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沈朝方:走在泉州西街上,每個細胞都是張開的

2020-12-20 湘湘帶你看社會

泉州網11月27日訊(記者 王了 文/圖)11月27日,在西街1915藝術空間和泉州T桃園橫店影視城,導演沈朝方帶著入選今年金雞百花獎展映周的電影《海草》,與藝術家吳達新聯合舉辦「1915藝術空間&沈朝方電影攝影展暨《海草》金雞電影節觀影會」。

攝影展上電影《海草》的海報

在西街1915藝術空間的見面會上,吳達新表示,導演沈朝方是他多年的老友,2008年從美國回來時,工作室就與沈朝方工作室相鄰,這次《海草》入選金雞百花獎展映周,作為1915藝術空間的主理人,他想讓沈導把這部電影帶來泉州,通過本次活動拋磚引玉,讓更多的年輕導演認識泉州這個謎一樣的城市,泉州有著無數好故事,等待沈朝方這樣的優秀導演向全國、全世界講好泉州故事。

導演沈朝方(左二)與主創人員在見面會上

導演沈朝方說,來到泉州,走在泉州西街上,每個細胞都是張開的,特別想跟泉州發生聯繫,下一步電影將挖掘閩浙兩地的文化。本次1915藝術空間攝影展的作品,是自己四部電影的劇照、海報和人物攝影,均為膠片拍攝,自己喜歡這種失控的美學。

《海草》劇照

沈朝方從小在福建長大,他的作品裡可以感受到獨屬於閩南地域景觀的美學氣質。《海草》這部電影就是發生在一個獨具閩南特色的海邊漁村裡。導演通過描繪一個漁村家庭的日常,帶著實驗的精神去探索影像更多的可能性,用藝術家的思維去進行影像創作,試圖去突破傳統電影的語言體系。

【來源:泉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賀彥豪:行走泉州西街古巷
    泉州西街是一條歷史悠久的古街,地處福建泉州古城西隅。西街雖說不算長,但卻古色古香,真有曲水流觴的感覺。沿街古巷縱橫交錯,從街頭走到街尾大約3公裡左右,就有一二十條古巷,把西街與古城緊緊地串聯起來。放學後,我往往在青石板上一路滾著鐵圈,那鐵絲與石頭摩擦的聲響,仿佛「嗒嗒」的馬蹄聲,在悠悠古巷迴蕩著,讓人思接千載。聽老人說,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貿易很發達,泉州繁榮發達到什麼地步?真可謂:「蒼官影裡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官員以及中外商人往來頻繁,舊館驛於巷內設有一座專供過往官員或信使住宿及更換馬的館舍。久而久之,巷西側曾為泉州行衙所在地。
  • 泉州繁榮的象徵——泉州西街
    西街位於泉州市鯉城區,據史料記載始於開元年間,至今已超過1300年。歷朝歷代不斷完善,公元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時得到很大的延伸,1923年拓改馬路,逐漸形成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鐘樓建設於1934年,次年完工,現在已經是泉州的一個標誌性建築,見證了西街的發展。在這裡可以看到行人車輛來來往往絡繹不絕。西街有著極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是泉州古城內現有保留最為真實、完整的歷史街區。在西街有極俱閩南特色古大厝、紅磚厝、還有近現代騎樓洋樓。
  • 泉州西街:傳統小吃沉澱時間的味道
    這幾年,隨著古城旅遊逐漸升溫,泉州西街的遊客也是絡繹不絕,這其中就有不少吃客。吸引他們到泉州的,自然是風味獨特的泉州小吃。製作的蒜蓉枝現場經常支起一口大鍋,將事先做成辮子形狀的麵粉條放到油鍋裡頭炸,出鍋後再將事先攪好的蒜泥和糖漿緩慢倒入,一股濃濃的蒜香頃刻撲鼻而來,讓路人忍不住停下來買上幾根解解饞。孟麗玲家的糕點店是西街老店,她從父親手上接過製作蒜蓉枝的手藝,至今已經34年。
  • 泉州西街「飽受爭議」,僅是「美食一條街」?西街與中山路誰更勝一籌
    談及福建旅遊,很多外來遊客不約而同地會想到被譽為「海上花園」的廈門,漫步走在環島路,夕陽西下吹拂著海風,浪漫氣氛十足,在中山路逛一逛,吃上閩南地區特產美食,感受華僑返廈建造的特色建築。很多人都說廈門是一座文藝的城市,鼓浪嶼和中山路的文藝範,為廈門旅遊業「吸粉」無數。
  • 泉州古城西街剪影
    泉州古城,西街深巷,古早味從老厝牆縫中蔓延開來。回憶太遠,且隨腳步近觀。陽光裡,人影投射腳下,一步一行。厚石板鑲嵌路面上,長長短短,平鋪向前。兩側屋宇,鱗次櫛比,低矮錯落,小小數十平方米,兩人並立店門便覺擁擠。
  • 泉州幾位學生在西街火了
    西街作為泉州的代表景點之一一直備受各地遊客喜愛每逢節假日都會迎來眾多人流這兩天 在人群當中自2017年以來,每逢國慶,泉州七中的同學們都會到西街參與文明勸導等志願服務活動。但西街上有不少小巷,幾位學生志願者就負責在巷口勸阻市民。雖然偶爾會遇到言語較為粗魯的市民,但孩子們耐心解釋,還是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配合。
  • 泉州西街夜宴
    一曲暖場音樂瞬間引爆人潮,四面八方的遊客聞聲而來,將演員們團團包圍,戲曲唱到哪裡,哪裡就是中心……昨晚8時許,在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演員們和「伯勒劇場·尚好聽」唱隊演員們的創新演繹下,一折梨園戲沉浸式演出在泉州西街與觀眾面對面,一場非遺夜宴在千年古街熱鬧上演。
  • 泉州西街這些天台,涵蓋了你對屋頂的所有幻想!
    本期我們跟隨龍巖學院學生黃燕嬌的視角 走進泉州西街 去看看那個每個人都想來的「天空之城」 泉州最美天台文化宣傳片《半空》 西街遊客服務中心 它位於開元寺斜前方,爬上天台能夠最近距離的看到東西塔,也能夠將西街這條老街的整條景象看得更清楚,讓人不禁回憶。
  • 泉州西街|如果你來泉州,請一定走過這條街
    泉州歷來以開放、包容的氣度雄踞東南。而建城之初就開始形成的西街,正是泉州的一個縮影。開元寺門前的西街石板路上,牌坊聳立,行人挑擔前行。這是迄今為止西街最早的照片。泉州西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之前。攝影:王柏峰泉州歷史文化中心理事楊清江認為,西街的形成,與其地理優勢是密不可分的,西街所處的位置,在古城屬於高地,為避免水患,這裡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古城最早的街區。唐末的公元905年,泉州刺史王延彬治理泉州時,拓展城區範圍,西街因拓城延伸至今日的甘棠巷口。
  • 泉州古城旅遊新春一炮而紅 西街一天人流量62788人次
    從舊館驛出來,沿著西街一路往西,在新華北路交叉口,還隱藏著另一家比較不起眼的客棧,這裡只有4間客房,但是勝在環境得趣雅致,可為來自四面八方、志同道合的「文人雅士」提供一席暢談之地,品得一二好茶,飲上三五好酒,也是遊客來此「海濱鄒魯」走一遭的不錯體驗哦!
  • 暴雨如注,泉州西街人頭攢動,市民排隊搶購春餅
    4月3日下午4時許,福建泉州古城西街暴雨如注,一時間路人行色匆匆,紛紛找點避雨。然而街頭幾家春餅售賣點,市民們卻堅守暴雨中排著長長的隊伍購買春餅。春餅,又名春卷、薄餅,是閩南、臺灣地區著名的民間吉祥民俗食品。每年農曆三月三、清明前後,閩臺民眾都喜歡吃春餅,這已成為閩臺民間的一種食俗,也是閩臺習俗相近的見證。
  • 泉州西街:這裡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被譽為泉州的佛教聖地
    而泉州作為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城市,它保留的歷史遺蹟也是十分眾多,是一個很好的旅遊城市。而泉州的西街就是泉州最具有代表性的景點之一了,每年到泉州旅遊的遊客,有超過一半的人是衝著泉州西街去的。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泉州的老街:西街。西街早在宋朝時期就十分的繁榮了,可以說是泉州最早的老街道了,距今也有了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 鄭亞鴻:西街,刻錄著知青的鄉愁
    說起泉州西街,泉州人印象最深的應該是開元寺、東西塔,以及顯得陳舊的街道、彎曲的小巷、古樸的房屋。但作為一名老知青,西街留給我最深的印象除了開元寺、東西塔外,還有泉州影劇院。在跟著太陽出、伴著月亮歸的繁重勞作之餘,大家都格外想家,思念故鄉和親人。記得第二年春節回家探親時,我們集體戶的同伴商量要在家鄉拍照留影。那時,這輩子戶口能不能再遷回家鄉,大家都心中無數。那麼,在家鄉拍照,以什麼作背景呢?大家不約而同地想到西街,想到東西塔和影劇院。先說東西塔。東西塔不僅是中國現存最高的一對石塔,也是泉州這座千年文化古城的地標性建築。
  • 曠日乾旱之後,一場久違的冬雨,泉州西街儘是有情人
    泉州西街因開元寺而聞名,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我無法想像舊時的盛況,但雨中的西街,遊人絡繹不絕,雨傘攢動,特別有情調,雖然溼冷,但雨中卻很溫情,滿街儘是有情人。雨傘下,一位帥哥將女友摟在懷下,幸福逛街,完全無視單身狗的冷。雨中遊古城的老伴。一位女士牽著老太太走來。媽媽懷中的寶貝溫暖而幸福。雨中奶爸生怕寶寶著涼。
  • 12張圖對比疫情前後的泉州西街,看完五味雜陳
    由此可見,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物一直順遂人心,永恆不變。從時間看:一分鐘內,第一秒到第六十秒在變,一天內,從早到晚在變,一年中,大年初一到年三十在變,從植物來看:一棵桃樹春花秋果,夏長冬藏,不停轉變,從人事看:或順或逆,或喜或悲,生老病死,無不在變。是故,我們熟知諸法無常後,不必期盼有永久的順安,永久的好。而應該持有正念、正見、正行,直下承擔,坦然面對生活中發生的一切。
  • 泉州西街遊客服務中心啟用 打造古城旅遊服務平臺
    泉州西街遊客服務中心啟用 打造古城旅遊服務平臺  這個春節,市民遊客紛紛打卡遊玩泉州古城,古城裡熱鬧非凡。昨日,由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泉州文旅集團共同打造的泉州古城西街遊客服務中心正式啟用,為遊客打開欣賞泉州美景和感受泉州文化的一扇窗。
  • 泉州西街蜜餞店藏著人生百態 有著鄉愁裡的那點甜
    西街的路通往開元寺,他帶著女孩逛市集,蜜餞裝在鐵盤裡,男孩仔細地挑,買了大大一包。30年了,鬍渣生得粗粗,他還常來店裡買酸甜的楊梅幹。我們很親切地問候著『你來啦』,只是互相不知道叫什麼。」  「你知道什麼是西街嗎?住在這裡的都是老幼,過路來玩的都是年輕後生家。西街自己的年輕人,已是遊子,他們去到城的另一邊,或者住在地球的另一端。
  • 泉州西街遊玩攻略!6大必打卡美食+5個拍照聖地,一天玩嗨!
    攻略·泉州開元寺」觀寺廟 | 吃美食 | 走街巷 | 拍美照///....常有人跟雲兒說,不知道帶朋友來泉州哪裡玩。於是我決定出個攻略,以開元寺為起點,介紹美食必打卡點和拍照聖地,快跟著攻略帶上胖友去打卡吧!
  • 去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泉州旅行,別錯過西街,一條街可以感受這座城
    但不得不說閩南地區在福建是一個重要的存在,而閩南最具代表的城市之一,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如果你想在最短的時間了解泉州的前世今生,別錯過這裡的西街,一條街可以感受這座城。有人說,泉州是四海人文第一邦,八閩形勝無雙地。而西街是泉州最早開發的街道和區域,自唐朝已經「列屋成街」,成街至今已經超過1300年。
  • 泉州西街鐘樓最美夜市 夜市重啟喧鬧復甦
    西街是步行街,不允許車輛通行,傍晚時分,晚霞映照在西街上空,美不勝收。西街上有一些特色小店,包括:文玩、非遺、飾品、玉石、手工飾品、創意飾品、木雕擺件、手繪扇子等精品,時常吸引大量年輕人前來購買。西街的美食也是非常多,兩邊的店鋪整齊排開,各色各式的小吃琳琅滿目,烹炒的火苗、蒸騰的熱氣、金黃的炸物、店主忙碌的身影、不絕於耳的叫賣聲……具有閩南特色的街道上,上重現歡騰的煙火氣。點一份具有閩南特色的排骨煲仔飯,一碗經典的蘿蔔丸子湯,湯足飯飽後到西街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