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不是成才的必要條件,這個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

2020-12-15 遠大生涯規劃研究院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必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而這5個孩子的背後,則是一個共同奮鬥的家庭。

父母的夢想:孩子考入清華北大

如今的父母都望女成鳳,望子成龍,而考入中國頂級名校清華、北大,則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最高期望。在熱門電影《銀河補習班》中的學校、老師、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是要能考入清華大學。但是畢竟清華、北大每年的招生名額有限,考入這2所名校,是每個家庭、每對父母做夢都想實現的事情。

寒門出貴子: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清華北大

去年網上被這樣一則新聞刷屏了《一家5個孩子,4個都考進了清華北大!這家父母到底是怎麼教育的?》:

新聞的內容是,在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有一個農民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

2018年7月16日,當地政府給這個家庭,頒發了30萬元獎勵資金,重獎「耕讀家庭」。

該家庭的戶主吳治保,是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白坪街道辦五裡灣村村民,他和妻子胡治愛育有5個孩子(三子兩女)。因為生在農村,出身貧寒,吳治保初中只上了一年便輟學回家耕地,妻子胡治愛更是沒有上過一天學。

2015年6月,大兒子吳雲峰(老大)順利考入清華大學軟體工程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2015年,小兒子吳天峰(老五)也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攻讀碩士學位;

2017年6月27日,吳大燕(老二)和吳青峰(老四)分別收到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及北京大學電子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

小女兒吳改燕(老三)從西安醫學院畢業後,進入陝西省婦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辭去工作,開始備考,準備邁進清華或北大的校園,將一家人的夢畫圓。

要知道一個家庭出一個清華、北大已經是很難了,畢竟是萬裡挑一的比例,而這個農村家裡竟然出了4個清華、北大,小女兒也是非常優秀。尤其是在「寒門難處貴子」,唱衰寒門讀書難時代,這樣寒門出才子的例子就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可以說這5個孩子的父母已經是非常優秀了,而他們自己並非高學歷,僅僅是只受過一年或者根本沒受過學校教育。那在如此貧寒、父母教育水平又低的家庭中,那這對農村的夫婦如何把這5個孩子教育成才的呢?

物質水平不是成才的必要條件

從物質條件來看,這5個孩子出身農民家庭,父母沒什麼文化,只能靠做農活和一點小生意,要養活和供5個孩子讀書,家中的貧困程度可想而知,僅僅實現溫飽和有學上,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可是貧困的生活,物質上的匱乏並沒有影響到這5個孩子的學習和上進。所以現在的很多父母認為,只要給了孩子最好的物質條件,讓孩子住大房子、吃好的、穿名牌,報了各種補習班,盡最大的能力給孩子創造好的環境,孩子就能學得好、成績好,這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物質好了,並不代表孩子就能一定會好好學習,還需要父母做好榜樣,言傳身教。

有太多太多的父母只重物質條件,而忽律了孩子的精神和品格方面的教育,導致一部分孩子意志不堅定、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或者養成了拖拉、懶散、依賴心過強的壞習慣。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吳治保夫婦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有著農村人的質樸,勤奮,非常能吃苦,哪怕撫養孩子讀書再苦再累,他們也沒有放棄,也從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即便是沒錢四處貸款,他們也儘量不讓孩子知道,要讓孩子們安心上學。

所以家裡雖然貧困,但是父母並沒有把焦慮傳給孩子,而是給孩子樹立了樂觀、堅強的榜樣,給孩子提供了和諧溫馨、互幫互助的家庭氛圍。孩子們並沒有因為家庭條件不好而自卑,反而在學習上彼此比賽,看誰學得更好,看誰考的分數更高。

反觀一些家庭,由於父母的不正確的教育方式和社會的不良風氣,導致有一些孩子虛榮心過強,小小年紀就要攀比,比吃比穿,父母不滿足自己,就發脾氣、不好好學習來威脅。

質樸老實、懂得感恩的父母,也幫助孩子養成了正確的三觀,家裡的每個孩子都很積極樂觀向上。家中的老大說,父母對他最大的影響就是讓他懂得感恩。「他們用行動讓我學會了堅強、堅持與堅定。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我始終不會放棄自己的夢想。

吳治保告訴採訪的記者,孩子們從小就很懂事,也從來沒有因為學習打過或者罵過孩子。「我和愛人都沒什『麼文化,教育孩子們用的都是一些土辦法、笨辦法。如果在學校不好好學習,就領回家讓跟著我們一起下地幹活,讓他們體會父母沒有文化要受的苦頭。」

相對於很多父母不願意讓孩子吃苦,給孩子創造了優越的家庭條件,培訓班上了那麼多但是孩子成績依然不好,依然沒有考上名校,歸根結底是孩子對於學習沒有一顆堅持到底、不怕苦難的決心。而這對農村夫婦的教育方式顯得笨拙和落後,但卻是最適合他們的家庭、最有效的教育方式。從小培養孩子勤奮學習的習慣和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善於合作、積極樂觀向上的思想品質,比上多少培訓班、吃多少山珍海味、穿多少名牌都有用的多。

相關焦點

  • 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農民夫婦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期待,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更是父母的共同願望,要是考上清華北大,對於中國家長來說就是墳頭上燒了高香。因為北大清華是中國大學的頂尖金字塔,是極其難考的。但是來自陝西省的一對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還有一個正在備考,目標也是清華,這在這中國家庭中,堪稱奇蹟,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可以稱得上絕無僅有。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學習
    一般子女能考上清華北大的,父母本身的條件也是不會差的。因為智商確實有遺傳,後天教育也很重要,兩者的完美結合,使孩子功成名就。但是陝北有一對農民夫婦,他們卻打破了這個定律。這對陝北農民夫婦叫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的五個孩子有4個已經考上了清華北大,另外一個也正在備考,他的目標也是清華
  • 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給所有家長上了一課
    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我的一位老師朋友看完這個新聞後,十分感慨的說,吳爸爸和胡媽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強烈建議每位家長花費幾分鐘去讀一讀。
  • 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二兒子吳青峰這樣說……
    最近,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的一戶農民家庭「揚名全國」了,因為這家的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這在當地可以說是一個大新聞,7月16日,延安市安寨區委、區政府給吳治保一家頒發了「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耕讀家庭」牌匾以及30萬獎金,妥妥地上演了一場現代版的「教五子、名俱揚」大戲。02很多人關注吳治保一家的原因,都是好奇於這對農民父母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就讓我們來探究一下!
  • 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給所有家長上了一課!
    ▼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老大吳雲峰、老二吳大燕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老四吳青峰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碩士;老五吳天峰保送上了清華大學的碩士。老三吳改燕也在備考研究生考試。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
  • 不是人人家的孩子都能考上北大、清華、985
    有人硬是不信:「憑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能考上北大、清華、985,而我的孩子就不行呢?」請面對現實,不要做槓精好不好?再說北大清華錄取率:2020年陝西23萬考生,北大清華錄取234人,比例為0.1%。你覺得你家孩子是最棒的,最好的,最優秀的,和別人家的孩子是一樣的,這只是你自己的感覺,而事實上真的是一樣的嗎?
  • 陝西農民夫婦五個孩子考上清華北大
    在陝西安塞區有一對農民夫婦,他們平凡而又偉大,平凡的是他們跟很多農村父母一樣,過著普通的農民生活,每天辛苦勞作照顧孩子。不平凡的是他們五個孩子都考上了清華或者北大。有一個即將報考北大或清華。什麼樣的父母這麼厲害,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孩子?
  • 一家有4個孩子考入清華北大,父母是如何做的,值得所有家長一看!
    「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 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老大吳雲峰、老二吳大燕考上了清華大學的博士;老四吳青峰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碩士;老五吳天峰保送上了清華大學的碩士。老三吳改燕也在備考研究生考試。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我的一位老師朋友看完這個新聞後,十分感慨的說,吳爸爸和胡媽媽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強烈建議每位家長花費幾分鐘去讀一讀。
  • 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被政府獎勵30萬,網友:能超生這麼多?
    近日,陝西延安市安塞區召開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議上有一個家庭被譽為「耕讀家庭」,並由區委書記親自頒發了30萬元的獎勵資金,作為榜樣進行宣傳。政府花重金獎勵是因為吳治保和妻子在家庭清貧的情況下,育有五個孩子,這五個孩子有四個考上了清華北大,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 2北大1清華,農村家庭三個孩子全考上名校,只因父母常說一句話!
    其實,並不是!優越的家庭條件固然能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到更多優質的教育,但真正決定著孩子高度的還是父母的教育,即便家庭經濟困難,父母文化水平有限,但只要父母真正懂得了家庭教育的智慧,寒門也能出貴子!
  • 快遞員女兒考上清華,農婦4個孩子考上清北:寒門貴子底氣何來?
    她在考上清華後,說,「我們的手裡緊攥著不止一人份的愛與期待,肩上擔負著不止一人份的夢想與願望。」這份夢想鞭策著陳美晨打心底裡要去努力、讓家人過得更好一些。然而,這些也是大多數寒門貴子的心願。只要聽到父母起床了,5個孩子也都趕緊起床,摸著黑,在燈下背書來自陝西省的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也是人們心中平凡而又偉大的父母,平凡是因為他們是普普通通的農民;偉大是因為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個個考上了大學,其中4個更是考上了清華北大。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怎麼做到的?
    家裡一個清華北大的學子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一戶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 政府給父母發了30萬
    據微信公眾號「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7月21日消息,家裡一個清華北大的學子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一戶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 7月16日,當地政府給這個家庭頒發了30萬元獎勵資金。
  • ​據調查,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家庭,多數是教師家庭和公務員家庭
    據調查,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家庭多數是教師家庭和公務員家庭。寒門難出貴子,普通家庭也只能幹瞪著眼羨慕。教師家庭和公務員家庭有個共同點,重視教育。錢雖不多但不差錢,工作輕鬆,自己可以掌控的時間多,和孩子相處時間多。言傳身教的機會多。
  • 一家5個孩子4個清華北大,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變「貴子」
    尤其是去年高考後,有人專門盤點了68位高考狀元,發現這些孩子或出生外交家庭,或出生知識分子家庭,或出生於公務員家庭,竟無一例外都家境良好。因此衍生出一波觀點,「寒門難出貴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拼爹」!寒門真的難出貴子嗎?如果對於「貴子」的定義是高考狀元,那麼,這不是寒門難出貴子,是所有的家庭都難出貴子。
  • 他家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政府獎30萬!
    一戶普通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走出了這麼多高材生,寒門出才子的勵志故事令人敬佩,也開創了安塞教育史上的「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育人典範。
  • 考上清華北大真的可以改變一生嗎?
    每年高考錄取完,最讓人羨慕的就是誰家孩子今年考上清華北大了、某高中今年又有不少人被清華、北大錄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作為我國最好的兩所大學,在中國的孩子和家長心目中,考上這兩所大學就意味著人生已經成功了一半,以後飛黃騰達的日子指日可待,那麼考上清北真的可以改變一生嗎?
  • 讓孩子從小就到各種輔導班補習,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
    其實我覺得能夠考慮這個問題的家長,一般來說在對孩子的教育上也會經歷這樣的一個變化過程: 1、孩子小時候的某些表現讓自己認為這孩子太聰明了,絕對是清華北大的料,於是開始各種教育投入。
  • 延安一村民家裡5個娃4個考進清華北大,獲政府30萬元獎勵?
    延安一村民家裡5個娃4個考進清華北大,獲政府30萬元獎勵?祝賀延安吳氏家族,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蹟。吳治保夫妻倆,共育有5個子女,網上沒有具體信息,只是根據2017年的新聞介紹,5個子女都是90後,也就是出生於1990年至1999年之間。那時候不是實行計劃生育嗎?
  • 雲南這個深度貧困縣今年11人考上北大清華!怎麼做到的?
    、清華錄取其中,北大5人、清華6人11人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4人,佔36% 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後會澤在北大、清華在校就讀的學生將達65人其中,本科58人,研究生7人祝賀!2016年以來,共投入各類建設資金22.1億元,新建校舍102.36萬平方米,加固改造C級不安全校舍16.34萬平方米,改造旱廁412個2.92萬平方米,全縣中小學D級校舍全面拆除。2019年,規劃投資7.46億元,在城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啟動新建4所幼兒園、2所小學、2所中學及改擴建3所小學、3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