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賞析《音樂之聲》:音樂的洗禮,親情的回歸與正義的對抗

2021-01-09 魅力大雜談

電影的開頭,在一片美麗的山野中,純真善良的瑪利亞用歌聲拉開序幕。音樂之聲是一部音樂劇,在音樂劇當中,只有音樂之聲能給我一種陽光、美好、幸福的感覺。在歌聲中,能看出瑪利亞的博愛、對自己所信仰的美好的堅持、也能看出各省的美好所帶來的改變人的力量。瑪利亞的到來使上校一家走出陰霾,喚起了親情,愛情也隨之而來。shoujingmao在二戰的背景下,因為一家人愛的勇氣,上校的一首雪絨花,讓臺下的官兵重新感受到溫暖。黑暗中的光亮最耀眼,冰冷中的溫暖最感動。《音樂之聲》這部歡聲笑語的喜劇片反映的是嚴肅、深刻、崇高的人道主義內涵,影片中天性自由,不受繁文縟節約束的美麗修女瑪利亞,清澈的湖泊、明媚的氣候、雅致的別墅,七個活潑可愛的孩子,以及反納粹、追求自由

本片取材於瑪麗亞·奧古斯塔·特拉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改編時只採用小說第一部散見各節的某些事件和細節。可以說影片完全進行了再創造。雖然如此,影片中的瑪麗亞還是符合原著同名人物的精神風貌的。小說以第一人稱敘述瑪麗亞在修道院裡調皮淘氣、行動越軌,給影片中瑪麗亞莽莽撞撞、愣頭愣腦的喜劇性細節提供了依據。

藍天白雲,雪山草地,加上碧綠的河流環抱著一座座巴洛克風格的古典建築。一襲黑衣的修女們面容祥和,吟唱著聖歌。精美的噴泉和千姿百態的塑像,令人流連;寬敞的廣場和大街上,行人們悠閒信步。寧靜的鄉間小路上奔跑著自由的孩童,他們歡呼雀躍,似乎隨時要放歌。

這就是《音樂之聲》前半部所展現的奧地利城市薩爾茨堡,一個歡樂寧靜,簡單富足的古老的天主教城市。薩爾茨堡是音樂神童莫扎特的出生地,也是著名指揮家卡拉揚的家鄉。阿爾卑斯山的秀麗風光和薩爾茨堡豐富多彩的建築藝術渾然一體,使得其被譽為全世界美麗的城市之一,已經被聯合國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

影片中有三對矛盾衝突:一是把嚴格的軍人紀律用於家庭日常生活以致悖謬天性的上校與順乎自然、讓生活充滿生氣的瑪麗亞兩者在處理生活的方式上的矛盾衝突。另一是來自大都市沙龍,具有上流社會高貴儀態、代表現代物質文明的男爵夫人與熱愛大自然、質樸純真、充滿童心稚氣的瑪麗亞兩種不同類型人物性格的矛盾衝突。最後是以上校為代表包括修女們在內的奧地利人民與納粹分子間的矛盾衝突。三組矛盾衝突巧妙地交織在一起,而以瑪麗亞與上校兩人由牴觸、衝突到傾心相愛的故事為主線,反映出人的天性擺脫了人為束縛的歡樂,自然美對矯飾美較量的勝利,真善美與假惡醜的對比。

電影《音樂之聲》最令我觀時興奮和過後難忘的,正是其中幾首韻調輕揚、詞句爛漫的歌曲,比如輕快跳躍的《The Lonely Goatherd》、可愛俏皮的《Good night,Good bye》,以及對祖國充滿深情和眷戀的《Edelweiss》,其中尤以機智詼諧的《DO RE MI》為最。影片中,瑪利亞抱著吉他、帶著七個孩子雀躍在藍天白雲綠地間,背後是寧靜和穆的阿爾卑斯山脈。單單是這樣一個場景就足以令人陶醉,況且還有那段饒富童真逸趣的歌曲,更把觀眾帶入了似曾遭逢的幻曼境遇:在早已遠去的某個時候,我們也在用自己的理解來闡釋一切,我們也在用自己的美麗心情感染周邊的人和事。《DO RE MI》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它提供或者表達了一種認知世界的方式的同時,也告訴了人們描述事物實際上是一件簡單易行而又充滿了美麗和未知的事情。

男女主的感情戲戲份特別棒,不喧賓奪主不婆婆媽媽,為了劇情和人物服務,而不是扭曲人物性格或困於細節。很自然地起承轉合:一開始見面看你不太順眼,誰知後來關係那麼密切。男爵夫人很大氣:我愛的人不愛我,我也不強求,趁陷得還沒那麼深及時抽身,要知道有的是人愛我!低聲下氣或者死纏爛打,不符合本仙女的高貴矜持。男主:經年軍旅上位的身份,習慣發號施令,但是並不食古不化,如有勇者進言他會用心考慮,更別提老派紳士的傲嬌和優雅、堅定的愛國主義者。女主:自由、大膽、熱愛生活,長於與孩子相處,雖為情感所惑依然鼓起勇氣去面對的勇氣,積極的生活態度,都在二戰的濃鬱陰沉的背景下,顯得彌足珍貴。

相關焦點

  • 《哈利波特Ⅱ》電影音樂賞析
    《哈利波特Ⅱ》電影音樂賞析  《外星人》雀躍悸動的神採、《侏羅紀公園》宏偉壯闊的氣度、《小鬼當家》調皮可愛的童真,年屆七十的電影音樂魔法師John Williams(約翰威廉斯)隨手拾起這些片子的素材、概念與精神,精準的呈現《哈利波特》
  • 2018年電影觀後感·第104部·《音樂之聲》
    《音樂之聲》取材於瑪利亞·奧古斯都·特拉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根據美國百老匯的同名音樂劇改編而成,是美國音樂片巨匠羅伯特·懷斯新風格音樂片的又一力作。在編、導、演的天衣無縫的配合下,這部影片成為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音樂片之一。
  • 《音樂之聲》:瑪麗亞帶來音樂之聲,而上校卻為音樂賦予了靈魂
    年幼的我們尚不知情愛,不知二戰的殘酷,也不知愛國者為正義的信念,可以說僅僅是看熱鬧。但是正是這一首《雪絨花》,儘管過去十多年,卻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情不自禁地輕輕哼唱,可以說,這是音樂的力量,不枉」音樂之聲「之名。雪絨花,雪絨花,小而白,純又美,伴隨著輕柔的曲調,淺聲吟唱,描繪出雪絨花聖潔美麗,能讓心靈重歸於平靜的形象。
  • 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 (1965)Part 1賞析
    音樂之聲 The Sound of Music (1965)Part 1分享譯製電影 聆聽經典配音共享精神財富 探尋心靈寧靜之道最佳導演 羅伯特·懷斯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 朱莉·安德魯斯影片評價:《音樂之聲》中眾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觀眾沉醉不已,理察·羅傑斯創作的優美動聽、流暢生動的音樂和百老匯製作人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撰寫的雅俗共賞、惹人喜愛的歌詞,無疑是該片取得空前成功的關鍵因素。
  • 《音樂之聲》經典回歸 新版中文詞歌朗朗上口
    網易娛樂3月31日報導 擁有最多「經典」元素的音樂劇《音樂之聲
  • 教師招聘:音樂常識之音樂劇《音樂之聲》
    教師招聘:音樂常識之音樂劇《音樂之聲》由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提供:更多關於教師招聘:音樂常識之音樂劇《音樂之聲》的內容請關注教師資格考試網/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或關注北京華圖微信公眾號(bjhuatu),北京教師考試培訓諮詢電話:400-010-1568。
  • 音樂劇《音樂之聲》經典回歸 新版中文詞歌朗朗上口
    擁有最多「經典」元素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2017年將全新升級,重磅回歸。《音樂之聲》中文版翻譯,由翻譯過《媽媽咪呀》《我,堂吉訶德》等多部作品的程何挑起重任。新版《哆來咪》、《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等名曲的重新演繹,不僅在音韻、意境、主旨、細節處理上跟原作品全方位契合,還表達出了原歌詞裡獨有的內涵,朗朗上口。
  • 電影《音樂之聲》插曲《哆來咪》,太經典了
    《音樂之聲》(The Sound of Music)是電影史上相當經典的音樂片,其原聲唱片更被英國電影電視藝術學院評選為「史上100大電影原聲」之一。 片中眾多情景交融的歌曲令電影觀眾沉醉不已,理察·羅傑斯創作的優美動聽、流暢生動的音樂和百老匯製作人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撰寫的雅俗共賞、惹人喜愛的歌詞,無疑是影片取得空前成功的關鍵因素,負責編曲兼指揮的影片音樂總監歐文·柯斯堤爾因此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樂獎。
  • 《音樂之聲》重回奧地利
    The Sound of Music is coming home   《音樂之聲》重回奧地利      Julie Andrews played Maria in the 1965 film   The original
  • 首部中文版《音樂之聲》9月抵寧
    回望劇目歷史,《音樂之聲》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20世紀最重要、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音樂之聲》是一部幽默詼諧、真摯動人的作品,她用音樂謳歌了「愛」這個人類永恆的母題——情人之愛、父子之愛、家國之愛——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早已耳熟能詳、卻依舊打動人心的故事。百老匯經典音樂劇中文版《音樂之聲》將於今年9月21、22日登陸南京保利大劇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個打動人心的故事。
  • 《音樂之聲》中文紀念版北京上演 重溫經典音樂
    來源:新浪娛樂《音樂之聲》《音樂之聲》2019年百老匯經典音樂劇《音樂之聲》中文版日前在海澱劇院上演。該劇自1959在百老匯原版首演以來,熱演至今,在紐約百老匯和倫敦西區演出超過4000場,獲5項託尼大獎,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更是成為國內許多觀眾的音樂劇啟蒙之作。今年,中文版《音樂之聲》再度回歸。2016年,百老匯獨家授權七幕人生製作的首部中文版《音樂之聲》上演。如今,中文版也演到了第四個年頭,演出場次累計超過375場,感動58萬觀眾。
  • 值得一看的治癒系電影:《音樂之聲》太經典,《蝴蝶》感人至深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幾部在這個春天適合看的鄉下治癒系電影。NO.1《音樂之聲》 美國 1965相信不少人都聽過這部電影,這部電影裡包含了許多元素,向人們傳達了一種樂觀積極的生活理念。電影中的很多音樂被載入教材比如《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音樂之聲》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旋律。NO.2《海蒂和爺爺》 德國 2015不帶任何道理和刻意臺詞的純度故事,與阿爾卑斯山沁人的景色,純氧一樣的畫面相結合。
  • 用音樂化解仇恨,讓歌聲串起美好《音樂之聲》
    電影離不開音樂。一部優秀的電影,如果同時能夠生產出讓人耳熟能詳的音樂或膾炙人口的插曲,那可真算得上是留影又留聲,「兩全其美」。本片講述了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的故事。音樂之聲是一部感受愛、溫情並且帶來歡樂的電影。 第一次看音樂之聲是上小學時英語老師給我們放的,還排練了節目。依然記得瑪利亞老師帶著7個孩子在草坪上唱歌,記得深沉、內斂不會表達的上校,記得那出好看的木偶戲,記得在上校女兒麗莎偷偷約會時大家起鬨的笑,更記得那裡面膾炙人口的音樂——《哆唻咪》《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音樂之聲》等等。
  • 為你唱首愛之歌|《音樂之聲》
    《Do-Re-Me》——以音樂契合畫面的風格沒有音樂,沒有歡笑,只有鐵一般的紀律和口哨——這是上校家中曾經的模樣。這首歌同畫面有著高度的契合——青山之上,陽光正好,畫面溫暖,孩子們唱著這首《Do-Re-Me》,將音符的唱名與生活的場景相匹配,成為了孩子們性格的轉折點——他們開始真正地學習音樂和熱愛生活。後來,《Do-Re-Me》成了廣泛傳唱、家喻戶曉的兒歌;他們坐在藍天白雲下、青青草原上的畫面成了逢介紹《音樂之聲》必加入的畫面。
  • 音樂之聲——「雪絨花」
    美國電影《音樂之聲》用優美的音樂,含蓄的表現方式,為觀眾呈現出面對納粹的無情踐踏,歷史的產物,人們的無力卻仍然堅守本心,對未來充滿嚮往。該影片包含兩個」結合「:1.瑪利亞和上校 2.在瑪利亞沒出現在特拉普上校家之前,上校對孩子們的訓練就猶如德國納粹主義,他專制,獨裁,不考慮孩子的個人需求,後來,瑪利亞用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將美好與音樂再次帶進上校的家。瑪利亞與上校的結合不僅是對上校家庭的救贖,同時也是對於瑪利亞艱苦童年和自己過去對宗教的輕視的救贖。
  • 跟著經典電影《音樂之聲》,探秘奧地利薩爾茨堡,尋找兒時記憶
    朗朗上口的歌曲《雪絨花》,應該大部分人都會跟著哼上幾句,小時候我也會唱,直到後來看了電影《音樂之聲》,才知道《雪絨花》是電影裡的插曲。這部經典的影片,講述的是發生在奧地利第四大城市薩爾茨堡的故事,影片中出現了許多動人的城市鏡頭,令人印象深刻。
  • 《天使之城》音樂賞析
    《天使之城》音樂賞析作者:黛荷翁(原創)【故事】賽斯(尼古拉斯凱奇扮演)作為天使,負責帶走將死的人。醫院手術中,大家極力搶救病人,但病人還是死了。【音樂】影片插曲《天使之歌》(試譯)all your time waiting for that second chance 用所有時間等待再一次For a break that would make it OK 為了使一切更好
  • 平凡女教師用音樂拯救高富帥一家的故事——《音樂之聲》影評
    《音樂之聲》是1964年美國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上映的音樂電影,上映後得到了1.6億美元的票房。在60年代的美國可謂是巨額的收入。而在接下來的第三十八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它又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音樂、最佳剪輯和最佳女演員等五項大獎。
  • 豆瓣評分9.0,半個世紀前的經典之作,難以超越的音樂電影
    如果有一部電影可以從小看到大,那麼非1965年上映的一代歌舞片經典《音樂之聲》莫屬。音樂的力量是偉大的。每每觀看電影《音樂之聲》,聽到片中一段段耳熟能詳的經典名曲,再輕輕地閉上眼,仿佛又見到了瑰麗的群山、俏皮的身影和悅耳的歌聲構成的一幅經久不衰的風景畫,仿佛身心都回歸到了藍天白雲、綠草萋萋的阿爾卑斯山脈。
  • 《音樂之聲》昨晚唱到廣州
    神秘後臺首度曝光昨日,由著名音樂劇導演韋伯所改編的英文版《音樂之聲》,在廣州大劇院完成了自己的羊城首秀。在首演開始之前,作為駐場導演的安東特別與羊城媒體見面,並首次開放後臺邀請廣州記者進行採訪報導。據悉,廣州是此版《音樂之聲》巡演的最後一站,將從昨日開始連演至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