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農民夫婦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2020-09-07 積極家庭教育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期待,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更是父母的共同願望,要是考上清華北大,對於中國家長來說就是墳頭上燒了高香。因為北大清華是中國大學的頂尖金字塔,是極其難考的。

但是來自陝西省的一對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還有一個正在備考,目標也是清華,這在這中國家庭中,堪稱奇蹟,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可以稱得上絕無僅有。這其中:

老大吳雲峰、老二吳大燕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

老四吳青峰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碩士;

老五吳天峰保送上了清華大學的碩士;

老三吳改燕也在備考清華研究生考試。

孩子們之所以各個這麼優秀,主要還是老兩口的教育方式與眾不同。吳治保夫妻雖然是老農民,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們卻有一套自己教育孩子的土辦法。正是因為這些土辦法,才讓孩子們你超我趕,集體實現了清華北大的夢想。

首先要讓孩子們學會吃苦。如果哪個孩子不好好學習,就帶著他們下地幹農活,讓他們體會到沒文化的苦頭。只有這樣,孩子們才知道認真學習。其次要堅持正面引導,鼓勵孩子不斷努力,孩子考試成績好了,要讓他們意識到為什麼,考試成績差了要鼓勵,給孩子增強信心。再次要重視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養成比學趕超的氣氛,自從大兒子考上清華後,其他孩子就以大哥為榜樣,一心只考頂尖大學,在這種互相互助、比學趕超的氛圍中,一起上進,共同進步。

現實中,我們每個家庭不一定是「精英富豪家庭」,不一定給孩子優渥的物質條件和學習捷徑,但是父母完全可以做出榜樣,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孩子才可能勤學努力,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相關焦點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學習
    一般子女能考上清華北大的,父母本身的條件也是不會差的。因為智商確實有遺傳,後天教育也很重要,兩者的完美結合,使孩子功成名就。但是陝北有一對農民夫婦,他們卻打破了這個定律。這對陝北農民夫婦叫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的五個孩子有4個已經考上了清華北大,另外一個也正在備考,他的目標也是清華
  • 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給所有家長上了一課
    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我的一位老師朋友看完這個新聞後,十分感慨的說,吳爸爸和胡媽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強烈建議每位家長花費幾分鐘去讀一讀。
  • 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給所有家長上了一課!
    獲取更多教育經驗、方法、學習資料等,每天中午12點與您相約!▼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老大吳雲峰、老二吳大燕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老四吳青峰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碩士;老五吳天峰保送上了清華大學的碩士。老三吳改燕也在備考研究生考試。
  • 物質不是成才的必要條件,這個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必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而這5個孩子的背後,則是一個共同奮鬥的家庭。父母的夢想:孩子考入清華北大如今的父母都望女成鳳,望子成龍,而考入中國頂級名校清華、北大,則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最高期望。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怎麼做到的?
    家裡一個清華北大的學子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一戶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 政府給父母發了30萬
    據微信公眾號「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7月21日消息,家裡一個清華北大的學子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一戶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 7月16日,當地政府給這個家庭頒發了30萬元獎勵資金。
  • 一家5娃,4人考入清華、北大,學霸之家的秘訣是什麼?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幾乎是每位同學和每位家長心裡最崇高的高等院校,如果誰家有1個孩子能夠考入簡直是光耀門楣的事情,就連學校、親戚朋友也會喜氣洋洋。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清北之家"的故事,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5個孩子,其中4人都先後考入清華、北大,還有1人在考清華、北大的路上!
  • 他家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政府獎30萬!
    一戶普通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也開創了安塞教育史上的「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育人典範。
  • 一家有4個孩子考入清華北大,父母是如何做的,值得所有家長一看!
    「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 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我的一位老師朋友看完這個新聞後,十分感慨的說,吳爸爸和胡媽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強烈建議每位家長花費幾分鐘去讀一讀。吳治保夫妻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個土辦法,如果孩子不好好學習,就領回家讓孩子跟著他們下地幹活,讓他們體會父母沒有文化要受的苦頭。對於孩子來說,說一萬句道理,不如讓他們親身體驗來的更深刻。
  • 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二兒子吳青峰這樣說……
    最近,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的一戶農民家庭「揚名全國」了,因為這家的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這在當地可以說是一個大新聞,7月16日,延安市安寨區委、區政府給吳治保一家頒發了「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耕讀家庭」牌匾以及30萬獎金,妥妥地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教五子、名俱揚」大戲。02很多人關注吳治保一家的原因,都是好奇於這對農民父母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
  • 陝西農民夫婦五個孩子考上清華北大
    在陝西安塞區有一對農民夫婦,他們平凡而又偉大,平凡的是他們跟很多農村父母一樣,過著普通的農民生活,每天辛苦勞作照顧孩子。不平凡的是他們五個孩子都考上了清華或者北大。有一個即將報考北大或清華。什麼樣的父母這麼厲害,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
  • 一家5個孩子4個清華北大,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變「貴子」
    中國寒門名人「破爛王」王中德,與妻子二人靠撿破爛和耕種4畝薄田,教育出了三個極其優秀的孩子:大女兒王霞以高考590分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後到北大攻讀碩博;二女兒王燕以高考576分考入北京林業大學,畢業後到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小兒子王磊以高考649分考入清華大學,後繼續考取了本校的碩博連讀。
  • 她目不識丁挑擔子賣蘋果,5個兒女4個清華北大,還有1個正在考
    面朝黃土背朝天」,是我國大部分百姓的真實寫照,這些吃盡生活苦楚的人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讀書,出人頭地,改變命運,然而,與城裡人比起來,無論是資源、還是教育,農家子弟,都有極大的差距,想要出一個大學生,難比登天,然而,今天要講的這對農民夫婦5個孩子,卻有4個上了清華北大,剩下的一個,也正在考,他們便是吳治保、胡治愛夫婦。
  • 考入清華北大需要具備的三要素
    今年我又一個朋友的孩子考入了清華,加上自己曾經長期教實驗班的經歷,讓我特別關注優秀學生的成長。那天和另一個朋友聊起優秀學生問題,聊起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素養問題,引發我一些感慨,讓我思考清華北大等優秀學生到底有哪些優秀的品質成就了他們。從三個層面來看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清華北大學子。
  • 山東一座小縣城,2所中學共5人考入清華北大,這才是縣中的出路
    山東一座小縣城,2所中學共5人考入清華北大,這才是縣中的出路前段時間,筆者寫了兩篇文章,分別介紹了河南省的兩所縣城中學,鄲城一高與光山二高。這兩所中學雖然位於縣城,但是每年卻都有數十人考入清華北大,令人咋舌!除了江蘇省許多實力超強的縣中能勉強媲美外,我國幾乎再也找不出另一所這麼牛的縣城中學了。
  • 全班一半進清華北大,這位35年教齡的老師,值得所有人學習
    全班一半進清華北大,這位35年教齡的老師,值得所有人學習2018年這屆高考中,杭州第二中學的一個班創造了一個神話,看看那年他們的成績:全班48人中,15個考入北大,9個考入清華,5個考入復旦,8個考入上海交大,6個考入浙大。
  • 寒門貴子:農家兄妹五人全考上大學,四人考入清華北大讀碩士博士
    如果我們看了陝西延安五兄妹的故事,就不難發現:只要付出努力,寒門出貴子並不難。在陝西延安安塞區白坪街道五裡灣村有一對農民夫婦,丈夫名叫吳治保,初中只上了一年便輟學回家種地。妻子名叫胡治愛,連一天的學都沒有上過。他們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他們這五個子女不僅全都考上了大學,而且有四個在清華北大讀博士、碩士。這樣的家庭確實令人為之驚嘆。
  • 湖南雙胞胎同時考入清華北大,背後的家庭教育值得學習
    一個家庭出兩個學霸,同時考入清華北大,是種怎樣的幸福?這種感受,大概只有湖南省慈利縣的趙忠其知道。但其實趙忠其並沒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只是這個淳樸的莊稼人明白一個道理:大山裡的孩子沒有別的出路,唯有教育才能改變命運。
  • 農村父母教出清北娃,這位農民父親的教育方式,值得很多父母學習
    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引言很多人可能會有一個固定思維,為了能夠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以很多家長都會花費大量的資金送孩子去參加補習班興趣班。這樣的一種方式對於家庭條件並不好的父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但其實孩子成就,並不是只有錢才能夠打造出來的。
  • 衡水中學提前批67人考入清華北大,家長卻抱怨:有悖教育初衷和本質
    據喜報稱,目前衡水中學已有67人被清華北大提前錄取,其中66人是通過各類競賽以及強基計劃被清華北大錄取,佔到全省的69%。不得不感嘆衡水中學還是實力不凡,以一所中學的名義就拿到了全省提前批次考入清華北大的近七成名額,實力真是不容小覷,這也是對學校最好的宣傳了。況且,這還只是提前批次,還不包括本科一批次,因此還不是最終考入清華北大的總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