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也扶貧,從三尺講臺到走村入戶,要讓孩子們立志

2021-01-07 師者

作為一名鄉村教師,作為一名公職人員,當然也需要扶貧。筆者也參與到了一線扶貧當中,談一談幾點看法。

教師的扶貧和教育有關。從三尺講臺到村民家中,也曾遭遇了很多不理解。

【教師如何扶貧】

我們學校是9個教師,2個老師一組;鄉村學校下轄2個行政村(包含7個自然村)。平均一個老師一個村,兩個老師一組,這兩個老師,每個老師包一個自然村(比較大的村是兩名教師)。然後走村入戶,從3歲孩童到博士後,都是需要我們調查的。

村民家裡的經濟狀況,是否有適齡學生,學生所在的學校,班級,班主任姓名等等。前前後後走村入戶幾十次。中間遇到了很多不理解。

有村民曾經問:誰讓你們來的?憑什麼告訴你我家的情況,告訴你我家的情況,你能幫助我嗎?你們老師不好好教學,天天在村裡晃悠,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更有甚者,有村民家裡養有惡犬(老師差點被咬)。我問我們校長:扶貧過程中被狗咬了,算工傷嗎?校長無奈的笑笑,他也不知道。

【扶貧不能耽誤上課】

學校分為數學組,還有語文英語組。數學組老師上午上課,語文英語組去村裡扶貧;到了下午就換一下,語文英語組上課,數學組老師去扶貧,就這樣持續了將近一年時間(不是每天都下去扶貧,根據上面安排的任務,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任務,並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完成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老師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的扶貧任務)。

老師就是一塊磚,上面讓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還的保證嚴格按照要求來完成任務。

【扶貧重在落實】

通過一年的扶貧,我們每個老師知道自己所在村有多少個幼兒,有多少個小學生,多少中學生。這也有利於鄉村學校暑假招生,中小學生有經濟困難,也可以向上面反饋。還有中學階段寄宿生的「一補」發放是否到位,我們都去核實,貧困學生家庭是否收到了這個補貼款,做好各項記錄,填好各種表格。還有大學生的助學金,大中專的雨露計劃等等是否落實了。

【結束語】

通過一年的扶貧,鄉村學校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整體情況略有下降,扶貧佔用了鄉村教師大量的時間。一年的扶貧讓教師對村裡學生的整體情況有一定的了解,各種表格上報上去,上面對鄉村學生的整體情況也有了清晰的了解。

教師扶貧,應該留著三尺講臺,讓孩子們樹立改變自己,改變家庭,改變家鄉的這種志向,進而去努力學習。「扶貧先扶志」,從孩子抓起。讓孩子們將來可以遠離貧困,將來也能寫出「感謝貧窮」這樣的文章!

相關焦點

  • 【教師節快樂】從三尺講臺到田間地頭的變身
    他是一名教師,從三尺講堂來到基層一線,在廣袤的土地上當學生,從點滴學起,誓叫鄉村換新顏。他是一名黨員,從縣城回到農村,時刻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現為和碩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駐塔哈其鎮祖魯門蘇勒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馬翰文。
  • 連界鄉村教師鍾菊:三尺講臺,唯愛與榜樣!
    鍾菊自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在村小教師這個崗位上一幹就是19年。她把教育教學當做自己的畢生追求,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成為她生活的重心。7000多個日夜裡,在面對父親因病離世、母親心臟病突發病危、孩子臨盆... ...她都堅持把孩子們放在第一位。因為常年勞累,她的腰椎已經變形,頭髮脫落得厲害,但她沒有叫苦叫累,整個心都撲在教育事業上。
  • 三尺講臺,默默堅守——採訪鄉村教師張小鈞
    身為我國西部貧困縣區的人民教師,他始終為鄉村孩子傳道、授業、解惑,從小學到初中,從語文到化學,三尺講臺,默默堅守,見證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的日新月異,為西部教育發展注入自己的一份力量張老師年輕時候的照片今年八月,我們有幸採訪到這樣一位躬耕於鄉村中學的人民教師,由他帶領我們回顧自己的教學經歷、領略平凡又偉大的歲月芳華。
  • 紮根鄉村教育三十載:三尺講臺託起村裡娃的求知夢
    9月10日,郭自然在課堂上為孩子們輔導功課。今年51歲的郭自然是河北省河間市龍華店鄉第三中心小學的數學教師。20歲那年,郭自然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1991年,她應聘成為一名鄉村小學代課老師。1998年,她正式成為一名國辦教師。 常年服用激素,身體不好,為了不耽誤給孩子們上課,她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回家輸液,雙休日或節假日才去醫院治療。 憑藉對三尺講臺的眷戀,郭自然把全部熱情都投入到了教學中,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河北省優秀鄉村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我認為不是最美的時光遇到了教育,而是遇到了教育,我所有的時光都變成了最美的。」
  • 越南歸僑徐二妹:26年守住鄉村三尺講臺 紮根鄉村嘔心瀝血
    26年前,她自願回到中國,在山鄉的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多年來,在各級僑聯組織的關懷下,徐二妹讓「知識改變命運」照進更多山裡孩子的心靈,也書寫了新一代歸僑回饋桑梓的精彩故事。  選擇鄉村 以愛為名  1997年,23歲的越南歸僑徐二妹,帶著對教育的熱愛和對愛情的堅守,毅然放棄南方優越的生活條件,選擇了山東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成為大山深處的徐莊鎮東七裡河小學的一名教師。  「教師如同父母,一定要有愛心,愛能創造奇蹟!」徐二妹以此為教育工作的信條,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對學生關懷備至:課餘時間與學生交流談心、幫助學生打理個人衛生。
  • 南京高淳固城中心小學教師陳晨:紮根鄉村,一片赤誠獻給三尺講臺
    ·默默奉獻作為一名鄉村教師,陳晨老師紮根在這片土壤,默默付出,奉獻她的青春與熱愛。她每天總是到校最早,走得最晚,每日指導學生朗讀,為學生解疑答惑。她把全部心血都傾注在學生身上,她採用創新有趣的教學方法,消除學生思想障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鄉村孩子學習英語的信心。她把英語差的學生教到名列前茅的故事在學校內廣為傳揚,一提起陳老師,同學們都打心眼裡喜歡她,把她當作姐姐,許多學生畢業後仍和陳老師保持聯繫,向她傾訴學習和生活的苦惱,尋求幫助,孩子們對她有著由衷的敬意和親切感。
  • 對爺爺教育情懷的最好傳承,就是堅守三尺講臺
    祖孫三代服務同一所鄉村學校,立志做為人民服務的教師。這,是彭凡歡一家的「教育傳承故事」。9月5日,星期六,衡東縣石灣學校的彭凡歡老師過得非常忙碌,因為她這一天有兩件事要做,一是班上的同學跟她約好來學校出黑板報,二是爺爺這一天會來學校「視察檢閱」她的工作。
  • 從四尺校長到無掌老師,這13位鄉村教師,每一張影像都讓人動容
    9月10日是教師節,6年的教師經歷是小編這輩子最難忘的記憶。今天小編選編了13位鄉村教師的圖片,他們每一張影像都能勾起我童年的回憶。此時此刻,你有沒有向曾經教過你的老師發一個祝福?18歲高中畢業後,喬永斌就回到條件異常艱苦海拔1400多米的家鄉——莫家埡村教學點當上民辦教師,一幹就是35年,把生都奉獻給了這個誰都不願意來的高寒山村教學點。1984年因骨髓炎右腿殘疾,1991年他的骨髓炎再次復發,從此右手不能寫字。為了能繼續工作,他就堅持練習左手寫字,給孩子上課、批改作業。數十年如一日,喬永斌以一條健康的腿和-只健康的胳膊,堅守三尺講臺。
  • 耕耘三尺講臺 當好學生築夢
    耕耘三尺講臺當好學生築夢人  兩名「省優秀教師」講述與鄉村教育的不解之緣蘇彩鳳老師 N海都記者  曾小琴 文/圖  開欄語:明日是第36個教師節,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立德樹人奮進擔當」。預祝天下的教育工作者,教師節快樂!泉州13萬多名教師,默默耕耘三尺講臺,他們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認真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築夢人。
  • 【仁壽人】李東海:三尺講臺書寫無悔人生
    【內容介紹】「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幹」這是對老師奉獻精神的一種比喻,接下來,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樣一位在鄉村學校堅守32年,用愛心書寫人生華章,把自己的青春熱血奉獻給三尺講臺的老師李東海。眼前這位精神奕奕和孩子們玩在一起的就是城堰鄉雙福村小負責人李東海。32年前,李老師師範畢業,來到仁壽縣原北鬥區金耀中心小學,成了一名小學語文老師,將自己的青春獻給了這裡的孩子們,獻給了教育事業,這一幹就是32年。從事教育事業幾十年的工作經歷讓他感受到教育需要愛,不能培養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要開啟孩子的心靈之窗,促進孩子與老師的情感交流。
  •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 他們堅守一生
    翟梅豔    何珊玲    林達強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們紮根基層數十載,在三尺講臺上孕育遍地桃李,心無旁騖直至白頭;他們是手持明燈的「引路人」,用愛與堅守為孩子撥開迷霧、指引方向;他們擇一事而終一生,年近八旬卻依然在發光發熱,儘自己所能多輔導一名學生,詮釋了「人民教師」的深刻含義……2020年9月10日是第36個教師節。連日來,記者採訪了我市老、中、青三代基層教師,聆聽他們因教育結緣的溫情故事。
  • 三尺講臺 書寫無悔人生!萊西教師李霜紮根鄉村教育 收穫甘甜的教育...
    李霜老師的父親也是一名教師,老一輩教師的忘我工作熱情,嚴謹的工作作風、良師益友的師生情意從小影響著她,引導著她。任教二十幾年來,李霜老師紮根農村基層學校,敬業愛崗,無私奉獻,把滿腔熱情傾注在無限熱愛的教學工作中。
  • 安徽蒙城一教師紮根鄉村20年 帶病堅守三尺講臺
    原標題:紮根鄉村從教20年,帶病堅守三尺講臺身為市級骨幹教師,放棄進城機會,紮根鄉村從教20年,為了教育多次累倒在講臺上。因勞累過度,心臟做了搭橋手術,需長期服用藥物,且不能操勞,但蒙城縣王集中心小學老師丁言輝仍堅持帶病代課,為教育默默奉獻自己。
  • 高春豔:三尺講臺上的課程設計師、山村造夢師
    曾做了五年建築設計師,如今熟練的站在三尺講臺揮灑汗水,寶安濱海小學科學老師高春豔是三尺講臺上的「設計師」,在她的課堂,每一節課都在和孩子們一起「設計」「施工」和「創造」。22年的教學生涯中,高春豔摘得中國百佳創新型名師、南粵建功立業女能手、深圳市教師技能大賽一等獎等榮譽。
  • 引領宿遷——身邊的榜樣|邱豔:願化一隻春蠶駐守三尺講臺
    面對醫生這樣的宣判,她在術後兩個月,毅然選擇回到講臺。三尺講臺,成了她戰勝病魔的力量源泉;孩子的笑臉,就是驅散她心裡陰影的陽光。她已經在三尺講臺上堅守19年,猶如一隻春蠶,為無數的孩子披上知識的綢緞,引領他們奔向美好的未來。她就是泗洪縣衡山路實驗學校語文老師邱豔,一位無懼病魔,始終有著陽光般微笑的人民教師。
  • 紮根鄉村20年,癌症手術後一個月就回到三尺講臺,2年過去了,侯磊還在堅持
    揚子晚報網8月11日訊(通訊員 盧經緯 記者 高峰)20年前,剛滿18歲的他師範畢業後,看到家鄉嚴重缺乏教師,選擇回到了家鄉鄉村小學。20年來,他耕耘三尺講臺,以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一步一個腳印地履行著一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哺育出一片桃李芬芳。
  • 教師心語丨趙繼榮:三尺講臺,無悔的選擇
    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走進課堂,感覺一切都是那樣美好。然而,醉酒方知酒味濃,為師才知為師難啊!才幾天工夫,我先前良好的自我感覺就一掃而空,面對一大群麻雀似的孩子們,我才真正意識到教師職業是何等的艱辛和瑣碎,三尺講臺站上去容易,要站好可真難啊!這難道就是我要為之奮鬥一生、奉獻一生的事業嗎?我有點茫然。
  • 【新工院】新工院來的「走村入戶」宣講員亞克西!
    ,助力鄉村振興』教師宣講團」,赴和田市廣泛開展宣講活動。白天入村宣講、夜晚分析總結、補充案例。除了完成「規定動作」外,宣講團成員還到村民家中、田間地頭、扶貧車間、合作社、學校等地,通過面對面的方式進行宣講,切實把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上來,推動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深入人心、落地見效,提振信心、堅定信念,共創幸福美好生活。
  • 致敬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的人民教師
    一隻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 這是老師職業的真實寫照, 他們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登上了「三尺舞臺」, 用自己辛勤耕耘,照亮孩子們的夢想。「溫柔的語言最有力」 從教30年的鄧海霞像多數人民教師一樣,把自己的青春全都奉獻給教育事業,一直擔任數學班主任的她,給人的第一印象是柔柔弱弱,講話總是「曼聲細語」,殊不知,正是這般「溫柔的聲音」,一字一句說進孩子和家長心裡,教出了桃李滿園。 「教師是一個平凡且艱辛的職業,說白了就是一個良心活,責任非常重大。
  • 最美教師黎明霞 三尺講臺書寫新篇章
    在昭平縣第二小學,有這麼一個人,在教育的天地裡默默付出,三十四年來,演繹著自己的人生舞臺;在三尺講臺上昭平二小副校長 黎明霞 到今天,我在這個三尺講臺上已經站了整整三十四年了,記得我剛剛到學校的時候,只是牢牢的記住了一句老師的囑託:要做一個好老師! 那時的我樸素的覺得,做一個好老師,那就要愛學生、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