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目不識丁挑擔子賣蘋果,5個兒女4個清華北大,還有1個正在考

2020-09-16 韓舟亢

面朝黃土背朝天」,是我國大部分百姓的真實寫照,這些吃盡生活苦楚的人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讀書,出人頭地,改變命運,然而,與城裡人比起來,無論是資源、還是教育,農家子弟,都有極大的差距,想要出一個大學生,難比登天,然而,今天要講的這對農民夫婦5個孩子,卻有4個上了清華北大,剩下的一個,也正在考,他們便是吳治保、胡治愛夫婦。

吳治保、胡治愛,陝西延安安塞區人,夫妻二人,都是生活在農村,因為家境貧寒,吳治保初中上了1年學,便輟學打工,而她的妻子胡治愛,更是一天學都沒有上過,成婚之後,二人在家裡務農,日子過得很是清貧。

為了補貼家用,胡治愛經常用擔子挑著蘋果去縣城賣,從村裡到縣城,足足有一個小時的路程,可這段距離,胡治愛為了趕時間,只敢歇息一次,因為這樣,她一天就能在縣城和村裡,來回三趟。

窮苦人只能幹窮苦事兒,吳治保、胡治愛夫婦年輕的時候,可以說是吃盡苦頭,他們最大的願望,便是5個孩子能夠好好讀書,改變命運。

因為沒有文化,吳治保、胡治愛夫婦,在孩子們的學業上,辦不上什麼班,只能盡力給孩子們創造好的學習環境,為了供孩子們讀書,這對夫婦,省吃儉用,幾十年沒有買過新衣服,吃飯,也是吃最簡單的飯菜。

作為5個孩子的父母,就算吳治保、胡治愛再拼命,也難免遇到周轉不開的時候,可即便是四處借錢,夫妻二人,也從不跟孩子們說,以免影響他們的學業。

好在一點,吳治保的5個孩子都很爭氣,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2011年的時候,5個孩子便做了約定,說5年後,要在清華北大見。

令吳治保夫婦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年時間,這一約定,竟然陸陸續續開始成真。

2015年,大兒子吳雲峰被清華大學軟體工程學院錄取,攻讀博士學位;同年,小兒子吳天峰,也被保送到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

有這兩位做榜樣,吳治保夫婦的其餘孩子,學習更加刻苦,2017年,大女兒吳大燕成為清華大學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同年,二兒子吳青峰,也接到北京大學電子通信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

見哥哥姐姐們都進了清華北大,吳治保夫婦的小女兒吳改燕,也心動了,從西安醫學院畢業,已經進入陝西婦幼保健院的她,毅然辭去工作,也加入考研行列。

一門出了4位清華北大生,吳治保、胡治愛夫婦立刻就成了縣裡的名人,因為 教子有方,當地政府還給了這對偉大父母30萬元的獎勵金。

當問及孩子的教育問題時,吳治保、胡治愛夫婦回答的很簡單,也很質樸:「如果在學校不好好學,就把他們領回家,讓他們體會一下,父母沒有文化受的苦。」。

與山西應縣那個一家出了9博士、2碩士的高存喜、楊桂蓮夫婦一樣,他們的教育方式,都是簡單而質樸,楊桂蓮常說的一句話說是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而胡治愛,則是讓孩子們體會,自己沒有文化的苦。

或許,這種方式,正是樸實無華的農民,教育自己孩子最好的辦法。

相關焦點

  • 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二兒子吳青峰這樣說……
    最近,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的一戶農民家庭「揚名全國」了,因為這家的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03胡治愛,是這五個孩子的母親,長年在安塞街頭挑擔子賣蘋果,縣城的每一道巷每一條溝,她走過無數次。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父母怎麼做到的?
    家裡一個清華北大的學子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一戶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 政府給父母發了30萬
    據微信公眾號「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7月21日消息,家裡一個清華北大的學子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陝西省延安市安塞區一戶家庭,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 7月16日,當地政府給這個家庭頒發了30萬元獎勵資金。
  • 他家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政府獎30萬!
    一戶普通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最小的女兒已辭掉高薪工作正準備去北京考研提起胡治愛這個名字,知道的人並不多,但只要提起安塞街頭那個挑擔子賣蘋果的婆姨,住在老縣城的安塞人沒有不認識她的,縣城的每一道巷每一條溝,她走過無數遍。
  • 延安一村民家裡5個娃4個考進清華北大,獲政府30萬元獎勵?
    延安一村民家裡5個娃4個考進清華北大,獲政府30萬元獎勵?祝賀延安吳氏家族,完成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蹟。吳治保夫妻倆,共育有5個子女,網上沒有具體信息,只是根據2017年的新聞介紹,5個子女都是90後,也就是出生於1990年至1999年之間。那時候不是實行計劃生育嗎?
  • 龍泉寺5大高僧:3個清華1個北大,還有1個中科院,現狀如何?
    龍泉寺5大高僧:3個清華1個北大,還有1個中科院,現狀如何?龍泉寺是我國一所比較特殊的寺廟,與「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寺不同,龍泉寺是以高學歷、高科技、高素質聞名天下。龍泉寺僧人學歷高得離譜,北大、清華、北理工、中科院的博士、碩士、本科並不少,被稱之為「小北大清華」。在龍泉寺的高學歷僧人團體中,有5大高僧,他們相當的厲害,3個清華,1個北大還有1個是中科院博士。可想而知,龍泉寺五大高僧學歷背景有多厲害。那麼,龍泉寺五大高僧現狀如何?
  • 「破爛王」爸爸和鄉下媽媽,將三個兒女送去了北大清華
    王中德是四川通江縣城一個收破爛的農民,除了王磊之外,他還有兩個女兒,大女兒王霞在北大讀博士,二女兒王燕大學畢業後在上海一家跨國公司工作。一個收破爛的農民,究竟有什麼能耐培養三個出色的孩子?寒門連出三貴子,他又有什麼教子秘訣?
  • 中國最偉大的廣西母親:養育87個兒女,20個孩子考上清華北大
    世界上最深的感情就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而最偉大的人也就是養育兒女的母親。相信這個觀點是沒有人質疑,但是在這個基礎上,還有一種更加偉大的感情,就是沒有血緣的親情和沒有責任的責任。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人願意拼儘自己的一生,去照顧別人的孩子,讓他們有學上有衣服穿。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一位中國最偉大的廣西母親,養育了87個兒女,20個孩子考上清華北大的故事。
  • 物質不是成才的必要條件,這個農民家庭,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
    而這5個孩子的背後,則是一個共同奮鬥的家庭。父母的夢想:孩子考入清華北大如今的父母都望女成鳳,望子成龍,而考入中國頂級名校清華、北大,則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最高期望。在熱門電影《銀河補習班》中的學校、老師、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是要能考入清華大學。
  • 5個孩子4個考入清華北大,這對農民夫婦的教育方法值得家長學習
    這對陝北農民夫婦叫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的五個孩子有4個已經考上了清華北大,另外一個也正在備考,他的目標也是清華他們雖然是農民,沒有好的教育資源,但是有一套獨特的土辦法,正是這種土辦法才把這幾個孩子送上了清華北大。
  • 5個孩子4人考入清華北大,農民夫婦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學習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的期待,考上一個好的大學更是父母的共同願望,要是考上清華北大,對於中國家長來說就是墳頭上燒了高香。因為北大清華是中國大學的頂尖金字塔,是極其難考的。但是來自陝西省的一對農民夫婦吳治保和胡治愛,他們養育的5個孩子有4個考入了清華北大,還有一個正在備考,目標也是清華,這在這中國家庭中,堪稱奇蹟,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可以稱得上絕無僅有。
  • 北大清華自主招生開考 英語譯古詩給歌曲挑語病
    北大清華自主招生同時開考  1月1日上午9時,清華和北大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試同時在鄭州大學南校區開考。  清華大學河南考區負責老師丁青青介紹,自2008年11月以來,全國共有1.3萬名學生經過中學推薦和自我推薦的方式申請清華大學2009年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經過篩選,3000餘名學生幸運地走進清華大學保送生與自主招生的考場。
  • 北大才女劉媛媛直言:做好這幾點,考個清華北大並不難!
    北大才女劉媛媛直言:做好這幾點,考個清華北大並不難!北大才女劉媛媛,我想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我們都知道劉媛媛的家境很困難,也有很多人都聽過她逆襲的故事,從高一進校門,那時候就是一個差生,年級墊底,但是到了高二的時候,她就蟬聯了好幾次的年級第一,從一個可能連「大學生」這個名詞都非常稀罕的小地方,然後考到了我國最好的兩所大學之一的北京大學,然後又從一個很普通的北京大學大學生,成為了《超級演說家》全國總冠軍,為此激勵了很多人。
  • 國內最難考的3個大學!不輸清華北大!個個前途無量!
    每年的錄取分數一個比一個高,正常人認為其中最難考的就是清華北大復旦這三所高校,而我國三所目前國內最難考的大學,還真不是他們。這三所大學一樣是世界一流高校,而能考進去的絕對都是同類中的佼佼者!1.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將軍的搖籃!
  • 報考北大考古的農村女生收到9個包裹,50斤重禮物,她的母校12個考上清華北大,8個是「留守學生」
    「沸騰」的還有考古圈,8月20日下午,她收到9家考古單位送來的禮物,9個包裹,近50斤重。一直關注她的還有學兄學姐。很多學生說,在鍾芳蓉身上看到了自己,同樣出身平凡,同樣根據興趣選擇大學專業,幾乎都有留守經歷,也曾被媒體聚焦,他們決定對這個學妹說點什麼。8月3日下午,學校第一個考上北大的畢業生潘軍去了鍾芳蓉家,給她提了很多建議。
  • 1個浙大1個北外這個媽媽是這樣幫兒女考上名校的
    1對1的在線輔導機構,說他的孩子輔導了1個多月,成績提高了30多分,讓她不妨試試,還說可以免費試聽,不用擔心不靠譜。而小姝則在數學、地理方面比較吃力,掌門老師斷定她的原因在於缺乏應試方法和技巧,並為她提供了30秒速解選擇題、4步解決壓軸題、地理速記法則等一系列技巧,這讓她在準確度與效率方面提升迅速。
  • 有個北大學生畢業賣米粉,僅靠30平米小店,4年賺到5個億!
    有個北大學生畢業賣米粉,僅靠30平米小店,4年賺到5個億!現在這個社會,以一個的職業去固某一個人,是很不恰當的。就比如說,2006年北大畢業生陳生賣豬肉,引來社會輿論的非議。而在2014年又有一位北大畢業的碩士生,在北京賣起了米粉。同年董明珠在央視當面斥責這種行為,是對中國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而當年被斥責的主人公,就是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他的名字叫做張天一,伏牛堂的創始人。有個北大學生畢業賣米粉,僅靠30平米小店,4年賺到5個億!
  • 5個孩子4個考上清華北大被政府獎勵30萬,網友:能超生這麼多?
    政府花重金獎勵是因為吳治保和妻子在家庭清貧的情況下,育有五個孩子,這五個孩子有四個考上了清華北大,不得不說這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2017年7月,她辭去工作開始備考,打算邁進清華或北大的校園。領完獎的吳治保激動地表示:「從沒想過會獲得這麼高的獎勵!區委、區政府這麼重視教育,對我們是莫大的鼓舞!」這個普通的家庭開創了安塞「一門四清華(北大),五子皆才俊」的典範。
  • 廣東16歲女孩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她最後考了多少分?
    自強不息與艱苦奮鬥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之一,這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在每個時代中煥發著耀眼的光芒,但是在不久前,卻有一個16歲的廣東女學生揚言「懶得考清華北大」,而她最後也真的沒有參加高考,她最後到了哪裡呢?而她背後的話是否另有隱情呢?
  • 廣東16歲女孩口出豪言:「懶得考清華北大」,她最後考了多少分
    自強不息與艱苦奮鬥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之一,這激勵了無數的中華兒女奮發圖強,在每個時代中煥發著耀眼的光芒,但是在不久前,卻有一個16歲的廣東女學生揚言「懶得考清華北大」,而她最後也真的沒有參加高考,她最後到了哪裡呢?而她背後的話是否另有隱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