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常春藤博士臨終前告誡世人:中國將會大放異彩,注意周易

2020-12-08 歷史研習室

眾所周知,《易經》、《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來的三玄之學,高深莫測,其中以易經最為爭議,是經典中的經典。

《易經》更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神秘的著作,更是被儒家尊為「群經之首」,蘊含著遠古先祖的睿智卓識。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深受其影響。

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病床上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這位老人,就是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的作者,現代新儒家馮友蘭先生。

這句話就是他對後人的告誡。

易經原理廣大悉備,道法自然,其中蘊含了大量科學的基本原理,不但對中國古代科學有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推動力量,而且對世界近代科學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易經是科學,是國內外科學界所公認、不容置疑的。

物理學家、諾貝爾獎金獲得者楊振寧先生指出:「易經是純而又純的科學精華」。當代著名科學家、兩院院士錢學森先生說:「周易是科學的經典」。恩格斯說,每一門學問只有最終能用數學表達時才可以被稱為科學。易經河洛數理至今仍是數學界的高深知識。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對易經讚不絕口,因為他的「相對論」的指導思想來源於易經。

19世紀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憑籍中國的易經取得了偉大成就。他在自傳中說,他的著名的正反合的辯證邏輯定律,是受中國易經啟發而寫成的。並且說:「『易經』代表了中國人的智慧,是有絕對權威的」。

西方哲人榮格在周易英文再版序言中所說:「談到世界人類之智慧寶典,首推中國之『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後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

不僅如此,易經原理還可以預測地震。我國地球物理學家翁文波,從1982—1992年共預測國內外5級以上地震85次,準確率高達80%,他準確的預測了1966年3月8日的邢臺大地震。

他預測到了美國洛杉磯、舊金山的7.4級地震,翁文波所創造的「可公度性」預測方法就是受了易學的幹支循環——六十花甲的啟示。

孔子說:「易經彌綸天地之道,」就是說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

馬雲行商數十載,《易經》從未離身,他說,重大決策問《易經》。

現在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易經,因為它可以把它的智慧應用到我們生活的各處,所以我們不妨多多研究一下。

《易經》由於成書時間較早,書中內容晦澀難懂,現在很多人看不懂,所以推薦大家這本《圖解易經》,以便於大家閱讀。

這本書除了帶有白話文的相關註解外,還圖文配合,利用三百餘幅精美古代易圖幫助讀者理解《易經》思想。另外,本書還將難字、生僻字讀音一一標註,使讀者閱讀起來順暢無礙。

本書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全面系統,是您全方位了解中華文化的好機會。

這本《圖解易經》僅需56元,想要購買的用戶直接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

相關焦點

  • 「中國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1990年一位老人臨終告誡
    哲學大師臨終留下一句話,千叮萬囑,將一本書視為中國崛起的依仗馮友蘭,這個名字背後,是近代中國的哲學光芒在閃爍,其留下的諸部哲學巨著,直到今天依舊影響著世人。直至臨終之前,他依舊心憂著中國的哲學未來,面對近旁子女的戀戀不捨,他卻心狠不顧,單留下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語罷,老人於1990年11月26日與世長辭,其留下的金口玉言卻值得世人警覺。
  • 周易:被質疑3000年的封建迷信,如今證實是超科學,還被納入國考
    1965年,尼倫伯等人破譯了遺傳密碼,等到多年以後,西方的學者才驚奇地發現,《遺傳密碼》和中國《周易》的64爻卦象驚人的一致。經過這一系列的驗證,人們終於承認,《周易》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真正的超科學!中國院士臨終前告誡:要重視《周易》1990年11月26日,在北京友誼醫院,一位老人病逝,在臨終前,他留下了一句忠告:「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他就是馮友蘭院士。
  • 中國院士臨終留下告誡,《易經》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
    據說這本書總共分為3冊,其中有一冊名為《周易》,另外兩冊為《連山易》和《歸藏易》,在史書上雖然有記載這本書的記錄。中國院士臨終前留下的告誡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 國學大師南懷瑾告誡世人:晚上千萬不要讀易經
    而且,他對於為人處世的道理也了解的十分透徹,他將儒、釋、道、諸子百家等典籍相互融合,用全新的方式,幽默詼諧傳送給世人,備受追捧。在大師眼裡,儒、釋、道中的那些妙語是中國人的聖經,是我們生活的指南,從中我們可以獲得逾越障礙的技巧,掌握擺脫煩惱的智慧。
  • 一位中國院士臨終前的告誡
    「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是1990年中國院士馮友蘭先生臨終前說的一句遺言。馮友蘭的一生是受人敬重的,但是為什麼要在臨終前說出中國會因《周易》而大放光彩這種備受爭議的話呢?這一切還要從《周易》說起。
  • 國家院士臨終的告誡
    國學大師的臨終告誡1990年前的11月26日,在北京的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他留下了一句:「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臨終之時還在不管關切國家未來的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馮友蘭先生是現代新儒家,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哲學系主任、文學院院長,西南聯合大學教授、文學院院長。
  • 國家院士臨終留下忠告: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中國會因其大放光彩
    國家院士臨終留下忠告:被質疑6500年的易經,中國會因其大放光彩1990年11月26日,在北京協和醫院,有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當時的他已經感覺到自己快不行了。他在囑咐完遺囑後,他的學生在旁邊問道他:老師,還有沒有什麼想留下的?
  • 上海灘真正的賭王,這一生笑傲賭場,臨終前卻告誡後人不賭為贏!
    民國時期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歲月,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因為這一個時代造就了很多英雄豪傑,中國真正的賭王,他的存在跨越了整個世紀。這位賭王就是葉漢,葉漢出生於廣東商人家,從小就好賭,總能贏到最後。葉漢在父親朋友的勸說下,來到澳門博彩業發展。
  • 周文王臨終前給兒子留下一段話,為何稱說出《周易》的核心
    在三千年前的羑裡城,發生過一個非常著名的事件,那就是周文王姬昌入獄,並在入獄的7年內推演出了《周易》。這件事情大約發生在公元前的1064年,商朝天子帝乙去世,帝辛即位。這位帝辛便是聲名狼藉的商紂王。但是,要說《周易》的核心,卻是在周文王死前留下的一段話。在周文王在臨終前,把兒子周武王叫到身邊,並跟兒子說了一段話,讓兒子銘記於心。後人稱後人稱為《保訓》,這段話也是《周易》的核心。
  • 為什麼說《周易》會讓中國大放光彩?這是一位老人臨終前的告誡
    相信大家在這次與疫情的戰鬥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看著中國向各國伸出援手,向世界展示什麼叫大國風範,沒有任何懸念似的,這次「戰鬥」的勝利讓中國在世界大放光彩。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病床上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 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晚清首富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人:勿近白虎 導語: 世人常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而此處的「善」並非是善良,而是吐露真言。所說的話或許是對後世的勸告,或許是自身的感悟,又或許是對後人的告誡。畢竟,死亡是每個人早晚都要面對的事兒,而晚清時期的胡雪巖在臨死之前,回首了自己的一生,並告誡子孫四個字:「勿近白虎」。
  • 周易告誡:做女人捨得放下這3樣,更容易成就後半生的好風水
    周易告誡:做女人一定要捨得放下這3樣,才能成就後半生的好風水放下心中鬱結已久的抱怨走過半生,人心裡總會有些不甘、有些抱怨,在女人身上,這尤為明顯。眾所周知,《易經》、《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來的三玄之學,高深莫測,其中以易經最為爭議,是經典中的經典。孔子說:「易經彌綸天地之道,」就是說易經講的就是天地之間的法則,是一門窮究天人之際遇的學問。
  • 清華教授臨終留下勸告:要注意《周易》不是迷信!會讓中國更強大
    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這位清華老教授就是馮友蘭先生,先生被尊稱為「現代新儒家」。馮友蘭先生何許人也?馮友蘭,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師從約翰·杜威。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為什麼他說要我們注意《周易》呢?老人家所說的《周易》講得是什麼?
  • 中央院士臨終告誡:被質疑的迷信產物,中國可能會因它大放異彩
    在30年前,一位中央院士在臨終前就曾提到了《易經》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而這位老人就是馮友蘭先生,他是著名哲學家,歷任中國清華大學的哲學系教授,同時也是中國中央研究院院士,是《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等的作者。這樣一位學識淵博的老者,在去世之前,最放不下的竟然是《易經》。
  • 納入國考、招收「周易預測學」博士,社科院開始「迷信」易經了?
    是的,你沒看錯,中國社會科學院現在開始招收周易預測學的博士了。這是消息的具體內容:發布這個消息的正是 中國社科院內部研究員孫晶,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際易學聯合會長孫晶事實上,國際易學聯合會的主管單位正是中國社科院,到現在已經主管16年了。現在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官網上,已經能看到周易預測學招收博士的信息了,博士生導師是譚德貴。
  • 周易的告誡:一個男人後半生最好的風水,是從扔掉這3樣兒開始的
    劉伯溫以易學術數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建立大明王朝;曾國藩床前案頭都放著《周易》,時時研讀。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博士在其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稱讚古代中國是「世界文明的搖籃」,並稱《周易》為「一切概念的寶庫」。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我們的研究也許不是那麼深入,但在《周易》中,那些教會我們過上好日子的本領,確實值得學習。
  • 中國院士臨終前曾留告誡,《易經》被質疑6500年後被證實是超科學
    眾所周知,《易經》、《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來的三玄之學,高深莫測,其中以易經最為爭議,是經典中的經典。關於這一點,一位中國國家院士,也做出了告誡。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病床上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周易》。」
  • 《周易》創始人,臨終留下一段話,為易經核心之一,至今耐人尋味
    《周易》創始人,臨終留下一段話,為易經核心之一,至今耐人尋味《易經》為群經之首,設教之書,易道廣大,潔淨精微,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儒家、道家皆奉為經典,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 紅頂商人胡雪巖,臨終前告誡後代勿近白虎,白虎是什麼?
    「勿近白虎」,這句話是胡雪巖臨終前囑咐自己子孫後代的,那為什麼晚清富豪臨終前要囑咐這麼一句話,白虎究竟又是什麼呢? 胡雪巖是誰?
  • 這位將軍經歷了中國所有45次核爆炸,臨終前的畫面讓世人動容
    當時能上浙大的學生,家庭條件都不錯,他們無法想像林俊德這麼差的家庭條件,還能考上大學。當然,那時候的人都很純樸,看到林俊德生活這麼艱苦,同學們都不忍心,聯名向學校申請,要求給林俊德發補助,這才讓他的生活好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