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由於疫情的關係,高考順延了一個月。隨著考期臨近,不少考生或多或少都會存在著緊張或者焦慮的情緒。如何緩解考前緊張的心情和對未來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呢?
不可忽略的一個事實就是大環境的影響。今年年初的疫情比較嚴峻,導致了我國大範圍的停課現象。大部分高考生的複習計劃被迫要做出臨時的調整,從在校複習變成了在家複習。在家複習無疑是對一位考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考驗。在這種環境下,不少考生會擔心學習效率的下降、擔心複課之後成績跟不上、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擔心……
大部分考生都處於不安的狀態,有的困於過去,有的對未知的一切感到焦慮。
顯然,高考是一場無硝煙的戰場,不僅考驗考生的學習能力,還考驗考生的心理素質。
我們嘗試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當你在為過去的成績感到懊惱、當你擔心這場高考會考砸的時候,其實你生命中的時間正在滴答滴答的溜走。你的思緒在思考的時候,不經意也被帶到了過去的回憶中或者對未來的幻想中。時間過去以後,你依然緊張和焦慮,並沒有一絲絲感到安心。倒不如嘗試把自己的思緒抓回當下吧!
防止思緒飄到過去或者飄到未來的第一步,就是觀察自己,察覺自己出現分心的狀況。
2.砍斷分心的念頭
接下來,我們嘗試理清自己哪一邊的問題比較嚴重,是困於過去,還是焦慮未來。如果是更傾向於對未來的焦慮,我們可以嘗試把注意力放到前額,想像用迷你透明的磚塊在額頭前方蓋一堵牆。這堵牆擋住所有在此時此刻之後才會發生的事情。如果是更傾向於過於,我們則是想像牆是蓋在腦袋後方。無論是將來發生什麼事情或者過去經歷了什麼,你都大可以躲在這堵牆後邊,讓自己的思緒慢慢停下來,回到當下。
3.當下行動+ing
分心了,嘗試回答一下:What are you doing ?
——我在攻克英語題;我在複習錯題;我在做數學模擬題……
Doing其實就是當下的狀態,如果你分心了,現在進行時就會馬上成為過去式。所以,要記住自己當下在做什麼。專心去做現在應該做的事情。
在高考答題的時候也是,遇到不懂的題,我們就更容易分心,沒有把握導致我們會擔心這道題會做錯,做錯了會不會考砸呢?思緒就會被帶到未來。這時候,把思緒拉回現在,解決當下的問題,是跳過這道題,去做下一道題,還是把這道題的關鍵信息逐一拆解分析攻克它。
一個百分之一百活在當下的人,他肯定會更敏銳地察覺自己當下需要做什麼。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高考前,我們會特別在意高考之後的人生;高考結束後,成績不盡人意,我們會特別後悔當初沒有再努力一點。其實,我們可以嘗試跳出自己的思緒,觀察自己的內心是否活在當下,當下最應該做的事情是什麼?
最後,祝願考生好好體驗一下人生中難忘的高考經歷,高考結束之後,積極樂觀去迎接人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