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請求安樂死引起巨大反響 申請書曝光(組圖)

2020-12-16 搜狐網

  《女孩請人大代表提交安樂死議案》續:「安樂死申請書」曝光

  本版撰文 林峰

  昨日,信息時報關於尋求「安樂死」的28歲女孩李燕的報導《我愛生命,但我不願活》,在社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關注。北京《三聯周刊》、香港《南華早報》等全國各地的媒體紛紛打電話給編者,希望能聯繫上李燕,對她進行深入的採訪。

  李燕的事情見報後,眾多網友也紛紛到她的博客裡留言,也有一些網友在柴靜的博客裡寫下了對她尋求「安樂死」的看法,留言的總數超過了1000條。

有一些網友對李燕的決定表達了理解和支持,更多的網友則是想盡辦法地勸說她,好好活下去,「別放棄」。

  而作為李燕求助對象的央視《新聞調查》主持人柴靜,昨日再度在博客中發表文章,表達對「李燕事件」的觀點。柴靜在文章裡這麼寫道:「今天,在這裡,所有人,醫生,律師,學生,孩子…他們寫下他們的意見。他們並不僅僅是在討論一個立法的問題,而是參與一個人的生命。」是的,參與一個人的生命,這是多麼莊嚴而又沉重的說法。

  然而,編者在與李燕的對話中發現,李燕說話的時候很有禮貌,而且總會帶著一絲輕輕的笑意,聲音也清晰明朗,實在讓人無法相信她是一個希望結束自己生命的人。編者稱讚她「很樂觀」,李燕的回答卻令人感到些許的心酸——「除了樂觀,我還能怎樣?」

  李燕的「安樂死申請書」

  我叫李燕,女,今年二十八歲。從一歲起就得了「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直到五歲才確診。四至六歲雙腿癱瘓,十一歲坐輪椅,十一至十三歲左大臂小臂癱瘓,十一至二十三歲右大臂小臂癱瘓,二十六至二十八歲全身癱軟加重坐立比較困難。從十歲起就喪失翻身的能力至今。

  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情越來越重,我的吃、喝、拉、撒、睡甚至一點一滴全都要靠父母來料理。父母在這二十八年來寸步不離的陪伴著我,忍受著病魔帶給他們的極大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可是,父母也已是花甲之年,老了抱不動我了,而我的病情也在一步步加重,以後,甚至會使五臟六腑和吞咽功能都會喪失掉。我不想以後父母不在了,跟著哥嫂生活,更不想到孤兒院或是福利院去生活,因為離開了父母我就是離開了天堂,生不如死。

  所以,我想在我還能坐立,語言還沒有喪失之前,申請安樂死,並把身體上能用的器官,如;角膜、肝臟、腎臟甚至是心臟全都無償的捐獻給需要的人們,遺體也無償的捐獻給國家進行醫療研究。

  反對 「為你愛的人,別放棄」

  網友「NKspielberg」寫道:「我想,我們,這些沒有嘗試過那種痛苦的人,來討論該不該對李燕這樣情況的人們實施安樂死,這本身可能也是野蠻的。……允許一定情況的人士被執行安樂死,這裡,我想知道的是,這個「一定情況」是什麼情況。李燕的情況,如果可以允許安樂死,那麼,和李燕不同、但也因為承受著苦難或者預想將要承受苦難的人怎麼辦?是不是都可以被執行安樂死?如果這樣的話,底線在哪裡?癌症晚期?癱瘓無人照顧?還有沒有?先天殘疾被父母拋棄算不算?無家可歸無自理能力算不算?還有沒有?

  我想說的是,我們可能永遠無法找到一個真正的底線,去判定這類人可以如其所願被執行安樂死、而那類人不可以。……安樂死是飲鴆止渴——對這個社會而言。這個社會更為需要的,不是安樂死合法化,而是給與更多的生命活下去的理由。」

  網友「寶貝不哭」則用自己切身的經歷來說服李燕:「活著,不要放棄。我唯一的女兒,手術後成了植物人。但在媽媽眼裡,只是睡了。一年半了,孩子還在睡。但不能放棄。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就能為親人帶來寬慰,帶來夢想,為自已重回往日存一份希望。別放棄,為你所愛的人,別放棄。」

  支持 「我贊成安樂死!!」

  作為一個腦癱兒的母親,網友「藍月」的觀點卻與網友「寶貝不哭」完全不同。她贊成「安樂死」。

  「藍月」沉痛地寫道:「我是一個殘疾兒童的母親。我女兒今年18歲了,是小兒腦癱患者,現在的智力只有2歲左右,生活不能自理。從兩歲她的病情確診後,她就一直在我的身邊,我帶著她走了許多的地方,花了許多的金錢,用了五年的時間,疾病沒有多少起色,我也已經從各方面都筋疲力盡了。於是我放棄了給她的治療,只想給她存一筆養老的錢,在我們都活著的時候,好好地生活。

  在這以後,我一直在做:讓女兒吃好喝好,乾淨地活著。而自己,儘量地快樂,好好地工作,努力地存錢。但是現在,我卻想得更多的是,我死了後她怎麼辦?給誰?誰來照顧她?她越來越大了,也越來越難服侍了,光是給她洗澡就已經很困難了,我都抱不動她了。

  去年她奶奶帶了她五天,回來後內褲上儘是尿漬的痕跡,看來女兒不知道尿溼了多少次的褲子,而每次都是用自己的體熱捂幹的。從那時侯開始,我沒有辦法再相信任何人可以帶好她,我擔心我不在了,她連最起碼的生活飲食起居都會失去了。……所以我想,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在我可以預料的將來,我帶著她一起離開人世!如果我突然離世,那將是我女兒最大的不幸。

  我贊成安樂死!!」

  一名匿名的網友的話更令人震撼:「我是一個醫務人員……我了解她的痛苦。在醫院裡見過很多如她這樣甚至比她更需要安樂死的人。大家都說我們是在挽救生命,但是,我深深知道多留他們一天 他們就多一天痛苦。那麼痛苦的活……是我們讓他們那麼痛苦的活著。

  每想到此,內心就有深深、深深的煎熬,挽留一條以日計算、身體與內心時時刻刻都備受煎熬的生命,這樣,是對還是錯?」(信息時報)

(責任編輯:王永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中國法律不允許安樂死?
    -安徽霍邱腦損傷的一歲男孩,除眼睛能動,全身無法活動,全靠吸氧維持呼吸  最近這幾天,一則有關安樂死的新聞再次牽扯了大眾的目光:  一歲的男童嚴重腦損傷,父母看著勉強維持生命的兒子痛不欲生,含淚請求為孩子實施
  • 癌症晚期太痛苦,可以請求「安樂死」嗎?醫生這次講了實話
    從 1994 年起,我國每年都有代表提案「安樂死」合法化,在1997年召開的首次全國性的「安樂死」學術討論會上,多數代表擁護支持,自此「安樂死」成為一股趨勢。但多種複雜因素的綜合結果,使我國目前還未通過安樂死合法化的任何提案。
  • 實用英語口語:安樂死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實用英語口語:安樂死怎麼說 2008-03-19 21:14 來源:中國日報網站 作者:
  • 協和醫學院博士:中國安樂死合法化條件未必成熟
    3、對患者A實施的安樂死,須是根據患者A的誠懇要求而進行的。醫生必須確信:患者A正在做出的決定是一個有行為能力的人做出的理性決定。  4、患者A的死亡至少是另外一個人,即醫生B的意圖,醫生B的行動與引起患者A的死亡有直接因果關係。  5、除非對選擇一種相對更痛苦的、引起死亡的手段有壓倒一切的理由之外,引起患者A死亡的手段是作為儘可能無痛而選擇的。
  • 著名主持人赴瑞士安樂死全過程曝光,令人陷入沉思
    早在去年6月份,臺媒跟隨傅達仁去瑞士錄製他告別人世前的畫面。陪同傅達仁到達執行安樂死房間的只有他的家人,兒子一直緊緊摟著老父親。醫生把一杯液體藥物交給傅達仁,問他是否準備好,並囑咐他要快點喝進去,傅達仁反問醫生,要一口吞進去嗎?兩口可以嗎?醫生則說,越快越好,因為這種藥非常苦。
  • 女子生下孩子第5天,請求給自己安樂死,原因讓無數網友淚奔
    但是今天的這個母親卻做出了很多人都難以理解的行為,因為她在生下孩子的第五天就請求醫生讓自己安樂死。    緣是一種自然而神秘的心靈力量;因為一些文字而引起共鳴;因為一種感覺而動人心弦;因為一次邂逅而難以忘懷;因為一次回眸而感慨萬千。
  • 日本女孩安樂死的過程,從生到死亡僅僅只有一瞬間,讓人淚目!
    但是即便是醫療非常發達的今天來說,依舊會有一部分的人選擇安樂死。何為安樂死,對於人的死亡來說,是否會成為一種堅定的選擇即便是現代醫療非常發達的今天,依舊存在一些無法救治的病,而對於這些無法救治的病人,一般情況下,會對其實施安樂死的做法,簡單來說就是直接給病人停止治療或者停止使用藥物。
  • 徘徊在生死之間——淺談「安樂死」的歷史與將來
    安樂死可分為被動與主動、自願與非自願安樂死。被動安樂死是消極的安樂死,停止治療和搶救措施,任晚期病人自行死亡;主動安樂死又稱積極安樂死,由醫務人員採取給藥加速死亡,結束其痛苦的生命,讓其安然舒服地離開人世。
  • 安樂死是否合法?
    安樂死安樂死(英文:Euthanasia)這一名詞自出現以後關於它的合法性就一直被世界各國所議論。到目前為止,除極少數國家外,世界上很多國家都還沒有把實施安樂死作為一種合法的醫療行為。什麼是安樂死?顧名思義,就是相對於自然狀態下痛苦的死去,選擇在安樂的狀態下結束生命。
  • 著名主持人不忍病痛選擇安樂死,生前最後畫面曝光
    當病人長期遭受病痛折磨的時候,部分國家已容許安樂死這種離開方式的存在。但病人在真正執行安樂死的那一瞬間,他們是什麼樣的狀態?主持人安樂死全過程曝光 最後在兒子懷中睡去2月24日,臺灣著名節目主持人傅達仁的家人公開了他去年6月份在瑞士執行安樂死的最後服藥畫面,令人心碎。對於即將來臨的死亡,傅達仁顯得非常平靜,跟家人開心道別。
  • 父母請求醫院安樂死三個月大的嬰兒,背後真相令天下父母淚目
    每次看到樂樂因為病痛哭的背過身去,每次看到孩子抽搐著翻白眼的時候,每次看到孩子嘴唇發紫、眉頭緊鎖的時候,孩子父母不止一次請求醫生:如果醫院不能治癒我的孩子,能不能給孩子安樂死?但是醫生告訴孩子父母,我國法律不允許給任何人使用安樂死,給孩子使用安樂死是違法的。但是每當看到孩子因疼痛扭曲的臉,樂樂父母的心一陣陣發疼,卻又無能為力。
  • 美女獸醫用自殺來呼籲社會關注流浪動物安樂死,她白死了!
    在2016年,臺灣美女獸醫簡稚澄用自殺來呼籲社會去關注流浪動物安樂死,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很多寫簡稚澄的公眾號文章都在朋友圈刷屏。簡稚澄當年以高分考上了臺大獸醫系,畢業後卻選擇去做動物收容所所長,而且周末還經常去偏遠的地方照顧小動物。這樣人美心善的女獸醫,卻因為六年來給700多隻流浪狗安樂死,而被網絡凌暴,被稱之為「女屠夫」。
  • 快評丨「安樂死」合法化被重提,網友為何針鋒相對-安樂死,合法化...
    今天一條新聞在微博引起了廣大網友的關注:《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安樂死」寫入民法典人格權編》。  新聞報導稱,4月2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分組審議民法典人格權編草案時,列席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李傑、馬一德建議,「安樂死」寫入民法典人格權編。「經醫學界定,無法救治且無法減輕病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有權依法自主決定實施安樂死,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欺詐、利誘、脅迫自然人實施安樂死……」  「安樂死」這個敏感詞再次觸動了公眾的神經。
  • 自殺診所:20年間,幫助1905名患者進行了安樂死
    自願安樂死的意思是指病人本人要求採取安樂死,非自願安樂死是指對那些無行為能力的病人施行安樂死,這些病人無法表達自己的願望,只能由家屬提出安樂死的建議。早在2016年的時候,(BBC)播出了一部關於安樂死的紀錄片:《如何死亡:Simon的選擇 》( How to die: Simon’s Choice),當晚有超過120萬人觀看,並在英國引起了強烈的轟動
  • 人們為何不能選擇安樂死?
    安樂死,這是一個永遠討論,但卻很難得出最終答案的話題。近日,伴隨著安徽霍邱縣熊正青夫婦為兒子請求「安樂死」的新聞報導,它最近再度進入輿論的視野。  不論如何辯解,在法律上,毫無疑問,安樂死是對個體生命權的侵犯,符合故意殺人罪的犯罪構成,構成刑事犯罪,應承擔刑事責任。
  • 安樂死在我國的立法探討
    安樂死的本質是死亡過程的文明化,科學化,主張「安樂死」是對於醫學無法挽救的瀕臨死亡者的死亡過程進行科學調節以減輕或消除死亡的痛苦,使死亡狀態安樂化。安樂死的本質不是授人以死,而是授死者以安樂。不是解決生還是死的問題,而是要保證死的質量。不是從生向死的轉化,而是從痛苦向安樂的轉化。
  • 白血病患者網購「安樂死」藥疑遇騙局 賣藥人遭曝光後退錢
    封面新聞記者 熊浩然6月5日,微博用戶「鄢道宇」通過微博發布消息稱,他的朋友李某罹患白血病,花費2700元通過網絡想要購買用於「安樂死」的藥物,沒想到直到離世都沒有等到對方發貨。事件曝光後引發大量網友關注。
  • 這位104歲的科學家,正在直播自己安樂死的過程
    1995年5月25日,澳大利亞北部地區議會以15票比13票通過了《晚期病人權利法》,使安樂死在該地區合法,這也是全球第一部安樂死法案。由於強大的反對勢力,這部法案生效後只有4人獲得了安樂死的權利,兩年後這部法案被推翻。尤其是戴維·古德爾想要得到的屬於安樂死範圍內的協助自殺,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屬於違法行為。
  • 誤認注射藥物醫療糾紛與安樂死
    由於醫務人員的粗心和疏忽,在臨床實踐中誤認注射藥物而引起的糾紛時有發生。 安樂死,是指對於身患絕症,治癒無望,或者處於難以忍受的極度痛苦之中瀕臨死亡的病人,應其要求,採取措施,使其死亡或加速其死亡。那麼,如何看待誤認注射藥物醫療糾紛與安樂死?下面小編為您詳...
  • 澳維州安樂死法案正式生效 申請需滿足這些條件
    來源:中國新聞網中新網6月19日電據澳洲網報導,當地時間19日開始,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安樂死法案正式生效。維多利亞州的臨終病人可依據法律,要求醫生提供安樂死藥物。報導稱,根據規定,年滿18周歲的臨終病人只要符合68項保障規定,他們就可以在出現以下情況時申請安樂死:存活時間不足6個月且難以忍受病痛,或患有神經退化性疾病達12個月。另外,他們還需要在維多利亞州居住滿一年,擁有澳大利亞國籍或臨時籤證。據報導,臨終病人必須通過正式程序進行申請,並且具有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