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亞傑兒童空間概念發展的研究

2020-12-17 新東方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

皮亞傑兒童空間概念發展的研究

  數和形歷來是數學的兩大支柱,在學前階段,有關兒童數概念的認知的研究層出不窮,並建立了一系列相應的兒童數學能力發展的理論。而對形的研究則相對較少,與形相關的幾何學是數學中一門研究空間位置或定位的科學。幾何學有多種,與兒童的經驗最密切相關的是拓撲幾何、歐氏幾何、射影幾何及度量幾何。皮亞傑從1929年開始著手研究空間、幾何等概念的形成和發展。皮亞傑指出,兒童空間觀念的演化是在兩個不同的水平上分別進行的——知覺水平和思維(想像)水平。在邏輯上並非如人們所假定的那樣,後者是從前者中而來,而是各自沿著本身的途徑發展的。兒童理解的空間知識不一定與他們看到的相匹配。年幼兒童也許看到了一條「直線」或一個「三角形」,但他無法將這些觀念轉化為心理表象。皮亞傑強調的空間表象是一種結構,而不是知覺的簡單反應。從一般意義上講,表象活動是知覺活動的反應或投射。

  在研究2~7歲幼兒根據知覺抽象幾何概念或幾何圖形的能力時,皮亞傑通過觀察兒童用觸覺識別形狀的過程,發現兒童對幾何圖形進行再認的發展順序是:兒童熟悉的物體——拓撲圖形——歐氏(歐幾裡得)幾何圖形。

  在研究射影空間時,皮亞傑讓兒童畫出不同幾何圖形的透視圖、向兒童提問一些有關物影投射,從不同視角觀察到的物物關係以及圓柱、圓錐一類幾何體分割後的部位等問題。皮亞傑認為,在射影幾何中一個物體或一條直線這樣的概念,兒童不是根據它本身來孤立考慮的,而是跟觀察它的視點有關。皮亞傑把一個娃娃放在兒童的右角上,娃娃只能看到一根木棒的端面,而兒童能看到一根長的木棒,讓兒童畫出這根木棒他看出來的樣子及娃娃看出來的樣子。可以觀察到,小於4歲的兒童表現出來絲毫不能理解,4~7歲的兒童表現出完全不會或部分地不會對視點加以區別。由此,在學前階段的兒童往往基於自身的視角來判斷事物的位置。

  在研究物體相互位置的空間關係時,皮亞傑用「瓶中水位」【3】實驗表明,四五歲幼兒的表現通常是塗鴉,對任務本身都不理解;而五六歲幼兒則以瓶底或瓶子的壁為參照系統,非以自然界中的水平軸——桌面為參照系統。學前兒童還無法在空間中將物體安置在相關位置,使之相互間有正確的空間關係。

  總之,皮亞傑認為對於三四歲幼兒來說,形狀不是嚴格不變的,而是在操作下可改變的。當他們臨摹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和橢圓形時,都用一個封閉的曲線代表他們畫的圖形不是直線或沒有角度。而從拓撲學角度來看,方形和圓形是同樣的圖形,十字形和弧形是另一種同樣的圖形。皮亞傑認為,對於這種隋況是不能用兒童的小肌肉沒有充分發展來解釋的,因為同年齡的兒童能正確地描繪內含一個小圓的一個封閉圓形,也能描繪內圓形和外圓形的地形學上的關係,甚至能描繪一個封閉圓形和一個圓形間在界線上的關係,但是他卻不能正確臨摹一個看起來技術含量更低的正方形。這表明,年齡很小的兒童就有拓撲學的直覺,他們已能夠領會鄰近、分離、包圍、封閉等拓撲學上的關係。而屬於歐幾裡得幾何的直線、角度等概念,他們還不能領會,當然更不能臨摹。

新東方網小學官方微信:新東方小學 (微信號:xdf_xx

最新小學熱點資訊、小升初資訊、各年級學習輔導、家長知識堂,請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皮亞傑:兒童思維的發展
    總體上說,幼兒大致獲得了以下能力:幼兒通過伸手和抓握等動作,開始注意到物體的空間關係,這使幼兒逐漸超越了直接的感知和運動,開始理解周圍的世界;幼兒突破了直接經驗的限制,發展起了具有先後的時間維度的概念,出現了對因果關係的初步理解;幼兒開始逐步理解目標和手段的關係;幼兒可以模仿不在眼前的行為並表現出明顯的目的性等等。
  • 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理論
    他的認知發展理論成為了這個學科的典範,一生留給後人60多本專著、500多篇論文,他曾到過許多國家講學,獲得幾十個名譽博士、榮譽教授和榮譽科學院士的稱號。皮亞傑對心理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種隨意、缺乏系統性的臨床觀察,變為更為科學化和系統化,使日後臨床心理學上有長足的發展。        ​根據皮亞傑的理論,智力是對環境的適應。
  •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的基礎概念及備考策略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的基礎概念及備考策略一、重點知識梳理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教育理論考試中常見的知識點,要想弄清理論的實質,我們首先要準確學習理論中的幾個重要概念1、圖式。圖式是指兒童用來適應環境的認知結構。
  • 閱讀摘記@《兒童怎麼樣學習數學——皮亞傑研究的教育意義》
    學期初,翻出了一本陳年舊書《兒童怎樣學習數學——皮亞傑研究的教育意義》。書是影印本,記得買了很久很久了。為什麼翻出這本書呢?因為皮亞傑研究的是數概念的發展,而我今年正好教一年級。      翻開書才發現,原來曾經讀得很認真。
  • 皮亞傑理論的重要概念
    皮亞傑理論的重要概念皮亞傑根據以他為代表的日內瓦學派對兒童心理發展的研究和其他學科有關認識論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種關於認識論的理論。它試圖以認識的歷史、社會根源以及認識所依據的概念和「運算」的心理起源為根據來解釋認識,特別是解釋科學認識。
  • 淺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中幾個基礎概念及備考策略
    一、重點知識梳理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教育理論考試中常見的知識點,要想弄清理論的實質,我們首先要準確學習理論中的幾個重要概念1、圖式。圖式是指兒童用來適應環境的認知結構。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兒童最初的圖式是遺傳所帶來的一種本能反射行為。如,吸吮反射。2、同化。同化是指兒童把的刺激物納入已有圖式中的認知過程。
  • 皮亞傑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 教師研修
    感知運動階段(0-2歲)      這一階段是嬰兒的認知能力初步發展的時期,嬰兒靠感覺與動作認識周圍的世界。在這一階段中,嬰兒發展起若干重要的認知概念,其中之一就是所謂的"客體永存性"概念。(1)通過探索感知與運動之間的關係來獲得動作經驗。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轉載學習)
    如用塑膠泥做兩個同樣大小的圓球,當兒童承認這兩個球大小重量相等時,將其中的一個壓成餅狀或搓成一個長條狀,然後問兒童塑膠泥含量是否一樣。B.空間的守恆:包括長度守恆、面積守恆和空間體積守恆。如將長度相等的兩根線中的一根,折幾個彎後擺在兒童面前,問他們是否一樣長;在兒童面前擺兩塊正方形木板,一個大,一個小,問兒童能否在其上建兩個空間一樣大小的兩所小房子。
  • 皮亞傑和兒童的道德發展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一直在各地的試題中佔有著一席之地,要想在考試中獲得優異成績,心理學是我們必須要去攻克的一個難題,那麼今天老師帶領大家來學習一個關於心理學的重點知識點,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論。那麼首先,我們要知道在心理學的學習中,要注重理解,尤其在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中,要注意結合例子來進行分析,考題中也往往結合試題來進行考察。
  • 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兒童的教育必須和其認知發展相適應
    [1]圖源:slidetodoc.com作為教育家,皮亞傑非常重視兒童的教育,對於自己的三個孩子,皮亞傑從嬰兒時期就開始研究。皮亞傑曾說,「只有教育能夠拯救我們的社會免於可能的崩潰,無論是暴力的還是漸進的」[2]。
  • 兒童家庭親子教育父母必知的「皮亞傑認知發展四階段」
    這個理論將人的認知成熟分成四個階段,通過這個理論我們了解到兒童的思維並不是成人思維的縮微版(如嬰兒認為離開自己視線的人就不存在了),皮亞傑的理論為人們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抱有不同的期望提供了一種基準,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不同的活動任務以適應孩子的發展水平提供了參考,這也是我們了解皮亞傑理論的價值所在。
  • 簡析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是瑞士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是20世紀影響深遠的學者,被譽為"揭示智慧奧秘的巨人"。在教師招聘的考試中,皮亞傑屬於重點考察的內容,由於理論性較強所以大部分同學在學習時覺得理解困難。因此,對皮亞傑知識點的梳理就顯得十分必要了。今天主要總結兩大領域的內容。
  •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原創:山居背景:皮亞傑使用數理邏輯分析兒童認知的起源與發展,從而建立「建構主義發展理論」。兒童認知發展的機制:觀點:主體(兒童)與客體(環境)通過動作完成相互作用,完成的相互作用反過來促進兒童心理發展。動作的本質是主體(兒童)對客體(環境)的適應。圖式是主體(兒童)對環境做出適應的認知結構。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是屬於易考的知識點,考查題型通常為選擇題、簡答題、論述題。考生需要區分各個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中所對應的年齡、名稱及主要特徵,把握前運算階段和具體運算階段兩個階段。那麼,如何理解皮亞傑認知發展發展階段這個知識點呢,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將在此幫您進行解惑。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及其兒童遊戲分類
    一、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了認知發展階段理論.他認為,兒童的心理發展是有階段性的
  • 皮亞傑理論中的概念區分
    皮亞傑整個理論體系中抽象概念較多,而且考試的時候都會多少有涉及。其中,既有一些是考題常見的比較容易理解的概念,如自我中心、不可逆等,也有一些是比較晦澀難懂但又不是特別常見的概念,一旦出現相關題目,學生很難區分清楚,包括一般教材也比較少見,如群集運算、集中化等。再此匯總了所有題目中可能涉及到的概念,方便學會備考,也可作為後期到封閉衝刺階段的知識拓展和補充。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是建構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名理論在於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個基本上就是每次考察的常考點,這裡的考察形式多以客觀題為主,單選多選都有可能會出。因此需要大家充分的理解和識記。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這一理論,希望能夠給各位備考的考生一些幫助。
  • 皮亞傑兒童教育方法:讓兒童主動自發的學習
    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皮亞傑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並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教育的最高目標是具有邏輯推理能力和掌握複雜抽象概念的能力。傳統教學中,教師向學生傳授事實類型的知識,學生按照教師呈現知識的方式加以被動吸收。皮亞傑認為這種傳統做法是錯誤的。
  • 心理學重點理論——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瑞士心理學家,是兒童心理學、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發生認識論不僅是日內瓦學派的理論基礎,也是歐洲機能主義的重大發展。它開闢了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響。皮亞傑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並從此入手,最後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獻。
  • 教師招聘考試重點-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是我們教師招聘常考的一個重點,也是大家學習的一個難點。今天老師給大家總結下皮亞傑發展階段論的詳細考點。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其中,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他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