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味道,叫上海甜

2021-01-09 新民晚報

和朋友圈裡的美食家一樣,姚叔那天也曬了一組他烹製的本幫菜餚,我照例點讚,於是收到了他的呼應:「油,是上海人的家底;醬,是上海人的氣場;甜,是上海人的精緻。記住,有一種味覺叫上海甜,活色生香上海甜……」

不知為什麼,姚叔的一句「上海甜」令我無限遐思:我想起十來歲時,外公帶我去城隍廟吃南翔小籠,熱氣騰騰的小籠包子剛端上桌,我急吼吼地就要去夾。外公笑眯眯地制止了我,只見他慢條斯理地在小碟子裡夾上幾根薑絲,倒上米醋,輕輕地提起小籠頂部的褶襉,然後放到我面前說:「南翔小籠像不像上海女人端足架子?她們旗袍上繡的花、縫的邊都格外地花工夫。」

我人小嘴饞,光顧吃了,哪裡在意外公的形容?可在前不久的一天,電視節目中正在播放著名演員、作家黃宗英的訪談,我問95歲的老母親認識她嗎?老媽不假思索地說:「黃宗英怎麼不認識?甜姐兒啊。」我一驚:歲月的橡皮擦幾乎抹去了她老人家殘存的記憶,沒想到她卻記得「甜姐兒」這個名詞。或許老媽並非聽得懂訪談的全部內容,但她記得的是一代女人身上的「上海甜」,那是美麗、才氣的代名詞。外公形容南翔小籠是「上海女人」不也暗含這層甜意?

姚叔說他學燒上海菜的原因是現在掛著本幫菜的餐館已很少能吃到一口正宗的「上海甜」了,於是才自己動手,他要還原「上海甜」的真髓。還真是,「上海甜」做不來假,沒喝過幾口曾經飄散著漂白粉口味的黃浦江水,那是辨別不出它的與眾不同的。這番話並不誇張,每個地方的甜味都有自己的風情。比如蘇州人蘸根油條都要用甜津津的蝦子醬油,餐廳裡的蜜汁火方、松鼠鱖魚都離不開一個甜字;而下一站的無錫,有著全中國獨一無二的特色:和甜字緊密相連的無錫小籠包……甜,塑造了一個城市的性格和符號。

早些年,食品供應匱乏,但上海人在簡陋的餐桌上依舊能尋找到幸福感。幾塊精心烹製的紅燒大排,一碟家常烤麩,或是一碗赤豆糖粥,都能讓人吃得心滿意足,因為這些食物中加入了「上海甜」。甜,可以調動一個人的歡樂情緒。

於是,朋友來滬,只要由我做東,我無一不帶他們去上海的本幫菜館。我當然知道「上海甜」不是每個人能接受的,特別是來自北方的友人,有的甚至還討厭菜餚中放了糖一起燒煮,可我就是一廂情願,希望友人們不要和內涵豐富的「上海甜」失之交臂。我想告訴他們,上海人家在缺少茶葉和牛奶、咖啡的年代,只要家裡來了客人,一杯加了糖的開水是他們待客的最大誠意。這樣的「上海甜」與貧富無關,就是一份情懷,讓人感受到甜甜的上海溫度。

我的一位小朋友說,在爛漫的小區裡散步,隨時能聞到空氣中的甜味,那是麵包機或烤箱裡傳出的新鮮出爐的西點香味。上海人家並不張揚,也不熱絡,卻又始終跟你近距離地在舌尖上聊家常。這樣的甜味太尋常了,我在朋友家親眼看見一男士在熱騰騰的咖啡杯裡滴入幾滴我叫不出名的洋酒,唇齒留香的效果立馬顯現。

有關「上海甜」的生活小景隨處可見,依我之見,這就是一座城市的符號和特色,就如姚叔理解的上海菜:凡是濃油赤醬的菜,必定是可以上檯面的大菜……是啊,上海菜離不開「上海甜」,「上海甜」又撐起了上海菜的精神,甜酸苦辣之中,甜,是最有包容性的。

相關焦點

  • 有一種甜,叫真理的味道
    有一種甜,叫真理的味道 2020-07-01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上海中考疑似零分作文《有一種甜》,詩意又昂揚
    2020年上海中考分數出來後,一個學生的語文只得了81分,而她在中考之前的考試中,語文有兩次上了130分。家長申請複查,得到的答覆是作文被判為雷同卷,她的作文可能得了低分甚至是零分。2018年上海中考作文題是「真的不容易」,一考生寫了在現代生活中用「傳統書信」交流的「真的不容易」,此文獲得滿分。2019年上海中考作文題是「這事,真帶勁」,一考生寫的是用「傳統書信」交流「真帶勁」,得滿分。這兩篇文章幾乎一樣,分別以中考優秀作文的面貌出現在當年的一本作文書上。
  • 湛江有一種奇怪的薯,吃起來不甜卻叫「甜薯」,你們那叫什麼?
    在過去困難的時候,生產技術落後,糧食產量不多,還得上交公糧,薯類成了湛江農村必不可少的食物,除了番薯、木薯,還有一種薯可能大家也比較熟悉,對,它的名字叫「甜薯」。
  • 有一種炫富,叫上海人吃早餐!
    清甜軟糯的米飯餅,底面金黃,略甜中帶點酸,趁著熱氣咬一口,淡淡的米香瀰漫在舌間。 草頭帶有微微的酒香,填入些許肥肉,吃起來有滑嫩感,自帶鮮甜~ 他家的蛋餅據說是上海灘排名前五的蛋餅,做法完全沿襲了老上海傳統蛋餅的製作過程,保證讓你一口吃到當年的味道。
  • 有一種人氣味道 叫鹹飯甜漿
    炊飯,也有人叫它糯米飯,是溫州市井生活的標籤之一,讓無數家鄉之外的溫州人惦念不忘的美味之一。它通常被盛在不鏽鋼碗裡,粒粒晶瑩剔透、充滿嚼勁的白糯米,爽脆可口、香氣四溢的油條碎末,鹹鮮適中肥而不膩的肉碎兒湯,完美組合成一碗別有風味的溫州糯米飯。吃糯米飯時,人們喜歡搭著豆漿或豆腐腦吃,講究的話就讓老闆在豆漿裡打個蛋,鹹飯甜漿,鹹飯鹹漿,甜飯甜漿,甜飯鹹漿,盡可以隨心搭配。
  • 2020上海中考優秀作文3篇:《有一種甜》
    >(一)有一種甜 我的家鄉是一個普通的江北小鎮。抬眼望去,我看見不遠處有兩個身影,時而起身,時而俯身,辛勤勞作。  有一種甜叫做故鄉,它雖簡單質樸,卻總能在憶起的時候甜到心底。 (二)有一種甜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總是感到特別的快樂!一種穿越時空的快樂!
  • 2020年上海中考語文作文題:有一種甜
    2020上海中考語文作文題>作文題目:「有一種甜」要求:(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3)不得抄襲那麼35年前歷年上海中考語文都考了哪些作文題?真的沒想到2015年:不止一次,我努力嘗試2014年:這裡也有樂趣2013年:今天,我想說說心裡話2012年:心裡美滋滋的2011年:悄悄地提醒2010年:黑板上的記憶2009年:在學海中遊泳2008年:我眼中的色彩2007年:記住這一天2006年:我們的名字叫_
  • 治癒心靈的句子,有一種味道,叫酸甜苦辣鹹
    1.人生有一種心境,叫做順其自然;有一種情緒叫做喜怒哀樂;有一種味道叫甜、酸、苦、鹹;有一種智慧叫遠見;有一種緣分,叫天長地久;有個團叫煙火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一種鄙夷世俗紛擾的冷漠態度去感受世間萬物,不帶偏見,牽強附會,矯情做作,固執己見!
  • 甜,是一種讓人幸福愉悅的味道
    嬰兒出生後第一口吃到食物就是母乳,母乳就是甜的。可以說甜味是人類在出生之後首先接觸到的味道。人愛吃甜食是一種本能反應,甜食能夠給人體帶來能量,讓人心情愉悅,甜食的製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其花樣之多,食法之講究,口感之豐富,各有不同。
  • 美食美刻丨有一種夏天的味道叫海鹽
    夏天的味道有什麼?也許是挖第一勺西瓜時的冰爽清甜,也許是碳酸飲料喝下去時的那種冰爽,也許是老冰棍入口時那種懷舊的感覺,也或許會是我們以往不是太熟悉的海鹽飲品的獨特口感。海鹽成就完美的夏日飲品在企石一條小巷弄中,有一間很特別的店,叫麥記·墟裡。
  • 2020年上海中考雷同卷作文《有一種甜》找到了,寫得不錯
    2020年上海中考分數出來後,一個學生的語文只得了81分,而她在中考之前的考試中,語文有兩次上了130分。家長申請複查,得到的答覆是作文被判為雷同卷,她的作文可能得了低分甚至是零分。2018年上海中考作文題是「真的不容易」,一考生寫了在現代生活中用「傳統書信」交流的「真的不容易」,此文獲得滿分。2019年上海中考作文題是「這事,真帶勁」,一考生寫的是用「傳統書信」交流「真帶勁」,得滿分。這兩篇文章幾乎一樣,分別以中考優秀作文的面貌出現在當年的一本作文書上。
  • 有一種衢州味道,叫肉圓.
    兩個大學生  一個自媒體這是 美食專欄 的第 32 篇文章元旦前,一群大學同學來衢州跨年,從杭州、上海、安徽、南京,各個城市來。大學期間,在別的城市呆著。他們家的肉圓有個特點就是,裡面的肉都是一片片的,餡料的蘿蔔絲也很特別。
  • 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題目出爐:有一種甜
    6月27日,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剛剛權威發布了2020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統一學業考試寫作題目:   題目:「有一種甜」   要求:(1)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3)不得抄襲。   如果你是考生的話,將會如何下筆呢?   還記得中考那一年你寫的是啥麼?
  • 有一種炫富,叫作上海人的早餐!
    「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粢飯,上海人對它們的執著程度由來已久,甚至已經超過了美食本身的意義,成為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味道回憶。上海的小籠包有很多種餡料,常見的是鮮肉小籠,名氣大一點的有蟹黃和蟹粉小籠。
  • 上海中考作文《有一種甜》,讓每一位考生分享甜蜜的人生體驗
    6月27日 《澎湃新聞》發布了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有一種甜》,命題作文,讓每一位考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甜蜜、幸福、快樂的回憶和人生體驗。審題:這是命題作文,如何理解「甜」,甜蜜的味道,甜蜜的事,好事,幸福事,快樂事都可下筆。這裡的「甜」是感覺,是記憶,是美好。再就是注意修飾詞「有一種」,這種甜是有故事的,是和平常不一樣的,是有獨特體驗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以「我」為中心或見證人,敘述親情、友情、師生情、自然情。
  • 湛江有一種酸甜可口的橙子,叫「廉江紅橙」,甜中帶酸,肉質脆嫩
    在湛江的紅土地上生長著一種酸甜可口的橙子,叫做「廉江紅橙」。廉江紅橙,廣東省廉江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廉江紅橙」,在廉江廣泛種植,果大、果型好、肉色橙紅、嫩滑、汁化渣、甜中帶酸、味清甜帶香,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 【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題目出爐】 有一種甜,關注真善美,傳遞正能量
    關於【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題目出爐】 有一種甜,關注真善美,傳遞正能量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題目出爐】 有一種甜,關注真善美,傳遞正能量,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題目出爐
  • 上海的早餐「四大金剛」,或許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這些早餐的味道
    說起上海的早餐,上海的早餐有這麼一個稱號「四大金剛」,老上海人應該都知道「四大金剛」指的是大餅、油條、豆漿、漿飯糰,就是這麼的任性。當然還有很多出名的美食早餐,需要自己去慢慢品嘗了,今天咱們介紹下上海「四大金剛」的特點,名字普通,但是味道絕對不普通。
  • 劉蔣巍: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有一種甜》寫作指導及佳作點評
    一.寫作指導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仍延續近幾年的命題風格,題目簡潔凝練,乍一看平實直白,實際上卻含蓄蘊藉,頗有意味。命題貼近學生生活,讓每個考生能夠充分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提取素材。具體來看,在處理這個作文題目時,應當注意以下幾點:1.
  • 介於酒和醬之間 有一種上海灘老味道叫"糟貨"[圖]
    原標題:有一種上海灘老味道叫「糟貨 」  陸文夫評價糟貨,為介於酒和醬之間,屬於中庸派視角,並將自己的人生體驗裝入了「糟缽頭」。  現在將糟貨列為傳統風味菜餚。其實糟貨的形成,也就是將吃不掉的菜糟一下,便於儲存,不易餿酸變壞,這是古代保存食品的一種迫不得已的辦法。糟滷的基礎是糟泥,為沒有徹底發酵的酒糟,過去酒坊裡都有,量也不少。特別是逢年過節,上海市郊農村殺雞宰豬,吃不掉的,不是醃製,就是糟起來,被稱作「生糟」。清代《淞南樂府》記載:「淞南好,風味舊曾諳。羊胛開尊朝戴九,豚蹄登席夜徐三,食品最江南。羊肆向惟白煮,戴九創為小炒,近更為糟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