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是一門藝術》:成為真正的思考者

2021-01-07 中國財富網官方

2009年2月,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前任董事長湯姆·麥基洛普爵士(SirTomMcKillop)及前執行長弗雷德·古德溫爵士(SirFredGoodwin)在倫敦向下議院特別委員會承認,當初收購荷蘭銀行是「一個錯誤」。這樁480億英鎊的交易不僅拖垮了英國這家最大的銀行之一,還累及英國的整個金融體系。麥基洛普承認:「現在看來,我們當初是在市場最高點收購了荷蘭銀行。實際上,我們很抱歉收購了荷蘭銀行。」

與該事件相似的還有雷曼兄弟、勞埃德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而這些做出最後決策的人全都是擁有長期從業經歷、經驗異常豐富的職業銀行家。但是,當時全球金融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信貸緊縮跡象,究竟是什麼讓他們無視這些信號,一意孤行地促成收購交易呢?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收購案並非蘇格蘭皇家銀行董事會在一時衝動之下做出的決定,因為董事會曾經專門就此事召開過18次會議,最終全體董事表決一致同意進行收購。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英國首相戈登·布朗(GordonBrown)和反對黨領袖戴維·卡梅倫(DavidCameron)均未對倫敦金融城管理層以及相關決策人的決策智慧、金融敏感性提出過任何質疑。布朗曾在2005年倫敦市長官邸發表的講話中盛讚金融城「獨特的創新技能、勇氣和堅定的信念」,並於2007年宣布,正是因為他們的智慧和創造力,「一個新的世界秩序得以誕生」,我們也有幸見證了「歷史上一個全新黃金時代的開始」。

卡梅倫對此也抱著同樣的熱情。2007年9月,金融體系出現問題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他仍然充滿信心地表示,在保守黨政府各項政策的推動下,世界經濟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左翼政黨所倡導的市場監管徹底名譽掃地,而「自由主義」正在盛行。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世界經濟非常穩定,「極其成熟的金融市場比以前任何時候都更能將資金與理念相匹配」。

從更大範圍來說,數以百萬計的普通人決定申請購房抵押貸款,很多人申請全額抵押貸款,而當時的房價被高估了超過30%。在情感驅動和群體效應作用之下,房價被推到沒有可持續性的高位,很多購房者均為長期的自住屋主。因此,當市場重歸理性,一定會有人遭受重大損失,會出現金融問題。就像是皇帝的新衣,維持高水平市場價格的唯一條件就是所有人都對其深信不疑。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做出如此糟糕的決定?

·銀行家

·政治人物

·普通民眾

如何解釋這一現象?

1.人類適應自然的需要

這種集體性的判斷失誤有一部分源自人類的進化史。幾百萬年以來,我們已經適應了周圍的環境,進化成不假思索、例行公事的思考者。我們的存在以及是否能夠倖存下來,這主要取決於經過千萬代人驗證過的行為規範與模式。能夠一看到與食肉動物相關的某些顏色、圖案和動作就馬上不假思索地轉身逃跑,這對能否活命至關重要。發展到今天,促成我們做出決策的主要是無可爭議的行為準則和既定的行為模式,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和反思。

不論表面如何,我們全都是謹小慎微的保守主義者,人類的大腦將生存作為最高原則,而不是尋求真理。我們大多數人盲目輕信、容易受騙,對一些普遍接受的假定和設想堅信不疑。隨著現代科技的崛起,我們嘗試著對過去的權威進行系統性的挑戰,但這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裡只是短暫的一小段時間。這個挑戰始於17世紀的自然主義哲學流派,宗旨是拒絕接受傳統的權威,相信個體的理性神聖不可侵犯。

人類是不假思索、例行公事的思考者,其指導原則是那些無可爭議的行為標準和既定的行為模式。

2.人類適應社會的需要

但這只是人類適應環境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表現出社會意義上的適應性。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擁有未受壓抑的想像力,對思辨式思維具有根深蒂固的興趣。學者和研究人員發現,兒童和最具創造力的詩人、哲學家在認識世界上有著很多相同之處。工業革命爆發之初,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威廉·布萊克在《純真之歌》(SongsofInnocence,1789)和《經驗之歌》(SongsofExperience,1794)這兩本詩集裡將兒童與成年人做了比較,認為兒童擁有自發的天真和想像力,而成人則因其在機械的工業化世界的經歷和經驗而受到汙染,從而退化為機器的守護者。

每一個人在9歲或者10歲之前似乎都能抵制「要和別人一樣」這種外界壓力,拒絕在思想和行為上淪為「正常」。法國作家歐內斯特·蒂姆尼特(ErnestDimnet)在其論著《思考的藝術》(TheArtofThinking)中這樣寫道:

他們假裝和我們這些人住在一起,而我們也以為自己對他們有影響,認為他們的生活反映了我們自己的生活。但是......他們像貓一樣自足獨立,並且持續關注著他們內心所看到的魔力。

上述年齡段裡的大部分孩子都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有很多獨到的想法和見解,但是他們把這些全都隱藏起來不讓大人們看見。不管是日出日落,還是顏色、水和波浪,所有這些都能激起孩子們的興趣和好奇心。他們會盯著一塊石頭或者一個貝殼看上好久好久,在心裡想著到了這麼老的時候究竟是什麼感覺。永恆、無限、空間、時間,所有這些概念都會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大部分孩子都會像哲學家那樣思考世界的意義、上帝是否存在、死後的生活、鬼怪和靈魂等問題。

《哈利·波特》(HarryPotter)小說系列在全世界暢銷幾百萬冊,每一冊書出版之日都有無數孩子歡呼雀躍,這是因為這套叢書讓讀者有機會走出常規的傳統觀念,進入一個想像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有永恆的正邪之戰,有強大的魔法,能夠讓他們超越正常的期待,滿足他們對思辨觀點的強烈需求。

兒童的世界充滿了:

·神奇

·好奇

·想像

·思辨

但是孩提時代的咒語總是不可避免地遭到外力的破解,家長和老師一定會用既定的規則和模式來規範孩子。於是,我們學會隱藏起自己孩子氣的幼稚想法,按照成年人的傳統規範思考問題。就這樣,我們拋棄了孩童的想像力和思辨式思維,開始模仿成年人,開始按照成年人的標準表現得「正常」起來。

如果不遵照成年人的行為標準就會被貼上「古怪」的標籤,為了避免這種恐懼,有哪個孩子會選擇繼續孩子氣下去呢?於是,孩子們開始關注大人,開始按照大人的想法去思考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教育所扮演的角色也同樣如此,把別人的想法強加給學生,而不是幫助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通常情況下,教導學生「思考什麼」要比教他們「如何思考」更加容易。

當然,來自同伴的壓力將這種必要性推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在大中小學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就意味著加入一個龐大的家族,加入一個以共同的理念、行為標準、外在表現團結起來的群體。這個世界無關思想,重要的是生存下去以及保持一致。不適應就只能苦苦掙扎!孩童一旦滿足於「正常」,就會拋棄非傳統的思想和問題。曾經充斥於他們腦海的那種興趣就會減退,會讓位於「擁有東西」這種熱情,會變得熱衷於比較自己有什麼、別人有什麼。一個擁有思想碎片和靈感火花的孩子會被認為很古怪,因為這是一個不願意順從常規的人。而這種靈感一旦受到壓制就很難再次噴發。

當然,當我們走出學校大門踏入社會以後,世界就會變得更為狹窄。我們關注的問題只有賺錢、擁有物品,以及和其他人進行比較,幾乎不會再去進行認真的思考。

就這樣,人生的道路和我們想的背道而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思考越來越少,而不是越來越多。我們忙於滿足自我,並沒有意識到自我是人生的陰影,而不是生命的實質。因為沒有時間表達出我們內心深處的想法和意見,年復一年,我們變得籍籍無名、毫無特色,變得和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一樣。如果有人對你說:你在50歲的時候還不如21歲的時候有個性,大多數人都有可能會感到十分震驚。

上述變化產生了什麼後果?

上述變化的後果之一就是我們會重行動輕思想,和進化史上所有的人類祖先一樣,重視實幹家,輕視思想家。成功的商業界人士最為人稱道的品質包括果斷、有幹勁,甚至冷酷無情。學生熱衷於追求「腎上腺素激增」而不是思想。有個著名的品牌廣告就充分體現了「行動優於思想」這一理念,呼籲我們「放膽做」(Justdoit)。

這樣看來,或許我們做出一些糟糕透頂的決策,比如蘇格蘭皇家銀行收購荷蘭銀行或者勞埃德銀行收購蘇格蘭哈裡法克斯銀行,這並不是什麼太過令人吃驚的事情,因為我們一直都是在運用昨天的方案來解決今天的問題,而理想的情況應該是首先對現狀和目標進行認真的分析,以便清清楚楚地甄別所有可選方案。

可惜的是,這種理性的分析在大部分決策過程中僅佔很小的比例。在大多數情況下,就決策機制而言,我們並沒有比原始人進化多少:我們的反應機制要求我們遵照前人的反應進行反應。因此,問題並不在於我們到底是不是糟糕的決策者,而在於我們根本就不知道該怎樣做出決策,我們只是在對信息進行不完全分析的基礎上,自動遵循既定的行為模式行事,完全不知道究竟是如何做出這樣的決策。

在20世紀最後十年和21世紀開始十年的這段時間裡,收購促成了銀行業的成功。只要低價買下一家業績不佳的公司,無情地壓低各項成本,就能扭虧為盈,實現股東們期待的利潤水平。

當弗雷德·古德溫爵士拍板決定蘇格蘭皇家銀行以480億英鎊的價格收購荷蘭銀行時,他肯定是懷著同樣的期待。但他的主要關注點應該放在銀行的財務狀況及流動性等關鍵問題上,而不是放在成本的下調空間上。蘇格蘭皇家銀行不僅執意收購荷蘭銀行,而且還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進行收購,進一步增加了收購風險。正如我們所見,這並非孤例。僅憑既定的期待模式貿然行事,不對現有證據進行理性分析,罔顧其他機會,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就在於培養跳出既定行為模式進行思考的能力。僅僅是擁有專業領域的資格和經驗是不夠的,遠不能讓我們成為一名優秀的決策人。在變化的時代裡,過去的一切不足以應對未來的決策需要。因此,我們不僅需要明辨性思維,也需要概念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不僅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也能在其他世界生存下來,能夠用新的觀點和思維模式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考,並從中設計出可以應對當前挑戰的解決方案。

這就意味著要培養明辨性、概念性、創造性三種思維技能,用於:

·對概念和問題進行分析,以對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提出我們自己的觀點;

·綜合來自不同渠道的觀點和證據,從不同角度認識問題;·用不同的方法解決複雜的問題;·態度堅決、有理有據、令人信服地陳述自己的觀點。

簡言之,我們必須成為真正的思考者,這樣才能更好地解決我們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本文節選自《思考是一門藝術》)

《思考是一門藝術》

ISBN:978-7-5166-3637-4

[美]布萊恩·格雷特姆 著

新華出版社 2018年4月

定價:39.80元

原文轉自:新華出版社

相關焦點

  • 讓學習者成為 真正的思考者
    蘇州工業園區景城學校曹雲霞在2016年第26期《江蘇教育研究》發表《讓學習者成為真正的思考者》一文提出,現代教育思想突破了「知識傳遞」這一傳統觀念的束縛,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但忽視了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即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意味著讓學生享有更多的思考權。
  • 開篇語:為何要成為模型思考者?
    有天在某知識付費 APP 聽一本解讀版電子書《模型思維》,作者斯科特·佩奇,他在密西根大學開設了一門叫《模型思維》的公開課。隨後在 Coursera 上找到這門課,聽完之後萌生這寫作計劃。希望藉此歸納整理自己的思維工具箱。說幹就幹。
  • 《思考的藝術》如何批判性和創造性地思考
    《思考的藝術》一書,作者文森特·賴安·拉吉羅,本書被譽為批判性思維領域裡的「聖經」,英文原名為A Guide to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ought.與之前所分享《學會提問》是同一類型書籍。
  • 學習方法:怎樣成為批判性思考者?
    批判性思考者最重要的特徵是會提問與反思。比如,會批判性思考的學生在課上更加集中注意力,他們不是空泛的捕捉文字信息,而是捕捉思想,並隨時進行自我反饋,他們也會更積極地傾聽與互動。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分析性和批判性的思考者呢?
  • 思考加不忘初心,致力於讓每個孩子都成為卓越的思考者!
    2019年8月12日,思考加®Thinking+富力城培訓中心(以下簡稱「思考加®」)開業剪彩儀式在北京成功舉辦。開業現場,思考未來(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如意主持了剪彩儀式。
  • 讀書的真正目的,是讓我們從讀者,變為思考者
    威廉馬修斯教授說:「真正讓一個年輕人成為有學識的人,並不是他閱讀了多少書,而在於他閱讀了多少好書,真正吸收了多少知識。每一個真正被他掌握的有價值的思想,就像他一個熟悉的好朋友。」過去,我把太多的精力都放在我要完成我的讀書數量這個目標上,為了讀書而讀書。
  • 思想者,思考者
    不奢求做一個思想者,但卻要做一個思考者,一個凡事總善於思考的人!善於思考,敢於思考。遇事思考,遇人思考,人生中思考無處不在。遇事需思考。不管大事小情,遇上就要冷靜下來,認真思考。思考事情的起因,思考自己所能承受的後果。思考一個萬全之策去面對、去處理,儘可能做到損失最小、皆大歡喜。
  • 如何成為一個有批判性思維的思考者?
    傾向批判性思考世界的人往往擁有恰當的性格特徵。以下七種習慣,可以讓你在正確的方向上改變自己的性格。習慣一:大量讀書以及博覽群書讓自己多接觸不同的獨特觀點是激發好奇心和保持開放心態的好方法。習慣二:不要急於下結論一個具備好的批判性思考者有不急於下結論的習慣,尤其是在缺乏數據的情況下。只有當他們對一個話題進行了一定深入研究,並且能夠用合理的推理來證明自己的立場時,他們才會做出判斷。
  • 《批判性思維工具》:魯莽還是質疑,你將成為怎樣的思考者
    作者在緒論中給出了概念:批判性思維是建立在良好判斷的基礎上,使用恰當的評估標準對事物的真實價值進行判斷和思考。並指出批判性思維有三個維度:分析、評估、創造性。作者將成功思考者的特徵總結如下:1、優秀的思考者總是在思考他們的思維過程。
  • 成為自己心智的訓練師,要先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獨立的思考者
    成為自己心智的訓練師,要先成為一個獨立的思考者。要先成為一個獨立的思考者,要先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習者。而一個有效的學習者,高效途徑之一就是利用元學習領域的一些知識幫助自己高效快速的學習,構建大腦裡的知識網絡。
  • 《思考的藝術》:2個核心方法,提高思維能力,解決棘手難題
    拉吉羅的職業生涯,一直是從事著跟思考有關的工作,特別是在大學任教期間,他還倡導過「使思考成為教育重點」運動,把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當作教學的重中之重。可以說,在教人如何思考這方面,拉吉羅是一位專家。 《思考的藝術》是一本出版於1984年、歷史悠久的思維方面的專著。
  • 如何成為一個複雜世界中的明白人,學會批判性思維,做高級思考者
    https://www.wjx.cn/m/67934298.aspx如果想要發展成為一名思考者,我們需要經歷的發展階段分別是:階段1 魯莽的思考者(我們不能意識到自己思維中的重要錯誤)>階段6 完善的思考者(有技巧和判斷力的思維成為我們的第二本能)有很多人終生都停留在魯莽的思考者階段。
  • 你是個左腦思考者,還是右腦思考者?
    你的大腦分為完全不同的兩個半球,它們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信息。你左右大腦中,其中有一邊往往佔了主導的地位。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它符合一個眾所周知的人類特質:有些人是左撇子,有些人則慣用右手。以此類推,有些人是左腦思考者,而有些人則是右腦思考者。你屬於哪一種?
  • 管理思維|左腦思考者vs右腦思考者~~
    你的左腦系統地處理信息,它以語言的形式思考,並且保持直線性的、有條不紊的工作。您的右腦則平行地處理信息,它思考的是更多精神層面的圖像,「看到」往往是大局。你左右大腦中,其中有一邊往往佔了主導的地位。有些人是左腦思考者,而有些人則是右腦思考者。如果你是個大公司的CEO,那麼你很可能是個左腦思考者。在做出決定之前,你必須在事實、數字、市場數據和消費者研究中尋求支持。
  • 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心理學家:首先學會獨立思考
    獨立思考對於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但是一個人能否真正做到獨立思考,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因為獨立思考會被自己固有的認知和外界的聲音所幹擾。獨立思考是一個真正思考者的基礎,所以有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是證明一個人是否真正成熟的重要標誌。
  • 《多向思考者》:為什麼你總是想太多?
    02核心概念:助你快速了解作者觀念多向思考者有什麼特點?1,「大腦多向思考者」容易想太多。右腦主導思考者一般是發散的思維,發散型思維的特點是思維之間沒有強烈的邏輯關係,有能力提出多種多樣的解決方式,所以他們擁有豐富的創造力。
  • 做有高級感的思考者!
    好了,讓我們趕快來看看新學期孩子們是如何走向高級並成為「有高級感的思考者」吧!三下第一單元的人文主題是「大自然的生靈」,語文要素是「邊讀邊想像畫面,體會優美生動的語句」。選篇包括《古詩三首》、《燕子》、《荷花》、《昆蟲備忘錄》。由於春節前我們已經完成來古詩專題的學習,《燕子》便成為了開學的第一課。
  • 原版閱讀|Beyond Feelings|請做一個優雅的思考者
    一旦將想法寫成文字並發表,它們便成為智慧財產權,並且作者有擁有權,跟對房屋或汽車等物質財產的所有權一樣。唯一真正的區別是,智慧財產權是通過智力而非金錢來購買的。任何人,只要曾經體會過為了解決問題而絞盡腦汁,或者為了將觀點用更加清晰而有意義的語言表達出,都可以體會到腦力勞動的艱辛。
  • 批判性思考者的七個習慣,你值得擁有
    人類區別於其他物種的重要一點,就是我們的理性思考能力。正是這種能力讓我們可以發明和創造,去改造自然,讓我們的生活質量得以提升。我們未來的質量,取決於我們思考的質量。而我們思考的質量,取決於我們是否具備批判性思維。
  • 對現代人的空虛寂寞、焦慮的一些思考,有感於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
    我們就好像網際網路裡那個孤獨的小人,似乎預示著科技越發達,人卻越孤獨, 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但同時也產生了現代文化的嚴重危機,現代人為了追求財富,已經逐漸遠離了自己,成為了龐大社會機器的一部分而機械地生活著,所以當人們獲得充分的物質成就時,卻並未感到幸福,帶來的卻是焦慮感。02 空虛、寂寞、焦慮的根源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