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飲食文化趣談

2020-12-22 大眾數字報

    江蘇食品職業技術學院  顧方宇

    飲食文化是人文歷史的一大遺留產物,世界各地都有奇妙的飲食文化。不同的國家飲食文化有著各自的特點,下面就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各國飲食的不同及樂趣!

    一、用大吃大喝表示感謝。

    這是阿富汗一些地區的習俗。這表示主人招待客人十分誠懇。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對主人說「夠了,我不想再吃了」,主人會不理睬你,你必須繼續吃下去,吃得越多,對方越高興,那才是禮貌。如果隨便吃幾口就停嘴,對方會不高興。

    到這些地方去做客,需事先帶點助消化藥。

    二、吃多吃少,隨你便。

    這是汶萊人的待客習俗。在汶萊,家裡來了客人,不管認識不認識,只要向自己問好,主人就會笑臉相迎,熱情接待,把家中吃的東西都拿出來供客人享用。但是主人從不勸食,對方吃不吃、吃多吃少、好吃不好吃,從不過問。主人認為這樣問客人是不禮貌的。

    三、我吃飯,你付錢。

    在印度的一些地區,如果同商業談判對象和朋友共進晚餐,他們會自自然然地說:「你的資本比我的多,所以這筆餐費應該由你付。」 不熟悉情況或初來乍到的客人,常常會被這種場面鬧得啼笑皆非。錢多的人或是受歡迎的人應該付錢——他們認為這是對你的尊重,與摳門或挨宰不能相提並論。

    四、吃定量,多吃自費。

    瑞士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瑞士人精打細算,節約成風。在這個國家承辦的世界性高層活動中,一日三餐固定供應每人一份,或是把這份餐費發給個人,讓你自己找地方去吃。除此之外,每人免費供應一杯茶。誰要是多吃多喝,得自己另外付錢,國內外客人一視同仁,概不例外。

    五、先訂「協議」後吃飯。

    與澳大利亞人共進午餐要特別注意記住哪一頓飯該由誰付錢,如果你付錢過於積極或忘記付錢都是不禮貌的。在一般情況下,你提議喝酒,通常由你付錢,不可各自付錢,除非事先說好。

    六、吃多少要多少,嚴格「三光」。

    德國人討厭浪費的人,所以一般人都沒有奢侈的習慣。與德國人相處,務必遵守這個習慣,才能跟他們打成一片。如與他們共進餐館,不能多要根本吃不了的東西,已要的飯菜必須吃光,即使是湯也要用麵包蘸著吃下去或喝光,用舌頭舔光碟子的場面也是司空見慣。

    一個「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民族,人均每年的豬肉消耗量為65公斤,居世界首位;啤酒遍布任何場合,也正因為他們愛喝又能喝啤酒,德國的啤酒品牌數不勝數……

    由於偏好豬肉,大部分有名的德國菜都是豬肉製品。德國的食品最有名的是紅腸、香腸及火腿。他們製造的香腸種類起碼有1500種以上,並且都是豬肉製品。德國的國菜就是在酸捲心菜上鋪滿各式香腸及火腿;有時用一整隻豬後腿代替香腸和火腿,那燒得熟爛的一整隻豬腿,德國人可以面不改色地一人幹掉它。

    德國人最講究、最豐盛的不是午餐、晚餐,而是早餐。在旅館或政府機構的餐廳,早餐大都是自助形式,而在普通百姓家,早餐的內容一般都大同小異:首先是飲料,包括咖啡、茶、各種果汁、牛奶等,主食為各種麵包以及與麵包相配的奶油、乾酪和果醬,外加香腸和火腿。德國菜以酸、鹹口味為主,調味較為濃重。德國人非常愛吃馬鈴薯,烹調的花樣千變萬化,除了炸薯條外,還有水煮馬鈴薯、火烤馬鈴薯、馬鈴薯泥以及炸馬鈴薯餅。相反的,在德國,米的種類就少得可憐,只是簡單的水煮米,米粒又大又硬,和我們習慣吃的白米飯大不相同。

    德國人喜歡喝啤酒的程度到了讓人難以想像的程度。幾乎什麼場合都能來上一瓶。德國的啤酒品牌數不勝數,有些城市自己就有好幾個牌子。要是你從來沒有喝過啤酒,建議你先從一半啤酒加一半可樂、芬達、雪碧、蘋果汁等喝起,等習慣那清涼中略帶苦味的感覺後,就可轉到整瓶啤酒了。

    七、堅持原味的法蘭西

    法國料理的精神在於突出食物的原味,所以當法國師傅在做料理時,他所加進的任何調味料、配菜,甚至於搭配的酒,都只有一個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給襯託出來。

    法國萊是西餐中最知名的菜系,講究憑藉其對材料的認知及靈活運用,創造出許多膾炙人口的佳餚美食,這就是法國菜引以自豪的地方。

    法國菜在材料的選用上較偏好牛肉、羊肉、家禽、海鮮、蔬菜、口螺、松露、鵝肝及魚子醬;而在配料方面採用大量的酒、牛油、鮮奶油及各式香料。

    法國是世界上盛產葡萄酒、香檳和白蘭地的國家之一,法國人對於酒在餐飲上的搭配使用非常講究。如在飯前應飲用較淡的開胃酒;食用沙拉、湯及海鮮時,飲用白葡萄酒;食用肉類時飲用紅酒;而在飯後飲用少許白蘭地或甜酒等。據說法國人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病的患病率在歐洲國家中最低,就歸功於葡萄酒。

    正統的法國餐有五、六道菜,但目前已有簡化的趨勢,一般來說,可以選擇沙拉、甜點或是湯、主菜、甜點,大概三到四道菜就差不多了。沙拉通常是在吃完主菜後才上的,目的是清除主菜殘留在口中的味道,另一方面是因為沙拉中通常會加些醋,沒有適合搭配它味道的酒。

    近年來,法國菜不斷精益求精,將以往的古典菜餚推向新菜烹調法,並相互借鑑運用,調製的方式講究風味、天然性、技巧性、裝飾性和顏色的配合。

    八、義大利餐,媽媽的味道

    美食是義大利人生活中的一大樂趣,他們以最清楚的方式,來證明他們的味蕾是很挑剔的,他們的美食是令人垂涎的。按照比例來計算,他們的收入花在食品上的數額超過西歐其它任何一個國家。

    天性浪漫的義大利人生活品質至上,因此他們擁有時尚的服裝、精湛的藝術和靈動的足球,還有帶給味蕾無限回味的義大利菜。公元1861年前義大利國土為各皇親貴族所割據,各地鄉土意識高漲,而當時的美食,就是當地的鄉土菜。時至今日,春天的嫩蘆筍,秋天肥美的松茸,都是義大利最令人垂涎的美食。義大利飲食烹調崇尚簡單、自然、質樸,地方菜按烹調方式不同而分成四個派系;北義大利菜系、中義大利菜系、南義大利菜系和小島菜系。一般而言,北義大利菜與法國菜相近,多用乳酪、鮮奶。南義大利則大多用番茄、橄欖油。

    北義大利的美食「牛肉熬煮」,深受南斯拉夫影響;而蘋果派則有德國、奧地利的風味;南西西里島的「Cuscusu」則屬阿拉伯風味。

    吃義大利餐,有很多講究,吃的程序、禮儀、餐具等,但你能想到還講究年份嗎?在義大利餐裡,火腿跟紅酒一樣,講究年份,放得越久味道越香濃。

    品質好的火腿收藏得當可以保存10至12年,而用來做菜的火腿至少要3至4年份的,難怪火腿片都切得這麼薄,但味道卻恰如其分。義大利雖然不是最大的葡萄酒生產國,但他們與其他南歐人一樣,口味上獨嗜紅酒。

    義大利麵包千變萬化,但從口感上大致可分為軟式和硬式兩種,軟式的有牛奶卷、蜂蜜麵包、優格麵包、玉米面包、香蕉麵包等,爽而不膩,特別適合在早餐食用。硬式麵包中除了麵粉外多加了麥麩、裸麥、燕麥、玉米面粉,做出健康高纖麵包,拿來當主食佐餐,尤能顯現其風味。

    義大利大多數的母親,會在周日做手擀的義大利麵及調味醬,並留待冬天享用。義大利菜之所以有「媽媽的味道」,就是因為他們以自己庭院栽種的青菜、養的雞、捕獲的獵物,再加上母親的愛,才烹煮出如此好味道的人間美食。

相關焦點

  • 戰鬥力的基礎:看看世界各國軍人的飲食
    【話說軍世】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的慌」,尤其是行軍戰鬥的軍人,高強度的訓練,以及戰鬥需求,對軍人的體力和注意力的要求更高,對於夥食的要求也就要更高一些,今天俊赫君和大家一起看一看,世界各國軍隊的日常夥食對比。
  • 乾貨|色香味俱全的各國飲食文化,快收藏起!(二)
    掌聲歡迎一下~上一期小花給大家分享了關於美國、英國兩大國家的飲食習慣及禁忌,許多小夥伴看了以後紛紛留言,都表示希望小花跟大家分享更多國家的飲食文化……於是,經過小花一夜沒睡的艱苦奮鬥,根據大家的要求,又總結出了兩大國家的飲食文化介紹,一起來學習~1.日本
  • 《飲食文化》第一章 中國飲食文化漫談
    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一書中說:「我國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後,惟飲食一道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中華文明到了近代,被西方文明衝擊得七零八落,有識之士莫不診脈問疾。然而中國餐館則大異其趣,居然能夠登陸歐美,遍布全球,所向披靡,至今世界上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中餐館。這種強烈的反差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但是並沒有一個較有說服力的解釋。
  • 多國推廣本國飲食文化 韓餐欲進世界五大菜系
    近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都紛紛把自己的餐飲業作為「文化出口」的重要項目在國際上賣力推廣。韓國人在《紐約時報》等媒體上大做廣告,並定下「在2017年將韓餐打造成世界5大菜系之一」的宏偉計劃;日本成立「日本料理海外普及和推進機構」;法國總統表示要積極推動將法國美食餐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與飲食文化相關的衝突也在發生。
  • 趣談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趣談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站長之家(ChinaZ.com)12月17日消息,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正在烏鎮熱熱鬧鬧的進行中,這次大會可謂大佬雲集,不但有中外各國政要等政界人士,還有不少科技 IT 業的大佬,難得中外精英人士齊聚一堂
  • 世界各國政要飲食大揭秘(圖)
    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刊載文章說,在採訪各國政要時,記者總愛對他們喜歡的食物刨根問底。這或許是為了滿足人們對政要日常生活的好奇心,或許是要從飲食愛好中了解他們的秉性。    普京喜歡健康食品    義大利的兩任總理貝盧斯科尼和普羅迪的飲食風格截然不同。前總理貝盧斯科尼對飲食非常講究,習慣也千奇百怪,有時拒絕進食肉類,有時則只吃高蛋白食物,有時甚至只吃蒸食。
  • 世界各國的美食,我們一起探討下各國的代表菜
    世界各國的美食,我們一起探討下各國的代表菜世界各國的美食那麼多,最能代表一個國家特色的只能是國菜了。而被評選為國菜的菜品一般都是本國獨有,且極具特色又深得其人民認可的。有些國家的國菜大家應該會比較熟悉,像法國的鵝肝,韓國的泡菜,日本的生魚片等等,那麼作為擁有著上千年美食文化的我國,國菜只能是滿漢全席了。不過中國還是全球各國的美食之都,很多老外都喜歡來中國吃中國美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探討下各國的代表菜。韓國泡菜:韓國好像就沒有什麼好吃的美食,只有泡菜算是韓國的代表菜了,現在很多韓國美食都是從其他國家傳過去的。
  • 西餐飲食文化介紹
    首頁>新聞中心 西餐飲食文化介紹 2013-01-28 16:08   來源:中國吃網    【大 中 小】       實際上,西方各國的餐飲文化都有各自的特點,各個國家的菜式也都不盡相同,例如法國人會認為他們做的是法國菜、英國人則認為他們做的菜是英國菜。西方人自己並沒有明確的「西餐」概念,這個概念是中國人和其他東方人的概念。  就西方各國而言,由於歐洲各國的地理位置都比較近,在歷史上又曾出現過多次民族大遷移,其文化早已相互滲透融合,彼此有了很多共同之處。
  • 日本的飲食系列(大米篇3)-將各國料理改良為和風料理飲食文化
    日本列島從北到南呈細長狀,各地的特色燜飯不勝枚舉,和大米完美結合的豐富多彩的料理為日本的大米飲食文化增添了光彩。日本是個島國,和別國隔著大海,也經歷過海外文化難以傳到國內的歷史。正因為如此,日本反而對大海的另一邊,也就是海外,抱著強烈的憧憬和好奇心,人們一邊模仿著從國外流傳過來的東西,一邊慢慢地消化其中的精華,蘊育成日本特有的文化。在飲食文化方面也一樣,即使現在日本人也很熱衷將外國食物迅速引進國內。
  • 中國傳統文化,飲食文化,及它的基本特徵
    本文乃作者曉星聊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我認為中國飲食文化之所以能卓立於世界飲食文化之林,是基於它所具有的鮮明而突出的特點。主要表現方面:中國飲食文化有著漫長的發展歷程、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穩定的結構體系如果從北京人發明火併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飲食文化創造開始算起,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歷程到今天已有四五十萬年的歷史了,這是一部源遠流長、起伏有致、環節完整、從未間斷的歷史,可以自豪地說,僅此一點,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的飲食文化可以與我們中國的飲食文化並論。
  • 日本的飲食文化和中國文化有什麼不同?
    我從小就很愛吃,身在新疆,接觸到的美食的確很多,但其實我對於這種文化現象感悟並不是很深,自從學了日語和英語,學習了解了別國的文化與歷史,使我認識到不同國家的「吃」文化也是受一定的影響而發展形成的。各個國家各不相同的飲食文化與其民族性格的差異應當是有一定聯繫的。像中國對日本的文化,有一種同類感。
  • 三足鼎立——美食簡史之五:世界飲食文化三大體系
    在飲食文化發展過程中世界各地在不同時期分別創造了獨具風格的美食和文化,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發達和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哥倫布大交換」,不同物種在全球範圍內遷徙進化,不同國家的食物和飲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發展,其中傳播最廣、最受歡迎的主要有三大飲食文化,即以中國烹飪為代表的東方菜系,以法國烹飪為代表的西方菜系,以及以土耳其烹飪為代表的清真菜系,他們被稱為世界三大飲食文化體系,在飲食世界「三足鼎立」。
  • 世界各國敬禮文化大盤點,莊嚴與嚴肅氣氛下的另類「表演」
    作為軍事禮儀的重要一項,舉手敬禮是世界各國武裝力量表達敬意的一項重要方式。根據國家文化傳統的不同,舉手軍禮也在不同國家衍生出了不同的方式,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各國在舉手禮致敬方面有哪些新奇的地方吧!
  • 飲食文化的蓬勃發展時期
    秦至宋:飲食文化的蓬勃發展時期 在中國封建社會全面發展、欣欣向榮的歷史背景下,中國飲食走入了蓬勃發展的時期。 唐朝國勢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在唐朝,中國成為世界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極大地推動了商貿經濟的發展。唐代的市場空前發達,城市裡有了固定的交易場所,朝廷設立了許多稅收或管理商品價格的機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唐代許多大城市還興起了夜市,甚至在廣大農村都定期舉行草市。
  • 世界上文化各異,可從世界很有代表性的美食文化了解
    柴門餐飲始創於2006年-成都,以傳承發揚博大精深的川菜文化為本,提煉發揚以成都為核心的巴蜀文化,打造「健康人文幸福川菜」為經營理念。 美食是一種文化,世界各國的美食都非常具有當地的特色。
  • 花木文化瑣談之二十四:讓我們一起欣賞世界各國的國花
    國花可以表達人民的情感、人民的心願,寄託民族的理想,象徵民族的特性,代表一個國家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而且對帶動國家相關綠色產業、文化產業的發展,優化國家生態環境,提高國家品位和知名度,增強國家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對於國花,不能輕視、污衊或隨意破壞。
  • 世界上文化各異,想了解它們,可從這世界各國代表性美食著手
    柴門餐飲始創於2006年-成都,以傳承發揚博大精深的川菜文化為本,提煉發揚以成都為核心的巴蜀文化,打造「健康人文幸福川菜」為經營理念。 美食是一種文化,世界各國的美食都非常具有當地的特色。
  • 中國各地飲食文化:一方文化養育一方人,齊魯飲食文化(三)
    中國各地飲食文化:一方文化養育一方人,齊魯飲食文化(三)作為一個群體,魯商的足跡遍布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在世界範圍內產生了良好的口碑。魯商是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下成長發展起來的。齊魯文化指的是先秦齊文化和魯文化為淵源而發展建構起來的地域文化。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產生了以姜太公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學說又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在齊魯文化中,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可謂影響深遠。
  • 趣談中國、日本、新加坡、美國、俄羅斯及德國的飯局文化
    到而今,飯局只是俺們升鬥小民的日常樂事,且看看世界各國的飯局文化。日本人的飲食一貫樸實簡單,飯局上也如此,常讓人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而且日本人最喜吃魚,每年人均吃魚一百多斤,超過大米消耗量。在日本人的飯局上最忌放開肚皮吃,菜的數量極少。
  • 各國飲食不一樣!而全球最好飲食竟然是這樣
    我們都知道,各個國家的飲食是有著一些區別與差異的。那你知道全球最好飲食是怎樣的嗎?小編告訴你。1、各國飲食不一樣以日本等國家為例。(2)穀類為主食:日本飲食的基礎是植物性食品,以米飯為主,此外,拉麵、烏龍麵等也是日本人喜歡的主食。(3)豆類能抗癌:豆腐是大醬湯裡必須的原料。日本人還愛吃發酵的豆類,比如納豆、味噌等。這些豆類食品能很好地補充鈣質、降低膽固醇,並對預防癌症有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