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告訴我們:要想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開悟

2020-12-11 天津衛視情動奇緣

一個人心中若有解不開的困惑,整個人的思維都是亂的,而內心煩亂是最耗費人精力的,人在內心煩亂的心境下做事,就很容易做錯事情,更不要說要成就大事業了。

心學祖師,明代大儒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道時,從睡夢中驚醒,跳起大呼: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謫官龍場,是王陽明坎坷人生的一次劫難,也是促成他悟入聖人之道的大事因緣。在貴州的三個年頭裡,王陽明遍歷種種苦難,受到無盡的折磨,卻在貴州悟道成道,創立了自己獨特的心學體系。

一、讀懂人性你就讀懂了世界

讀懂了人心和人性,就讀懂了這個世界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王陽明體悟到,讀懂了人心和人性,就讀懂了這個世界!一個人想通過人生經驗或閱遍天下藏書來獲得終極智慧的路是走不通的,因為你即使學再多的道理,也只是水中浮萍,心中無根,其實,世間的終極智慧人人身上都有,只是你從未想在自己身上找,只有在自己的心上培養出善根來,智慧才會培養出來。大千世界,眾生萬物,緣來緣滅,皆有良知。

二、要學會說放下就放下

該放下的就不要再執著,否則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放手也是解開心中的鎖,對於它的感情該放下就放下吧,懂得了用完就放下,那這世間的所有局,馬上就能解開,人每住前走一步都離不開語言開路。口才不是練出來的,而是對人性各點深入洞察與揣摩後的應用。

三、既要學會看書,又要學會看人

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既要學會看書,又要學會看人,但說從第一印象判斷人的都是在誤導你,人經歷多了,什麼經驗都有的,只有閱歷過人,你才會被尊敬。因為經過了許多人和事,你就會有很多寶貴的養生之道,做人之哲理。

四、要淋漓盡致顯現人情味來

無情未必真豪傑,魯迅如是說。這是70年前的箴言,流傳至今而不被磨滅,定有可取之處。新的時代,忙碌的生活節奏,常使人情變得淡漠,而淡漠之後,人們卻不禁想起那份最古樸的感情:人情!於是人們不禁呼喚著「人情味」的歸來。

五、事事磨練,事上磨練

真正的快樂的人就會把握每一天遇到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情,這些都是我們成長的機會。一定要做到事事磨練,並且要做到事上磨練,人生有許多問題,不是經歷不夠,就是體驗不夠,人沒經歷過就會驚惶失措,經歷多了就會面不改色。

六、學會體察自己的內心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心中無時無刻不生起一個念頭,一定要清醒的察覺到這個念頭究竟能把你帶向何方?心中升起的念頭,會轉化成你的命運。要學會體察自己的內心,好好向內觀照自己,以及心中升起的每一個念頭。

今天給大家推薦《王陽明知行合一》這本書用非常淺顯、有趣的語言,不但講述了王陽明精彩的一生,也在這過程中把王陽明的心學作了清楚的介紹。

陽明心學是一劑提升自我、拯救時弊的心靈解藥,陽明心學的核心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讓讀者學會開啟和運用與生俱來的正能量,強大自我內心,走出人生困局。

點擊上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的心學精髓是什麼一起領略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終極智慧
    很多人都是在明朝王陽明心學說裡顯淺的闡述,看似很專業其實很表層,雖你說過開悟的條件應是最佳時而不是挫敗低谷時期易跑偏悟錯。可不是天生就帶開竅人生的人不經歷惡錯敗永遠不會去想這些問題,所以想努力開竅的人必定正身陷逆境的,如何建議這些人在學習知行合一在開竅問題上有所成效。
  • 楊劍平先生談王陽明的心學
    王陽明是儒家四大夫子之一,是聖人之心學的創始人,又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哲學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所以要想通曉儒學則不得不認真研究他的心學理論,他是儒家修道之集大成者。儘管有些教授在講解王陽明,但他們也僅是依文說義而已,故從修道實修上,我需要再深入地講幾句。
  • 王陽明心學智慧:能成大事的人,落魄時懂得這樣改變,內心更強大
    他們都是從自身出發,首先跟自己和平相處,改變自己。畢竟一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想生活得更好唯有改變自己,讓自己去適應周圍的環境。2、凡事靠自己,自己的命運自己掌握一個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有個人能來幫我多好,在沒有人賞識的時候總是感嘆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遇到伯樂,殊不知人生的真正意義根本不在於此,其實自己的命運從來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 王陽明「心學」的「心」確指什麼
    王陽明心學關鍵就落在一個「心」字,心是什麼,心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或者說本性;它與後天習得的知識經驗相對立。這是王陽明心學大廈的基礎。心學有三大核心思想:1.心即理(價值存在)2.知行合一(價值判斷)3.致良知(價值歸宿)。三者是必然的遞進關係。
  • 這3句話,就是王陽明心學的精髓,若能悟透,前程無量
    一提說心學,大家馬上就想到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陽明。他被明武宗貶至貴州龍場當龍場驛棧驛丞期間,在惡劣的環境中,不斷進行思想的洗滌和開悟,有了歷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即後來代表王陽明哲學思想的「知行合一」。
  • 四句話讀懂王陽明心學
    心學創始以來,影響至巨,古今中外都有精闢見解。然而,對心學最精闢的論述,莫過於王陽明自己的「四句教」。近代日本的強盛,始自明治維新。人的本性無所謂善惡,可是思想、情緒有善的也有惡的,比如我們要吃一個東西,該吃不該吃,吃了以後有沒有好處?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惡的問題了。世事紛擾,我們經常被環境所左右,導致胡思亂想。人慾橫流,我們每每以自身利益出發。這無法避免。只有佛教中的大菩薩,才能做到念念都是普度眾生的善念。普通如你我,只能日進一善,注意修行。
  • 《知行合一王陽明》,陽明心學精髓: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附:王陽明心學精髓名句及解讀)
    近代日本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得益於明治維新,而明治維新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王陽明的陽明心學。就如梁啓超所言「日本維新之治,心學之為用也」。人稱王陽明是「治學之名儒,治世之能臣」,在他的故居有一副楹聯為:「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
  • 讀王陽明心學有感:「因為你不肯慢慢賺錢,所以一直很窮」
    第一點:鍛鍊自身體能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話中,人生絕不是短跑,要做好馬拉松的準備,最重要就是身體的健康以及充沛的體力。年輕的時候,熬夜幾晚,白天照樣精神抖擻,你發現了沒有是不是過了三十歲,體力和精力逐漸就不如往常了。
  • 超心理學結合王陽明心學精髓 徹底治癒心理疾病的方法
    超心理學結合王陽明心學精髓 徹底治癒心理疾病的方法原創 李嘉琪 幸福人生學院李嘉琪 2018-07-29作者簡介:李嘉琪——超心理學專家、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心向正覺健康管理首席超心理療愈師、幸福人生學院導師。
  • 王陽明的成聖之路:4句話解釋陽明心學
    很多王陽明心學研究者都認為「四句教」是王陽明心學繼「致良知」後的又一次升華,不過我們不必看王陽明的解析,只在這二十八個字上望文生義,就可以發現,它可能僅僅是王陽明致良知的一個程式,也就是面對一件事時如何「致良知」。用一種不客氣的話來說,「四句教」被後來王陽明心學的服膺者們極不明智地誇大了。我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下。
  • 王陽明的心學是什麼?是中國的救命稻草
    王守仁又名王陽明,他是誰?他就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王守仁作為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釋道,與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他的王陽明心學思想就非常適合現在的社會,那麼王陽明心學的思想核心是啥呢?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快速告訴你們吧!
  • 王陽明:「此心不動,隨機而動」,是王陽明心學中最可怕的一部分!
    這八個字到底告訴我們什麼?此心不動,就是心無雜念,無論外界環境如何變化,都要保持自己的想法和理念。隨機而動,就是在此心不動的基礎之上,把握住機會。外在事物的變化,會讓我們察覺到其中的虛妄,究竟什麼才是實在的東西?
  • 了解王陽明心學,從這裡開始
    而王陽明雖然是文官的身份,但是他最主要的功績,大多都是在平定叛亂、清剿土匪的方面,而這屬於武功,所以他並沒有能進入內閣的憑仗。明朝進入內閣,有一個看不見,但是卻真實存在的門檻,那就是「非翰林不入閣」。而王陽明一直以來,都在與平叛剿匪,並沒有詞臣的資歷,所以入閣確實很難。
  • 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那些被我們誤解的陽明心學
    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那些被我們誤解的陽明心學中國當代著名學者,現代新儒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杜維明曾說:「二十一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他為什麼會作出這種大膽的判斷呢?王陽明成了聖人、完人,受到萬人景仰、崇拜,年輕人、企業家都在研習王陽明心學,從此之後,陽明心學被打上了成功學的標籤。這個年頭如果和朋友聊天,你還不知道王陽明,就會被當作沒文化的表現。由此可見,王陽明得多熱啊!這是為什麼呢?
  • 王陽明心學:心即道,欲成大器修煉這三點,註定人上人
    王陽明中國有兩個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孔子算一個,曾國藩算半個,另外一個就是大名鼎鼎的王陽明,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王陽明創立心學,桃李滿天下。古往今來很多人因為王陽明的心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是王陽明心學的忠實信徒,稻盛和夫多次聲稱,他人生中最大的偶像就是中國的王陽明,是心學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改變命運都是先從改變自己的心開始的,本文分享王陽明心學裡3句非常經典的話,相信對不甘平凡的你會有幫助啟發。夫志,氣之帥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
  • 一篇文章告訴你,王陽明心學多「兇猛」?日本軍神:只能俯首叩拜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下王陽明,還有王陽明心學,看看這個讓日本軍神俯首叩拜的學說,究竟多「兇猛」?對於王陽明這個人我們還是比較熟悉的,他叫王守仁,號陽明,是中國歷史上心學的巔峰,不僅能文,而且能武,人們習慣將他和孔子,孟子,朱子一起並稱為中國的四位聖人,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孔、孟、朱、王。
  • 王陽明:人的命運靠自己掌握!牢記3條「天規」,金錢自然就來
    人生的命運由什麼掌握?上帝?金錢?人脈?都不是,而是自己!我命由我不由天,要想讓命運大反轉,首先你得有足夠的頭腦,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不是能力,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和思維!王陽明命運坎坷,遭遇的磨難是常人所難以想像的,一生三起三落,在不斷的遭人陷害中,還能最終活下來,並創造了王陽明心學,影響了全世界!王陽明將自己的命運牢牢抓到自己手中,認為,只要修心,就能百毒不侵!
  • 徹底讀懂王陽明心學,就靠這本2020最正能量日曆了!
    擁有這麼彪悍的人生,究其根本在於,他不僅是「知行合一」心學的提出者,也是罕見的「知行合一」踐行者!王陽明的心學是一種實用的學說,能夠讓我們的思維從混亂變清晰,性格從猶豫變果斷,內心從惶惑變安定。熊貓君以前給大家推薦過度陰山的《知行合一王陽明》系列。
  • 那麼多人推崇王陽明心學,看完這篇明白了~
    以心照物什麼叫心學呢?就是身心性命之學。所以王陽明說,聖人之學,心學也。就聖人的學問就是心學。王陽明——心學的集大成者,十分推崇「以心照物」的觀點。我們要做的,就是去呵護,去存養這顆心。要時常反省自己,拷問自己的良知。王陽明說,你平常大庭廣眾說話,我還不大很相信,你可能有各種顧慮,有可能說假話。但是夜半三更,你自己捂著自己胸口,捫心自問問自己說,我做的對不對,這個你總會知道吧,這個還要別人告訴你嗎?心學的修煉,都要經歷存心、養心、不動心這三個過程。
  • 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是什麼
    心學的邏輯結構為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心即理是心學的理論基礎,「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致良知是心學的主要內容,「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發,更無私意障礙,即所謂『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知行合一是心學的方式方法,「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