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奶酪?黃油?都是牛奶的超級變變變

2020-12-20 柚子的吃貨世界

牛奶是簡單又日常的食材,因其營養豐富全面、容易消化吸收(當然對於乳糖不耐受的人而言就比較痛苦了),是廣受歡迎的天然飲料。除了直接飲用,牛奶還可以加工成其他形式的乳製品,不僅可以變身成常吃的酸奶、奶粉、奶片、煉乳等,還能經過進一步加工變為烘焙、烹飪必不可少的原料。

奶油(Cream)

奶油是從牛奶中分離出來的脂肪部分,它的別稱很多,凡是在菜譜上看到淡奶油、稀奶油、奶油,那都是它。

將奶油不斷攪打,混入大量空氣後,奶油會被「打發」,呈現比較穩定的固體狀態,可以配合裱花嘴做出各種形狀,這便是平日蛋糕上吃到的奶油。

製取奶油的歷史,可以推及到公元前3000多年前,那時古印度人已經發現靜置牛奶後會出現一層奶皮,再將奶皮取出通過拍打、揉搓,做成奶油。

不過蛋糕店裡售賣的不一定是牛奶裡提煉的動物奶油,不少店裡還在使用植物奶油。植物奶油的主要成分是氫化植物油,以大豆植物油為原料,添加鹽、水、穩定劑、乳化劑等製成,其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和氫化油,無法被人體代謝。植物奶油打發後穩定性比動物奶油更好,不易融化,但口感和味道上的奶香味遠不及真正的牛奶製品。

製作奶油蛋糕、慕斯蛋糕、蛋撻、泡芙等甜品都離不開奶油。市售奶油品牌繁多,其乳脂含量、易打發程度、穩定性、售賣價格都有著明顯差距,選擇時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性價比最高的即可。

奶酪(Cheese)

奶酪就是起司、芝士,又名乾酪,是牛奶通過發酵和凝乳後製作而成,它是固體食物,濃度高,通常10公斤牛奶才能做出1公斤的奶酪。

奶酪自身也有著多種形態和品種,在我國,奶酪是一些遊牧民族的傳統食物,奶豆腐、奶疙瘩都是奶酪製品,這些奶酪製品通常發酵時間短,符合不常吃奶酪的人的胃口,而西方製造奶酪的發酵期要長上許多,製品的發酵程度高(譬如切達奶酪的發酵時間可長達十年),味道會更加濃烈。

有名的「藍紋奶酪」味道極其濃烈,它的表面布滿藍綠色的黴菌紋理,故以得名。即便在餐餐都要加奶酪食用的國家,也有很多當地人無法接受藍紋奶酪的味道。

藍紋奶酪

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帕爾瑪奶酪,風味上則會偏甜,還有著強烈的水果味。而同樣產自義大利的馬蘇裡拉奶酪可能烘焙者最熟悉的一種奶酪,它的奶香氣在烘焙後更重,用來製作披薩拉絲效果更好。

超市裡最常見的片狀芝士/片狀奶酪,屬於再制奶酪,它以天然奶酪為原料進行了再次加工,使得它穩定性更好,口味也更溫和,可以夾在麵包片裡直接食用。

奶油奶酪(Cream Cheese)

奶油奶酪(也叫奶油芝士)其實算是奶酪的一種。在不少烘焙菜譜中,都會點名要「奶油奶酪」。它是一種新鮮奶酪,發酵期極短,還未全熟,質感柔軟類似於高濃度的奶油,保質期也很短,拆封后需要趕快用完。

除了可以用來製作慕斯蛋糕、小餐包,奶油奶酪是製作半熟芝士蛋糕的不二選擇。

半熟芝士蛋糕

黃油(Butter)

黃油是從牛奶裡提取出來的固態油脂,它可以從牛奶直接提煉,也可以從奶油中再次提煉,它的脂肪含量最高可以達到90%。

製作餅乾、點心時,都需要用到黃油,做菜時偶爾也可以用黃油替代植物油,譬如煎牛排或是蘑菇時,黃油可以讓食材迸發出完全不一樣的迷人香氣。不過黃油裡大部分是飽和脂肪,膽固醇也比較高,不適合完全替代日常用油。

黃油有有鹽和無鹽兩種。有鹽黃油(Salted Butter)與可以直接抹麵包食用,無鹽黃油(Unsalted Butter)多用於烘焙。

和奶油相似的是,市面上也有售賣「植物黃油」,原料和植物奶油也大同小異,它的口感和營養也同樣遠遠不及真正的動物黃油。

相關焦點

  • 牛奶、奶油、黃油和奶酪是什麼關係?
    一張圖教你知道牛奶、淡奶、黃油、奶酪之間的關係!    牛奶是混合了水、乳脂、蛋白質、糖類和微量元素等物質的混合物。正常情況下,剛擠出的牛奶的乳脂含量大概在 3.5% 左右。這些乳脂是以顆粒狀態懸浮在牛奶中的。
  • 西餐中的奶酪、黃油、奶油、煉乳都是啥?看看這個大盤點
    文/李園園(中國註冊營養師)去吃西餐,打開菜單一看,奶酪南瓜盅、奶酪三文魚、維希奶油濃湯、奶油蘑菇濃湯、奶酪包,很多帶奶香的美食呢。再看一下主要配料,奶酪、黃油、淡奶油、煉乳等等名字經常出現,簡直成了西餐的靈魂元素。這些都是啥?有什麼區別?
  • 奶酪、奶油、奶油、芝士、牛油、黃油、酥油的區別
    很多學員剛開始學完課都說分不清黃油、芝士、奶酪等。這幾種到底有什麼區別?味道有什麼不同?
  • 一張圖搞清楚牛奶、奶酪、黃油和奶油的區別,刨根問底做烘培達人
    全脂牛奶(Whole Milk):牛奶中的乳脂、蛋白質、微量元素和水分並不是完全融合的,其中乳脂是懸浮在牛奶中的微小顆粒,只需要靜置一段時間乳脂就會浮到牛奶上層(咱們常間的奶皮),利用離心分離,我們可以快速得到淡奶油( Cream)和剩下的脫脂牛奶。
  •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前面題目中提到的這幾種東西大家應該都經常聽說吧,但是能真正分清楚他們的又有幾個人呢?估計也就一些烘培達人才能分清楚吧,反正是我迷糊了很久,最近才算弄明白了幾者的差別,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 黑麥奶酪包,不可抗拒的奶油奶酪,味道超級贊
    黑麥奶酪包隨手放的堅果材料,想不到這麼好吃還加入黑麥粉可香還有不可抗拒的奶油奶酪味道超正的哦原料:砂糖、雞蛋、酸奶、黑麥粉、黃油、鹽、高粉、牛奶、奶油奶酪、砂糖、杏仁、開心果。做法步驟:第1步、把材料備好第2步、把全部材料放進麵包機桶(除了黃油、鹽)第3步、揉成團後加入黃油第4步、加入鹽第5步、把堅果備好
  • 烘焙百科書 | 淡奶油、黃油、奶酪、酪乳…全是來源它!
    Butter(黃油), cheese(奶酪), cream(奶油)作為奶製品,它們的聯繫在於起源都是動物奶。以牛奶為例,牛奶的成分是約87%的水,在剩下的13%裡,有約為4%的脂肪, 3.5%的蛋白質,4.5%的乳糖和不到1%的礦物質。
  • 芝士越來越流行,它跟黃油、奶油、奶酪有什麼區別?
    超市裡經常看到各種黃油、奶油、芝士等,他們如何區分,具體有哪些不同呢?黃油、奶油、芝士、奶酪、乳酪、乾酪分別誰是誰?首先把上面的名稱歸各類奶酪=乳酪=乾酪=芝士,英文Cheese,音譯叫起司或起士;黃油,英文Butter,港譯是牛油,不是我們在燒烤攤吃的牛油~奶油,英文Cream,就是做蛋糕的那個奶油;由於翻譯的原因,國內的奶油一般指黃油,淡奶油就是cream
  • 如何分清奶油、黃油、稀奶油?
    旅程中的高溫和顛簸讓袋內的奶凝固分層,形成半固體狀態的奶酪,這便是Cheese的原型。如今的傳統奶酪是由歐洲人最先發明的,目的是為了保存多餘的牛奶,也方便作旅行食物。奶酪按原料可分為用牛奶做的普通奶酪和用羊奶做的羊奶奶酪。
  • 奶酪餅乾奶油綿密非常香甜,這是加牛奶和咖啡的好零食
    我要教你如何用牛奶和咖啡做奶油奶酪餅乾。製作奶酪餅乾的原料包括低筋麵粉490克、奶酪200克、黃240克、蛋黃6個、180克、奶粉40克、鹽4克。如果吃不下,成分可以減半。把黃油和奶酪切成薄片,放在雞蛋碗裡,讓他們在室溫下自然軟化。
  • 你能分清芝士,奶酪,黃油,奶油的區別嗎?迷糊的人請看這裡
    你能分清芝士,奶酪,黃油,奶油的區別嗎?迷糊的人請看這裡!越來越多的外國產品湧入到中國市面上,對於這些外國貨總有一些人分不清楚到底他們有何用途,而且還經常搞混,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很長一段時間我根本就分不清楚芝士和奶酪有什麼區別,黃油和奶酪有什麼區別,特別迷糊,但是自從生了孩子加入了烘培大軍之後,就對他們有全新的認識了。如果你也分不清楚,迷糊的話,請看這裡。首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做芝士,這是翻譯成中文的話,其實很多人都喜歡把它叫做起司,而奶酪,乳酪,乾酪,這些其實都是芝士。
  • 烘焙小技巧:黃油、奶油、奶酪?給你捋一遍,分清楚了再不是小白
    烘焙小技巧:黃油、奶油、奶酪?給你捋一遍,分清楚了再不是小白很多人在做西餐或是烘焙時,烘焙中所用油的花樣實在是多,往往會被繁多的乳製品弄得手足無措,黃油、奶油、稀奶油、奶酪……實在是分不清楚。本是從牛奶而來的各種「油」怎麼就衍化出這麼多種花樣了呢?數著就已經眼花繚亂,更不用說使用了。
  • 奶酪、淡奶油、黃油…… 到底誰和誰是一家?
    首先,你吃奶酪是為了身體健康吧,覺得奶酪這貨是牛奶的精華,每天吃一塊奶酪頂10杯牛奶的吧(製作1kg的奶酪大約需要10kg的牛奶,因此,奶酪又被稱為「奶黃金」)每天來個奶酪片,省事又健康,妥妥的,萌萌噠,對不對?但所有的前提,都是你吃的是純純的奶酪才可以啊!再制奶酪(通常以「芝士片」、「奶酪小三角」之類的樣子出現在人間)這貨是啥?
  • 黃油是牛奶脂肪的濃縮!脂肪含量是牛奶的30倍
    原標題:黃油是牛奶脂肪的濃縮!脂肪含量是牛奶的30倍 天然黃油是一種特殊的乳製品!和奶酪一樣,黃油也是牛奶的濃縮品,但不幸的是,它是牛奶脂肪的濃縮品! 全脂鮮奶含有3.6%左右的脂肪,一般情況下,牛奶中的小脂肪球會「乖乖」存在於牛奶中,不會聚集起來。
  • 黃油、奶酪分不清?5 分鐘學會選購
    如果說到中外飲食有什麼不同,那不得不說的食物就是:黃油和奶酪。如今愛吃黃油、奶酪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它們的營養價值卻天差地別。買錯了不僅浪費錢,還可能會長胖哦。- 1 -黃油和奶油,不一樣蛋糕外層的奶油(cream),脂肪含量在 12~38% 左右,更像是脂肪濃縮了的牛奶。
  • 酥油、黃油,奶酪怎麼區別?它們是同一種東西嗎?
    曾經困惑著奶油,黃油,奶酪是同一種東西嗎?奶油:英文名是Cream,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淡奶油」和「稀奶油」, 香港的叫法是「奶油」。(奶油是題外話,不過這裡也一併說說吧!)黃油:英文名是Butter, 香港人管它叫「牛油」。奶酪:奶酪就是芝士,英文名Cheese,芝士是從英語音譯過來的。芝士、起司、奶酪、乳酪、乾酪都是一樣東西!
  • 西餐披薩裡用到的奶酪、黃油、淡奶油有什麼區別?
    而說起奶製品,就不得不提奶酪、黃油和奶油,這三者在西餐披薩廚房出現的頻率都非常高…… 但有些新手朋友可能對於西餐原料不熟悉,就比如奶酪、黃油和奶油,可能就會混淆,錯把奶酪當黃油用、把黃油當奶油用。
  • 無法抵禦的北美黃油奶酪蛋糕!咬一口沁人心脾!做法簡單又好吃!
    2、在新容器中放入1杯(這裡可選用250毫升容量的杯子)室溫黃油,切記不要融化的黃油,只需要把黃油放在室溫下讓它變軟即可。3、準備1/2杯白糖,注意:如果一開始選用了250毫升容量的杯子,那接下來所有的杯都用相同容積的杯子就可以了。
  • 奶油奶酪鹹麵包,黃油蒜香醬依舊那麼給力
    說起鹹麵包,首先跳出來的就是黃油蒜香醬,經過高溫烘焙,迷人的香味瀰漫整個空間。很多鹹麵包,我都喜歡搭配這一款黃油醬,讓人著迷的口感。麵團中加入了適量的奶油奶酪,香味十分誘人。經過老面的催化,麵包成品細膩綿潤。長時間發酵帶來的獨特味道,似酒釀般香醇。
  • 稀奶油、淡奶油、黃油、奶油...傻傻分不清?讓您一圖讀懂!
    文/李園園營養師  經常做烘焙的朋友都知道,烘焙中所用油的花樣實在是多,黃油、鮮奶油、淡奶油……本是從牛奶而來的各種「油」怎麼就衍化出這麼多種花樣了呢?數著就已經眼花繚亂,更不用說使用了。可是要玩轉烘焙和美食,各種油不能搞錯,這篇文章幫你對各種「油」徹底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