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古城留住古早味 福建泉州編制古建築修繕導則

2020-12-23 瀟湘晨報

人民網泉州11月20日電(劉燕婷)宋元時期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城,有著千年歷史,境內古建築星羅棋布。有關數據顯示,福建泉州市共有1.3萬餘棟歷史建築普查線索,正式公布1199棟,掛牌保護的傳統歷史建築669幢。

為更好地保護利用古建築,讓泉州古城更有古早味,今年以來,在積極推進申遺工作和向福建省政府報批《泉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背景下,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緊密結合古城保護規劃設計實踐,加快編制《泉州古城傳統建築修繕技術導則》,進一步完善古城保護技術與實踐方法,加強和提升泉州的古城保護工作。目前,編制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已形成《泉州古城傳統建築修繕技術導則(初稿)》。

中山路、西街,泉州人耳熟能詳的古城街巷代表,節假日,是遊客集中打卡的「網紅點」,平日裡,亦是泉州城人間煙火的溫馨所在。編制過程中,結合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中山路、西街等歷史街區保護規劃,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空間研究為切入點,從戰略上對古城空間保護進行控制與引導,並對城市街道、綠化、廣場、街景等公共空間環境進行研究。

同時,圍繞中山路(塗門街-鐘樓)綜合提升、八卦溝古城水系保護提升、小山叢竹公園及周邊區域規劃研究、通政巷、花巷等街巷規劃提升的規劃設計和工程實踐,對古城傳統建築的保護修繕提煉出涵蓋形制、風貌、結構、功能、空間完善等各方面控制要素索引40餘項,並逐一明確相應修繕要求。

據了解,下一步該局還將繼續結合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和相關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的審批工作,對《泉州古城傳統建築修繕技術導則(初稿)》進行修改完善,及時提煉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技術指導方法,納入形成《古城保護技術導則》。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來源:人民網-財經頻道綜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僑鄉福建泉州「傳承+旅遊」留住閩南「古早味」
    僑鄉福建泉州「傳承+旅遊」留住閩南「古早味」
  • 僑鄉泉州「傳承+旅遊」留住閩南「古早味」
    吳冠標 攝中新網泉州11月27日電 (吳冠標)從出生時的搖籃、到嫁娶時的花轎,從抓周時的草蓆,到祝壽時的香案……在位於僑鄉福建泉州的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這面別出心裁的「閩南人生五喜牆」總是能吸引遊客的注意。
  • 僑鄉泉州「傳承+旅遊」 留住閩南「古早味」
    從出生時的搖籃、到嫁娶時的花轎,從抓周時的草蓆,到祝壽時的香案……在位於僑鄉福建泉州的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這面別出心裁的「閩南人生五喜牆」總是能吸引遊客的注意。在這裡,遊客不僅能夠體驗閩南婚喜慶民俗文化、品嘗閩南古早味美食,還可以與手藝人一起親手製作僑鄉手工面線等傳統美食。傳統手工藝人在戶外製作、晾曬手工面線。吳冠標 攝在來旺良品堂創辦者洪一博看來,「古早味」是閩南民俗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更能喚醒海外遊子們的鄉情。
  • 永春:留住「古早味」煥發新活力
    永春縣在傳統村落保護過程中,不斷挖掘文化內涵,讓老傳統、老工藝、老行當煥發新彩,成為開啟當地群眾走向富路的「金鑰匙」—留住「古早味」 煥發新活力劈竹、剖篾、編制、上漆……6月2日,永春縣仙夾鎮龍水村古大厝漆籃製作中心,幾位村民正按照各自分工有條不紊地進行漆籃製作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在如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現代社會,談論古早味泉州菜,與其說是對清淡本真、甘醇鮮美這種簡單味道的懷念,不如說是為了追憶這座古城的民俗舊事。泉州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目前正在用閩南方言寫一本關於泉州的書,他採用一半文史,一半文學,一半白讀,一半文讀的獨特寫作方式,其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早味泉州菜的記憶。從他的視角出發,古早味泉州菜無論從味道、做法、習俗上,其實都別有另一番趣味。
  • 泉州古早味:漂洋過海的鄉愁(組圖)
    原標題:泉州「味素」 漂洋過海的鄉愁  泉州的古早味,不僅只是滿足於口腹之慾,更有一種喚醒記憶的力量。它的每一種食材,每一絲味道,每一滴湯汁中,都記載著當地厚重的歷史人文,飽含著泉州百姓對故土家園的深愛。
  • 除了「古早味」,泉州還有這些……
    01文化厚重 故土鄉愁泉州被譽為「千年海絲、千年古城」。經過幾千年歲月的沉澱,擁有悠久歷史的泉州,匯聚了各色各樣的文化生活。泉州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天堂。目前,擁有世界級「非遺」名錄4個,國家級34個,分別是南音、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福建木偶戲人才培養計劃,泉州因此成為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三大類「非遺」項目的城市,中國也成為目前世界上三個類別都有入選項目的唯一國家。
  • 福建有座低調古城,藏著極具閩南「古韻」的氣質,春節去正適合
    這裡就是距離廈門僅半個小時動車車程的漳州古城。自古以來,漳州古城就擁有著一種極具閩南古樸氣息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它也是福建為數不多獲此殊榮的古城。在這裡不僅藏著看不完的古蹟和古建築,還私藏著嘗不完的美味小吃,你會發現漳州原來如此低調的存在著。
  • 泉州古城:顏值氣質 活韻生香
    周焜民對泉州古城歷史遺存的密集程度這般形容。古城文物之多,還可以用一組數據來證明。據統計,6.41平方公裡的古城範圍內,共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669處古建築及近現代重要史跡、代表建築等傳統風貌建築。
  • 泰國全面修復素可泰古城,留住「民族文化之根」
    1953年,泰國政府決定對破敗不堪的素可泰古城進行清理、勘測、挖掘工作,並修建通往古城的公路。佔地70多平方公裡的素可泰古城區域包含了城牆內的宮殿、王室寺廟,以及城牆外同樣具有考古和藝術價值的眾多遺址。泰國國家旅遊局素可泰府辦事處負責人阿披瓦說,由於古城牆內外分布著大量的古建築,修復範圍非常大,前期的清理、勘測工作相當複雜。
  • 福建一私密別墅,主人讓出6年使用權,成為網紅展館,還免費開放
    (文:旅行日記官,歡迎轉載與分享,創作不易,請註明出處)在福建人的眼裡,泉州就是一處「滿地皆聖人」的城市,同時也是福建最有吸引力的旅行目的地之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自然也就多了許多中西結合的古建築。
  • 馬可波羅筆下的古城,這裡藏著7種古早味美食,沒吃過就可惜了
    #福建美食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馬可波羅筆下的這座古城,擁有太多古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太可惜了!泉州,坐落於福建的東南部,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時還擁有我國的第三個國家級別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由此可見,泉州是一個重要的城市。
  • 泉州「古早味」美食——你和它有個不期而遇的約會
    泉州「古早味」美食——你和它有個不期而遇的約會泉州,簡稱「鯉」,是個有趣味的閩南文化古城。最近,抖音帶火了泉州,更帶火了泉州美食,白小松說過:「泉州,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的一次城市」。到了泉州,一定要去西街,這裡能讓你從頭吃到尾,吃出了美食的境界。俗話說得好,要想吃出最有特色的美食,就必須各種試吃。鐘樓往走就是西街,這裡有不少特色的小店,還有不少網紅店,排的隊伍更是人山人海。接下來就介紹幾款泉州比較出名的特色美食,讓你吃了一次還想再吃一次的欲望。
  • 泉州繁榮的象徵——泉州西街
    歷朝歷代不斷完善,公元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時得到很大的延伸,1923年拓改馬路,逐漸形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鐘樓建設於1934年,次年完工,現在已經是泉州的一個標誌性建築,見證了西街的發展。在這裡可以看到行人車輛來來往往絡繹不絕。西街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是泉州古城內現有保留最為真實、完整的歷史街區。
  • 福建最值得去的古城,中國最完整的石砌古城,擁有美麗的海岸線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1052字,閱讀約3分鐘導語:福建最低調的古城,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線之一。海岸線極其美麗。福建位於中國東南部,是一個經濟非常發達的省份。北有江蘇,西有江西,南有廣州。依山傍海的福建,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這裡有很多好山好水,也有很多歷史古城。福建泉州是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唐宋以來,泉州的地位日益重要。宋元時期是海外交通貿易港口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位於泉州的崇武古城是一個值得一遊的旅遊景點。
  • 福建泉州崇武古城南門外,有個迷宮般的海門村,我絕望了
    接上文,繼續說說我的福建泉州崇武古城之旅。這裡是崇武古城的南門,崇武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是為了防禦海盜、倭寇而興建的軍事防禦的海疆要塞。古城四方設門樓, 臨海建有一座燈塔 。林廣記屬侯伯林祖厝群落,堪稱清代崇武古建築經典之作。其規制雖然不大,但內外十分精巧,對研究崇武明清兩代古建築技藝很有價值。林廣記的名氣,還在於它是清代中期當地聞名的三大商鋪之一,為主經營銷售絲綢、布匹,並以下庵染絲井為中心設有相當規模的印染作坊。林廣記經營著出口海外業務。其時,崇武西城門內南側有近百米長店鋪。「廣記布,穿不破」的廣告用語,至今崇武人仍耳熟能詳。林廣記見證了泉州的「海絲」文化。
  • 馬可波羅筆下的古城,這裡藏著7種古早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可惜了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馬可波羅筆下的這座古城,擁有太多古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太可惜了! 泉州,坐落於福建的東南部,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時還擁有我國的第三個國家級別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由此可見,泉州是一個重要的城市。
  • 福建泉州正音書院復建揭牌 啟動「古城悅讀」計劃
    5月30日,復建後的泉州正音書院揭牌。 林楷煜 攝中新網泉州5月30日電 (記者 孫虹)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重要起點,福建泉州有著超過千年的悠久歷史、海納百川的多元文化。林楷煜 攝堅持古城復興「內修於心,外修於形」的泉州,正大力推動古代書院向現代新型書院發展和創新,為書院注入新的活力、功能、業態。近年來,泉州各地已有不少古書院在遺址的基礎上完成復興,目前梅石書院、寶海庵書院、新山書院等正在復建或籌劃復建。
  • 泉州行:閩南古早味 面線糊
    去泉州,沒怎麼做攻略,想著走哪裡算哪裡吧!即使不去找資料,泉州滿眼的美食還是撲面而來,尤其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面線糊就這麼進入了我的午餐。 春風十裡不如你
  • 《姐姐的愛樂之程》首發站泉州,和姐姐們打卡這座千年古城
    目前《姐姐的愛樂之程》已經播出了三期,而且節目第一站就來到了大福建的泉州,具體節目內容就不劇透了,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追起來了。 今天我們還是來看看泉州這座千年古城,如果你第一次來,應該要怎麼玩?這份走心推薦請盡情轉發、分享、收藏,也歡迎在評論區給出更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