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是教師節,6年的教師經歷是小編這輩子最難忘的記憶。今天小編選編了13位鄉村教師的圖片,他們每一張影像都能勾起我童年的回憶。此時此刻,你有沒有向曾經教過你的老師發一個祝福?
雲南馬關縣麼龍小學,只有四尺高的熊朝貴在課堂上。熊朝貴既是校長,也兼顧6年級畢業班的數學教學。熊朝貴是雲南省馬關縣夾寒箐鎮麼龍村人,肢體殘疾,身高1.38米。2007年9月任麼龍小學校長,該小學有學生400多人,大多數是留守兒童。熊朝貴既是校長,也是呵護這些孩子的「家長」。
湖北省保康縣歇馬鎮莫家埡村教學點,這個只有4名一年級學生、 16名學前班學生的鄉村教學點,50多歲的歲的喬永斌是唯一的老師。 18歲高中畢業後,喬永斌就回到條件異常艱苦海拔1400多米的家鄉——莫家埡村教學點當上民辦教師,一幹就是35年,把生都奉獻給了這個誰都不願意來的高寒山村教學點。1984年因骨髓炎右腿殘疾,1991年他的骨髓炎再次復發,從此右手不能寫字。為了能繼續工作,他就堅持練習左手寫字,給孩子上課、批改作業。數十年如一日,喬永斌以一條健康的腿和-只健康的胳膊,堅守三尺講臺。
在位於安徽省肥西縣嚴店鄉大豐村的大豐小學裡,僅有一名老師和三名一年級的學生。1984年開始了教師生涯的俞萍老師就是這裡唯一的老師。 對於俞萍來說,這是她從教30年來面對的最少屆學生。據她介紹,10多年前最輝煌的時候學校共有6個年級,300多名學生,如今每年只能招收到幾名學生。儘管如此,多年來,俞萍依然堅守在三尺講臺上,-個人負責孩子們的全部課程。
四川廣元市朝天區麻柳鄉石牌村小學,有學前班和一年級,只有一名代課老師。全校有36名學生,最小的3歲,最大的7歲,都是&34;村小」任教40餘年,培養出2000多學生走出大山。但是,這輩子最大的遺憾是當年因為家裡貧困,未能供兒子讀高中。
齊魯最美女教師孟凡芹,1975年3月出生,是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陶莊鎮種莊小學一名普通鄉村女教師。工作近20年來,她拖著殘疾的腿,克服了家庭、生活帶來的一個又一個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用奉獻和愛心為鄉村孩子撐起希望藍天。2015年6月榮獲山東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的先進個人,並被授予&34;。2016年1月,孟凡芹當選敬業奉獻」中國好人」。
學校操場上,他拄著拐杖與同學們一起鍛鍊身體;教學樓,他抓著樓梯扶手一級一級往上撐;哪個學生曠課了,他夾著拐杖,步履艱難去.....他就是江西省撫州市金谿縣左坊鎮清江小學獨腿教師江昭奇。三尺講臺,他單腿一站,就是40多年。學生走了一撥又一撥,教師走了一批又一批,不論親人怎麼阻攔,朋友如何勸說,他始終不渝,在一個偏遠鄉村小學,滿腔熱情地將全部精力集中到工作上,將全部心血傾注給學生。
2004年,23歲的王王嬌芹從寧洱學院畢業,她本可留在當地一所重點高中任教。躊躇的她卻隻身返回家鄉龍陵,在個國家級貧困縣當起了一名鄉村教師。一同與王嬌芹分配來的老師由於受不了艱苦,紛紛離開,正是王嬌芹的堅守感動了鎮東小學的家長們。原本王老師要調走,後來32名學生家長得知王老師要離開以後,自發地製作了橫幅,帶著孩子們挽留王嬌芹。面對此起彼伏的「王老師,留下來!王老師,留下來」, 王嬌芹熱淚盈眶,她擁抱了每一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