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愛舉手發言的孩子,為何漸漸變得沉默?

2021-02-12 熊孩子的熊老師


(圖/花瓣)


01

 

「同學們,你們長大後的理想是什麼呀?」

 

「老師,我長大後要當一名科學家!」

 

「我想成為一名作家!」

 

「老師,我長大後想當總統,因為……」

 

孩子剛上小學那會,我常問他,今天上課有沒有好好回答老師的問題呀?那時候,他總能興奮而又肯定地答,「有」。

有時甚至還能跟我們繪聲繪色地還原課堂上的情景,儼然一副愛跟同學搶著發言的淘氣模樣。

 

現在慢慢上了高年級,孩子卻對我的提問開始變得不愛搭理了,對上課的情況也越來越少提及。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他的這番改變呢?

 

02

 

孩子上課不愛舉手回答問題的最大根源來源於「班級氛圍」。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開始愈發在意他人的看法。而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他們逐漸意識到,並不是每一次回答,都能夠換取一個好的結果:

 

愛舉手發言,有時候意味著老師和同學的質疑與追問——說得越多,越容易出錯;越是出錯,越難回答清楚;

 

愛舉手發言,有時候意味著愛表現、高調、討老師喜歡。在這樣的基礎上,犯錯就顯得十分尷尬——明明不懂,還要舉手回答;

 

愛舉手發言,有時候甚至意味著哄堂大笑

 

在這樣「說多錯多」、「只有知道正確答案才能說」、「槍打出頭鳥」的大環境下,同伴給予的壓力、答錯的尷尬,都會讓一個班級的氛圍降到極點。

「有時候,我知道答案,可就是說不出口。」

「起來回答問題的時候,說著說著就亂了。同學們還會嘲笑我,我覺得自己好丟人。」

「別人回答問題都會被嘲笑,我才不和別人一樣。」

那個充滿幹勁、愛思考發言的孩子,開始變得沉默:揣著答案裝糊塗,永遠比犯下錯誤,被人嘲笑和誤解要好得多。

 

03


 

在這種環境下,如何讓孩子打破沉默,在課堂上保持踴躍、積極舉手發言?

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和家長共同努力,將不怕犯錯、敢於嘗試和發言的行為塑造成孩子引以為傲的品質。

 

在課堂上,身為老師,我們永遠為那些上課舉手、主動說話的學生鼓掌,並對那些沒有勇氣舉手還嘲笑他人的人提出嚴厲地批評:你不說出來就是不知道,就算知道,你也不一定說得出來。別人在犯錯和勇氣中進步,而你只是通過貶低別人而自欺欺人的可憐蟲;

在課下,父母用實際行動支持孩子舉手發言,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積極思考、敢於發表意見的經歷,讓孩子為自己敢於嘗試、不怕犯錯的行為感到驕傲;

 

痛斥孩子逃避問題、嘲笑他人的行為,讓孩子深刻意識到:害怕被人誤解,還嘲笑他人的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可恥。

不怕孩子笨,就怕孩子連邁步向前的勇氣都沒有。

沒有人生來優秀,只有直面問題、迎難而上,才能在一次次的困難當中越挫越勇,茁壯成長。

 

——END——

點擊原文閱讀,獲得帶習題的四大名著

相關焦點

  • 從不愛舉手發言發現孩子心理變化……
    大寶一直算是聽話的孩子,讀書不讓人操心,每天按時上學,回家後先寫作業再玩,每次開家長會,老師也多是表揚。可是前一次家長會,老師的話卻讓我好好的反省了。家長會開始前,我習慣性的先找大寶班主任了解孩子近況。基本上每次都是聽到老師表揚他的話,可是這次,老師卻說,大寶上課開始不愛舉手發言了,感覺沒有以前那麼活躍了。
  • 孩子不愛舉手發言,教你幾招,幫他成為發言標兵
    上課積極踴躍地發言,不僅可以鍛鍊膽量,還可以提高孩子的瞬間反應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也會因參與課堂教學而鞏固對新知的認識與記憶,可謂好處多多。可是有些孩子就是不敢或者不願舉手發言,這該怎麼辦呢?三、尋求配合當你決定要改變孩子不愛發言的現狀時,一定不要忘了尋求老師的幫助與配合。正常情況下,老師是不會拒絕這樣的配合的,畢竟家校雙方的願望是一致的。
  • 女兒上課不愛舉手發言怎麼辦?教師媽媽無意間一招搞定
    女兒叫妞妞,上小學,學習、紀律、品德等各方面都很優秀,就是有一樣,上課從不愛舉手發言。每次家長會上班主任都會重複著相同的評價,向老師也很苦惱。「妞妞,上課老師提問時要積極發言喲。」向老師諄諄教導,效果幾乎沒有。
  • 如果有一天,說「我愛你」的那個人變得「沉默」
    在愛情之中,如果有一天,說「我愛你」的那個人變得「沉默」,這其實就是愛情的警鐘已經敲響了。如果有一天,說「我愛你」的那個人變得「沉默」 沉默是一種不滿在愛情之中,相愛的人總是會經常對彼此說很多的情話,說「我愛你」更是非常平常的表達愛意的手段。
  • 師說|不讓孩子做沉默的天使
    於是,我先表揚大膽舉手發言的孩子,又微笑著看向不敢舉手發言的孩子:「班上有些同學還不太敢舉手回答,我想把優先權留給還沒有回答過問題的同學!只要她舉手,我就會請她哦!」孩子們開始左右張望,議論紛紛,都在尋找各組還沒有舉手的組員。很快,大家就像發現新大陸般叫起來:「我們組的『靜靜』還沒有回答過問題呢!」這時沉默天使真有點坐立不安了,不過她的小手還是沒有舉起來。
  • 孩子上課不舉手發言,怎麼辦?不用擔心這裡有妙計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性格開朗,敢於表現。受老師同學的喜愛。但孩子存在個體差異。孩子性格不同,上課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也自然不同。家長要找到真正的原因,再想辦法解決。有的孩子性格外向,不在乎別人看法,不害怕批評。上課也總是爭先恐後的回答問題。也不管回答的對還是錯。
  • 上課不舉手發言,這個孩子道出了心聲
    我們經常會說,這孩子就是不愛舉手發言,怎麼辦呢?以下這篇張潔的習作,不知說出了多少孩子的心聲。打敗敵人,戰勝自己「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也許是說話一磕巴被大家戲耍,也許是……反正我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算能百分百正確回答問題也堅決不再舉手,視其為空氣。但同時,我又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怕別人說我都不會。真是一個矛盾體!老師也曾找到我,說上課要積極舉手發言,勇敢點,老師信任你……諸如此類鼓勵的話。每每聽完我都會點點頭,真誠地回聲「嗯」,老師就拍拍肩欣慰地走了。
  • 孩子上課不敢舉手發言,膽小自卑,家長需要做些什麼?
    往往是新學期開始很長一段時間後,部分家長會接到老師的電話,反映孩子上課不聽講,愛講小話,從來不舉手發言等問題。其實一般來說,孩子不舉手發言主要有這些原因:1、自身膽小,性格比較內向,不喜歡和陌生人說話,在課堂這種人多場合更是怯場,不習慣發言;2、害怕答錯被嘲笑
  • 沉默不是金——上課不發言,你會被優秀甩幾條街!
    有的家長可能認為,只要上課認真聽講、好好動腦就行了,發不發言的無所謂。這個想法有失偏頗,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舉手發言對我們的孩子是綜合性非常強的鍛鍊,語言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落落大方的態度等等都是在發言中得到提升的。每一次失去的發言機會,對孩子還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損失。那些優秀的孩子幾乎沒有一個在課上是沉默的。那麼,家長應該怎樣面對這樣的問題呢?
  • 換個老師上課 讓5年從不主動舉手的孩子發言了
    會議間流傳出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名杭州的特級教師到一所鄉村學校上課,居然讓一位5年從不主動舉手的孩子,主動開口發言了!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杭州淳安縣梓桐鎮。今年3月初,杭州天長小學語文特級教師曹曉紅到淳安縣梓桐鎮外桐完小給學生上《草船借箭》一課。這個班的班主任童永才就坐在後面聽。開始上課後,童永才突然發現自己班裡一名叫胡珊的學生舉手了,他大吃一驚!
  • 「如果某一天,我變得很沉默……」
    人的一生中,得受多少的打擊,才會變得忍氣吞聲?得受多少的痛楚,才會變得麻木不堪?得經受多少的磨難,才會變得沉默不語?在乎久了會崩潰,忍讓久了會受罪,心痛得狠了,也就變得沉默了。就像以前我一直都很在乎你,在乎到把你當作我的全世界,可現在我變得很沉默。即使這樣,我也不願意打擾你,因為比起我的沉默而言,你現有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 中小學生課堂發言是否應該先舉手?
    原標題:發言應該舉手嗎? 最近新上任的英國學校紀律顧問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上發表了一篇短文,引得英國教育界熱烈地爭辯一個看起來匪夷所思的問題:中小學生課堂發言是否應該先舉手?第一次聽到這個話題時,我心想:上課舉手發言不是天經地義嗎?不過在英國,對這個問題的態度一直呈兩派。
  • 孩子在幼兒園不敢舉手發言,會不會太膽小?6個字幫助父母解心結
    老師反應,他們家孩子在幼兒園從來不敢舉手發言。老師說,有時候為了鼓勵小寶大方一點,看到他玩遊戲遇到困難時,故意站到他身邊,等著小寶找老師幫忙。可老師等了半天,小寶就是不敢開口,最後老師只好主動詢問要不要幫忙。如此羞澀的孩子,更別提像其他大方孩子那樣,上課熱情地配合老師,積極主動地舉手發言了。
  • 您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這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狀態。 可您知道,您的孩子課堂上愛舉手發言嗎? 網絡照片,侵權則刪如果家長有機會多觀摩孩子課堂學習的話,逐漸會發現,課堂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
  • 你家的孩子上課愛舉手回答問題嗎?
    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舉手回答問題,教學相長,其樂融融。這是許多人心目中理想的課堂狀態。可您知道,您的孩子課堂上愛舉手發言嗎?網絡照片,侵權則刪如果家長有機會多觀摩孩子課堂學習的話,逐漸會發現,課堂上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永遠是那麼幾個學生
  • 讓孩子上課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提高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怎樣讓孩子上課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提高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如果孩子上課能主動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就能養成業課專心聽講、勤於思考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培養孩子自信、敢於交流、樂於展示自己的好習慣。提前預習法。
  • 開學了,鼓勵孩子多舉手
    這裡引用班主任劉老師的一句原話:「勇敢舉手,從開學第一天開始,堅持到期末最後一天!」01多舉手,有助於培養孩子專注力如果媽媽一直暗示孩子勇敢舉手,那麼孩子在課堂上肯定也會「察言觀色」,試圖找一個合適的機會來舉手發言。而要想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就必須一直專注地聽講才行,於是,孩子的聽課的興奮狀態和專注力就被調動起來了,聽課的效率也就大大提高。
  • 十歲男孩膽小自卑上課從不敢舉手發言,父親良苦用心感動了班主任
    據老師反映:很多同學上課從不舉手發言。積極主動舉手發言的同學往往比較自信,學習成績也相對較好。而那些從不舉手的同學自卑膽小,成績也會差一點。不幸的是,我兒子就是那種從不敢表現自己的學生之一,這也成了我最大的困擾。
  • 人一旦悟透了,就會變得沉默
    一旦悟透了一點,也就漸漸變得沉默了。人到中年,做自己,無須解釋!張國榮說,「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顏色。」哪管什麼世事紛擾,他永遠是那個特立獨行的他,愛他所愛,行他所行。給世人留下一個瀟灑且決絕的身影,在唏噓不已的同時,卻又心生仰慕之情。
  • 騰訊會議舉手功能在哪找 騰訊會議怎麼舉手發言方法
    而騰訊會議舉手功能在哪?怎麼舉手發言呢?跟著小編從下文了解。  騰訊會議怎麼舉手  騰訊會議舉手發言的背景條件  主持人(會議發起者)打開騰訊會議開會界面,然後點擊「管理成員」。  騰訊會議舉手發言的方法和步驟  參會者打開騰訊會議開會界面,然後點擊「解除靜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