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健康天天吃保健食品,小心肝功能變差!3種錯誤飲食習慣

2020-12-27 四川人在香港

你是否為了健康,每天吃保健食品呢?真的有效嗎?難道不是為了心安才吃嗎?

1.保健食品減少

來本院治療的患者有很多人為了調整身體不適而吃保健食品。可是,在為他們整骨、診療時,常讓我發現─保健食品才是導致身體不適的原因。為了健康而吃的保健食品,卻是導致身體不適的兇手,這讓我忍不住反問:那為什麼要吃保健食品?這樣不是一點意義也沒有嗎?

保健食品並不是對所有人都是不好的。健康的人為了預防疾病而吃,可能並非壞事。不過,透過問診讓我知道,保健食品對於已經罹患自律神經失調的人並無益處。那麼說到底,保健食品究竟會對身體造成什麼的影響呢?

首先來談談維生素系列的保健食品。維生素有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如果是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C等),身體會吸收必需成分,不必要的成分會隨尿液排出體外。許多人以為維生素攝取越多越好,但身體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維生素,多食無益,身體會將多餘的排出,也就是說只要適量補充即可,多吃並無法多吸收。

脂溶性維生素則無法隨尿液排出體外,必須依賴食物中的脂肪才能被消化吸收。以前說法是就算攝取過多也不會有問題。但是根據近期研究指出,攝取過量脂溶性維生素不僅無法吸收,更可能產生毒性反應。

我不是研究人員,不曉得專業知識,發現有吃保健食品習慣的人,他的肝功能和腎功能都變差。只要觸摸就知道哪個部位的內臟功能不好。雖然其他的自律神經症狀有好轉,可是不曉得為什麼肝功能和腎功能沒有改善?於是我試著詢問患者,想找出原因,結果很多人都告訴我有攝取保健食品的習慣。自然界並沒有像保健食品那樣濃縮維生素等營養素的物質吧?然後我們的身體為了分解這些不自然的東西,肝臟和腎臟當然就要承受重大負擔。

只要停止攝取保健食品,從平日飲食攝取營養,肝功能和腎功能就會好轉。雖然停止吃保健食品,但是身體狀況並沒有因此變差,反而讓肝功能和腎功能變好,身體也活力充沛。請從天然食物攝取必須營養素,「斷舍離」保健食品的攝取。

2.藥物用量減少

有人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或憂鬱症狀已轉為穩定,卻繼續服用相同的藥量。因為他擔心:「萬一又發病該怎麼辦?」基於這樣的不安,即使病況好轉,卻沒有停止用藥的劑量。我想告訴這樣的病患:「你可以繼續服藥,但請慢慢減少藥量。這麼做對於預防疾病復發很重要。」

我能體諒擔心疾病復發的不安感。可是,將本院已恢復健康而繼續服藥與減少藥量的患者相比,有個很明顯的趨勢,那就是繼續服藥的人容易再復發,而減少藥量的人則不再復發。

抗憂鬱藥物或抗焦慮藥物除了原有的治療目的,還會有副作用等與原本用藥目的不同的作用產生。而是否會出現這些症狀或症狀的輕重,則因人而異。

從全面來看,治療的目的是為了讓身體變好,可是,卻有一部分的人沒有好轉,或者留下後遺症。導致這種情形的原因,通常都是出在藥物身上。

吃藥並不是不好。當身體狀況不好時,依賴藥物調整大腦的荷爾蒙分泌也是必要的。可是,如果狀況已穩定,卻還繼續服用相同的藥量,就不好了。

藥物跟保健食品一樣,需要肝臟和腎臟分解,所以會導致肝功能和腎功能變差,而且很多時候會觸發自律神經失調。當狀況穩定後猛然停藥,也可能出現戒斷現象或其他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失眠症已經有改善的人,如果繼續服用安眠藥,起床後會有一段時間睡意依舊在。這就是藥效太強的關係,無法趕走睡意。

當身體狀況好轉,就該慢慢減少用藥。最終目的還是要努力停藥。如果沒有堅持到完全停藥,症狀會再復發。認真且謹慎設定停藥目標的人,則很少會再復發。

我理解各位不安的心情,但是「減少」用藥是預防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再復發的重要過程。請改變你的想法,不要再心懷不安,慢慢減少藥量吧!

3.不適合的食物減少

常看電視節目介紹「吃了某食物有益身體健康」。可是,卻有真實案例是道聽塗說後未經查證,就比照辦理,最後反而讓內臟受損。

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不可能一模一樣。有一份DNA研究報告指出,人有百百種,就以食物過敏為例,多數人可以吃的小麥,仍有人會對它過敏,對小麥過敏的人如果吃了小麥,會出現蕁麻疹或過敏性休克。現在烤得蓬鬆柔軟的美味吐司很受歡迎,常常有人排隊搶購。對小麥過敏的人,就算吐司多麼美味,他還是不能吃。而對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而言,高GI值的吐司屬於會對內臟造成負擔的食物,會削弱內臟功能。

香蕉是可以提升副交感神經作用的食物之一。他會促進血清素分泌,我會建議患者吃香蕉,可是也有人一吃香蕉就腹瀉,表示他的體質不適合吃香蕉

為了身體好而吃某種食物,但如果反而讓身體出狀況,這就本末倒置了。仔魚也是一樣。它富含能促進血清素分泌的維生素B6,是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優質食物,然而它同時也有讓尿酸變高的作用。對痛風或尿酸過高的人來說,吃了仔魚反而會升高尿酸指數,引發痛風。雖然有益改善自律神經功能,但是對有痛風的人來說,它就是不適合的食物。

因為每個人體質和身體狀況不同,有益於A的食物可能是導致B症狀的原因。如果每天持續攝取不適合自己體質的食物,長久下來對整體健康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當你察覺絲毫不對勁時,就要思考是否要減少分量或頻率。

正視自己的身體反應,豎起你的天線,仔細觀察身體的變化,才是維持健康的秘訣所在。

不適合的食物就要適度斷舍離,如此才能真正遠離不適症狀。

相關焦點

  • 肝病「加速器」,這3種早餐,吃多了或對肝不好,很多人還天天吃
    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不吃早餐對身體的危害很大,吃得不健康危害更大,我們的肝是代謝和合成營養的器官,一些不好的飲食習慣都會對肝臟造成影響。而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不僅要吃還要吃好,而且我們還要清楚哪些早飯是對於肝臟有害的?
  • B肝患者肝功能異常該怎麼吃?不妨聽聽這7個飲食建議
    它僅在健康體驗期間被發現。另一組B型肝炎表面抗原攜帶者,無論是肝功能還是肝活檢,都沒有異常改變。B肝肝功能不正常必須要在飲食方面特別注意。那麼,B肝肝功能不正常應該如何正確飲食?第一、注意要把煙戒掉B型肝炎患者應該戒菸。
  • 吃什麼養肝?從這3方面調整,守護你的小心「肝」!
    很多人由於熬夜,暴飲暴食,喝酒,亂吃藥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日積夜累會對肝臟有所傷害,肝臟作為人體中非常重要的代謝器官,當肝臟受損,肝功能下降,體內堆積的毒素無法及時排解,就會導致身體機能越來越差,保護肝臟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認真對待的事情,具體來說,吃什麼養肝?
  • 50歲後,儘量堅持3種飲食習慣,身體吸收豐富營養,一天天變健康
    而老年人在步入衰老期之後,身體對營養的需求量增加,但腸胃的狀態卻阻礙了營養的吸收,所以在飲食上,我們更應該多下功夫,找到合適的飲食方法,補充營養,維持健康。50歲後,儘量堅持3種飲食習慣,讓身體吸收豐富營養吃飯時保持心情愉悅,不帶著負面情緒吃飯其實很多朋友都會忽視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情緒因素,情緒對我們的食慾、進食心情以及腸胃的消化系統都有一定的影響。
  • 保健食品27種功能釋義
    保健食品27種功能釋義【保健功能】對保健功能名稱展開,解讀功能作用及其保健定位和影響因素,目的是引導消費者正確理解保健功能名稱及其科學內涵。1、保健功能名稱的文字解釋。必要時,根據保健功能定位,補充與促進機體健康有關的修飾用語。如「(潤腸)通便」解釋為「幫助排便」。
  • 頻繁發生下面3種情況,可能是肝臟病變,建議早去醫院做CT檢查
    一、頻繁發生下面3種情況,可能是肝臟病變,建議早去醫院做CT檢查1、沒有食慾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具有分泌膽汁的功能,膽汁是促進消化的重要物質。肝臟受損會使身體的消化能力變弱,所以肝功能變差會降低人的食慾,不想吃東西,有的人看見或聞見便想吐,那麼可能有肝硬化疾病。
  • 肝臟受損的人,早起時會有3種情況,恢復肝功能,需要堅持做到3點
    這個時候應該是很有食慾的,美美吃上一頓早餐,及時補充營養和能量。但是有一部分人早晨起來沒有食慾,並不是偶爾一天,天天都這樣,這個時候你得考慮肝臟出了問題。因為肝臟出問題,肝功能被削弱,膽汁分泌失衡,昨晚的飲食消化受影響,食物殘留胃中,早晨起來有飽腹感,根本不想吃東西。
  • 男人注意:3種食物是「天然避孕藥」,為了「小蝌蚪」健康要少吃
    而生活中,我們都知道一些錯誤的習慣會傷害到男性的生育能力,比如說長期久坐不動,吸菸、喝酒、熬夜等等。但可能讓你感到意外的是,除了這些生活習慣,有一些飲食也會影響到「小蝌蚪」的質量,特別是下面這3種食物,如果你正在備孕,應該少吃一點。
  • 飯後莫吸菸 錯誤飲食的五大習慣
    飲食是我們每日必作的功課,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能進食那就會健康。其實吃飯是一問學問,學好了可以保障身體的健康,學到錯誤的方法,那麼將會導致身體出現問題。你真的以為三餐很簡單嗎?其實人們往往都會在吃飯的小細節上出現問題,因此下面就講講關於日常飲食的一些錯誤的方法。
  • 毀掉孩子脾胃的「罪魁禍首」,是家長的3種習慣,娃積食又愛生病
    我問小姑是不是天天這麼給孩子喝湯,小姑告訴我說他奶奶覺著正在長個基本上天天給燉湯。看到這裡我感覺孩子是不是脾胃虛弱了,就讓小姑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檢查。醫生檢查之後,說是孩子積食了,天天喝營養湯,孩子發育尚未成熟的脾胃根本沒辦法去消化,導致食物堆積在腸胃裡,從而出現積食。
  • 肝功能不好的飲食調理妙方
    菊花枸杞茶肝功能不好怎麼調理?肝功能不好的人還可以用菊花、紅棗、枸杞、蒲公英等養肝食材泡茶喝,對於肝臟的保養非常有幫助。2、常吃十字花科蔬菜十字花科蔬菜能夠為人體提供多種健康保護,如預防癌症、保護心臟、減少炎症、養肝護肝、促進減肥等。常見十字花科蔬菜有:西蘭花、甘藍、白蘿蔔、花椰菜、芥菜、白菜、菜薹、芥蘭等。
  • 坐月子這5個錯誤飲食習慣,不但沒好處還易損害產婦健康
    導讀:坐月子這5個錯誤飲食習慣,不但沒好處還易損害產婦健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坐月子這5個錯誤飲食習慣,不但沒好處還易損害產婦健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坐月子杜絕3個錯誤飲食習慣:多吃雞蛋、不吃鹽、多喝紅糖水……
    需要慢慢恢復,月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最為主要的就在飲食方面。往往這時,家中的老人都會格外緊張,習慣性按照老舊的習俗叮囑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可並不是所有傳統的飲食習慣都是可以,若不及時糾正,反而會誤傷寶媽或寶寶的身體。
  • 3種早餐常吃對身體沒好處,很多人還在天天吃,早看早知道
    脾臟對我們人體非常重要,不僅是解讀場所,而且還可以分解食物中的很多養分,所以如果我們沒有能夠健康的飲食,就容易出現肝臟疾病,特別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早餐,那我們就要分清哪些是對肝臟有害的。3種早餐堪稱肝病「加速器」,越吃肝越「爛」1、油條油條是不少人早餐必備的食物,很多人都喜歡吃油條,甚至每頓早餐都會看到油條的身影。然而油條雖然說好吃,但是油條是屬於油炸的食品,油炸中一定會放明礬。相信大家都知道明礬是屬於有害物質,它含有鋁元素。食用過多的鋁元素會加速人體的衰老。
  • 這4種食物會讓奶水變少還變差,媽媽們要忌口,小心影響寶寶發育
    一、哺乳期媽媽快忌口,這4種食物會讓奶水質量變差還變少1、酒精類食物代表:啤酒、白酒、各種酒糟食物等不論是孕期還是哺乳期,孕媽都應該避免酒精攝入,包括直接喝酒或食用含酒精的食物及飲品。但具體回奶程度還是因人而異的,實在喜歡吃這類食物的寶媽,建議依次逐量去嘗試,如果嘗試後發現這些食物對自身奶水的分泌量確實沒有太大的影響,那麼就可以繼續吃。哺乳期一切建議小心為上,畢竟耽誤了孩子的口糧就比較麻煩了。
  • 春節網購保健食品已成風氣,是騙局還是健康保障?
    春節歸鄉前,為了體現各自的孝心,在城市追夢的年輕人一改往常,他們中無數人都選擇往老家寄去「前沿、科學、健康」消費觀,更寄去自己的一片孝心。在上海工作、老家在廣西南寧的80後小菲就是其中之一。今年的她歸鄉前,在春節禮品的選擇上一改以往送牛奶、餅乾、化妝品的習慣,而是花費了半個月的工資,通過天貓平臺給父母寄去了兩盒蛋白質粉、兩盒多維片(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片)、兩盒進口魚肝油。
  • 老年人堅持10個飲食習慣,營養均衡,吸收好,身體才更健康
    入冬以來,聽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補」,人們向來有冬補的習慣。事實上很多人沒有搞懂「冬補」的真正含義,誤以為吃肉就是大補,煲湯喝就是大補,或者是吃保健品。錯誤的進食方式或習慣,反而加重了人體的代謝負擔,對身體健康並無益處。
  • 【食品安全】不要讓錯誤的飲食習慣,傷害了我們的健康!
    近幾年由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已很少發生,但在依然保持傳統飲食習慣的地區,由發酵食品引起的中毒事件還時有發生,目前對米酵菌酸尚無特效解毒藥物,一旦中毒,病死率高達40%一100%。04預防諾如病毒傳播由於目前尚未有疫苗可以預防諾如病毒,預防諾如病毒的傳播應注意保持食物和飲用水清潔,飯前便後要用肥皂和水仔細清洗雙手,要及時清洗飲食用具;做到生熟分開;食品要完全煮熟,生食的水果和蔬菜要徹底清洗;正確儲存食品,食前重新加熱。
  • 肝功能異常,主要是這4個因素「惹禍」,飲酒還不算最危險的
    肝臟的功能非常重要,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首先就需要肝臟保持健康,如果肝臟的功能出現了損傷,那麼就會導致身體有明顯的異常症狀,或者因此出現其他疾病。目前大部分人的肝功能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異常,這是怎麼出現的呢?有哪些情況會造成肝功能異常?
  • 代謝離不開肝臟,肝功能不好時,飲食應如何調理?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代謝與合成器官,肝臟功能下降的時候,會導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3大營養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維生素等代謝異常。那麼,在肝臟健康受影響的時候,飲食與肝功能是如何互動的?需要通過哪些飲食調理來促進肝功能的維護呢?咱們現在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