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
皮亞傑兒童空間概念發展的研究
數和形歷來是數學的兩大支柱,在學前階段,有關兒童數概念的認知的研究層出不窮,並建立了一系列相應的兒童數學能力發展的理論。而對形的研究則相對較少,與形相關的幾何學是數學中一門研究空間位置或定位的科學。幾何學有多種,與兒童的經驗最密切相關的是拓撲幾何、歐氏幾何、射影幾何及度量幾何。皮亞傑從1929年開始著手研究空間、幾何等概念的形成和發展。皮亞傑指出,兒童空間觀念的演化是在兩個不同的水平上分別進行的——知覺水平和思維(想像)水平。在邏輯上並非如人們所假定的那樣,後者是從前者中而來,而是各自沿著本身的途徑發展的。兒童理解的空間知識不一定與他們看到的相匹配。年幼兒童也許看到了一條「直線」或一個「三角形」,但他無法將這些觀念轉化為心理表象。皮亞傑強調的空間表象是一種結構,而不是知覺的簡單反應。從一般意義上講,表象活動是知覺活動的反應或投射。
在研究2~7歲幼兒根據知覺抽象幾何概念或幾何圖形的能力時,皮亞傑通過觀察兒童用觸覺識別形狀的過程,發現兒童對幾何圖形進行再認的發展順序是:兒童熟悉的物體——拓撲圖形——歐氏(歐幾裡得)幾何圖形。
在研究射影空間時,皮亞傑讓兒童畫出不同幾何圖形的透視圖、向兒童提問一些有關物影投射,從不同視角觀察到的物物關係以及圓柱、圓錐一類幾何體分割後的部位等問題。皮亞傑認為,在射影幾何中一個物體或一條直線這樣的概念,兒童不是根據它本身來孤立考慮的,而是跟觀察它的視點有關。皮亞傑把一個娃娃放在兒童的右角上,娃娃只能看到一根木棒的端面,而兒童能看到一根長的木棒,讓兒童畫出這根木棒他看出來的樣子及娃娃看出來的樣子。可以觀察到,小於4歲的兒童表現出來絲毫不能理解,4~7歲的兒童表現出完全不會或部分地不會對視點加以區別。由此,在學前階段的兒童往往基於自身的視角來判斷事物的位置。
在研究物體相互位置的空間關係時,皮亞傑用「瓶中水位」【3】實驗表明,四五歲幼兒的表現通常是塗鴉,對任務本身都不理解;而五六歲幼兒則以瓶底或瓶子的壁為參照系統,非以自然界中的水平軸——桌面為參照系統。學前兒童還無法在空間中將物體安置在相關位置,使之相互間有正確的空間關係。
總之,皮亞傑認為對於三四歲幼兒來說,形狀不是嚴格不變的,而是在操作下可改變的。當他們臨摹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橢圓形時,都用一個封閉的曲線代表他們畫的圖形不是直線或沒有角度。而從拓撲學角度來看,方形和圓形是同樣的圖形,十字形和弧形是另一種同樣的圖形。皮亞傑認為,對於這種隋況是不能用兒童的小肌肉沒有充分發展來解釋的,因為同年齡的兒童能正確地描繪內含一個小圓的一個封閉圓形,也能描繪內圓形和外圓形的地形學上的關係,甚至能描繪一個封閉圓形和一個圓形間在界線上的關係,但是他卻不能正確臨摹一個看起來技術含量更低的正方形。這表明,年齡很小的兒童就有拓撲學的直覺,他們已能夠領會鄰近、分離、包圍、封閉等拓撲學上的關係。而屬於歐幾裡得幾何的直線、角度等概念,他們還不能領會,當然更不能臨摹。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