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日本便利店知名品牌「羅森便利店」將在南京市開業,這是南京的首批日系便利店。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當日將有5家店鋪同時開業,羅森計劃3~5年後將南京市內的店鋪數量擴大到300家以上。
位於上海的日系便利店
據悉,羅森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上海市和重慶市為中心擴大了店鋪數量。羅森目前在中國共有約1100家店,計劃到2020年增至3000家。
但是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的日系便利店品牌並不是羅森,而是7-11和全家(FamilyMart)。這兩家日系便利站在中國已經開了2000家左右。羅森不過是想提高開店速度,追趕排名在前的兩家企業。
除了在中國市場繼續大力拓展之外,日本五大便利店還將有一個更大的動作:開設無人值守的便利店。即中國媒體最近熱炒的「無人超市」概念。
去年底,同時震驚全球信息技術和流通業界的亞馬遜發布無人食品店「Amazon Go」計劃,這是一款結合人工智慧和傳感器的尖端技術組合。雖然詳細的工作機制尚未公布,但信息技術業界通過亞馬遜的專利目錄進行了猜測。顧客在激活應用軟體之後進入商店,商店內的攝像頭會時刻追隨顧客。應用的是聲音識別、聲波識別等技術。顧客選中商品,商品旁邊的傳感器就會識別,由人工智慧管理顧客的虛擬購物車。
無人超市概念店
韓國《東亞日報》援引一位韓國流通業界相關人士的話表示,「如果讓數十架攝像機都掌握深度學習,費用會十分龐大。技術方面眼下也跟不上。」
報導稱,如果說Amazon Go展現的是利用尖端技術的未來流通業界的樣子,日本則已在進行現實的考慮。為了擺脫高齡少子化導致的用人難,日本正在加速引進無人商店。雖然美國技術相對先進,但日本可能更早實行,尤其是日方重點推行的無人結帳臺。
無人結帳櫃檯
今年4月,日本經濟產業省和「日本7-11」、全家等日本五大便利店表示,將在2025年前在所有門店設立無人結帳臺。
日本便利店們拉政府一道宣布無人結帳臺,是為了誘導生產廠家貼上標準化的電子射頻識別標籤(RFID)。如果依靠條碼,還會存在讀不出的問題。而RFID無需掃描,可以極大地降低識別錯誤率。
《東亞日報》分析稱,如果把貼RFID標籤作為廠家義務推行成法,無疑會增加生產方的成本。但是,據悉以前單價高達1000韓元(約合人民幣6元)的RFID,現在已降到100韓元(約合人民幣0.6元),進入成本可接受階段。
業界認為,五大便利店在日本國內流通業佔據相當大的份額,如果聯合起來實施標準化,與日系便利店合作的生產廠家也只能乖乖地接受。那麼無人結帳臺就可能順利推行。
國內無人超市概念店
本文根據日本經濟新聞、韓國東亞日報等相關報導編輯,郭少英撰文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