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高中生的創新研學之門—顏建國創新研究性學習報告會圓滿成功

2020-12-14 平湖一柱

3月29日,顏建國「從學習到學術—打開你的創新研學之門」報告會在東平縣明湖中學報告廳隆重舉行。

1200餘人的報告大廳座無虛席,東平縣作家協會主席、東平縣教育局課程開發辦公室主任顏建國就新高考形勢下的研究性學習,給學生做了一場精彩的報告。

顏建國(中)

顏建國,系中國散文學家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數家報刊專欄作家,東平縣作家協會主席,東平縣教育局課程開發辦公室主任。著有《元朝東平學派》《蘇軾與東平文士考析》《文宗義脈》《春風有約》《家鄉的石板坡》等多部著作。近年來,一直從事新高考形勢下的語文研究性學習及大閱讀教學研究工作,特別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研究,主張「語文主題閱讀」「結構化閱讀」,以閱讀為抓手,培養學生從學習到學術的研究性學習能力,讓學生通過閱讀,在提升核心素養和備戰高考之間找到最佳結合點。

顏建國(右)傅盛夏(左)

今天的報告會,顏主席以「你我共讀蘇東坡」為主線,從學生熟讀成誦的課本中蘇軾名篇聊起,聊蘇東坡的詩詞賦的精妙,聊蘇東坡人生經歷的坎坷,聊蘇東坡的為官為人,聊蘇東坡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聊蘇東坡與東平和東平名人的關係、聊如何從蘇軾那裡學到寫作的妙招……

最後,顏主席說,你只背會了課本上蘇東坡的詩詞賦,那就是學習,如果你從課本上蘇東坡的詩詞賦開始,了解蘇東坡的這一切,這就是研究性學習,就是在搞學術研究,如果通過研究性性學習,你有了新的感想,新的發現,這就是創新,你的感想與發現與眾不同,前所未有,那你的研究就有了價值,你的研究和發現在國家正規刊物上發表了,記錄到了你的素質成長檔案中,高考綜合評價,你就有了相當的競爭力,北大、清華等名校就會向你伸出橄欖枝……

顏主席的報告通俗易懂,詼諧幽默,為學生指明了新高考形勢下語文學習的方向,具有極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同時,更讓學生懂得了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考試、升學、更與生活、人生密切相關。顏主席的報告,贏得了學生一次又一次熱烈的掌聲。

江河國際實驗學校的傅盛夏老師參加了本次報告會,並就古詩文的吟誦給學生做了示範。

明湖中學副校長鄧兆軍、教科室主任趙景民、級部主任杜慶春等參加了今天的報告會。

相關焦點

  • 研學丨如何撰寫環境科學方向的研究性學習報告?
    環境科學是一門研究環境的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四個部分的學科。它提供了綜合、定量,和跨學科的方法來研究環境系統。由於大多數環境問題涉及人類活動,因此經濟、法律和社會科學知識往往也可用於環境科學研究。同時,環境科學也是一門研究人類社會發展活動與環境演化規律之間相互作用關係,尋求人類社會與環境協同演化、持續發展途徑與方法的科學。
  • 上海"新高考"推動教改 高中生能寫研究性報告
    據統計,上海2017屆高三學生共同完成研究性學習報告50709份,覆蓋科技創新、社科人文、藝術、環保等諸多領域。  招考「指揮棒」的變臉,正在推動高中教育教學變革。  研究性學習教會「如何學習」  過去的2017年,陸一歆是5萬多名參加「新高考」考生中的一員。
  • 上海開展高中生研究性學習真實性認證
    新華社上海8月31日電(記者吳振東)記者日前從上海市教委獲悉,為促進高中生研究性學習課題報告真實有效,上海已開通課題報告真實性認證平臺,首批已為今年畢業的6658名高三學生提供了認證服務。  上海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核心是「兩依據一參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高校錄取學生的重要參考,參加研究性學習和綜合實踐活動情況,是其中評價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指標。據統計,上海2017屆高三學生共提交研究性學習報告50709份,研究領域涵蓋科技創新、社科人文、體育、環保等諸多學科。
  • 沈傑:研學旅行課程研發與創新
    將其在實踐活動中的各種過程性表現作為分析考察課程實施與學生發展的重要依據,從而建立綜合考察的多元評價機制。 【實施過程】首師附中研學旅行課程根據學生特點,制定完整的目標要求和課程計劃。課程包括專題教育、職業體驗、項目學習、綜合探究、社會服務等,下分:歷史長河、自然之旅、科技之旅、軍事之旅、時代之旅等十個專題,30餘個課題。
  • 高中生寫房價調查報告 人大附中研究性學習展風採
    人民網北京5月20日電(記者袁勃)高中生也關注起房價了?17日,記者在人大附中校園內被一塊展板吸引過去,幾位高二學生正在推介他們的「課題」:《中關村中小學分布對其周圍房價的影響》,電腦裡還有一份一萬多字的調查報告,記者幾乎不敢相信這齣自她們之手。更讓人意外的是,這樣的展示只是人大附中年度研究性學習展評的一個縮影。
  • 創新教育實驗室破解研究性學習開展難題 助力中學接軌新高考
    教師資源是否充足且能夠滿足研究性學習的專業要求?如何平衡學生課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之間的關係?過程記錄是否客觀完整,評價的方式和維度是否科學?這些都成為困擾很多中學校長的「攔路虎」。作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習科學研究分會和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創新教育專業委員會的研究交流和成果應用平臺,創新教育實驗室為新高考背景下中學實施創新教育、推進研究性學習提供了破解之道。
  • 新民晚報數字報-上海建立高中生研究性學習認證平臺
    本報訊 (記者  陸梓華  特約通訊員  焦葦)隨著上海開展高考綜合改革,高中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報告
  • 成立研究性學習小組,創新開展規劃課題實施
    ,進一步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學科自主學習能力,並促進研發團隊從學習主體的角度優化創新研究高中學科學習效能提升策略,推進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實施。在課題研發團隊的指導下,研究性學習小組成立後將持續開展研究活動,進行自主學習和團隊學習。
  • RoboMaster 2019 高中生夏令營圓滿結營
    由DJI 大疆創新舉辦的 RoboMaster 2019 高中生機器人夏令營已於8月14日在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學結營。近百名具備科技創新實力的高中生齊聚深圳,圓滿完成了一次關於機器人研發與創新的學習課程。  這些學生共分成12組,經過21天的系統性機器人知識學習,分別完成了自己的機器人設計,並通過夏令營最後的機器人比賽,檢驗了學習成果。
  • 創客研學,傳金山科技之美 ——2018現代農業創客研學活動
    為貫徹教育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文件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創新精神,提高學生自主研究學習的能力,2018年7月9
  • 清大紫育公益講座之「應對自招新政,科學規劃升名校」圓滿舉行
    綜合目前的多種升學路徑的特點,高校對於學生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中生應對策略的重中之重就是提早進行科學的學業規劃,針對性加強培養眾多高校重視的「研究性學習能力」,為未來升學名校做好充足的準備。
  • 美2020研究報告:數位化學習創新的10個趨勢
    其中數據資源有12個之多,主要包括之前的「數位化學習創新獎」(Digital Learning Innovation Competition & Awards),以及行業領袖、促進技術與學習的國家組織、卓越研究中心、有影響力的研究期刊(同行評審)、受歡迎的新聞媒體、資助項目、重要機構、供應商與產品、重要國家組織的出版物、與該內容相關的話題等。
  • 高中生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指導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中學校綜合實踐活動管理中心 李鵬嵐同學們經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選題結組、制定方案、申報立項後,進入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開報告宣講完結束研究性學習前期的理論研究告一段落,研究性學習要進入研究實踐過程
  • 研學旅行,立德樹人,造就創新型人才
    新人類教育認為,人類作為一個整體一直是自我持續發展的,弄清人類文化產生發展的軌跡,對於培養像人類一樣自我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這是一場深刻的教育革命。有人類文化產生發展規律的指導,循著人類文化產生發展的軌跡在生活中前行,新一代人類必將在新的起點上創造無與倫比的未來,他們將是充滿高度創新能力和人類責任感的一代!
  • 研究性學習中的課題選擇——高中生必看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學生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課題,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以個人或小組合作進行研究,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它讓學生走出傳統課堂,走向社會生活主動去探索研究,這一過程充分體現探究、創新、實踐的原則,而課題選擇是整個研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
  • 創新教育即教育的未來——高中生必看
    創新教育就是以培養人們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為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著重研究與解決在基礎教育領域如何培養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問題。
  • 為什麼要參加研究性學習項目?
    01 為什麼要做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的重要內容,是普通高中學生的必修課,三年共計15學分。
  • 決勝高考,從閱讀蘇軾開始—顏建國主題化閱讀體驗會成功舉行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8月8日上午,顏建國《感受「蘇海」——主題化閱讀體驗會》在東平縣新華書店報告廳隆重舉行。「(蘇軾《水調歌頭》)這些題是每空1分,不僅會背還要寫對,有一個錯別字,就不再得分。在高考中,一分是個什麼概念呢?山東2020年高考一分一段表顯示,582分段是1014人,499分段是2026人啊!而「背寫」的功夫,是突擊不得的,唯有下在平時!
  • APEC未來之聲研究性學習和創新免費公益課程4月即將上線
    為了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基礎的學術研究技巧、論文寫作能力、公眾演講能力,促進中國學生的成長發展、培養更多未來的全球領袖,APEC未來之聲(中國)聯合知路研修、國際學校在線共同推出APEC未來之聲研究性學習和創新免費公益課程,課程包含了學生學習和教師培訓兩部分內容(課程僅對組織學生參加本次選拔活動的學校免費開放)。
  • 清大紫育助力第三屆學校(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京成功舉辦
    研討會開幕式現場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張力,中國教育智庫網總負責人鄭德林,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康寧,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學旅行所所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國際部主任王曉燕,教育部《我國教育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副組長張建強,北京一零一中學校長陸雲泉,清大紫育創始人、山東威海紫光實驗學校校長李凌己博士,清大紫育市場部總監陳柳岐女士共同受邀出席了本次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