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相推,日生不滯。2018年,鐵路總公司提出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奮鬥目標。放眼2020年、2025和2035年,明確提出「三個世界領先、三個進一步提升」和分階段率先建成發達完善現代化鐵路網的目標任務。描繪出一幅服務國家戰略、滿足民生需求的宏偉藍圖和美好願景,令人振奮、讓人憧憬。
回望2017,中國鐵路收穫頗豐。鐵路投資高位運行,連續第四年實現投資超8000億元。投產新線3038公裡,「四縱四橫」高鐵網提前建成運營。高速鐵路、既有線提速、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等技術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復興號」實現時速350公裡商業運營,樹立起世界高鐵建設運營的新標杆。
創新成果頻頻驚豔世人,進一步增強了國人的自尊心自豪感,在實現復興夢想的新徵程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最新數據顯示,到2017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12.7萬公裡,其中高鐵2.5萬公裡,佔世界高鐵總量的66.3%。鐵路客貨運輸強勁增長,旅客發送量、貨物發送量分別同比增長9.6%、10.1%;在「復興號」動車組取得顯著成果的同時,鐵路建設攻克了艱險山區複雜工程地質等難題,蘭渝鐵路、西成高鐵開通運營,讓「蜀道難」成為歷史。依託京張高鐵等重大項目,複雜艱險地質條件下橋梁、隧道等重大工程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讓網友「厲害了,中國鐵路」的呼聲更有底氣。
交通運輸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從世界大國崛起的歷史進程來看,國家要強盛,交通須先行。黨的十九大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部署,提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目標。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和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有能力也有必要當好先行者、排頭兵,引領其它交通行業、企業朝著十九大樹立的宏偉目標邁進奮發,加速推動交通強國邁向新時代新徵程。
1月2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陸東福在會上表示,為了服務國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部署,鐵路必須率先實現現代化,並提出了2020年、2025年、2035年鐵路的奮鬥目標。
據悉,到2020年,中國鐵路將實現三個「世界領先」,一是鐵路網規模和質量達到世界領先,二是鐵路技術裝備和創新能力達到世界領先,三是鐵路運輸安全和經營管理水平達到世界領先,四是鐵路企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水平進一步提升,五是鐵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升,六是鐵路服務國家戰略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提升。
在實現以上目標的基礎上,到2025年,鐵路網規模達到17.5萬公裡左右,其中高鐵3.8萬公裡左右;到2035年,率先建成發達完善的現代化鐵路網,基本實現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暢通、省會高鐵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強大運輸保障,進而使中國鐵路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標誌和組成部分。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希望鐵路部門「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在建設交通強國徵程中勇立潮頭、當好先行,早日將美好願景變為現實。(李紅日)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舜網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