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鄉村教師,作為一名公職人員,當然也需要扶貧。筆者也參與到了一線扶貧當中,談一談幾點看法。
教師的扶貧和教育有關。從三尺講臺到村民家中,也曾遭遇了很多不理解。
【教師如何扶貧】
我們學校是9個教師,2個老師一組;鄉村學校下轄2個行政村(包含7個自然村)。平均一個老師一個村,兩個老師一組,這兩個老師,每個老師包一個自然村(比較大的村是兩名教師)。然後走村入戶,從3歲孩童到博士後,都是需要我們調查的。
村民家裡的經濟狀況,是否有適齡學生,學生所在的學校,班級,班主任姓名等等。前前後後走村入戶幾十次。中間遇到了很多不理解。
有村民曾經問:誰讓你們來的?憑什麼告訴你我家的情況,告訴你我家的情況,你能幫助我嗎?你們老師不好好教學,天天在村裡晃悠,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更有甚者,有村民家裡養有惡犬(老師差點被咬)。我問我們校長:扶貧過程中被狗咬了,算工傷嗎?校長無奈的笑笑,他也不知道。
【扶貧不能耽誤上課】
學校分為數學組,還有語文英語組。數學組老師上午上課,語文英語組去村裡扶貧;到了下午就換一下,語文英語組上課,數學組老師去扶貧,就這樣持續了將近一年時間(不是每天都下去扶貧,根據上面安排的任務,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並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老師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扶貧任務)。
老師就是一塊磚,上面讓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還的保證嚴格按照要求來完成任務。
【扶貧重在落實】
通過一年的扶貧,我們每個老師知道自己所在村有多少個幼兒,有多少個小學生,多少中學生。這也有利於鄉村學校暑假招生,中小學生有經濟困難,也可以向上面反饋。還有中學階段寄宿生的「一補」發放是否到位,我們都去核實,貧困學生家庭是否收到了這個補貼款,做好各項記錄,填好各種表格。還有大學生的助學金,大中專的雨露計劃等等是否落實了。
【結束語】
通過一年的扶貧,鄉村學校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整體情況略有下降,扶貧佔用了鄉村教師大量的時間。一年的扶貧讓教師對村裡學生的整體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各種表格上報上去,上面對鄉村學生的整體情況也有了清晰的了解。
教師扶貧,應該留著三尺講臺,讓孩子們樹立改變自己,改變家庭,改變家鄉的這種志向,進而去努力學習。「扶貧先扶志」,從孩子抓起。讓孩子們將來可以遠離貧困,將來也能寫出「感謝貧窮」這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