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年9月21-22日(周五/六)19:30
地點:南京保利大劇院•大劇場
票價:80/180/280/380/480元
提示:本場演出1.2米以下兒童憑票入場
優惠:
一、雙購優惠(6月24日-6月30日)
劇院儲值卡會員同時購買本場演出+《絲路星海——冼星海音樂作品巡演》380元及以上價位享5折雙購優惠(限售票廳和微信客服購買);
二、開票優惠(6月24日-6月30日)
劇院儲值會員卡購買380元及以上價位享6折優惠;
三、7月1日—演出當天
劇院金卡會員享8折,銀卡會員享9折,黑金卡會員享7折,招行聯名卡會員最低享7折;
享譽全球的音樂劇《音樂之聲》由音樂劇大師理察•羅傑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聯手創作,是這對音樂劇「黃金搭檔」的封山之作,由馮•特拉普一家的真實經歷改編,一經問世就大受歡迎,在此後將近六十年的時間裡數次復排,並被翻譯成十餘種語言,在世界各地長演不衰。
回望劇目歷史,《音樂之聲》已經當之無愧地成為20世紀最重要、最成功的音樂劇之一。《音樂之聲》是一部幽默詼諧、真摯動人的作品,她用音樂謳歌了「愛」這個人類永恆的母題——情人之愛、父子之愛、家國之愛——並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早已耳熟能詳、卻依舊打動人心的故事。百老匯經典音樂劇中文版《音樂之聲》將於今年9月21、22日登陸南京保利大劇院,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個打動人心的故事。
跨越三代人的美好記憶講述音樂帶來的愛與溫暖
《音樂之聲》的故事發生在1938年的奧地利薩爾茨堡,年輕活潑的修女瑪利亞到退役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照顧他的七個孩子。
頑劣不堪的孩子們在瑪利亞的引導下,重新找回了對音樂的熱愛和家庭的溫暖。而原本冷漠嚴厲的特拉普上校,也被瑪利亞的純潔善良吸引,兩人墜入愛河,終成眷屬。
然而,剛剛度完蜜月,特拉普一家安靜的生活就因為納粹佔領奧地利而破碎了。面對納粹的威脅,上校和瑪利亞帶著孩子們,用音樂表演作為掩護,在修女們的幫助下,成功地翻越阿爾卑斯山,奔向自由與幸福。
青春靚麗的瑪利亞,正義威嚴的特拉普上校,活潑可愛的孩子們,壯美的阿爾卑斯山景色,動人的音樂和對祖國與自由的熱愛……
經典再現,60年來百老匯獨家授權首部中文版
1959年,這部日後享譽全球的音樂劇《音樂之聲》首次登上百老匯的舞臺,並獲得了最佳音樂劇、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舞美設計、最佳編曲共五項託尼獎大獎。1960年,《音樂之聲》首張音樂專輯在billboard排行榜連續16周蟬聯最受歡迎專輯榜首。1965年,在百老匯和倫敦西區上演接近4000場後,《音樂之聲》被改編成電影。之後隨著電影被介紹到中國,劇中出現的《孤獨的牧羊人》《雪絨花》《哆來咪》等歌曲成為了幾代人的共同回憶。在國人尚不知道「音樂劇」為何物的年代,悄悄地為許多年輕人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此次將在南京保利大劇院上演的百老匯經典音樂劇中文版《音樂之聲》是原版《音樂之聲》上演60年來,百老匯獨家授權的首部中文版。與《悲慘世界》、《劇院魅影》等世界名劇共獲高分音樂劇,超過22萬家庭觀眾力薦的百老匯音樂劇。首演至今,已走過全國36個城市,帶來150場精彩演出,感動超過255000位觀眾。
百老匯著名導演作品:約瑟夫格雷夫斯Joseph Graves
美國著名戲劇導演,莎士比亞戲劇專家。從2002年開始在中國生活,任北京大學外國戲劇與電影研究所藝術總監。約瑟夫•∙格雷夫斯主要在美國和英國從事戲劇及電影方面的導演、表演和寫作工作,在法國、德國、義大利、紐西蘭和中東地區也留下過他工作的足跡。他導演的話劇、歌劇和音樂都曾作為重點劇目登上西方舞臺,從英格蘭的倫敦西區到美國的紐約和洛杉磯。除此之外,他的導演作品還遍布英美的地方劇院以及莎士比亞戲劇節。代表作有《我,堂吉訶德》、《屋頂上的提琴手》、《一個人的莎士比亞》、《俄克拉荷馬》、《窈窕淑女》、《伊利亞特》、《箱子裡的人》等。
國內最強譯配大師:程何Vivi Cheng
畢業於清華大學,數年來長期從事大型音樂劇歌詞譯配工作,主導或參與過國內至今本土化的所有百老匯大型音樂劇的歌詞譯配,曾與譯配大師薛範先生合作並受其指導。擁有國內領先的音樂劇本地化經驗。譯配作品包括音樂劇《變身怪醫》《吉屋出租》(工作坊製作),《媽媽咪呀》中文世界首演版,《貓》中文世界首演版,《我,堂吉訶德》,《一步登天》,《Q大道》中文世界首演版等。
好評如潮
普通觀眾:「一部長演不衰的百老匯音樂劇,1959年於美國紐約首演後便風靡一時。此後,該劇贏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6項託尼大獎。1965年,《音樂之聲》電影被搬上銀幕,一舉榮獲第38屆奧斯卡金像獎十項提名,並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寫下了好萊塢影壇歷史性的一頁。後來更是被評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音樂劇。一部能讓人情不自禁跟著音樂搖擺的音樂劇,整個劇目中的22首歌人們都耳熟能詳。不管是俏皮可愛的《孤獨的牧羊人》還是柔情溫暖的《雪絨花》,亦或是極富團隊精神的《哆來咪》,每一首都能讓人回憶起最初接觸到英文歌曲的新鮮和激動,回憶起那些單純快樂、美好幸福的青春時光。 」
豆瓣網友:「說它容易被遺忘,是因為既沒有戰爭場面又沒有死人,根本沒有正面描述戰爭,當提起二戰背景的電影,很難想起它來。比如上面的列表中600多部電影都沒有列上它。在我印象中,它是Maria和孩子們穿著舊窗簾做的衣服在山坡上原野上唱歌,在城市中心的廣場上唱歌,在客廳裡為聚會的客人們唱歌,一邊耍著木偶們一邊唱歌,在逃跑當晚的藝術節上手拉著手唱歌。是大女兒在後院花園的涼亭裡和男孩子約會,是小女兒唱完最後一句歌詞趴在樓梯上睡去,是Maria第一次見到Von Trapp, 他質疑她的衣著,她說入修道院是將常人衣服都捐給了窮人,只剩下這一身,他說這身怎麼沒有捐,她道,因為窮人都不要呀--她毫無羞澀卑怯的臉,猶勝自知貧苦而不屈服的簡愛,多的是天真和光明。」
騰訊評論:「毋庸置疑,你一定能哼出許多《音樂之聲》中的經典歌曲,有些可能還是你學會的第一首英文歌。俏皮可愛的《孤獨的牧羊人》,柔情溫暖的《雪絨花》,還有極富團隊精神的《哆來咪》……像這樣一部擁有這麼多著名唱段的音樂劇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少之又少的。如果你以為看一部音樂劇正確坐姿是正襟危坐,正確裝扮是西裝革履,那麼其實《音樂之聲》會洗刷你固有的觀念,因為它是歡樂動情的。被氣氛感染之餘,你可能隨時都想張開嘴,跟著一起唱起來。」
鳳凰娛樂評論:「一提起《音樂之聲》這部音樂劇,很多人不僅看過,而且對該劇裡的歌曲還能哼唱兩句。尤其是裡面那首極富團隊精神的《哆來咪》,更是耳熟能詳。它就像是一個經久不衰的童話故事,自上個世紀六十年代起,一代代傳下來,傳到今天。每一個看過這部劇的人都會情不自禁被劇裡傳遞的滿滿的愛所感染。」
央視網評論:「這部經典的音樂劇引發了演員與觀眾的數次大合唱,臺上天真可愛的小演員與22首耳熟能詳的歌曲成為了觀眾們最大的興奮點,臺上臺下的溫情氣氛融為一體,毫無疑問是近年經典音樂劇中最具感染力、最親民的體驗。22首經典歌曲,將《音樂之聲》的『可以唱K的音樂劇』美名牢牢坐實。到場的觀眾年齡層跨度極大,既有60多歲的來重溫記憶的老年伴侶,也有不少90後00後,更多的是帶著孩子而來的家庭。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