「佛」?
    泰國必拜的「四面佛」其實不是「佛」?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到了曼谷就去拜「四面佛」,已經成為大部分遊客必做的事情,而各種傳說也使那裡香火越來越旺。可是,絕大部分人並不知道,四面佛到底是哪尊佛?是什麼來歷?
  • 佛說: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擁有一顆清淨心,才是幸福的源泉
    人生在世,人們常常心火燃燒,所以佛說:「滅卻心頭火,剔起佛前燈。」意思是說,消除心頭業火,點亮修佛心境。佛教講業火,所以要消滅業火;佛學講空講心,所以要點亮心中明燈。世人常常覺得很煩躁,往往是因為心火太旺,只有將心火熄滅,心靈才能重歸清淨。
  • 佛說:傷害你的人,其實是來渡你的!要寬恕
    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說:不會。確實,傷害我們的人給我們的人生帶來苦難,甚至有些傷害是不可饒恕的。但是如果我們沉浸其中,把傷害當回事了、過於在意了,那只會更增添我們內心的煩惱。如果有人傷害我們,該怎麼辦?是以牙還牙、錙銖必較?還是忍氣吞聲、默默忍受?其實無須折磨自己,相信看完本篇文章後,你的心中會有正確答案。
  • 佛說:看別人不順眼,其實是自己修養不夠
    佛說:看別人不順眼,其實是自己修養不夠。一反一正,值得我們深思。古德云:「常思見己過,莫談他人非。」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每個人的素質不同、出身背景、受教育程度、受社會影響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對別人的言行看不慣、聽不慣,也是正常的。
  • 佛說:每一個念頭都會開花結果
    宋代的高僧法演禪師說的好:「福不可以享受到盡頭,假如福享受盡了,幸福和快樂的源泉就會枯竭!」所以,要好好愛惜我們的福,絕不暴殄天物或丟棄任何能用的東西。過去城隍廟的簷下都掛著一個大算盤,意思就是,早晚有一天要與你算善惡之帳。哪裡有一副對聯:橫批是:「你又來了」。
  • 佛挑選的十大弟子,其實是弘法的需要,又是佛要從中啟發你的修行
    佛挑選的十大弟子,其實是弘法的需要,又是佛要從中啟發你的修行。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來看:佛挑選的十大弟子,其實是一個弘法的需要。我們只有縱觀佛的一生,和把十大弟子當做一個整體來看,才能看出裡面的玄機。無師智,自然智,是本就具有,怎麼入佛知見?智慧作用最大。所以舍利弗是佛最得力的弟子。6、羅睺羅密行第一。有人說密行是遵照佛的教法,行為嚴密。不錯,這是表象,作者前文分析過,這個密行,是佛常說的:外現聲聞相,內密菩薩行。也就是蹈七寶華如來,每動一動,每行一步,都是在《妙法蓮華經》上。也就是修心,心修一切修。
  • 佛說四句經典,便解一切苦難!
    佛說,這一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上一世的重逢。愛了,是續寫前世故事。恨了,是了卻前塵仇怨。沒有哪次相遇可以準備,沒有哪次重逢可以預演。生命是一場情理之中的意外。人生最大幸福乃放得下佛祖說:「『放下』這兩個字聽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有的人追求功名,所以他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錢,他就放不下金錢;有了愛情,他就放不下愛情;有了嫉妒,他就放不下嫉妒。因此,世人能有幾個能真正『放下』呢?『放下』,是一條追求幸福的絕妙方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