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堅持10個飲食習慣,營養均衡,吸收好,身體才更健康

2021-01-16 天天養生匯

入冬以來,聽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補」,人們向來有冬補的習慣。

事實上很多人沒有搞懂「冬補」的真正含義,誤以為吃肉就是大補,煲湯喝就是大補,或者是吃保健品。

錯誤的進食方式或習慣,反而加重了人體的代謝負擔,對身體健康並無益處。

營養素對人體健康沒有「貴賤」之分

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維持人體健康的營養素共有七大類,分別是: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礦物質、水以及纖維素。

其中前三者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合稱「三大」營養素;而人體需求量最大的是水。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是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吸收腸道中的有害物質並排出體外,對人體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七大」營養素對人體而言,過多或不足,都會威脅人體的健康,只有保持合理的均衡,才能更好地維持人體健康。

而「冬補」,是指在冬季,因為天氣寒冷、光照不足,缺乏運動,天氣乾燥等因素,人體對某一方面的營養需求量大或吸收不好等因素,從而導致營養不良,進而採取一定不補救措施,從而更好地保護人體健康。

老年人冬季容易缺的營養有水分、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D、鈣質等等,所以在飲食方面我們需相應的做出調整,而肉類食物僅僅是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與鈣質較為豐富,單純地理解為吃肉就是「冬補」是不合理的。

沒有不健康的食物,只有不健康的飲食方式

不同的食物中,其營養成分不同,因此我們需要進食更多種類的食物,才更有利於營養均衡,更有利於人體健康。

而我們經常說的「垃圾」食品,比如油炸食品、醃製食品、生加工食品等等,事實上與油脂過高、高鹽以及不明確的一些食品添加劑,如果進食過多會加重人體代謝負擔,因此老年人要少吃才好。

然而少作為健康食品,只要是不過期、腐敗,還是可以吃的,並非完全不能吃。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吃肯定比沒得吃要好。

而對於一些高蛋白食物,如牛奶、肉類,雞蛋包括一些保健食品,也不是說吃得越多就越好。若超過人體代謝需求,也會導致營養失衡,不利於人體健康。

由此可見,作為合格的食品,其本身是沒有健康與不健康的區別的,關鍵取決於我們的飲食習慣。飲食習慣決定了食物中的營養是對人體有利還是有害。

給老年人十個飲食建議:

1、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

2、「三餐」不僅要定時,還要定量(一般是7——8分飽即可);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進食過程要注意細嚼慢咽。

3、每天要吃3——5份主食,可以是各種穀物、麵食以及薯類食物;每天吃2——5份高蛋白食物,可以是畜瘦肉、家禽肉、海鮮或河鮮以及雞蛋、牛奶、豆類或堅果類食物。

4、每天吃300——500克新鮮蔬菜,其中至少有1份綠葉蔬菜,大部分可以放到晚餐進食;同時每天吃300克左右的新鮮水果。

5、每天喝水1200——1500毫升,以溫開水為宜,尤其是早上起床之後與晚餐睡覺之前需要喝水。少以咖啡、濃茶以及碳酸飲料等代替喝水。

6、多吃新鮮食材,能看到原材料的加工食品;少吃醃製、深加工食品。

7、飲食要以清淡為主,少吃重口味食物,尤其是高鹽、高油、高糖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8、不喝酒,尤其是高度的白酒,以及大量的啤酒。

9、不要吃飽就睡;尤其是冬季,飯後先靜坐30分鐘,然後可以適當的運動鍛鍊,

10、吃飯也要注意心情,心情不好也會影響食慾,影響營養的消化吸收。

除了合理的飲食習慣之外,還需要注意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堅持運動鍛鍊,保持樂觀的心態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最後祝大家都身體健康,吃嘛嘛香。

相關焦點

  • 老年人堅持九種飲食習慣,營養吸收好,身體更加健康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各個身體機能都出現代謝下降的情況,有的時候會出現營養流失的嚴重表現,在加上老年人腸道功能減弱,從而促使體內吃進去的食物不能夠及時吸收,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導致營養缺乏等情況發生,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營養飲食均衡。
  • 人老之後,堅持九種飲食習慣,營養吸收好,身體更健康
    人老之後,基礎代謝功能下降,營養流失嚴重。加上胃腸功能減弱,所以營養吸收與利用率下降,就容易出現脂肪堆積越來越多,而其他營養素缺乏等營養不良現象。所以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更要注意營養均衡。事實上,對於老年人來說,除了合理選擇食物之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包括烹飪方式以及情緒等,才更有利於人體對營養的消化吸收,提高人體的代謝功能,防止營養過多的流失,才更有利於人體健康。
  • 老年人飲食要符合3個「步驟」,營養又健康,堅持下來,身體強壯
    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營養,而這些營養也都會成為支撐我們體內各個器官正常運轉的關鍵因素。很多朋友都把關注點放在食物好不好吃上,其實我們更需要了解這些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過合理搭配,達到膳食均衡的目標,才能守住健康,讓身體越來越強健。
  • 老年人深冬飲食,「5宜,3忌」,營養好,身體才健康
    老年人深冬飲食,「5宜,3忌」,營養好,身體才健康  冬至(12月21日),進入了「冬三月」的最後一個月,也是一年之中最為寒冷的一個月,俗稱「數九寒天」便是這個時候。很多老年人因為飲食不恰當的緣故,給身體代謝功能加重了負擔,加上缺乏運動鍛鍊,所以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尤其是高齡老人。
  • 老年人堅持「七大」膳食原則,補充營養,延緩衰老,更健康
    老年人堅持「七大」膳食原則,補充營養,延緩衰老,更健康生老病死是人體生物系統的自然規律,雖然是不可阻擋和逆轉的。但是,通過一些養生方法可以延緩人體衰老的速度。很多相同年齡的人出現不同的衰老特徵,就已經很好的驗證了這一觀點。
  • 老年人飲食需控制好3個步驟,守住健康身體強壯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飲食習慣也慢慢發生了變化,越來越愛吃重口味食物,會優先選擇易消化的食物,主動避開寒涼刺激性食物……這些變化也在提醒我們:身體正在衰老。對於大家來說,進食不僅是一種填飽肚子的方式,更是獲取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的方式。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營養,而這些營養也都會成為支撐我們體內各個器官正常運轉的關鍵因素。
  • 50歲後,儘量堅持3種飲食習慣,身體吸收豐富營養,一天天變健康
    但腸胃功能下降已成事實,所以在進行消化和吸收工作的時候,也多有懈怠,經常「偷懶」,導致我們飯後消化不良,營養的吸收與利用率低,最終引起營養不良、肥胖等症狀。而老年人在步入衰老期之後,身體對營養的需求量增加,但腸胃的狀態卻阻礙了營養的吸收,所以在飲食上,我們更應該多下功夫,找到合適的飲食方法,補充營養,維持健康。
  • 老年人的晚餐要「挑剔」!牢記4個原則,全面吸收營養
    上了年紀的人想要正確保養身體,應該講究細節,特別是飲食注意事項得了解。很多人忽略了飲食健康的重要性,可能在胡亂飲食的影響下讓消化系統功能降低,食物中的營養還很難被吸收。可見,想要保養好身體多講究不是壞事,應該通過正確的飲食方法來獲取營養,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同時保護消化系統,提高抵抗力。
  • 老年人的晚餐,多「講究」不是壞事,做到這4點,營養好吸收
    很多朋友都把「晚餐吃得像乞丐」理解得太簡單,其實晚餐的重要性不亞於早餐,晚餐怎麼吃、吃什麼,都影響著人體的健康。尤其是需要補充營養的老年人,合理安排晚餐,重視搭配的科學性,才能保證營養充足,身體健康。但對於老年人來說,晚餐吃得太晚是不合適的,因為老年人的消化系統比較差,吃得越晚越影響消化和吸收,甚至會降低睡眠質量。除此之外,晚餐吃得太晚,也會更容易發胖,而體重增長對於老年人來說,也是增加患病風險的一個健康隱患。
  • 老年人堅持三大「膳食原則」,補充營養,提高免疫力,越來越健康
    但也有一部分朋友看起來比同齡人更年輕,更健康,是因為他們打破了自然規律嗎?並不是,可能他們只是堅持了一些良好的習慣。一個人的習慣會直接影響其壽命,其中,飲食習慣是左右人體健康、決定人的壽命的關鍵因素,在飲食上多加注意,相信你也能健健康康度過下半生。
  • 好的飲食習慣讓幼兒健康成長,均衡膳食很重要!
    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對營養的需求非常廣泛。現代家庭的生活條件優越,理應不存在營養問題。怎樣才能糾正孩子挑食的毛病呢?必須堅持正面引導,耐心教育。家長不要遷就孩子偏食的毛病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語行動。父母自己的飲食習慣和結構要科學。孩子飲食結構上的合理、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飲食習慣和結構。孩子隨時隨地在觀察和學習父母,有時在餐桌上父母無意中會說:「這個菜真難吃!」「今天又吃這個菜,我最不喜歡吃了。」過了不久,父母可能發現孩子也不吃這個菜了。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必須讓孩子注意全面飲食,克服挑食的毛病。孩子的飯菜定時定量供應。吃飯多少孩子說了算,這是極其普遍的現象。
  • 飲食方式決定健康!冬季老年人健康飲食,應該這樣吃
    老年人如果在冬季的日常中能合理的安排飲食情況,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為身體健康打下基礎。要注意的是,因為老年人身體情況比較特殊,應該根據老人的具體情況,有效選擇。飲食習慣要健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下降,很多時候,飲食時間需要相應的調整,才能有效保證不會出現不適。在保證三餐正常飲食的同時,一般建議老年人晚餐早吃一點,儘量在6點左右食用。
  • 人老之後基礎代謝下降,飲食求「3變、4低」,營養吸收好,更健康
    老年人胃腸不好,人體基礎代謝功能下降,營養的吸收利用率低,且流失較為嚴重,所以更容易出現營養不良方面的問題。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人體健康的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排在首位。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應該怎麼吃,吃什麼才更有利於吸收營養,保持身體健康也是一門學問。
  • 老年人胃腸不好,吃飯時注意這5點,減輕胃部負擔,營養好吸收
    所以很多老年人經常在飯後出現消化不良、胃脹、打嗝等症狀,有些人或許已經習慣了,但這種情況是可以得到改善的,無需受煎熬。眾所周知,腸胃有著消化食物、分解食物、吸收營養的作用,胃腸健康,才能保證吃進去的食物被順利轉化為營養,運輸到人體各處。
  • 老年人大便不好解,飲食「3多1少」,堅持4件事,「驚喜」不斷
    而老年人經常幾天才有一次大便,糞便在人體產道中積留時間過長,導致部分毒素被腸道吸收,也會危害人體健康;此外,老年人還經常出現大便幹硬,出現排便困難現象;或者是排不乾淨,排便結束後,依然感覺很不舒服,這些均屬於便秘現象。事實上,除了胃腸疾病的因素之外,與飲食習慣是有很大關聯的。
  • 老年人冬日進補有講究!糾正這4個不良習慣,或能讓腸胃更健康
    眾所周知,上了年紀的人,身體衰老速度加快。到了冬季對抗寒冷的能力變差,更需要通過良好習慣的養成來調節身體,才能讓冬天身體保持健康。但是,在進補的過程中,飲食方法要正確,才能維護健康。因為有很多壞習慣會讓腸胃負擔加重,腸胃疾病出現後身體消化能力降低,食物中的營養物質無法被獲取,反而會造成營養流失。冬天進補,哪些飲食習慣可能對腸胃健康不利呢?1、不要大量吃肉上了年紀的人,冬天進補不要大量吃肉類食物,肉類食物含有脂肪,膽固醇,容易增加消化負擔,裡面的蛋白質也較豐富。
  • 素食主義者,每天添加3種食物,營養均衡,身體更健康
    肉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與糖類物質,而且非常容易被人體消化與吸收,與此同時,還含有豐富的各種礦物質與維生素,尤其是鈣質比素食要高很多。所以經常被人們視為營養食品。肉類食物種類很多,包括畜肉、家禽肉、以及各種海鮮魚河鮮等食物,是我們餐桌上非常重要的成員。
  • 李忠民代餐粉均衡營養餐三種吃法,哪種更適合你!_食用
    原標題:李忠民代餐粉均衡營養餐三種吃法,哪種更適合你! 李忠民代餐粉均衡營養餐有三種食用方法,分別是:隨餐、代餐及換食。很多朋友剛拿到代餐粉時並不知道這三種方式有什麼不一樣?應該怎麼吃才更適合自己。
  • 老年人日常堅持7大膳食原則,既補充營養還能夠延緩衰老
    2、葷素搭配人體每天都需要各種微量元素,比如說蛋白質、維生素、糖類、脂肪等營養成分,對於老年人來講需要的元素更加多,如果不及時補充很容易給老年人造成營養不良,所以老年人每天飲食都要葷素搭配,每天要保持300克左右的蔬菜和水果攝入這樣才能夠保證老年人營養均衡。
  • 你的營養均衡嗎?如何科學搭配飲食才健康?
    因此,這四類食物合稱「均衡的食物」,攝取齊了,基本就達到營養均衡了。均衡的飲食,是指每餐吃齊四類食物裡的七大養分,但熱量和油脂不能超標。纖維需足量。作為熱能的主要來源,五穀和蔬果需攝入足量,維生素和礦物質也不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