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幼兒園設計是怎樣的?首要的就是安全。對小孩要好玩,對老師要好用,還要有自己的特色。
比如「安全」,牆角位一定要用高密度海綿進行保護,柱子要做軟包,運動場要有軟地,桌椅儘量設計成圓形,不會讓小孩子磕碰,舞蹈室的鏡子前要有防護欄杆。還有「好用」,比如清潔方面,幼兒園應該每隔一段路都要有一個洗手池,而且洗手池的高度也很有講究,應該是一個高的一個低的,因為小朋友玩完之後,不僅要洗手,有時候還要洗腳,有高有低,就都照顧到了,且這些洗手池要很方便清潔。
幼兒園設計得好不好,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精神和心情,甚至還會影響到兒童之間的人際關係以及教師與兒童之間的互動。
比如人際關係,可以多設計一些能讓他們共同去做一件事的地方。例如我們設計過一個小廣場,讓小朋友在當中給其他小朋友講故事;我們還在每個課室裡都設計了「娃娃家」,小朋友在裡面可以過家家,或者開商店,這些都會鍛鍊小朋友之間的溝通。
總之,好的設計會讓小朋友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還有教師與兒童互動的層面,例如可以設計一個烹調生活體驗室,老師和兒童都可以參與其中,學習烹調,學習招待客人,認識物品和食品等等。可以說,創設一個好的環境等於給兒童第3個好老師。
總是用大人的眼光看幼兒園設計。大人關心的是整體,兒童關心的是局部,大人總是關心造出來的效果如何,但對一個孩子而言,他們只關心自己能夠看到和體驗到的那部分空間,其他的並不關心,只要有一張床幾個公仔就是他的幼兒園了。
那麼國外的幼兒園設計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嗎?其實崇尚自然、接近自然,這是在比較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的幼兒園之後得出的感受。
這些國家的幼兒園沒有豪華和氣派的塑膠場地,也不一定有寬闊而平坦的水泥地操場,但他們的幼兒園大都有沙池、草地、木屋、土坑、木樁、土坡、工具和各種生活用具或自然物。
不同年齡的兒童到裡面玩,憑自己豐富想像去創造、組合、變換、移動各種的材料,積累各種經驗,滿足自己在身體運動、認知建構、交往合作等各方面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