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說法,是說中國古往今來只有兩個半聖人:一個是孔子,一個是王陽明,另外"半個"則是曾國藩。
近代有人對曾國藩的評價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官、為將、為相一完人"。這半個聖人的評價就這麼高,那麼一個聖人的王陽明又是什麼樣的呢?
王陽明曾經問他的老師:"何為人生第一等事?"
老師:"好好讀書,像你父親一樣讀書做狀元"。王陽明:"登第做狀元,恐怕不算是人生頭等大事"。老師:"那麼你說什麼是人生頭等大事?"王陽明:"讀書做聖賢,也許才算是人生第一等大事"。
於是,做聖賢,成了王陽明一生的追求。
王陽明究竟牛在哪?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教你做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那麼,如何才能成為一位真正的"聖賢"?對此,王陽明"龍場悟道"最終悟出:真正聖賢之人,都擁有一個真正強大的內心。
對此,王陽明大儒曾說,一切的戰鬥都是心戰,心才是所有力量的源泉。而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從不依靠外界強大自己,因為他們真切明白,"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內心強大來自我們內心。
如何壯大自己的內心,我們最重要是提升自己心的認知,唯有對自己認識越深刻,我們就越有力量。
心學暗能量有何神通?
在浩瀚的宇宙中,未知的多於已知的,我們統稱它為一種"暗能量"。若是想真正搞清楚內裡乾坤,就得有點耐心了,就拿其中的一例來說:
正德五年(1510年),王陽明任吉安府廬陵縣知縣,縣內發生大火,燒毀一千多戶人家,王陽明對天祈禱,而後風向改變,鎮住了大火。正德十二年(1517年),王陽明平定漳州匪寇,駐軍於福建汀州府上杭,恰遇當地百姓飽受旱災之苦,於是王陽明為民祈雨,大雨連降三日。正德十四年(1519年),寧王朱宸濠發動叛亂,當時王陽明手上無兵,打算先走水路去吉安府制定戰略部署,不巧正是強勁逆風,王陽明心急如焚,於是在船頭焚香對天祈禱,逆風很快變成了順風。
一切事物的道理原本就在自己心裏面,我們每個人只要端正自己的心靈狀態,就能領悟事物的道理,我們的心靈狀態決定了我們和外物打交道的方式和態度,而我們的態度和方式就決定了我們與外物打交道的結果。
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不是把更多的時間放在羨慕別人身上,而是心無旁騖,把更多時間用在自我目標的經營上,這是我們內心強大的根本,也是我們實現內在夙願與夢想的前提。
學會向內看的目的也是如此,激發自己的潛力,掃清成長的霧霾,讓自己能夠一直勇往直前,成為自己人生的創造者。
為什麼都說,人生當讀王陽明?
王陽明有詩曰:"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
在名利場中奔波、與世浮沉的現代人,是到了找找自己定盤針的時候了。因此我們說,人的一生就該讀一讀王陽明。王陽明的一些道理,能懂的人太少,但是當你懂得了,你會有一種不一樣的灑脫和聰慧,這也是王陽明的魅力所在。
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王陽明的"心學"更流傳到東亞,成為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推手,引領日本迅速崛起,曾經有人長嘆:"中日的差距,就在一個王陽明"。
想要讀王陽明的,建議大家讀一讀《王陽明全集》,這套書是四冊的,全面講述了王陽明心學內容以及後人對心學的推演、注釋。
厚厚的一大摞,幫你全面了解王陽明以及心學的智慧這套書既有原文,也有注釋的白話文,也有後人對其引發的思考,對心學的感悟,對人際交往、人生智慧與感悟都將帶給你從來未有的體驗:
白話文、文言文、注釋、引申文一個不落全都涵蓋
這本書四冊69元,相當於17塊錢一本,這69元能做什麼呢?飯店兩盤肉菜都買不到,幾包香菸的價格,卻能讓你閱讀出不一樣的人生智慧。讓你了解學生時代沒有了解的儒家大家,文武雙全的王陽明。
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購買,不需要郵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