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調查,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家庭,多數是教師家庭和公務員家庭

2020-08-10 荷露說教育

據調查,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家庭多數是教師家庭和公務員家庭。寒門難出貴子,普通家庭也只能幹瞪著眼羨慕。

教師家庭和公務員家庭有個共同點,重視教育。錢雖不多但不差錢,工作輕鬆,自己可以掌控的時間多,和孩子相處時間多。言傳身教的機會多。



相比普通家庭,父母每天疲於工作,收入不高,雖然拼命想讓孩子讀好書卻不得法,給孩子的是心理上的壓力,而不是學習上的樂趣。

孩子的差別一天天顯現,差距越來越大。現在的農村寒門學子,確實離清華北大很遙遠!第一: 經濟條件差,沒有接受良好教育的能力!

第二: 落後地區本身教育條件就很差!



第三:各種條件的不對稱,造成孩子的家風家教也比較差,見識和思維也比較落後!

能考個一本就算不錯了,清華北大農村孩子的錄取率從20年前的60%,到現在不足1%,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起跑線輸的光光的,當然個別特別天資聰穎的除外,社會不同了,這就是個拼爹的時代,高考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但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條件!



難道不是嗎?

班上學校最厲害的那些絕對不會報考師範院校,最厲害的都選擇上北大清華復旦,大把都不會上師範院校,所以上師範院校的往往都是學習一般的。

教師和公務員職業性質就決定了他們大部分是高學歷,他們也有正常的生活作息時間(不像企業、醫院有中夜班)陪伴和教育孩子成長,更重的一點是:公務員住宅小區大多配備優質小學和中學,可以自主競爭優勢民辦學校,也有公辦優質學校保底。



教師的孩子一般是都有所任職學校的學位!

況且,教師和公務員工作和收入穩定,社會地位也高,就算孩子補課費用也沒顧忌。

所以,除了智力基因影響外,還有外部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決定!



朋友的兒子從小就品學兼優,當年以我們縣高考理科第二的成績考上了上海復旦,夫妻倆都是下崗工人,四處打工掙錢供兒子上學,特別是他愛人去飯館洗盤子,給人家當保姆。他在工地做架子工,遭受老闆的欠薪和無數白眼。

可她們總算把兒子培養出來了,前年兒子去了美國,兒子講過兩年一定把我們接到美國去。



智商普通的孩子,哪怕ta一家子都是老師和公務員,那也是考不上清北。能考上清北的,跟寒門無關,跟父母是幹啥的無關,跟天資有強烈關係。能去清北的,不一定是最努力的,但絕對是最聰明的。

老師和公務員家庭應該出普通985比較多,這兩種家庭最大的攀比就是孩子的成績,所以對孩子是嚴格要求。這兩種家庭的孩子都比較累,因為都是玩題海戰術的,所以基本上帶眼鏡的多。

這樣做合理嗎?評論區發表一下您的見解。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信息有誤,或侵犯到您的隱私,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焦點

  • 普通家庭孩子通過努力能考上清華、北大嗎?網友:難,但是有希望
    對於普通家庭家的孩子來說,那更是難上加難。根據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清華大學錄取新生3800餘人,來自普通農村家庭佔比約19.7%左右。可以說農村普通家庭孩子考上清華大學是比較難的。那麼普通人能否通過努力考上清華等名校嗎?我的答案是能,但是難度比較大!
  • 物質不是成才的必要條件,這個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
    每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必然有一對優秀的父母。而這5個孩子的背後,則是一個共同奮鬥的家庭。父母的夢想:孩子考入清華北大如今的父母都望女成鳳,望子成龍,而考入中國頂級名校清華、北大,則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最高期望。
  • 教師雙胞胎兒子同時考上北大清華!為啥教師家庭更易出高考狀元?
    雙胞胎兄弟,雙雙被北大清華錄取01今年高考,哥哥總分676分,被北大錄取;弟弟總分679分,被清華錄取。微信公眾號:河南招教網。哥哥定一所在的班是三(2)班,高中三年是班裡的化學課代表。「定一雖然是同學們眼中的學霸,但課餘時間,他愛好閱讀、聽音樂、旅遊。」
  • 2北大1清華,農村家庭三個孩子全考上名校,只因父母常說一句話!
    眾所周知,一旦涉及孩子的而學習成績,甚至以後的高考,那家庭的出身就是人們經常在討論的話題,大城市裡家庭條件好的孩子,他們無論是所享受的教育資源,還是教學水平上都是大大優於農村孩子的。農村一家姐弟三人,2北大1清華學習君偶然間在網上看到這樣的一則報導,說是在東莞在東莞市麻湧鎮漳澎村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裡,雖然家庭困難,劉家夫妻也只是以務農為生的普通農民,文化水平有限,但就是這樣一個家庭卻走出了3個清華北大的高材生,只因父母從小常對孩子常說這樣一句話。
  • 為什麼教師家庭易出學霸?我以自家經歷解讀孩子考上清華的原因
    據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調查統計,2007年到2016年十年時間,全國錄取的760名「高考狀元」中,有35.09%來自於教師家庭。我留意了一下,在本地高考中,當年與我的孩子一同考入清華北大的5名同學居然全部來中小學自教師家庭
  • 普通人的智商,學習非常拼命,能考上北大清華嗎?老師:不能!
    我聽過很多考上北大清華的學生的報告,說實話,站在老師的角度來看,他們講的沒有多少新意,都是老師老生常談的問題,包括如何預習、上課如何聽講、如何做作業、如何整理和使用錯題本、如果對待考試等等,但是,這些學生最大的優點就是執行力和專注力,他們能把老師講的方法,接近甚至超過100%的貫徹執行,而且是長期堅持,從而內化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從而得出一個結論「這些學生
  • 考上北大清華,到底是智商的作用大,還是環境的作用大?
    高考能夠考上北大清華,到底是一個人的智商的作用更大呢?還是一個人的環境的作用更大?現在,就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在小編看來,一個人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在高考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比如,有相關的數據統計,我國的高考狀元,更多地來自於教師、公務員、工程師等家庭。這些家庭,有一個什麼樣的特點呢?他們的特點,就是普遍重視教育、重視子女的學習。有人說,誰不重視子女的學習呢?還偏偏就有家庭不重視子女學習。比如,中國廣大的農村家庭,對於孩子的學習教育的重視程度,就遠遠低於城市家庭的父母。因此,子女出生於什麼樣的家庭,對於其學習成長的意義重大。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都是天才嗎?不,主要是這3點做到極限
    你覺得你能考上清華北大嗎?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考進清華北大呢?真的都是天才嗎?他們有沒有一些共性?一份300名被清華北大錄取的考生的調查問卷,涉及家庭、學習、生活、情緒等32個問題的回答。調查結果顯示:一個孩子走向優秀的三個關鍵因素:學校、家庭、自己。
  • 能考上985,211名牌大學的高三學生,家庭背景與個人努力都很重要
    能考上985,211名牌大學的高三學生,家庭背景與個人努力都很重要為什麼現在考上211,985這些名牌大學的都是家庭背景好,活潑開朗的孩子佔多數?而那些普普通通的家庭子女很努力的學,沉默內斂,大多數卻只能去一般般的學校?
  • 為啥教師和公務員家庭,包攬了多半高考狀元,原因很現實
    每年的高考狀元都格外受大家關注,看著一個個登上熱搜榜的狀元們,相信大家都在思考這樣的問題:這孩子咋長大的,怎麼能這麼聰明?父母又是做什麼的,能教育出這麼優秀的孩子?但當大家繼續深挖下去時卻發現,很多高考狀元並不是大富大貴的家庭,而是普通的教師或者公務員家庭。早在幾年前,就有數據統計,教師和公務員這兩個家庭,包攬了多半的高考狀元。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很現實。
  • 那些培養出清華北大生的家庭,多數都有這3種教育理念,你知道嗎
    那些培養出清華北大生的家庭,多數都有這3種教育理念,你知道嗎?清華北大作為國內頂尖的學府,學生都以能進入那裡學習為榮,可是,現實很殘酷,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不是一般人,家庭教育也是有很大的不同,縱觀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家裡基本都秉持這3種教育理念,你知道嗎?
  • 那些考上985、211的學生,都有什麼家庭背景?答案和想的不太一樣
    所以很多同學們從小便立下志願,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功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重點大學。不過隨著慢慢的成長,大部分同學可能會發現,想要考上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好像沒什麼可能。但即使考不上清華北大,同學們也至少希望自己能考進985、211這類的大學,這樣才能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未來發展也才能更好。但其實,985、211這類的大學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考上的,想要成功進名校,同學們要有過人的天賦和學習成績才行。
  • 為什麼「高考狀元」多出自教師和公務員家庭?
    來自教師家庭和公務員家庭的「高考狀元」佔總數比例超過一半,所以該項數據得出的結論為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最盛產「高考狀元」。有人說教師比較熟悉考試機制,能夠對孩子進行相關訓練,讓孩子更具有應試能力;也有人認為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更容易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筆者不否認這些因素的存在,但這不是主要的,也不具有普遍意義。教師和公務員是有「文憑情結」的兩個群體無論是高校教師,還是中小學教師,都是知識分子的主體,他們大多數都有高校學習經歷,其中有不少還具有研究生學歷。
  • 不是人人家的孩子都能考上北大、清華、985
    有人硬是不信:「憑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能考上北大、清華、985,而我的孩子就不行呢?」請面對現實,不要做槓精好不好?再說北大清華錄取率:2020年陝西23萬考生,北大清華錄取234人,比例為0.1%。你覺得你家孩子是最棒的,最好的,最優秀的,和別人家的孩子是一樣的,這只是你自己的感覺,而事實上真的是一樣的嗎?
  • 寒門雙胞胎兄弟同時考上清華北大,這個家庭是如何創造奇蹟的?
    出生於寒門的雙胞胎兄弟創造了高考的奇蹟——考上了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能夠把孩子送進一流最高學府,也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願、最大的期望。毋庸諱言,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加美好的前途。
  • 什麼樣的家庭條件,才能單憑努力考上985?清華大學教授一語道破
    「贏在高三」老師在重點高中當了十幾年班主任,我經常對班裡尖子生的家庭情況進行研究,我深刻認識到:家庭因素在教育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是關鍵作用,家庭教育的作用絕不亞於學校教育,或者說比學校教育更重要。 有人問:至少什麼樣的家庭條件,才能單純憑努力考上985大學?
  • 教師+公務員是出學霸的標配家庭?網友:我們研究所,都是這樣
    觀察這些學霸的家庭,我們會發現,父母是教師+公務員的組合有很多。有網友表示他們研究所裡北大、同濟、交大博士很多,他們所處的家庭這種教師+公務員的組合是標配。今天我們就來探索原因,我們其他模式的家庭可以複製這種模式嗎?工作穩定 空閒時間多這兩個職業的穩定性自不用多說。
  • 考上清華北大,意味著什麼?
    我們知道清華北大是我國最好的院校,我國教育行業將眾多的資源和優勢都給予給清華北大這兩所高端院校。所以這兩所學校優勢十分明顯,而且門檻也很高,想要考上清華北大首先分數必須要高,其次是學生不能有違紀行為,所以能夠進入清華北大的一般都是十分優秀的學子,對於他們來說,考上清華北大就相當於半隻腳已經踏入了社會的上層。
  • 教師和公務員家庭更容易出學霸!智商並非主要原因
    小學、初中、高中,班級前幾名出自教師和公務員家庭的不計其數,筆者所在的市,2018年高考文理狀元(市級狀元)均來自教師家庭。有一年中考,全市成績前五名學生中有四名來自教師家庭,一名來自公務員家庭。不少家長都期望他們孩子這屆學生中沒有多少教師或公務員子女,這樣孩子的競爭壓力就要少很多。
  • 2020成都高考學霸家庭背景調查!教師、公務員家庭最「盛產」學霸
    高考學霸是一個學生的天賦、情商、志向、勤奮,家庭的生活條件、生存環境、教育方式,及其就讀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理念、教師水平、教學方法的完美結合。其中,孩子本身和學校教育都成為現在家長焦慮、追求的重點,但大家都忽視了家庭這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