酥油、黃油,奶酪怎麼區別?它們是同一種東西嗎?

2020-12-11 單機遊戲推薦

曾經困惑著奶油,黃油,奶酪是同一種東西嗎?

奶油:

英文名是Cream,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淡奶油」和「稀奶油」, 香港的叫法是「奶油」。

(奶油是題外話,不過這裡也一併說說吧!)

黃油:

英文名是Butter, 香港人管它叫「牛油」。

奶酪:

奶酪就是芝士,英文名Cheese,芝士是從英語音譯過來的。芝士、起司、奶酪、乳酪、乾酪都是一樣東西!

酥油:

有羊奶提煉的酥油和牛奶提煉的酥油之分。注意不要和「起酥油」搞混了哦!

相同點:

以上全部都是以牛奶為原材料加工製作而成的。(人造的除外,這裡不討論), 是對牛奶中的水,脂肪和蛋白質進行不同程度的加工得來的。

區別:

奶油:通俗一點講呢就是濃縮了的牛奶,它裡面脂肪含量大概在20%-40%左右(原始狀態的牛奶水分含量很大,脂肪含量只在3.5%左右), 所以奶油看起來像濃稠的牛奶,一般是液體狀的。如果去進口商品超市,也可能會看到固體形態的「cream」, 只要叫cream的都是奶油啦!

用途:一般液體狀態的奶油,我們可以直接放在食材裡烹飪,做成比如「奶油湯」, 「奶油焗大蝦」等等西式菜餚。

做烘焙蛋糕的時候,一般把奶油加點白糖用電動攪拌器打發,讓奶油裡面充滿空氣以後呈半固體狀,然後塗抹在蛋糕表面, 裱花或者做夾心。

黃油:簡單地說,黃油是通過對牛奶的劇烈晃動進行脂肪和蛋白質分離,提純脂肪後製成的。黃油裡面有80%都是脂肪,16%左右的水分,一般是固體狀。

在超市裡我們看到的寫著「butter」就是了。有「無鹽黃油」和「有鹽黃油」之分。烘焙用的黃油一般是無鹽黃油,做菜常常用有鹽的。

用途:用途非常廣,可以放一小塊在鍋裡直接用來煎炒,代替我們的液體食用油(完全融化);可以把它用攪拌器打發後和麵粉, 糖等混合在一起做成各式餅乾(軟化後打發);還可以直接取固體黃油塗抹在吐司或麵包裡食用(固體直接吃),都非常好吃!

奶酪:也就是芝士,就是我們經常會買來切塊直接吃那種,蛋白質和鈣質含量非常高。夾在漢堡包裡面那塊也是奶酪。它不僅僅是牛奶的濃縮工藝,還有複雜的發酵工藝。

牛奶裡面含量最多的蛋白質叫做酪蛋白,在凝乳酶的作用下,酪蛋白會凝聚成為固體。根據不同的奶酪種類進行發酵,最後就成了奶酪。奶酪裡面水,脂肪和蛋白質的含量大致是各佔三分之一。

奶酪的種類真是像天上的星星那麼多,根據產地,奶牛的種類,製作的工藝,添加的材料不同,奶酪的品種也不同。

用途: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來製作菜餚,如我們熟知的馬蘇裡拉奶酪, 撒在披薩上特別美味。「切達芝士」也是一種常用的奶酪,做西式菜色經常用到。

還有一種大家常常聽到的「奶油奶酪」, 英文名是「Cream Cheese」,也算是奶酪的一種,用來做芝士蛋糕會用到,也可以拿來直接塗抹麵包,質地順滑。

酥油:酥油是類似黃油的奶製品,從羊或者牛奶裡面提煉出來的,我們國家的藏族地區就有食用酥油的習慣,比如用來做「酥油茶」,是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食物。

敲黑板!不要傻傻地和「起酥油」搞混了!起酥油是人造的食品加工油,是氫化的植物油,不可以直接食用的!

它主要的作用是添加在烘焙類食品中起到「起酥皮」的作用,所以大家在外面買的蛋撻啊什麼酥這類的,99.9%是添加了這類起酥油,因為成本低很多,可是大量食用會對心腦血管產生嚴重的負擔!以後別傻乎乎地說起酥油還以為是直接吃的酥油~

相關焦點

  • 奶酪、奶油、奶油、芝士、牛油、黃油、酥油的區別
    很多學員剛開始學完課都說分不清黃油、芝士、奶酪等。這幾種到底有什麼區別?味道有什麼不同?
  • 奶酪、淡奶油、黃油…… 到底誰和誰是一家?
    我在超市貨架上翻到幾個純奶酪,第一個這個也是芝士片,但是是大奶酪直接切片的,不是再制的,注意看配料表:巴氏殺菌牛奶、巴氏殺菌奶油、香草、食鹽……你可以再看看再制乾酪的配料表,看出來區別了嗎?純奶酪的配料表很簡單:就是牛奶、各種菌。
  • 你能分清芝士,奶酪,黃油,奶油的區別嗎?迷糊的人請看這裡
    你能分清芝士,奶酪,黃油,奶油的區別嗎?迷糊的人請看這裡!越來越多的外國產品湧入到中國市面上,對於這些外國貨總有一些人分不清楚到底他們有何用途,而且還經常搞混,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很長一段時間我根本就分不清楚芝士和奶酪有什麼區別,黃油和奶酪有什麼區別,特別迷糊,但是自從生了孩子加入了烘培大軍之後,就對他們有全新的認識了。如果你也分不清楚,迷糊的話,請看這裡。首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什麼叫做芝士,這是翻譯成中文的話,其實很多人都喜歡把它叫做起司,而奶酪,乳酪,乾酪,這些其實都是芝士。
  • 什麼是酥油 它真的比黃油好嗎?
    簡而言之,酥油是源自印度的澄清黃油的變體。澄清黃油是一種不加鹽的黃油,它被輕輕加熱,使乳固體從金黃色液體中分離出來,並在黃油融化後漂到平底鍋的底部。任何存在的泡沫都從表面撇去,只留下液體。去除乳固體使黃油(現在澄清的黃油)具有更高的煙點,使其適合於高溫烹飪。它還可以防止黃油迅速變質,儘管它的味道不如普通黃油那麼豐富。
  • 黃油和牛油是同一種東西嗎?為什麼食用油是液體,而黃油是固體呢
    在糕點餅乾的製作過程中,常常都少不了一種基礎食材,那就是黃油。雖然中國人做菜較少用到黃油,但是在西方諸多國家,黃油是日常必不可少的東西,不只是在做糕點的時候會用到,很多料理的烹飪也需要它來調味。融化的黃油黃油與其說是油,不如說是一種脂。我們一般說油脂,其實是油和脂的統稱,一個是液態,一個是固態。我們常用的花生油、芝麻油都是一些植物油,而黃油來自牛奶,是一種動物油。
  • 科普篇——黃油、淡奶油、芝士、奶酪,到底是什麼鬼
    寫之前先說一下,奶酪就是芝士,芝士就是奶酪,英文Cheese,直譯叫芝士,意譯叫奶酪,這就是西紅柿和番茄的區別。        一.奶酪:cheese奶酪是鮮牛奶經過特殊工藝製作而成。適合搭配麵包、吐司吃的有     1、切打奶酪,(Cheddar cheese),又叫車達奶酪,切達奶酪。其名來源於十六世紀的英國原產地切達郡,是一種硬質全脂牛乳奶酪。因為音譯不同,建議你買的時候看英文名字就好了。這貨沒有很衝的味道,還可以做餅乾,也挺好吃的.最常見就是漢堡中間夾的那層芝士就是車達。
  • 你難道沒好奇過嗎?醍醐灌頂中的醍醐到底是什麼東西?
    印度把這種東西稱為「Ghee」,現代中文翻譯應該是「印度酥油」。比起黃油來說,「印度酥油」由於水分更少,保存時間更長,不容易腐壞。所以比起「生酥」(黃油)更具有實用價值。而且,比較有意思的是,在蛋白質變性沉澱的過程中,它也在發生著分解,分解的過程中會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生成類似堅果一樣的香氣。這也給「印度酥油」帶來了代表性的氣味。
  •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
    迷糊了這麼久,總算明白芝士,奶酪,奶油,黃油的區別了!前面題目中提到的這幾種東西大家應該都經常聽說吧,但是能真正分清楚他們的又有幾個人呢?估計也就一些烘培達人才能分清楚吧,反正是我迷糊了很久,最近才算弄明白了幾者的差別,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 酥油與起酥油的區別與作用
    對於常做烘焙的人來說,酥油和起酥油這兩種材料一定不陌生,但如果是剛剛開始接觸烘焙的廚房新手,就會對這兩種材料感到一頭霧水。不就是只差了一個字而已嗎?真的有很大區別嗎?其實,在烘焙及其他製作食品的過程中,很多材料的名稱幾近相同,但是作用卻大不一樣。
  • 烘焙糕點時,黃油和起酥油有區別嗎?
    說起烘焙,相信很多烘焙萌新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黃油和起酥油效果類似,都能讓糕點變得更鬆軟香甜,但是在烘焙的時候選擇哪種更好呢?讓我來告訴你吧。起酥油是指氫化精煉過的動植物油脂(不是純天然的),具有可塑性、起酥性,乳化性等特點。起酥油不是一種油的名稱,根據不同的功能分好多種起酥油,也有固態液態等不同形態。
  • 烘焙小技巧:黃油、奶油、奶酪?給你捋一遍,分清楚了再不是小白
    烘焙小技巧:黃油、奶油、奶酪?給你捋一遍,分清楚了再不是小白很多人在做西餐或是烘焙時,烘焙中所用油的花樣實在是多,往往會被繁多的乳製品弄得手足無措,黃油、奶油、稀奶油、奶酪……實在是分不清楚。本是從牛奶而來的各種「油」怎麼就衍化出這麼多種花樣了呢?數著就已經眼花繚亂,更不用說使用了。
  • 迷惑這麼久,終於明白芝士、黃油、奶油之間的區別,你買錯了嗎?
    但是我們喜歡的真的是芝士嗎?首先來說一下起司,起司其實就是芝士,因為芝士的英文名是cheese,中文音譯就是起司二字,同時奶酪、乾酪、乳酪都是同一個物品,都是起司的國際用詞,總而言之就是,這幾種東西其實都是同一種,只是名字不同。
  • 西餐披薩裡用到的奶酪、黃油、淡奶油有什麼區別?
    而說起奶製品,就不得不提奶酪、黃油和奶油,這三者在西餐披薩廚房出現的頻率都非常高…… 但有些新手朋友可能對於西餐原料不熟悉,就比如奶酪、黃油和奶油,可能就會混淆,錯把奶酪當黃油用、把黃油當奶油用。
  • 芝士越來越流行,它跟黃油、奶油、奶酪有什麼區別?
    超市裡經常看到各種黃油、奶油、芝士等,他們如何區分,具體有哪些不同呢?黃油、奶油、芝士、奶酪、乳酪、乾酪分別誰是誰?首先把上面的名稱歸各類奶酪=乳酪=乾酪=芝士,英文Cheese,音譯叫起司或起士;黃油,英文Butter,港譯是牛油,不是我們在燒烤攤吃的牛油~奶油,英文Cream,就是做蛋糕的那個奶油;由於翻譯的原因,國內的奶油一般指黃油,淡奶油就是cream
  • 黃油、奶酪分不清?5 分鐘學會選購
    如果說到中外飲食有什麼不同,那不得不說的食物就是:黃油和奶酪。如今愛吃黃油、奶酪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它們的營養價值卻天差地別。買錯了不僅浪費錢,還可能會長胖哦。其實是由於牛吃的草中含有黃色的類胡蘿蔔素,這種脂溶性物質大量存在於乳脂中,於是黃油也就染上了淡淡的黃色。不同的黃油顏色有深淺區別,這跟不同的牧場使用草的種類也有關係哦。
  • 奶酪和芝士是一樣的嗎?用牛奶自製奶酪的方法get!
    奶酪和芝士是大家經常聽到的一種食物,有人就會疑惑了,奶酪和芝士是一樣的嗎,做披薩是用芝士還是奶酪呢?下面和我一起看看吧!奶酪和芝士是一樣的嗎奶酪和芝士是一樣的。奶酪的別名又稱為芝士,是一種發酵的牛奶製品,都富含蛋白質、鈣、脂肪、磷和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平時人們會誤認為它們是不同的東西,那是因為叫法的不同,在中國多稱它為奶酪,而在西方國家,多稱它為芝士,除此之外,它們就沒有其他的區別了。
  • 稀奶油、淡奶油、黃油、奶油...傻傻分不清?讓您一圖讀懂!
    文/李園園營養師  經常做烘焙的朋友都知道,烘焙中所用油的花樣實在是多,黃油、鮮奶油、淡奶油……本是從牛奶而來的各種「油」怎麼就衍化出這麼多種花樣了呢?數著就已經眼花繚亂,更不用說使用了。可是要玩轉烘焙和美食,各種油不能搞錯,這篇文章幫你對各種「油」徹底弄明白。
  • 西餐中的奶酪、黃油、奶油、煉乳都是啥?看看這個大盤點
    文/李園園(中國註冊營養師)去吃西餐,打開菜單一看,奶酪南瓜盅、奶酪三文魚、維希奶油濃湯、奶油蘑菇濃湯、奶酪包,很多帶奶香的美食呢。再看一下主要配料,奶酪、黃油、淡奶油、煉乳等等名字經常出現,簡直成了西餐的靈魂元素。這些都是啥?有什麼區別?
  • 同樣是奶酪,內蒙的奶酪和網上的奶酪有啥區別,為啥當地人不吃?
    你吃過奶酪嗎?一問道這位問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下面這種奶酪,但是你知道,這種奶酪蒙古人一般吃嗎?同樣是奶酪,內蒙的奶酪和網上的奶酪有啥區別,為啥當地人不吃?去內蒙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網上買的這種奶酪其實內蒙人一般不會吃,這是為啥?其實是因為我們吃的是假的!奶酪俗稱「酪蛋子」在,正確的做法是將分離出酥油的酸奶,經微火煮熬後裝入布袋,擠出酸水,成碎塊狀晾乾即為奶酪,但是我們市場上買的奶酪,他們通常是另一種做法製作,依靠香精和大量的糖調味,市場價在20元一斤以下,口感上較有黏性,但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奶酪。
  • 藏族酥油:用牛酥油製作後營養價值比羊酥油更高
    「藏族酥油」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酥油可以說是藏族食品當中的精華,凡是生活在高原地區的藏族人們都離不開它,更是生活中一種不可缺少的食物。說到酥油也許大家會不太熟悉,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走進這份「藏族酥油」的世界,讓大家對藏族的飲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