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位於泉州市鯉城區,據史料記載始於開元年間,至今已超過1300年。歷朝歷代不斷完善,公元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時得到很大的延伸,1923年拓改馬路,逐漸形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
鐘樓建設於1934年,次年完工,現在已經是泉州的一個標誌性建築,見證了西街的發展。在這裡可以看到行人車輛來來往往絡繹不絕。
西街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是泉州古城內現有保留最為真實、完整的歷史街區。
在西街有極俱閩南特色古大厝、紅磚厝、還有近現代騎樓洋樓。
去西街時,國內疫情還未完全消散,所以開元寺也沒有對外開放所以拍下了這張大門緊閉的照片。開元寺常年香火旺盛,最近開放了 有很多香客去祈福拜拜。
近年來關於西街的評價褒貶不一,一方面它歷史悠久,一千多年來見證了泉州的發展,留下來豐富的古建築、古遺址,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另一方面,隨著西街漸漸的被遊客熟知變得商業化,從照片中其實我們不難看出,沿著西街一路走去建築一樓皆是商鋪。
如若是經營泉州特產,古早味等等可還好,但是今年來,為了迎合市場需求,一大批現代連鎖店入駐西街還有一些商品質量良莠不齊的店鋪也進駐西街。嚴重破壞了西街的美感和遊客到西街的體驗。
如何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保護好古建築原有的風味以及提高遊客的體驗是當下治理者應該思考的。遊客前往西街也要有一定的心裡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