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推出了新教材《いろどり:生活中的日語》。該教材主要面向在日本工作、生活的人群。通過該教材,大家可以學習到貼合現實生活的日語,並應用於實踐。關於本教材文字內容和音頻,可通過以下網址全部免費下載。
《入門》教材的中文版終於正式公布了!
有關申請舉辦「新公布教材「いろどり」交流學習會」的通知
(掃描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跳轉)
\(^o^)/
隨著初級2的正式推送,今後本中心將不定期開展各項小活動,對積極參與的小夥伴們送上精美禮物~ 本期內容也請大家看到最後哦。教材中,除涉及會話練習和語法學習的內容外,還有「日本生活小知識」這一關於日本文化和習俗的解說頁。接下來介紹其中的一部分。
這次給大家介紹日本的葬禮、手機禮儀、婚禮的聚會、探望、喬遷聚會、各地的風俗、美食廣場、小菜。
在日本,如果有人過世,則要舉辦「葬禮」。葬禮分為從傍晚開始進行的「守夜」和次日午間進行的「告別儀式」。一般情況下,如果是親近的人過世,則兩項都要參加。如果只是認識,則只需參加其中的一項即可。參加葬禮時,需要穿一種名為「喪服」的禮服。如果沒有的話,則儘量穿黑色的正裝出席。男性穿喪服時需搭配黑色的領帶。黑色的領帶可以在車站的便利店或百元店中買到。參加葬禮時,還要帶上「奠儀」。奠儀需要放入「奠儀袋」中,並寫上自己的名字和地址等。奠儀袋也可以在便利店或百元店買到。奠儀的金額根據與逝者關係的親疏而不同,一般在3,000日元到1萬日元左右。在靈堂中,如果有機會與逝者家屬說話,使用「このたびはご愁傷さまでした(請節哀順變)」進行問候。如果是佛教的葬禮,參加者需要「上香」。上香的方法因宗派而異。一般是先向遺屬、逝者所在的祭壇和僧侶行禮,然後捏起少量香木碎片放到香爐的炭上點燃。然後,面向祭壇,雙手合十進行祈禱。7.重複4至6的動作三次左右(具體次數因宗派而異)在日本,儘量避免在電車或公交車等公共運輸工具中使用手機或智慧型手機打電話是一種禮儀。車內廣播也會要求乘客在車內將手機調為「マナーモード(靜音模式)」,避免發出鈴聲或簡訊音。在街上邊走邊操作手機的行為被稱為「歩きスマホ」,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在車站等處還會張貼提醒注意的海報。此外,在開車或者騎摩託車時,如果使用了手機或智慧型手機,將會受到法律的嚴厲處罰。在日本,婚禮的形式多種多樣,一般會在教堂或神社等地舉辦儀式,然後邀請家人、親戚、朋友等舉辦「婚宴」或「新婚聚會」。婚宴大多租用酒店的宴會廳等舉辦,收到邀請的人要帶上「禮金」前往。如果不想像婚宴一般拘謹,而是想辦比較輕鬆隨意的溫馨聚會,則可以包下一家餐廳,舉辦新婚聚會。有的新人也會選擇在婚宴結束後,舉辦聚會作為「後續活動」。與在酒店等舉辦的婚宴相比,新婚聚會的費用較低,而且多以向客人收取固定費用的形式進行,因此一般婚宴主要用來招待親戚和受關照的人,而聚會用來招待朋友等。在日本探望住院的病人時,不可以送盆栽花卉。這是因為帶根的花(根付く)容易讓人聯想到臥床不起(寢付く)。但在最近,為了防止住院患者罹患傳染病,很多醫院禁止帶鮮花入內,即使是剪切過的鮮花也不行。此外,不管是生病還是受傷,在對住院患者進行嚴格的飲食管理的醫院,有時會禁止帶食物來慰問。因此,在去醫院探望之前,最好先確認一下醫院的規定。蓋新房子或者買新公寓後,人們常會邀請好友或者平時多受關照的人以及親戚、鄰居等來新居做客,舉辦聚會。這一活動被稱為「喬遷聚會」,或者「新居展示會」。有時,公司新大樓建成時也會舉辦類似的活動。是否舉辦聚會或者舉辦多大規模的聚會,因人而異,在各個地方也會有所不同。決定舉辦聚會時,有的人會發邀請函,舉辦比較正式的聚會,而有的人則是口頭邀請親朋好友來玩,舉辦比較輕鬆隨意的聚會。送給新居主人的禮物稱為「喬遷賀禮」。喬遷賀禮可以在參加喬遷聚會時帶過去。如果沒有聚會,則可以直接送禮物或者禮金。在聚會或宴席方面,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課文中介紹的「オトーリ」是衝繩縣宮古島傳統的喝酒方法。其特點是在「代表」致辭後,所有的參加者用同一隻小酒杯按照順序喝酒(兌水後的泡盛酒)。除此之外,比如在高知縣,還有名為「獻杯」「返杯」的風俗。喝酒時,輩分低的人先給輩分高的人倒酒,喝完之後,輩分高的人再用同一個杯子給輩分低的人倒酒,然後還給他。不僅是酒的喝法,食物的吃法、婚禮葬禮的舉辦方法、年節活動的慶祝方式等,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如果你在日本居住,可能有也會有機會體驗當地獨特的風俗。美食廣場指的是由多家自助服務式小型餐飲店構成的一片比較寬闊的區域,一般設置在商場、大型超市、高速公路的服務區或機場等。美食廣場有漢堡、炸雞、拉麵、咖喱、披薩、蕎麥麵、烏龍麵、牛肉蓋飯、壽司、章魚燒、什錦煎餅等各種各樣的店鋪,客人可以選擇喜歡的店鋪點單並支付,然後在取餐後選擇喜歡的座位用餐。如果是大型美食廣場,有的會在點單時給你一張印有編號的紙,食物做好後,電子信息版上便會打出編號。有的則是在點單時給你一個呼叫器,食物準備好後,通過該呼叫器通知你。此外,在日本用完餐後,一般需要自行收拾餐具並還到「回收處」。進入日本的居酒屋,服務員便會送上「溼毛巾」和一種被稱為「お通し(小菜)」的小盤菜餚。有時也叫「突き出し」。小菜是不需要點單就會提供的菜餚,1人1份。雖然看起來像是免費的,但大多數情況下是收費的(大約在300到500日元左右)。如果外國遊客不知道這一習慣,則常常會因為「強行端上了沒有點的菜餚,還要收費」而引發矛盾。課文解釋過這「類似於餐位費」。在外國人經常訪問的旅遊勝地,會張貼關於這一習慣的告示,說明「在日本沒有收小費的習慣,但會向每一位客人收取餐位費。作為回報,會免費提供一份菜餚。」以此來獲得外國遊客的理解。Ⓒthe Japan Foundation
\(^o^)/
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啦,為推出更多的活動,我們正在給大家準備更為精美和豐富的禮品!敬請期待~
★『いろどり』初級2の該當課
第十課 どんな服を著て行けばいいですか?
1.今からお見舞いに行くんです
2.食器は自分で片付けなくちゃ
3.國によって違うんですね
4.日本の習慣についての記事
★「いろどり」相關的諮詢,請聯繫↓
☞ irodori@jpfbj.cn(擔當:浦井、劉)
★下載☞ https:/www.jpfbj.cn/irodori/
(點擊頁尾閱讀原文跳轉)
往期內容
初級1合集版
https://www.jpfbj.cn/irodori/resources/pdf/Y_Tips_All.pdf(掃描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跳轉)
入門合集版
https://www.jpfbj.cn/irodori/resources/pdf/X_Tips_All.pdf(掃描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跳轉)
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是日本唯一一所在世界各國及地區綜合性地開展國際文化交流事業的專門機構。1994年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作為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的北京事務所成立。為加深中日兩國相互理解,基於以上理念,本中心在中國各地舉辦了多種多樣的活動及事業。主要活動分為文化藝術交流、日語教育、日本研究知識交流三個領域。更多活動信息
官網http://www.jpfbj.cn
微博@北京日本文化中心
☜ 微信(ID:jfbe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