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 ),作者 | 陳亮 李皙寅 ,編輯 | 施智梁
華晨之後,寶馬在華再度合資,這回的對象是長城。11月29日,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寶馬集團董事傅樂希(Klaus Frhlich)共同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下稱「光束汽車」)奠基。
光束是長城汽車(601633.SH/02333.HK)和寶馬集團建立的股比為50:50的新合資企業。生產基地2020年開工,2022年建成。項目總投資51億人民幣,建設規模為年產16萬輛燃油乘用車全出口製造及純電動乘用車研製。
據出行一客了解,光束汽車採用管理委員會的管理模式,長城汽車和寶馬集團各有三名高管在委員會內擔任董事,享有同等的建議和決策權。管理層有四人組成,寶馬集團派出的高管負責財務和技術,長城汽車派出的高管負責生產和市場。
光束汽車未來將生產MINI電動版車型以及長城旗下的緊湊型新能源車。長城汽車高級副總裁、光束汽車董事長趙國慶表示,此次合作將開啟聯合研發、中國製造、服務全球客戶的新合資模式。
負責中國事務的寶馬集團董事尼古拉斯·彼得(Nicolas Peter)表示,MINI要在中國取得成功必須電動化和本土化。長城汽車了解生產價值鏈,具有一定生產能力。是寶馬選擇長城汽車重要理由。
頗具意思的是,此次雙方採用的是合資不合營模式。MINI的銷售渠道將會在原有的渠道上進行銷售,新品牌車型將會在長城汽車銷售渠道進行銷售。
規劃總是美好的,但現實就有些骨感。科爾尼公司經理桂靈峰告訴出行一客,長城汽車如何平衡自己新能源汽車矩陣裡的中高端品牌WEY、只做新能源車的歐拉以及光束品牌三者關係,避免出現內耗,這會非常關鍵。
小眾產品開路
光束汽車生產的第一款車是純電動MINI。
MINI是一款因燃油短缺而誕生的汽車。用最小的空間體現最大的價值是MINI品牌創造的初衷。同時,因其小巧的造型和駕駛的便利性,MINI備受年輕新貴喜歡。
科爾尼公司提供的調查數據顯示,95%MINI車主年齡在25—34歲,60%以上為女性,平均月收入在四萬六千元左右。
在寶馬集團全面電動化轉型的大背景下,走小眾路線的MINI和勞斯萊斯一直沒有電動化轉型方案。
今年8月,MINI的誕生地英國牛津工廠累計生產了1000萬輛MINI及寶馬旗下產品。但受限於英國脫歐可能造成的影響,該工廠已經在今年4月提前啟動夏休,關閉四周。稍早前,寶馬曾表示若英國無序脫歐,將把MINI車型遷移出英國。
受多種因素影響,2018年MINI中端了連續三年的增長勢頭,銷量為36.2萬輛,同比跌幅達2.8%,成為寶馬旗下四大品牌中唯一負增長的品牌。如何振興MINI,讓小眾車型有更廣闊的市場成為擺在檯面上的要求。
MINI蠻早就啟動了電動化進程。2017年7月,寶馬宣布讓每個車系都實現電氣化,當時就試圖將純電動的三門MINI作為貫徹這一戰略的頭炮。
事實上,MINI是實現電氣化的理想品牌,寶馬很早就推出了MINI-E電動車項目,促成了i3的誕生,但純電動的MINI落地仍有些姍姍來遲。
今年4月份,寶馬官方宣布貝恩德·科伯恩(Bernd Krber)接替2015年初上任的原奧迪總經理塞巴斯蒂安馬肯森(Sebastian Mackensen),出任MINI總經理一職。彼時,寶馬董事蕭紳博(Peter Schwarzenbauer)曾表示,MINI將逐步實現品牌純電動化。但不同於smart預計2020年達到純電動化的目標,MINI將根據屆時電動車發展的實際情況來做決定。「我們與長城汽車在華合資公司將發揮重要作用。」
在寶馬全面電動化的背景下, MINI也在試圖進一步提速自身電動化步伐。在這一系列背景下,搭上中國主推純電動車的東風,儘快落地純電MINI產品,除了提振利潤外,更重要的還是要跳出「小眾車」的市場形象。
對於全球年銷量二、三十萬輛的MINI來說,桂靈峰認為,寶馬集團在短期內大舉進行產線的電氣化改造顯然經濟性欠佳。因此,寶馬需要合作夥伴來分攤投資,加速這一進程。
長城汽車或許是最好的合資方。
2018年8月31日,長城旗下新能源品牌歐拉首款車型上市。從歐拉推出的車型和售價來看,長城在新能源上第三次嘗試想從A級車(軸距在2.45米至2.65米之間)做起。
MINI電動化與長城汽車要實行的電動化轉型不謀而合。作為國內少數沒有合資公司的頭部車企,長城汽車一直沒有合作方。
2018年4月,國家發改委對放開汽車業外資股比給出時間表:當年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重視中國市場的寶馬集團表現出自己的政治智慧。2018年7月10日,在領導人訪問德國期間,在兩國政府官員的見證下,長城汽車與寶馬(荷蘭)控股公司籤署了合資經營合同。
一位跨國諮詢機構人士對出行一客表示,從寶馬與華晨的合作經驗來看,在華合資比獨資好處更多,能降低風險,品牌更接地氣。寶馬選擇長城汽車這樣自主品牌中的強勢企業,既能夠得到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的加持。同時,對半股權的設置,也有助於保持相對穩定的協作關係。
此舉不僅貼合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大戰略,也讓寶馬集團補齊了MINI電動化的短板,獲得中國政府更多支持。
2018年10月,華晨中國公告稱,公司應邀向寶馬出售華晨寶馬25%股權,擬轉讓價290億元,華晨寶馬控股方轉為寶馬。寶馬集團持有華晨寶馬75%的股份。
對長城汽車而言,這是也是一次重要的學習機會。魏建軍在籤約後一天坦言,長城汽車之前不是不想合資,與國際知名車企的合資輪不到長城汽車。
雙方小算盤
項目設立初衷是多方獲利,但雙方仍然會有自己的小算盤。
根據協議,光束生產的純電動MINI將繼續在寶馬的銷售渠道上發售,而光束生產的新品牌緊湊型車型,將在長城汽車銷售渠道上發售。
上海一位寶馬4S店總經理告訴出行一客,原有的銷售渠道未變,原有MINI經銷商仍專做進口車型銷售。針對各自擁躉分網銷售,有助於根據產品和定位,實現更為靈活的市場策略。
也就是說,這次雙方合作採用的是合資不合營的方式,光束將作為一家獨立公司進行運作。與此前戴姆勒和比亞迪的合資品牌「騰勢」發展模式有些類似。
純電MINI銷售渠道仍在寶馬渠道,不難發現,寶馬品牌並不想與光束品牌有過多的關聯,仍希望保持品牌獨立,降低對自己主品牌溢價的影響。
獨立汽車分析師鍾師告訴出行一客,寶馬在純電動路徑上略顯謹慎。在歐洲,小型車適合採用純電技術。車子越小,自重越輕,同樣的電池就能驅動更長的續航裡程。因此,寶馬在純電動商業化初期,押注MINI有助於與寶馬主品牌有所區別,既能在中國實現試水,又能阻隔風險。
對於長城而言,光束在商業上的意義更大。
全面新能源化已然成為當下主流,長城汽車的新能源道路走得並不順利。首款新能源轎車長城騰翼C30EV草草收場。WEY品牌下的混動SUV P8,更是在2018年銷量僅賣出三千多輛,要知道WEY品牌2018年的全年銷量接近十四萬輛。
當眾多車企希望通過新能源車實現品牌向上的時候,長城汽車不得不尋找一個能提供品牌溢價的方式。
建設嶄新的光束品牌看起來是一個好方式。一個淡化合資方背景,強調獨立的品牌,是當下新造車勢力發展的主流。沃爾沃汽車集團和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合資成立的極星(Polestar)品牌就是一大例證。
桂靈峰認為,從長遠發展來看,光束項目能夠順利進行,長城汽車通過光束汽車實現技術儲備,將這些技術應用於自己的主品牌,未來就能提高長城汽車的品牌溢價。
根據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規劃,在2025年以前,長城汽車會基於五個車型平臺推出包括純電動車、插電混合動力車和燃料電池車,共計12款產品。涉及長城品牌、光束汽車品牌及歐拉品牌的產品。
對於後續車型,鍾師認為,電動車消費市場前景仍不清晰。作為代步工具的小型電動車,品牌溢價對消費者極具吸引力。在這一背景下,光束如果去搞B級車,將直接面臨諸多造車新勢力的同臺競技,並沒什麼後發優勢,還不如堅持搞小型車,從而發揮MINI的優勢,規避與前者的市場競爭。
當然,魏建軍要的可不只是一款車型、一些技術、一點管理經驗。魏建軍此前表示,長城汽車在與寶馬合作後,長城汽車將會提升產品質量與海外營銷管理能力,並努力向更高端市場進軍。
2020年,長城汽車計劃在歐洲地區銷售歐拉品牌電動車。與寶馬的合作,似乎正在為這一規劃做鋪墊。(責編/楊佩謙)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財經》雜誌交通工業組創建,專注交通出行領域新聞,致力於探索出行、科技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