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有一種奇怪的薯,吃起來不甜卻叫「甜薯」,你們那叫什麼?

2020-12-22 騰訊網

上一集我們說了木薯,木薯是一種非常好養活的農作物,什麼地都能長,也不用怎麼管理就能長得很好,常作為青黃不接時的糧食,但由於部分品種根莖有毒,如果不好好處理,就會發生中毒甚至死亡的情況。

在過去困難的時候,生產技術落後,糧食產量不多,還得上交公糧,薯類成了湛江農村必不可少的食物,除了番薯、木薯,還有一種薯可能大家也比較熟悉,對,它的名字叫「甜薯」。

湛江常見的甜薯

說起這甜薯,我真的很鬱悶,因為它的名字貨不對板,吃起來一點都不甜,比番薯差遠了,只有粉粉的感覺。也許有北方的朋友會問,是不是你們搞錯了,不是「甜薯」,而是「田薯」?還真不是,因為在白話中,「甜」和「田」的發音是有少少區別的;在雷州話(黎話)中,「甜」和「田」更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音!

其實,把這種不甜的薯叫作「甜薯」的不止湛江一個地區!以湛江為中心,周邊的茂名、陽江、海南、廣西等地,這種有點刺毛的薯普遍的叫法都是甜薯。不過也有些別名,如「蒂薯」、「粉仔薯」、「豬仔薯」、「簕薯」……還有一種叫法說出了這種薯的來歷——「番貢薯」,意思是「外國進貢來的薯」,非本地土特產。

據種植經驗豐富的農村朋友介紹,這種甜薯細分為兩個品種。甜薯一般是種在泥地裡的,一種是直直的往泥土底下長的,一棵生5-6隻;一種是倒著長的,向泥面長,可以生十幾個小薯。一種是早熟品種,一種是遲熟品種,要在農曆收完晚稻之後十一、二月收成,這種甜薯更加好吃。甜薯收穫之後,洗去泥土,放在缸內,蓋沙貯藏,可保存較長時間。

其實我一直有一個疑問:甜薯是不是毛薯?畢竟甜薯看上去也全身有毛的樣子。關於這個問題,偉智哥非常霸氣地回答我:「我們大湛江沒有毛薯這種薯,不管其他地方的叫法,我們的薯只分為甜薯、大薯、淮山薯、番薯、木薯、竹薯幾大類,這是祖先傳下來的不會錯的!」至於毛薯,偉智哥的看法是,可能是某些地方對某種薯類的叫法,跟湛江的風俗無關,就算湛江有這叫法,也是外面傳來的。

不過,我平時吃甜薯時也留意到:湛江甜薯身上的毛確實不多,看上去更像毛刺,所以稱為「簕薯」也許更合適。而外地常說的毛薯到底是什麼薯呢?還有,湛江的甜薯為什麼不甜呢?

湛江人常吃的不甜的甜薯

通過查閱海南的甜薯資料,我大約明白了上面兩個問題的答案。

我們平時吃到的甜薯,在海南叫做蒂薯。蔓長130~150cm,蔓細而硬,每節上著生刺。葉片心臟形,較厚、綠色。結薯集中,每株結薯8~10個。薯塊橢圓形或長柱形,根毛少而短,表皮赤褐色,肉白,質細軟,略帶粘性,含澱粉率高,口味淡。

而另一種甜薯的莖是青紫色,蔓長130cm左右,為攀援藤本。葉片對生,心臟形或倒卵形,淡綠色,結薯較深,每株結薯10個左右,薯塊圓形或長圓柱形,表皮赤褐色,根毛多而長,肉白質細軟,澱粉多,煮熟後容易脫皮,味甜可口。

以上兩個品種統稱「甜薯」,但形態和口感上略有不同。但我們湛江大多數人吃到的都是前一種,毛少(或者說更像軟刺),口味淡,不甜;而後一種毛比較多、味道相對較甜的則很少吃到,但習慣性兩種都稱之為「甜薯」!而後一種毛多的甜薯,在某些地方則稱之為毛薯,因為毛確實太多太長太明顯!

口感比較甜的多毛甜薯

甜薯什麼時候引起中國的不得而知,估計是在明代萬曆年間的番薯之後。萬曆之前的中國,並不知道薯為何物,如果古時候有薯,鬧個旱災也不致於死那麼多人了。甜薯適合在亞熱帶地方生長,耐旱但不耐寒,對土質要求低,沙土、紅壤土均可以種植。目前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種植得比較多,特別適合在湛江、海南生長。靠海的地方沙土多,陽光充足,根莖系植物生長快,個頭不高,又抗颱風,比水稻更易種植。

湛江的甜薯一般的做法是蒸熟來吃。甜薯蒸開後會裂開,也就是民間說的「綿到開花」,趁熱吃就夠香夠粉。另外還可以煲糖水或煲湯。以前在中秋節的時候,煲甜薯糖水是孩子們除月餅外最喜愛的美食。甜薯澱粉含量很高,有點黏黏滑滑,煮出來有點像芡汁,加上冰糖或紅糖,香甜可口。甜薯煲湯,則是將甜薯剝皮後切成小塊,與豬小排一起煲,味道很鮮美。

海南則有一種著名的小吃叫做「甜薯奶」,雖然名字中有一個「奶」字,卻不含一丁點牛奶,意思是「像牛奶一樣的白糊狀」。這種小吃是由大米糊和甜薯糊混合而成的,捏成小團在沸水中下鍋 ,煮熟以後,愛吃甜味的加紅糖和生薑片,愛吃鹹的就灑上一些炒熟磨碎的芝麻,滴上幾滴上好的香油,加上一大匙海南特產的鮮蝦醬,再倒入一些辣椒油,香味撲鼻的鹹味甜薯奶就做成了。

海南的田薯奶

如同偉智哥所說,湛江的薯類比較多,除了番薯、木薯、甜薯,還有一種大薯。大薯也有毛,但跟甜薯是不一樣的品種。大薯又稱腳板薯,可以長很大,甚至長到100斤,重量相當於一個人。媒體報導過廣東南海、茂名、廣西桂林等地挖出巨型大薯的新鮮,被當地人視為「祥瑞」。大薯的心一般是紫色的,生命力非常頑強,生長速度很快,所以野生的大薯如果遇到好的環境,長成「巨無霸」是很有可能的。

雖然這些薯的種類不同,但營養成份和功效是差不多的。除了富含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植物纖維及各種微量元素,可以補充能量、提高免疫力,在中醫上有健脾止瀉,益肺滋腎,解毒斂瘡之功效,特別適合體虛的人補身體食用。對健身美容人士來說,甜薯可代替精米麵食用,防止過多的糖份堆積而產生脂肪。更重要的是,湛江的甜薯味道不甜,這就更加不用擔心食用後會長胖了!

甜薯排骨湯

湛江這種奇怪的甜薯,你們那裡有嗎?叫什麼名字?有什麼吃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補充喔。

相關焦點

  • 湛江有一種酸甜可口的橙子,叫「廉江紅橙」,甜中帶酸,肉質脆嫩
    在湛江的紅土地上生長著一種酸甜可口的橙子,叫做「廉江紅橙」。廉江紅橙,廣東省廉江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廉江紅橙」,在廉江廣泛種植,果大、果型好、肉色橙紅、嫩滑、汁化渣、甜中帶酸、味清甜帶香,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 有一種甜,叫真理的味道
    有一種甜,叫真理的味道 2020-07-01 2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用甜薯來做一種小吃,Q彈爽滑,超好吃,喜歡收藏!
    生活中的煩惱是沒有一頓美食解決不了的,每天與你分享美食的做法,期待與我見面吧!用甜薯來做一種小吃,叫甜薯奶很粗,彈爽滑。一起來看看,一斤的甜薯清洗乾淨後把它削皮,削好皮的甜薯要把它放在水中防止氧化,然後用這種模擬器把甜薯磨成泥。模仿的屬於是這種黏黏的,很有韌性,加上一大勺糯米粉,一勺粘米粉,用手把它拌勻就可以了。
  • 有一種味道,叫上海甜
    記住,有一種味覺叫上海甜,活色生香上海甜……」不知為什麼,姚叔的一句「上海甜」令我無限遐思:我想起十來歲時,外公帶我去城隍廟吃南翔小籠,熱氣騰騰的小籠包子剛端上桌,我急吼吼地就要去夾。外公笑眯眯地制止了我,只見他慢條斯理地在小碟子裡夾上幾根薑絲,倒上米醋,輕輕地提起小籠頂部的褶襉,然後放到我面前說:「南翔小籠像不像上海女人端足架子?她們旗袍上繡的花、縫的邊都格外地花工夫。」
  • 這個「地瓜」,你們老家叫什麼?
    這個「地瓜」,你們老家叫什麼?作為正統北方人,我當然贊同熟的好吃,放在爐膛內或者灰堆裡,悶到地瓜皮略有焦糊,剝開皮,咬著裡面軟糯甘甜冒著熱氣的地瓜肉,那是冬天裡的一大享受。好友說,地瓜剝皮之後,切片就吃,堪比脆梨。我承認地瓜可以生嚼,但是生吃像梨是什麼鬼?我所想的「地瓜」。圖片:Pixabay南方朋友心目中的「地瓜」。
  • 農村一種「腳板薯」,長得奇怪,煲成湯卻有妙用,遇見不妨挖回家
    可能你認為這是一種草,它卻長得和樹一樣的,當你認為它是一株草,其實它卻是一種小型灌木,諸如此類……所以說這些植物也可以說極為奇葩了,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種植物更是奇怪,它算是一種薯類,但長得卻像腳板一樣,因此人們稱農村中這一種植物為「腳板薯」,雖然看起來長得極為奇怪,殊不知將它煲成湯後卻有妙用,遇見了不妨挖回家,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農村有一種「假」甘蔗,吃起來比甘蔗還要甜,北方農村孩子經常吃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社會發展的速度也特別的快,但是有些東西在隨著社會的發展慢慢的消失不見了,有些是因為環境不同,所以消失的特別快,有一種食材並不是說它消失,而是跟另外一種食物長得特別的像,它的外形看起來和甘蔗十分的相似,外皮青綠色吃起來也有甜味,你們是不是也都很想知道呢?
  • 湛江有一種奇怪的村名,以「那」字開頭,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之前我們統計過湛江部分地區的村名,有幾個字比較常用,一個是「麻」字,一個是「調」字,一個就是「那」字。這些奇怪的字,從漢語來說不知其義,後語言專家分析,原來它們與一個少數民族的語言有關,今天我們就來說這個「那」字。據《海康縣續志》卷六「壇」條記載:「(陳文玉)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出就薦闢,官本州刺史。
  • 潮汕的薯粉粿,不同的餡料一樣的軟糯香甜,冷吃、油煎皆可
    薯粉粿外觀看起來晶瑩剔透的,像水晶一樣,特別好看,很多人看到這樣的薯粉粿,都胃口大開卻又捨不得吃。好看只是一方面的,味道才是重點不是嗎?反正飯桶認為潮汕薯粉粿味道真的是一絕,咬起來糯糯的,非常有彈性,餡料的味道也一樣很好吃。薯粉粿的餡料其實有很多種,餡料大多數是蔬菜,可以有包菜、韭菜、厚合,菜脯、南瓜。也有一些是用肉做到,有豬肉餡的,有蝦仁餡的,有乾貝餡的。
  • 廣東這種如手指的小番薯,香甜粉糯,帶有板慄香味,你吃過嗎?
    口感好,非常合適老人和小孩,這個是迷您的小香薯哦,中指大小,非常適合小寶寶和烤箱烤哦!金手指番薯,是一種迷你型的甘薯,但是它與普通番薯相比,卻有香、甜、粉、嫩的特點。它甜且帶有板慄的香味,外皮粉嫩的,而且沒有筋,所以也叫板慄番薯。午後,蒸上一顆金手指番薯或做上一份甜甜的金手指番薯糖水,好好吃的番薯,綿密,中間像奶黃一樣!廣東這種如手指的小番薯,香甜粉糯,帶有板慄香味,你吃過嗎?
  • 到湛江吃海鮮,外行吃魚蝦蟹,內行必吃它——鮮美無比!
    很多外地朋友到湛江吃海鮮,一般只會點魚蝦蟹,但湛江本地的朋友往往會給他們推薦一種奇特的蟲子——沙蟲。說起沙蟲,湛江人只是聽到名字就會吞口水了,長相確實難看,但味道鮮美脆嫩,什麼鮑參翅肚都比不上它們的鮮美,但又比鮑參翅肚便宜很多,怎能不受歡迎?
  • 叫「肖戰」太生疏,叫「哥哥」又太奇怪,楊紫的叫法聽起來很親切
    大家好,我是往後的舊時光,娛樂圈對於普通人來說遙不可及,會讓人覺得娛樂圈裡面的人際關係都是十分複雜的,作為明星的社交群體,在娛樂圈中有很多明星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沒有什麼關係,但是私底下他們卻是很要好的朋友,有些可能甚至是親戚,也有一些明星表面上看起來給人的感覺是認為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好
  • 【愛四季】「薯」與你們的快樂
    思「薯」生樂既然已經與「薯」相識,當然不能錯過有「薯」陪伴的快樂。「薯」與我們的這麼多時光,你願意定格在哪一段?01尋找番薯「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看看我們幼兒園哪裡有番薯吧!」①植物角王子碩:我們的植物角就有番薯,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看了流口水的一種野果,酸枇杷你們那叫什麼果呢?
    在廣西柳州市較為偏遠的桂北三縣中的一個叫融安縣的地方,那裡山區環繞樹木茂盛,自然山中野果也為較多,像下面這些野果你們那裡有嗎?在這果子在那本地叫酸枇杷,認真看還真跟枇杷有些相似,每當過年就正當成熟。像這果子必須要經歷過霜雪才好吃,不然那個酸你完全承受不了!吃過的都知道,一次不能吃太多不然感覺滿嘴的牙垢。過年摘些放在家裡,由於過年吃油膩的太多這野枇杷可是一種解膩的好東西。怎麼樣你們那有沒有這種野果呢?
  • 湛江哪裡的粥最好吃?吳川及第粥、廉江白粥榜上有名
    因為手頭的銀米少,家裡人口多,不得已將米煲成粥,才夠一家人吃。所以湛江民間流行一句話:「聰明人吃肉,傻人吃粥」。肥豬肉在物質貧乏時是奢侈品,奢侈過海鮮,粥則是窮人吃的,有條件的都吃白米飯才有力氣幹活。又說貧苦過日子是「挨世界」,也叫「捱粥水」,而如果一個老人不能安享晚年,就只有自嘆「臨老吃凍粥」了。
  • 湛江,單憑一隻蠔翹起中國美食圈
    北有青島,南有湛江有一種幸福叫湛江開漁湛江在廣東是個神奇的存在。/ 烤生蠔 /在湛江吃生蠔都是幾打幾打上的,挑起蠔肉再吸溜殼中遺留的汁水,清甜得很。炭燒生蠔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大家熟知的蒜蓉烤法,蒜蓉的香與蠔肉的甜完美融合,一口塞進嘴裡特別惹味。另一種是湛江本地人尤其熱衷的吃法,不掀蓋子、不加調料直接上火烤,熟了之後只蘸芥末和醬油,自帶的海水鹹鮮惹人喜愛。
  • 在農村,有一種土姜叫洋姜,不僅清甜好吃,還能用來治沙固土
    大家好,我是張哥說三農,每日分享三農新觀點,更新三農新鮮事,想了解更多,點擊上方關注,持續收看更多資訊,今天給大家探討的是:在農村,有一種土姜叫洋姜,不僅清甜好吃,還是用來治沙固土在擁有廣袤田野的農村,生長著各種各樣的農作物
  • 紅糖薑茶煮雙薯,冬天來一碗,吃起來既甜蜜又溫暖
    導語:紅糖薑茶煮雙薯,冬天來一碗,吃起來既甜蜜又溫暖。哈嘍,各位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道美食教做紅糖薑茶煮雙薯。不知道大家這時在哪一個城市呢?你們那個城市的天氣如何呢?是不是也感覺非常的寒冷,小編所在的城市感覺特別的冷,一出門總感覺穿再多的衣服都抵擋不住寒氣,而在這寒冷的冬日裡,我們可以給自己製作一些吃起來暖烘烘的又甜甜的美食,而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道紅糖薑茶煮雙薯就是一道吃起來既甜蜜又溫暖的美食,相信各位小夥伴們一定會喜歡,接下來小編就把這道美食的製作方法分享給大家。美食名稱:紅糖薑茶煮雙薯。
  • 湛江徐聞盛產一種水果原來是這樣吃的
    在中國大陸最南端,有個地方叫湛江。在湛江有一個地方很奇怪,它被叫「菠蘿的海」,可是卻不是海。這裡有中國最大的菠蘿生產基地——28萬畝「菠蘿的海」。這個地方叫徐聞。「海」是無邊無際的代名詞,而徐聞居然被叫做「菠蘿的海」。由此可見,徐聞出產的菠蘿有多驚人。據有關媒體調查發現,徐聞菠蘿產量「佔全國菠蘿總產量的40%以上」,也就是說在市場上每賣出三個菠蘿,就有一個來自湛江徐聞,有一份是「徐聞的味道」。」菠蘿的海「裡的菠蘿已經成熟,到了收穫的季節。到處是菠蘿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