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源於去產能過猛」立不住腳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去產能,去除的主要是無效或低效產能。推動這些產能出清,加速落後產能和低端供給的出局,可以為先進產能的發展騰出空間,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產能利用率,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不能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簡單歸咎於去產能,動搖了去產能的信心,而是要抓住市場行情好轉的有利時機,堅持去產能的信心不動搖、力度不減弱,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開欄的話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和上遊資源原材料產品價格呈現上漲之勢,包括鋰電、石墨烯、稀土、銅鋁鋅、焦炭鐵礦石等,價格上漲幅度較大。如何看待這一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其對下半年經濟將會帶來哪些影響?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與當前全力推進的去產能,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係是什麼?從今天起,本版推出「如何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系列評論,敬請垂注。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顯示,8月11日至20日,螺紋鋼價格比上期上漲1.6%,比年初上漲27.1%左右;線材價格比上期上漲3.1%,比年初上漲27.8%。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中國電煤價格指數顯示,7月份,中國電煤價格指數為493.26元/噸,比去年同期上漲44.8%。

  鋼鐵和煤炭價格的持續上漲,是黑色系大宗商品價格迎來「牛市」行情的表現。下半年以來,黑色系、金屬品種、化工品種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有觀點認為,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回升,與我國去產能工作用力過猛密切相關,甚至認為應該重新審視去產能的相關工作。

  這種觀點有失偏頗。今年以來,我國充分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深入推進去產能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截至6月末,「地條鋼」按計劃出清;煤炭共退出產能1.11億噸,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鋼鐵和煤炭過剩產能的退出,對於改善市場預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不過,去產能並非黑色系大宗商品價格回升的決定性因素。鋼鐵和煤炭行業的去產能,去除的主要是無效或低效產能,這部分產能有的處於「殭屍狀態」,有的生產效率低下。推動這些產能出清,加速落後產能和低端供給的出局,可以為先進產能的發展騰出空間,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產能利用率,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布局。這對於行業實現長遠的科學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價格是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晴雨表」。僅從短期看,這部分落後產能的退出對於平衡市場供需作用也有限,遑論左右市場價格走勢。以煤炭產業為例,根據估算,2015年我國煤炭產能規模已經達到57億噸左右。自去年以來,煤炭去產能約4億噸左右,這意味著煤炭產能規模依然超過50億噸。根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2016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為43.6億噸標準煤。這表明,煤炭產能供給大於需求的過剩問題依然嚴峻。

  其實,這一輪大宗商品價格的回升,主要還是與宏觀經濟運行總體平穩帶來市場需求回升密切相關。上半年,我國GDP增速超出市場預期,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進出口貿易、發用電量、鐵路貨運量等關鍵經濟指標也明顯好於去年同期水平。實體經濟的發展,帶動了對能源、工業金屬、化工產品等大宗商品需求增加。同時,在去產能過程中,不少地方又嚴格執行減量化生產的策略,使得部分大宗商品的供給減少。需求和供給的「一增一減」,必然會對價格走勢產生一定的影響。不過,這種短期的供需變化具有階段性特徵,並沒有使市場供求關係的根本矛盾發生實質性改變。

  因此,不能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簡單歸咎於去產能,動搖了去產能的信心,甚至盲目加大生產力度,而是要抓住市場行情好轉的有利時機,堅持去產能的信心不動搖、力度不減弱,不盲目組織擴大生產,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地淘汰落後產能。當然,在去產能過程中也要注意把握好節奏和力度,統籌做好去產能與穩供應工作,注意防範局部地區、個別時段的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明顯異動。(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林子文)

(責任編輯:馮虎)

相關焦點

  • 大宗商品價格的這種暴漲真的可持續嗎
    大宗商品今年下半年以來的亮眼行情令市場瞠目。從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到銅,再到煤炭、鐵礦石,大宗商品似乎正以「齊飛」的勢頭宣告正式殺回。未來經濟復甦以及通脹率上升的預期,為商品價格提供了支撐。年內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至今,在亞洲購買狂潮刺激下,銅、鐵礦石和大豆價格已升至6年多最高水平。如今隨著疫苗取得進展,更大範圍經濟復甦的期望提振了全球投資者對大宗商品的樂觀預期。也有機構認為,隨著各國以交通電氣化、可再生能源增長為目標的政策導向提振對金屬的需求,轉向大宗商品的投資仍處於初級階段。
  • 經濟每月談: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狀況及價格走勢
    如何判斷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勢並進行有效的風險防範,對於穩定國內價格總水平、控制通貨膨脹至關重要。長期看美聯儲啟動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的影響會在2011年全面體現出來。預計未來美元指數可能會呈現箱體震蕩,振幅區間大致在75-85之間。在日益強化的通脹預期下,資金更偏好持有大宗商品保值增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漲應是大概率事件。
  • 大宗商品盛宴-理財頻道-和訊網
    全球主要國家均採取了極為寬鬆的宏觀刺激政策,中國經濟在二季度率先走出低谷,全球金融市場也迎來大反轉,市場開始憧憬全球經濟復甦,主要大宗商品價格紛紛回到疫情前水平。  第三階段:8-10月,大宗商品價格高位徘徊。歐美經濟也迎來了復甦,但疫情仍存在反覆的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在經歷前期的大幅上漲後,需要不斷消化供需的關係,價格處於高位徘徊之中。
  • 大宗商品「超級周期」來了?滙豐:未必
    在全球再度放水的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也再度水漲船高,近日多個品種接連刷新歷史新高。以鐵礦石為例,外盤的新加坡交易所鐵礦石指數期貨01合約以及內盤的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近日都接連刷新歷史新高。儘管最近兩日出現大幅回調,內盤鐵礦石價格仍在1000元/噸上方,較年初的650元/噸漲逾50%。
  • 大宗商品價格分析的邏輯和方法
    1 大宗商品價格分析邏輯和方法  1.1 影響商品價格的不確定性因素  價格變化反映為信息的不確定,影響因素包括:  (1)事件不確定:比如地緣政治、危機事件。  (2)數據不確定:經濟數據和品種數據等等。  (3)力量博弈不確定。
  • 高盛:投資大宗商品,不可不知的風險、收益與配置方法
    本報告闡述了將大宗商品作為一類資產來看待應該從哪些角度切入,以及我們可以如何提高自己的投資組合收益率。   將大宗商品視為一種資產類別  近年來,隨著從原油到銅的大宗商品價格再創新高,市場對大宗商品投資的興趣大幅上升。
  • 美元走強打壓大宗商品價格
    該消息導致美元走強,打壓以美元計的大宗商品價格。  21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4月黃金期價收於每盎司1336.0美元,漲幅為0.41%。  此外,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割的白銀期貨價格2 1日 收 於 每 盎 司2 0 .3 1美 元 , 當 周 大 跌5.15%;4月交割的白金期貨收於每盎司1436.0美元,當周下跌2.28%。
  • 大宗商品在牛年還會走牛?2021年投資期貨這樣操作
    不僅如此,今年的大宗商品行情是一個單邊走勢,很多品種都像推土機似地向上漲。在一片漲聲中, 2020年大宗商品走出了大牛市。暮然回首,疫情是繞不開的話題,流動性泛濫是幕後推手。2021年是中國農曆的辛丑年,又是一個牛年,牛年還會有大牛市嗎?近期各大期貨研究機構紛紛出版年度研究報告,展望2021年的大宗商品投資機會。什麼品種最被看好?什麼品種有戰略做空的價值?
  • 大宗商品或將迎來牛市
    可以看出,在年底大宗商品就已經提前開始了一波「衝浪」。 招商證券喊出,接下來是大宗商品的九年牛市。招商證券認為,在美聯儲無限量量化寬鬆的推動下,美元將進入一個近9年的弱勢周期,而歷史來看,美元與大宗商品價格間存在「蹺蹺板」效應預示了大宗商品價格高點或將逐級抬升。
  • 2020年大宗商品5產業、17品種價格及趨勢全景展望
    分品種看,強金融屬性與基本面支撐的銅和礦端受到擾動的鎳價格料將偏強運行;產能投放加速、供需寬鬆壓制鋁價上行空間;供給持續寬鬆、過剩格局壓制鉛鋅整體偏弱運行。05農產品生豬存欄拐點將現,農產品或將迎來上漲。
  • 高盛前CEO:現在或許是投資大宗商品的好時機
    來源:環球外匯前高盛集團執行長Lloyd Blankfein周三表示,眼下大宗商品價格較低,或許是投資的好時機。每個人都認為我們將再也不會承受通脹壓力,油價將永遠不會再上漲。但我不這麼認為。」彭博大宗商品指數今年下跌近11%,相比之下MSCI全球指數和iShares TIPS債券ETF的回報分別為2.1%和8.8%。
  • 12月15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為878
    生意社12月16日訊   12月15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為878點,與昨日持平,較周期內最高點1019點(2012-04-10)下降了13.84%,較2016年02月03日最低點660點上漲了33.03%。
  • 對衝基金為何瘋狂買漲金屬大宗商品?
    目前這些對衝基金並沒有見好就收的打算,反而仍在加碼大宗商品買漲頭寸爭取更高回報。值得注意的是,金屬類大宗商品持續飆漲正引發金融市場對通脹預期快速回升的擔憂,歐美央行貨幣寬鬆政策構成新的困擾。前紐約聯儲銀行行長Bill Dudley近日表示,鑑於銅等大宗商品價格快速飆漲等因素,美國通脹率可能會以更快速度回升。
  • 文華商品、CRB指數半年上漲18%,黑色系漲價遭多部門聯手阻擊
    三年前國內大宗商品的上漲來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這次則更傾向於需求端。 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指出,近期現貨市場煤炭價格有所上漲……後續將通過增加供給,調節需求,引導市場煤炭價格穩定在一個較為合理的水平上。
  • 大宗商品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2015年底以來,自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策提出並執行後,國內商品和國際商品走勢出現嚴重分化,追蹤國內的南華商品指數最大上漲達到了77%, 而國際CRB指數上漲僅僅不到17%,其一直在底部整理,根本無法看出扭轉下跌轉入上行跡象。
  • 「聖嬰」厄爾尼諾來襲 大宗商品抄底要「且看且行」
    那麼,厄爾尼諾的來臨是否會給疲弱的大宗商品市場注入「興奮劑」,抄底大宗商品的機會是否已經到來,受訪的業內專家認為,現在下結論未免草率,還需要看厄爾尼諾的強度、全球經濟的表現、美元加息與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  混沌天成研究院院長葉燕武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部分大宗商品下行空間應該不大,因此輕倉位做多商品,不斷移倉,抄底的想法是可行的。
  • 大宗商品迎牛市:油價將在明年底到65美元/桶?原料面料「管道」通...
    高盛:布倫特油價將在2021年底達到65美元/桶,大宗商品牛市就要來了!最近,高盛發布了2021年的十大投資主題,認為大宗商品將在明年迎來新一輪牛市,非能源類商品短期內就會上漲,能源類商品在冬季過後將迎來上漲。高盛指出,過去多年對傳統經濟投資不足,傳統大宗商品的產能有限。
  • 基差貿易漸成大宗商品市場主流
    近年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寬幅波動,市場風險事件不斷。因此,不看價格看基差、以「點價」為特徵的基差交易,正成為越來越多貿易商的「必修課」。這不僅是大宗商品貿易定價模式的變革,更是我國貿易企業風險意識日益凸顯的表現。基差交易這一國際上運用廣泛的大宗商品定價和套期保值機制,正深刻改變著我國企業的貿易方式和生態格局。
  • 中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第三章 中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細分交易品種分析  3.1 大宗商品交易市場運行情況概述    3.1.1 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分析      (1)大宗商品價格變動狀況分析      (2)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因素    3.1.2 大宗商品對外依存狀況分析      (1)大宗商品對外依存度概況
  • 水泥、玻璃去產能風聲再起 價格有望再度走高
    原標題:水泥、玻璃去產能風聲再起 價格有望再度走高 摘要 近期,走勢偏強的水泥板塊,8月3日再度上揚。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盤,板塊內25隻個股中13隻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