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給所有家長上了一課!

2021-02-18 升學的秘訣

點擊上方升學的秘訣」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中午12點與您相約!

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

老大吳雲峰、老二吳大燕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

老四吳青峰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碩士;

老五吳天峰保送上了清華大學的碩士。

老三吳改燕也在備考研究生考試。

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我的一位老師朋友看完這個新聞後,十分感慨的說,吳爸爸和胡媽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強烈建議每位家長花費幾分鐘去讀一讀。吳治保夫妻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個土辦法,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就領回家讓孩子跟著他們下地幹活,讓他們體會父母沒有文化要受的苦頭。對於孩子來說,說一萬句道理,不如讓他們親身體驗來的更深刻。作為家中老大,吳雲峰從內心感激父母,經常給兄弟姐妹們講父母的不容易。孩子們假期、周末都會抽出至少半天的時間和父母一起勞動。相信知識改變命運,深知讀書機會來之不易,大哥的一句「清華北大見」,兄妹幾個堅守約定、堅定信念,共同攜手要跨進清華北大的校園。正因為這些孩子吃過生活的苦,才不覺得讀書有多苦;正因為這些孩子知道不讀書的人生有多苦,才會愈發的努力的讀書。吳家考入清華北大的四個孩子中,要麼是北大碩士,要麼是清華博士。如果用高考來衡量,這家孩子的成績只能算的上優秀,還不至於刷屏。但是拉伸時間的刻度,我們卻得到了迥異的答案。其實,對於中小學生也是一樣的。一年級成績優異的,不一定是小升初學習優異的。但小升初成績優異的,一定是持續努力的。如果孩子成績好,不要表揚成績,而是要表揚他努力的程度,讓孩子明白,之所以成績好是努力的結果。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也不要急著批評孩子,如果孩子是用功的,就要給他鼓勁加油,然後幫他查找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只要孩子一直在努力,那麼你要相信,更要讓孩子相信,一定能結出花來的。吳治保夫妻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沒有輔導孩子作業的能力,更沒有財力請家教,但這些孩子成績個個優秀。在《朗讀者》的舞臺上,馬伊琍曾講過一段有些心酸,但後來又有些感恩的事。她父母因為下鄉的原因,都沒有讀完初中,所以在馬伊琍都是一個人完成作業,遇到不會的問題,只能空著,第二天聽老師講。有一天,她看到一位爸爸在輔導自己孩子時,非常的羨慕。可是現在,再回憶起來,馬伊琍特別的感恩那段歲月,教會了她獨立,而她的成績在班級裡也始終在前幾名。現在很多家長都能夠輔導孩子作業,不是不可以輔導,但是一定要注方法,不能大包大攬,而是要注重啟發,引導,要讓孩子主動的去理解、去思考。對於孩子來說,年級越高,獨立學習能力的作用就會發揮的越明顯。為了讓孩子有學上,夫妻倆起早貪黑忙活。而他們對孩子說過最多的話,就是好好讀書。每天早上,只要聽到父母起床了,5個孩子也都趕緊起床,摸著黑,拿著各自的課本到院子或學校的燈下背書。這種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的勁頭,讓這些孩子想不努力都難,想不成材都難。相反,現在許多家長嘴裡讓孩子學習,卻要麼自己抱個手機玩個不停,或者打遊戲打個不停。不僅讓孩子心裡產生缺失感,更養成了不愛學習愛玩遊戲的毛病。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只有父母做出榜樣,家裡學習氛圍濃厚,孩子才可能勤學苦思。現實中,許多父母都比吳爸爸和胡媽媽的經濟條件好,給孩子的教育資源也更豐盛。但是在物質給予的同時,也別忘了精神給予,唯有雙管齊下,才能讓孩子變得優秀和努力。點亮【在看】,育人是一門學問!
依伊, 新女性辣媽, 以女兒之名寫文,以兩手執筆寫心,關注育兒、情感和家庭,陪伴400萬小學媽媽共成長。 / 作者 ▍素材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 聲明 ▍

各位親愛的讀者,近期,公眾號改變了推送規則,請大家多點文末在看,或者星標升學的秘訣,否則很可能看不到我們的更新了哦~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學習內容老師就先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孩子帶來一些幫助。
點擊頭像關注我們,我們將每天為大家更新好的教育理念,全面的學習資料,以及高效的學習方法,當然有任何想說的、想問的、想要的,都可以私信我們。我們會是您聽眾、朋友、老師。

求學之路,任重道遠,讓我們攜手並進,一起努力!

相關焦點

  • 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給所有家長上了一課
    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我的一位老師朋友看完這個新聞後,十分感慨的說,吳爸爸和胡媽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強烈建議每位家長花費幾分鐘去讀一讀。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學習
    一般子女能考上清華北大的,父母本身的條件也是不會差的。因為智商確實有遺傳,後天教育也很重要,兩者的完美結合,使孩子功成名就。但是陝北有一對農民夫婦,他們卻打破了這個定律。這對陝北農民夫婦叫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的五個孩子有4個已經考上了清華北大,另外一個也正在備考,他的目標也是清華
  • 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農民夫婦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期待,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更是父母的共同願望,要是考上清華北大,對於中國家長來說就是墳頭上燒了高香。因為北大清華是中國大學的頂尖金字塔,是極其難考的。但是來自陝西省的一對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還有一個正在備考,目標也是清華,這在這中國家庭中,堪稱奇蹟,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可以稱得上絕無僅有。
  • 物質不是成才的必要條件,這個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必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而這5個孩子的背後,則是一個共同奮鬥的家庭。父母的夢想:孩子考入清華北大如今的父母都望女成鳳,望子成龍,而考入中國頂級名校清華、北大,則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最高期望。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怎麼做到的?
    家裡一個清華北大的學子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一戶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
  • 一家有4個孩子考入清華北大,父母是如何做的,值得所有家長一看!
    「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 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老大吳雲峰、老二吳大燕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老四吳青峰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碩士;老五吳天峰保送上了清華大學的碩士。老三吳改燕也在備考研究生考試。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我的一位老師朋友看完這個新聞後,十分感慨的說,吳爸爸和胡媽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強烈建議每位家長花費幾分鐘去讀一讀。
  • 一家5娃,4人考入清華、北大,學霸之家的秘訣是什麼?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幾乎是每位同學和每位家長心裡最崇高的高等院校,如果誰家有1個孩子能夠考入簡直是光耀門楣的事情,就連學校、親戚朋友也會喜氣洋洋。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清北之家"的故事,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5個孩子,其中4人都先後考入清華、北大,還有1人在考清華、北大的路上!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 政府給父母發了30萬
    據微信公眾號「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7月21日消息,家裡一個清華北大的學子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一戶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 7月16日,當地政府給這個家庭頒發了30萬元獎勵資金。
  • 他家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政府獎30萬!
    一戶普通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夫妻兩人年輕時嘗盡了沒有文化的苦果,立志要讓孩子們學文化,上大學。「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們供上大學,通過知識改變命運。」這是吳治保夫婦對子女教育鍥而不捨的堅持。
  • 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二兒子吳青峰這樣說……
    最近,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的一戶農民家庭「揚名全國」了,因為這家的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這在當地可以說是一個大新聞,7月16日,延安市安寨區委、區政府給吳治保一家頒發了「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耕讀家庭」牌匾以及30萬獎金,妥妥地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教五子、名俱揚」大戲。02很多人關注吳治保一家的原因,都是好奇於這對農民父母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
  • 陝西農民夫婦五個孩子考上清華北大
    在陝西安塞區有一對農民夫婦,他們平凡而又偉大,平凡的是他們跟很多農村父母一樣,過著普通的農民生活,每天辛苦勞作照顧孩子。不平凡的是他們五個孩子都考上了清華或者北大。有一個即將報考北大或清華。什麼樣的父母這麼厲害,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
  • 一家5個孩子4個清華北大,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變「貴子」
    每年幾百萬上千萬的人參加高考,最後的狀元也不過幾十人,這比例小到可以不計,難道就是這微弱可以不計的數字就能斷定「寒門難出貴子」?中國寒門名人「破爛王」王中德,與妻子二人靠撿破爛和耕種4畝薄田,教育出了三個極其優秀的孩子:大女兒王霞以高考590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後到北大攻讀碩博;二女兒王燕以高考576分考入北京林業大學,畢業後到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小兒子王磊以高考649分考入清華大學,後繼續考取了本校的碩博連讀。
  • 她目不識丁挑擔子賣蘋果,5個兒女4個清華北大,還有1個正在考
    面朝黃土背朝天」,是我國大部分百姓的真實寫照,這些吃盡生活苦楚的人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讀書,出人頭地,改變命運,然而,與城裡人比起來,無論是資源、還是教育,農家子弟,都有極大的差距,想要出一個大學生,難比登天,然而,今天要講的這對農民夫婦5個孩子,卻有4個上了清華北大,剩下的一個,也正在考,他們便是吳治保、胡治愛夫婦。
  • 考入清華、北大的那些學霸,到底是拼實力,還是拼家長?
    這幾年的高考狀元,也很難再看到農村裡面供養出來的,很多都是家境又好,自己又厲害的人,但我還是覺得,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是你沒有知識,是一定改變不了命運的。」熊軒昂的父母是外交官,他從小和父母到過很多國家,比如巴西、東帝汶、印度尼西亞等等,很大程度上開闊了他的眼界。
  • 寒門貴子:農家兄妹五人全考上大學,四人考入清華北大讀碩士博士
    在陝西延安安塞區白坪街道五裡灣村有一對農民夫婦,丈夫名叫吳治保,初中只上了一年便輟學回家種地。妻子名叫胡治愛,連一天的學都沒有上過。他們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他們這五個子女不僅全都考上了大學,而且有四個在清華北大讀博士、碩士。這樣的家庭確實令人為之驚嘆。
  • 2020年西工大附中高考錄取結果:87人考入北大清華
    有人說西工大附中只是清華北大的搬運工,不是學霸的製造者。五大只是把全省尖子生集中起來,然後輸送給清華北大。這句話難免有失偏頗,如果沒有好的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成績優秀的學生進來也很難有好成績。現在西安小升初民辦小學已經全面實行搖號政策,而上什麼高中,是由學生的考試成績和主觀意向決定。
  • 衡水中學提前批67人考入清華北大,家長卻抱怨:有悖教育初衷和本質
    據喜報稱,目前衡水中學已有67人被清華北大提前錄取,其中66人是通過各類競賽以及強基計劃被清華北大錄取,佔到全省的69%。不得不感嘆衡水中學還是實力不凡,以一所中學的名義就拿到了全省提前批次考入清華北大的近七成名額,實力真是不容小覷,這也是對學校最好的宣傳了。況且,這還只是提前批次,還不包括本科一批次,因此還不是最終考入清華北大的總人數。
  • 山東一座小縣城,2所中學共5人考入清華北大,這才是縣中的出路
    山東一座小縣城,2所中學共5人考入清華北大,這才是縣中的出路前段時間,筆者寫了兩篇文章,分別介紹了河南省的兩所縣城中學,鄲城一高與光山二高。這兩所中學雖然位於縣城,但是每年卻都有數十人考入清華北大,令人咋舌!除了江蘇省許多實力超強的縣中能勉強媲美外,我國幾乎再也找不出另一所這麼牛的縣城中學了。
  • 鞍山一中今年3人考入北大7人考入清華
    隨著一張張高考錄取通知書的到來,老師、家長以及考生們的心才算是踏實下來。昨日,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共有3人考入北大,全部來自於鞍山一中,同時鞍山一中還有7名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記者從北大遼寧招生組了解到,今年鞍山共有3名考生被北大錄取,人數與去年持平,且今年3人均來自鞍山一中。
  • 考入清華北大需要具備的三要素
    今年我又一個朋友的孩子考入了清華,加上自己曾經長期教實驗班的經歷,讓我特別關注優秀學生的成長。那天和另一個朋友聊起優秀學生問題,聊起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素養問題,引發我一些感慨,讓我思考清華北大等優秀學生到底有哪些優秀的品質成就了他們。從三個層面來看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清華北大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