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鄉村20年,癌症手術後一個月就回到三尺講臺,2年過去了,侯磊還在堅持

2020-08-12 揚眼

揚子晚報網8月11日訊(通訊員 盧經緯 記者 高峰)20年前,剛滿18歲的他師範畢業後,看到家鄉嚴重缺乏教師,選擇回到了家鄉鄉村小學。20年來,他耕耘三尺講臺,以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一步一個腳印地履行著一個教師的神聖職責,哺育出一片桃李芬芳。

圖為侯磊

2000年,懷揣教育夢的侯磊從中師畢業後,回到家鄉泗洪縣四河鄉大莊小學,成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上學那會兒,侯磊終日夢想著有一天能夠走出村子、走出家鄉。然而,剛滿18歲的他,看到家鄉嚴重缺乏老師,便毅然放棄「詩和遠方」,選擇紮根基層,為農村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河鄉位於泗洪縣西南崗地區,地處蘇皖交界,土地貧瘠,經濟欠發達,是全省扶貧的重點片區。侯磊很清楚,大莊小學位置偏遠,辦公條件很差,周邊道路泥濘,但強烈的使命感讓他堅定自己的選擇。

那時每到下雨天,回家的路上,爛泥總會裹住自行車車輪,他就下車用樹枝敲,6裡路的距離,往往耗時近1小時。學期測試,單位只有一臺油印機,為了及時將試卷刻寫出來,他經常加班熬夜刻板,第一時間把試卷印好發到學生手中。

在大莊小學的三年時間裡,掛在侯磊嘴邊最多的就是那些留守學生。大莊小學80%以上的留守學生是由爺爺、奶奶看護,缺乏母愛、父愛,產生厭學情緒和自卑感。對於這些學生,除了傳道授業以外,課餘時間侯磊就會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班裡的學生小吳由於母親早離,父親常年外出務工,孩子長期缺乏親情關愛,產生自卑心理,不敢在同學面前發言。

為消除小吳自卑心理,侯磊在課堂上經常提問她一些簡單易答的問題;課後耐心找她談心,放大她的閃光點去鼓勵她。當他發現小吳的朗讀水平不一般時,就利用學校每日晨讀課,讓小吳帶領同學們朗讀。小吳漸漸改變自卑心理,語文課上,她能夠自信輕鬆地為班級演講;興趣班上,她主動和同學們合作,遞交傑出作品。

小吳的變化讓侯磊為她驕傲,她也沒有辜負侯磊的期望,連續三年被評為三好學生,還多次在學校組織的閱讀知識競賽中榮獲優勝獎。

「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只憑一些簡單的技能技巧是遠遠不夠的,要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斷提高自身能力,適應形勢發展對教師的要求。」侯磊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剛工作時,正好趕上了新課程改革,毫無工作經驗的他,沒有絲毫的懈怠,一邊虛心向富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一邊認真鑽研,聽課、備課、磨課、改課,使自己在業務上迅速成長起來。在教學中,侯磊更是注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善於引導學生主動去探究,及時挖掘學生的思維潛力,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翁。

天有不測風雲。2017年底,侯磊感覺身體乏力,經醫院確診為甲狀腺癌。2018年2月,手術一個月後,身體還沒有完全恢復的他在新學期開始之時,又回到了自己的「三尺講臺」。

同事們都說:「侯老師,你快回家好好休息一陣子吧,不要這麼累!」可他說:「這屆學生我帶2年多了,眼看馬上臨近中考,如果臨陣換將,我擔心學生會不適應,影響到他們中考!」就這樣,三尺講臺,成了他戰勝病魔的力量源泉,孩子的笑臉,就是驅散他心中陰影的陽光。

「我只是鄉村教師中普通的一員,我們都在默默地奉獻著,在平凡中堅守著,這恰恰是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做的。看著孩子們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神,看著他們茁壯成長,工作中所有的苦和累頃刻間就會煙消雲散。」

20年來,侯磊始終用心去愛學生,把愛奉獻給了基層的教育事業。他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學特色,先後獲得泗洪縣優秀共產黨員、泗洪縣優秀班主任、泗洪縣語文學科帶頭人、宿遷市先進教育工作者、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

校對 李海慧

編輯 : 陶善工

來源:揚子揚眼

相關焦點

  • 安徽蒙城一教師紮根鄉村20年 帶病堅守三尺講臺
    原標題:紮根鄉村從教20年,帶病堅守三尺講臺身為市級骨幹教師,放棄進城機會,紮根鄉村從教20年,為了教育多次累倒在講臺上。因勞累過度,心臟做了搭橋手術,需長期服用藥物,且不能操勞,但蒙城縣王集中心小學老師丁言輝仍堅持帶病代課,為教育默默奉獻自己。
  • 越南歸僑徐二妹:26年守住鄉村三尺講臺 紮根鄉村嘔心瀝血
    26年前,她自願回到中國,在山鄉的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多年來,在各級僑聯組織的關懷下,徐二妹讓「知識改變命運」照進更多山裡孩子的心靈,也書寫了新一代歸僑回饋桑梓的精彩故事。  選擇鄉村 以愛為名  1997年,23歲的越南歸僑徐二妹,帶著對教育的熱愛和對愛情的堅守,毅然放棄南方優越的生活條件,選擇了山東一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成為大山深處的徐莊鎮東七裡河小學的一名教師。  「教師如同父母,一定要有愛心,愛能創造奇蹟!」徐二妹以此為教育工作的信條,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對學生關懷備至:課餘時間與學生交流談心、幫助學生打理個人衛生。
  • 郭勝利:紮根鄉村20載 三尺講臺鑄華年
    三尺講臺育桃李,一支粉筆寫春秋。郭勝利是河渠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二十二年來,他從教育工作「新手」,再到教育行業「標兵」,紮根一線教育事業,書寫著人民教師的責任與擔當。作為三年級一班的班主任兼數學課、科學課的老師,課堂上的郭勝利永遠跟孩子們打成一片,每個學生都能被他的課吸引。
  • 侯磊:以丹心潤桃李 憑匠心守初心
    (速新聞記者 趙淑柳) 他是一名教師,20年鄉村教育生涯中,從村小再到鄉鎮學校,作為一名黨員,他始終告訴自己,無論在哪所學校,不管角色怎樣變化,始終堅持最初的教育情懷,站好自己平凡的崗位。他就是泗洪縣四河實驗學校教師侯磊。侯磊工作的第一站是四河鄉(泗洪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前的四合鄉)大莊小學。
  • 教師風採|紮根鄉村30載 三尺講臺育桃李--任新偉
    2020年最美教師——文峪中心小學 任新偉紮根鄉村30載 三尺講臺育桃李1990年,任新偉中師畢業,懷著滿腔熱血和抱負回到家鄉盧氏,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鄉村教師。30年過去了,他依舊是一名鄉村教師,痴心不改。任新偉深信:沒有愛就沒有教育。30年,他把愛鑲在舉手投足間,嵌在他的一顰一笑中。
  • 王江玉:讓生命融入三尺講臺,讓教學綻放光彩
    有這樣一名教師,她把教育當成了一生的事業,用執著和堅持履行著一名人民教師應有的責任和擔當。即使身患癌症也不放棄,手術後,毅然重返課堂。2000年,懷著對教師職業的熱愛,王江玉踏上了嚮往已久的三尺講臺,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從教20年來,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經驗的她一直擔任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
  • 以丹心潤桃李 憑匠心守初心—記全國模範教師、「宿遷最美教師」、泗洪縣四河實驗學校教師侯磊
    侯磊作為一名教師,20年鄉村教育生涯中,從村小再到鄉鎮學校2000年,侯磊從沭陽師範學校畢業,成為大莊小學一名語文教師。求學那會兒,侯磊曾夢想有一天能夠走出村子、走出家鄉。然而,剛滿18歲的他,看到家鄉嚴重缺乏老師,便毅然放棄了「詩和遠方」,選擇紮根基層,決定為農村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決定去大莊小學之初,侯磊就很清楚,那裡位置偏遠,辦公條件很差,周邊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但強烈的使命感讓他堅持了下來。
  • 她紮根鄉村教育20年如一日用愛呵護村裡娃
    「20年來,我立足三尺講臺,早已把學生融入我的生命;20年來,我時刻心系學生,守護他們的成長。從教的時間愈久,愈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鄉村教師的那份責任與使命。」不久前,鐵嶺市阿吉鎮中心小學教師王克華在全省教育系統表彰大會上的發言,道出了她紮根鄉村教育20載的無悔心聲。
  • 三尺講臺 書寫無悔人生!萊西教師李霜紮根鄉村教育 收穫甘甜的教育...
    三尺講臺,三代傳承「教育的根是苦的,教育的果實卻是甜美的。李霜老師說,學生們的純真和真摯是她紮根鄉村教育的動力。「我的生命在學生身上延續,我的價值在學生身上體現。我無悔於我的生命,更無悔於我的選擇。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愛對待學生,用心努力工作,紮根鄉村教育,立足三尺講臺,塑造無悔人生,為國家為人民上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好好工作,愛每一個學生。」
  • 紮根鄉村教育三十載:三尺講臺託起村裡娃的求知夢
    9月10日,郭自然在課堂上為孩子們輔導功課。今年51歲的郭自然是河北省河間市龍華店鄉第三中心小學的數學教師。20歲那年,郭自然被確診為再生障礙性貧血。1991年,她應聘成為一名鄉村小學代課老師。1998年,她正式成為一名國辦教師。 常年服用激素,身體不好,為了不耽誤給孩子們上課,她都是利用晚上的時間回家輸液,雙休日或節假日才去醫院治療。 憑藉對三尺講臺的眷戀,郭自然把全部熱情都投入到了教學中,先後獲得「全國模範教師」「河北省優秀鄉村教師」等多項榮譽稱號。 「我認為不是最美的時光遇到了教育,而是遇到了教育,我所有的時光都變成了最美的。」
  • 威遠鄉村教師,紮根鄉村教育20年,為山鄉孩子撐起一片純淨藍天
    講臺很小,她卻用20年青春來堅守,送走一批又一批山區學子;講臺很大,她毅然用汗水來耕耘,為那些貧寒學子帶去希望;講臺很美,因為她用熱情譜出了一曲人生樂章,把自己變成一朵平凡的蒲公英,揮灑花絮,傳播希望……她就是威遠縣新場鎮永高小學校教師劉莉,一位紮根鄉村小學20年的園丁。
  • 李娟:紮根鄉村教育15年的「女俠」
    擊藍字關注我們堅守講臺,紮根農村,燃燈引路,整整15年。一路走來,她用最好的年華詮釋著「愛崗敬業」,用最誠摯的真心關愛著每一位鄉村學子,用最嚴厲的要求教導著每一位學生。教育教學突出 擼起袖子加油幹2006年畢業的李娟被分配到她曾經的母校臨澤中學教語文。臨澤中學處在高郵、興化、寶應三縣交界的一個偏僻小鎮上。
  • 李娟:紮根高郵鄉村教育15年的 「女俠」
    堅守講臺,紮根農村,燃燈引路,整整15年。一路走來,她用最好的年華詮釋著「愛崗敬業」,用最誠摯的真心關愛著每一位鄉村學子,用最嚴厲的要求教導著每一位學生。她就是臨澤中學高三年級語文備課組組長李娟老師,也是學生口中那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俠」。
  • 王克華紮根鄉村用愛與責任鑄師魂
    「20年來,我立足三尺講臺,早已把學生融入我的生命;20年來,我時刻心系學生,守護他們的成長。從教的時間愈久,愈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鄉村教師的那份責任與使命。」不久前,鐵嶺市阿吉鎮中心小學教師王克華在全省教育系統表彰大會上的發言,道出了她紮根鄉村教育二十載的無悔心聲。因為熱愛,所以選擇。2000年7月,從師範院校畢業的王克華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一名人民教師。
  • 耕耘三尺講臺 當好學生築夢
    耕耘三尺講臺當好學生築夢人  兩名「省優秀教師」講述與鄉村教育的不解之緣泉州13萬多名教師,默默耕耘三尺講臺,他們擔起立德樹人的職責使命,認真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築夢人。他們中有的紮根鄉村,數年如一日;有的主動請纓援藏援疆支教……他們猶如蠟燭,無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今日起,海峽都市報將聯合泉州市教育局推出「我身邊的老師」系列策劃報導,向廣大讀者展示泉州這群最可愛的人。
  • 蘭惠群:潛心育人 三尺講臺書寫教育人生
    紅網時刻8月3日訊(通訊員 於彪)在湖南省綏寧縣民族中學,有這麼一位教師,在2019年高考監考的時候突然倒下,學校正要打120時,她又睜開了眼,拒絕了去醫院,休息了30分鐘後,又站上了監考考場。學校考慮到她身體原因,想調整她不再擔任班主任,但班上學生卻集體挽留她,學校最難管的班級成為全校學習最優秀的班級……她,就是綏寧縣民族中學優秀教師蘭惠群。
  • 24年堅守鄉村三尺講臺
    「長沙市優秀教師」湯亞平新麓谷2020年9月16日訊(吳夢珊)鄉村教師是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他們將自己的大好青春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化做春雨潤物無聲,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大山裡,點燃孩子們心中的那把火,成為指引孩子們成長的人生「燈塔」。
  • 孩子剛出生三周,她就回到了講臺……
    月,肖娜娜帶著滿腔的熱情和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真誠,踏上了三尺講臺,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從一個大鎮上的初中調入了一個遠離縣城、遠離家鄉、深藏村莊的鄉村初中,這不僅僅是因為在京莊初中任教的丈夫,更重要的是,一次前去京莊初中,鄉村裡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神深深吸引了肖娜娜。當時歡口育英初中的校長找她談話,希望她能夠留下,並承諾向上級協調,爭取把她的丈夫調到育英初中來。
  • 山東省教書育人楷模滕梅:身患重病,不下三尺講臺
    今年51歲的滕梅,是沂水縣沂城街道中心小學的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從教30年來,她堅守鄉村教學一線,把農村教育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她用愛心和知識鋪就孩子前行的道路,更用責任堅守著對農村教育不懈的追求,即使身患癌症也堅守著摯愛的三尺講臺,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鄉村教師的初心。 她被孩子們親切的稱為「教師媽媽」,被同事和學生家長稱為「鐵人教師」。
  • 張書本:守初心紮根基層二十六載 為圓夢甘願堅守三尺講臺
    守初心紮根基層二十六載 為圓夢甘願堅守三尺講臺——記一名堅守農村小學甘願充當孩子王張書本的教育初心「德育無小事,事事皆育人」,「教書育人是實實在在的事情,不能玩半點虛的,要的是紮實精神」,「怎樣有利於質量的提升,我們就怎樣做」,「儘量少說多做,不搞形式」,「作為教師必須要有愛心,要有信仰。我們的職業神聖就在於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