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我「追」了半年的家教小哥哥,真的是我在聊了10幾位清北學子後,決定最適合圖圖的那位。
顯然,大家的關注點都在我是如何找到了這麼優秀的家教小哥哥。先給大家個小方法,就是可以去你目標學校的BBS上發帖,是個效率很高的方法。如果在北京,北師大也有專門的公眾號登記需求,叫做「北師大家教部「。
也有讀者很期待我寫寫,和這些優秀學子聊完,收穫了什麼?
和這些清北優秀學子的聊天經歷,的確也是我去學習和調整自己教育理念的過程,也是讓我見識了現在的名校大學生有多厲害。
其實在決定找家教之前,也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到底我對這位家教的期望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兩個目的,檢查鞏固圖圖的學習,傳授一些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同時讓圖圖接觸優秀的榜樣。
在BBS上發出找家教信息後,我大概收到了20份簡歷,光是看簡歷,真的已經讓我大開眼界。
因為涉及隱私不方便對外公開簡歷,所以不能放具體的信息,但總結下來清北學子牛在兩個方面:
更別說他們獲得的各種證書、比賽得獎了,還有好幾位是保送的北大清華,可見是一路的學霸底子。
比如,有位碩士同學目標就是未來去聯合國就職,他所有的實習都是在各種聯合國的合作項目上;還有位學化學的女生,大二就確定了未來想去商業諮詢公司求職,所以她輔修了管理學第二學位,每個假期都在知名的諮詢公司實習;有位清華機械工程系的學霸,主要成就就是各種機器人的科研成果。
當然,這些簡歷上能看得到的優秀,肯定清北學子是有優勢的,真的和他們聊天才發現:優秀的學生有不少共性,但性格視野的差異依然大有不同。
學霸身上有哪些共性?
每個人我都問了同一個問題:如果只培養三種能力,你認為哪三個最重要?
學霸們給我的回覆不盡相同,自驅力、專注力、抵抗誘惑、自我認知、交流表達、抗挫能力、上進心等等。
最被高頻提及的是自我認知、自驅力和抗挫能力。
和清北學子聊天,最深的感受是他們知道要什麼,要去哪裡,即使是有位大一的學生,他也對於自己的長短板、未來目標有著很清晰的認知。
他們絕不是象牙塔裡的書呆子,他們很清楚地知道下一步求學規劃、職業起點、需要做哪些準備。
有位學語言的女生,她說早早地就決定未來不走語言專業路線,而是要去網際網路公司做運營,所以大學四年,BAT她都實習過,目前大四已經收到了好幾家offer,決定去阿里。
我問她想去網際網路公司是跟風還是想高薪?她說自己最終的夢想是創業,所以她需要儘快進入這個時代最大的創業主戰場去學習歷練。
很多人經常說18歲前的唯一目標是考大學,考上大學後卻沒了任何目標。因為這樣的孩子,是把父母外界的要求當作目標,而自己從來沒去考慮過我要追求什麼。
第二點是關於自驅力,也是我最大的困惑,這些學霸的學習動力來自於哪呢?聊了10幾位學霸,我發現他們分兩類,一類是那種一路學習就極其好,各種保送通關,他們覺得優秀的成績是默認的目標,「保持優秀」成為了他們的源動力;還有一類是中途逆襲,有一位當年的市理科狀元,初中還沉迷在電子遊戲的比賽裡,當然人家打比賽也打到了全國前列,後來高中他突然意識到父母的苦心,同伴的優秀,勵志考北大。
第三點,關於抗挫折能力,很多人覺得學霸順風順水,可是來到北大清華後,他們都分享了共同的一個感受:牛人太多,自己曾經的優秀無足掛齒。他們幾乎都經歷了重新定位自己、找出優勢的過程。
學霸和學霸有什麼不同?
即使都是清北的學霸,和他們聊天也會發現每個人的談吐、特質、理想大有不同。
有些同學就是典型的「好孩子」,一路學習好,畢業也準備去大家眼中優秀的工作去向;有位女生輔修了戲劇文學,經常參與製作很多節目,她說只要養得活自己,就會堅持自己的導演夢;也有位剛才四川考來的大一男生,他說北京的一切對他來說都很新鮮,還沒找到在這個城市的位置……
和大家多聊了幾句就會發現,同樣的名校教育賦予他們了很多學習能力和方法論,但從小成長環境的不同導致他們的冒險精神、職業訴求、人生關注點完全不同。
當然,此刻我認識的還只是18-24的他們,對他們來說人生才剛剛開始,清華北大也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和停留地。
但不得不感概,努力奮進的狀態是他們的共性,也是讓我默默地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的品質。
最後揭秘一下為什麼我在這麼多優秀的學霸中,給圖圖選擇了現在這位家教哥哥,因為他的眼裡有光,是那種有靈氣又堅定的光,還能點亮別人的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