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實踐家:筆譯vs口譯

2021-03-02 學英語地皮serendipity

文章不長,我們一句句分析。

1 咱們國家的網民已經接近10億了。

試譯:In China, netizens have totaled nearly 1 billion.

(1) 本句,筆者認為,「咱們國家的」可以處理成地點狀語「In China」,因為筆者發現,這樣的地點狀語經常出現在英語雜誌文章中,而筆者則喜歡將其翻譯成「某地的.」結構,譬如:

Even more people likely watch their own pre-election debates in fledgling African and Eastern European democracies.

試譯:更很多人會看非洲、歐洲新興民主國家的總統辯論。

反之,漢譯英遇到「某地的.」結構,也可以處理成地點狀語。

咱們國家的網民→In China, netizens...

筆者要說明,該譯法只是個人喜好,無關對錯。

(2) 「接近」,筆者處理成「total nearly」。

口譯版本:The number of Chinese netizens is approaching 1 billion.

對比分析:口譯版本基本保留了原文結構,雖然簡單,但是意思清晰,值得提倡。

2 都說數據會說話,在這些數據當中我就看到了三句話。

保留原文試譯:It is known to all that statistics speak themselves. And these Internet-related statistics tell me three facts.

脫殼試譯:It is known to all that, statistics are revealing. And these Internet-related statistics reveal to me three facts.

分析:

(1)「數據會說話」是擬人修辭。看到這個句子,筆者想到兩種處理方法,一是保留原文修辭,二是脫殼處理。

(2)筆者認為,翻譯要保持上下文的連貫性(coherence),一致性(consistency),既然上文是「數據會說話」,那麼為了保持譯文連貫:

試譯一把「我就看到了」處理為,「 tell me」(告訴我),即「會說話」對應「告訴我」。

試譯二「會說話」處理成revealing,下文也對應用了reveal to sb. sth.。

口譯版本:As data can speak, I'd like to conclude in three sentences.

分析對比:筆者認為,口譯的版本不會造成理解障礙,但是語言上並不到位,尤其是「conclude in three sentences」的表達。這也反映出實際口譯工作的困難——需要在有限時間內翻譯出讓人能理解的譯文。

3 首先,網民的購買力真的很大。

試譯:First, netizens have really amazing purchasing power.

分析:筆者沒有將「網民的購買力」作為主語,因為這會造成句子頭重腳輕。因此,筆者將主語處理為主(netizens )謂(have)賓(purchasing power)結構。

口譯版本:First, netizens' purchasing power is enormous.

對比分析:口譯版本準確無誤。

4 咱們國家的網絡零售連續八年全球第一,大家購買也助力了經濟的發展。

試譯:China’s online retail sales have ranked first globally for eight consecutive years and people’s consumption also boost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分析:

(1) 筆者認為,這句話要注意「網絡零售」,直接翻譯成online retail或者retailing是不到位的,因為原文指的應該是「網絡銷售額」,所以增益「sales」即可。

(2) 「大家購買」其實就是人民的消費(people’s consumption)。

口譯版本:China's online retailing rank first in the world for eight consecutive years.

對比分析:筆者認為,口譯版本是可以接受的,但作為即使作為口譯版,也有提高空間。

China's online retailing rank first in the world for eight consecutive years. Our shopping desire contribut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online retailing」沒到位,「shopping desire」也不準確,contribute不是第三人稱單數形式(這應該是納米筆誤)。

5 其次,網絡的數據也反映了現實生活當中的不平衡問題。

試譯:Second, the statistics reflect the gaps in real life.

分析:筆者認為,「不平衡問題」不宜直譯為「imbalances」或者「imbalance issues」。筆者處理為「gaps」

口譯版本:Second, network data also reflects inequality in real life.

對比分析:處理成「inequality」也不錯,但應該是複數。

6 比如說網絡的普及率。城鎮地區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79.8%,農村地區只有55.9%。

試譯:For instance, a divide in the Internet penetration rates exists between the urban areas (79.8%) and the rural areas (55.9%).

分析:這句話筆者採取了「寫作」思路進行翻譯,沒有保留原文句式,經過查證,也將「網絡普及率」翻譯成「Internet penetration rates」。

口譯版本:For instance, the internet popularity rate is 79.8% in urban areas and 55.9% in rural areas.

對比分析:沒有受原文束縛,簡潔明了,值得學習。

7 再比如說網民的收入問題。

試譯:Another example would be the income issue...

分析:為了避免重複,「再比如」可以處理為Another example would be...

口譯版本:For another example, it also reflects the problem of netizens' income.

對比分析:口譯存在兩個問題,一是「it」指代不明。二是問題翻譯成「problem」處理不當,「issue」更為恰當。

8 數據顯示有收入,但是月收入在1000元及以下網民佔到了15%以上。

試譯:Another example would be the income issue, with netizens whose income is no more than 1,000 RMB accounting for over 15 percent of the total.

分析:筆者有意淡化了原文的「數據顯示」,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閱讀英語報刊雜誌就會發現,引用數據的出處經常是寫得清清楚楚的,譬如說

According to a paper its inventors published recently in Nature Communications...,

according to a catalogue compiled by the Foundation for Innovative New Diagnostics (FIND)...,

所以說單說「According to statistics或data」容易給自己挖坑。

口譯版本:Figures show that netizens with income no more than 1000 yuan account for over 15%.

對比分析:除了上面說到的,翻譯得沒什麼問題。

9 這也說明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還是很突出的,需要去解決。

試譯:Hence prominent problems, including gaps between region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between different income groups, which require solutions.

分析:這句話實際上是對第二點的總結,因為第二點提到的正是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所以可以理解為:因此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還是很突出的,需要去解決。

口譯版本:It also reflects that regional gap,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between everyone's income is still obvious.

對比分析:筆者認為,處理成「It also reflects that...」不太恰當,因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並不屬於新信息。

10 第三句話呢,就是網絡當中也孕育著機會,比如一些新業態的快速發展。

試譯:Third, out of the Internet, opportunities can arise, such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me new business formats.

分析:用了「arise out of」的表達,注意新業態的譯法。

口譯版本:Third, the Internet brings opportunity. For example, some new industrial form develops rapidly.

對比分析:Opportunity應該為複數形式。

相關焦點

  • 日益增長的職業翻譯服務——淺談筆譯與口譯的就業前景
    筆譯與口譯行業的成長在過去的七年裡,筆譯和口譯行業僱傭的人數激增。據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到2024年,翻譯行業的就業人數將增長29%。尋求更高薪水的譯者應該意識到一件事——語言越難,薪水就越高。像網飛、微軟和本田這樣的大公司就總是在尋找筆譯員和口譯員。這是由於消費者的數量正在迅猛增長,通常這些客戶大多來自世界各地,他們不斷消費著這些大公司所提供的內容和服務,因此相應的使得這些大公司對筆譯員和口譯員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筆譯員和口譯員的工作條件翻譯工作最吸引人的特點之一就是工作條件。
  • 港中大(深圳)翻譯專業(筆譯/口譯)與同聲傳譯碩士招生開始
    港中大(深圳)人文社科學院翻譯專業(筆譯/口譯)與同聲傳譯碩士課程2016-2017年招生已經啟動,開始第一輪報名,據悉,在入學獎學金的授予上,港中大(深圳)將優先考慮第一輪申請者。目前人文社科學院翻譯專業(筆譯/口譯)與同聲傳譯碩士課程教師團隊由來自兩岸三地的口筆譯專家構建而成,他們將手把手向學生傳授口筆譯實踐技藝。除此之外,在每周固定的辦公室時間,學生可以與這些翻譯界的專家老師們交流暢談。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學術導師。
  • 2018下半年翻譯專業資格(水平)筆譯口譯考試報名入口
    2018下半年翻譯專業資格(水平)筆譯口譯考試報名入口 2018年下半年翻譯專業資格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翻譯(筆譯/口譯)碩士課程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翻譯(筆譯/口譯)碩士課程簡介:翻譯(筆譯/口譯)碩士課程的畢業生應掌握高水平的語言及交流能力,能夠從事專業的翻譯(筆譯)和/或交替傳譯(口譯)工作。畢業生將會成為極具競爭力的筆譯/口譯研究型學位的候選人。
  • 口譯和筆譯之間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知行翻譯總結了3點
    在翻譯行業流傳這樣一句話:「好的口譯人員並不一定是好的筆譯人員,好的筆譯人員也不一定是好的口譯人員」。對於這句話的理解,知行翻譯公司先不說。在如今蓬勃發展的翻譯市場,翻譯人員也是不斷的增加,很多人在追求口譯的時候忘記了筆譯的重要性。
  • 三級口譯和筆譯哪個難度大?
    還在糾結是考筆譯還是口譯?這期英大就要好好講講關於CATTI三級筆譯和口譯的區別了。CATTI,全稱是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是一項面向全社會的職業資格考試。
  • 選筆譯還是選口譯?99%的人都不知道!
    近幾年,隨著專碩培養規模壯大及認可度提高,瞄準專碩的考生比例逐年增加,翻譯碩士專業因開設院校眾多、不考二外、學制短等諸多優勢成為考研一大熱門選擇。而對於初次2021考研跨專業或非翻譯專業考生可能對翻譯缺乏了解,因此在選擇方向時往往會糾結到底是要選擇筆譯還是口譯,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將於北京舉辦翻譯(筆譯/口譯)及同聲傳譯碩士...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從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獲悉,學校將於3月5日下午14:00-16:00在北京銀泉大廈舉辦翻譯(筆譯/口譯)及同聲傳譯碩士招生宣講會,由王立弟教授主講。  據了解,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翻譯(筆譯/口譯)專業及同聲傳譯專業碩士項目,自2015年開始招生以來,吸引了眾多有志於投身這一行業的優秀學子。
  • 深度長文:口譯同傳與筆譯的差異
    每一位有志於從事口譯工作的學習者都需要經歷思維方式的重大轉變。這裡的口譯主要指的是視譯和同傳,而不包括交傳。在筆譯中,我們的習慣性思維是可以對原文的句序進行任意調整,只要能精準傳達原文意思即可。然而在口譯中,譯員往往無法在看完或聽完全句以後再開始翻譯,而必須採用所謂「順句驅動」的原則,也即根據原文語序,對原句進行斷句處理後,再進行順譯。
  • 澳大利亞留學新南威爾斯大學口譯與筆譯專業申請要求
    新南威爾斯大學筆譯與口譯(Interpreting and Translation)專業所有項目均受澳洲國家筆譯與口譯認證局(NAATI)認證,專業研究生開設有以下3個授課型學位項目,口譯碩士為期1.5年,要求申請者三年制本科畢業,擁有翻譯相關專業背景等要求。
  • 口譯和筆譯的兩大區別,看完後你就能正確地選擇翻譯啦~
    「請問是需要筆譯還是口譯呢?」「啊?不一樣的嗎?」是的,筆譯和口譯是有區別的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兩者有哪些區別~從字面上來看,兩者的區別在於表現形式不同:口譯是用口述的方式翻譯,而筆譯則是以書面形式來轉換語言。
  • 【外語兼職】11.23 日語/英語筆譯、口譯
    #英語#俄語深圳英語口譯招聘及線上俄語同傳招聘1.深圳英語翻譯,關於智慧財產權糾紛,電話會議,要求熟悉印度口音。有能做的譯員儘快與我聯繫即可哦15202012581,李大維 #筆譯#英語#韓語#西語#泰語#阿語線上兼職|愛奇藝招募8大語種翻譯翻譯審核兼職譯員英語、韓語、西班牙語、泰語、印尼語、越南語、馬來語、阿拉伯語詳情崗位1、愛奇藝海外內容翻譯審核及翻譯質量把
  • 【NAATI加分】機智如我是選擇三級筆譯還是二級口譯?
    根據移民局的要求,凡是獲得三級筆譯或者二級口譯的申請人,都能在Skill Select系統中增加5分。NAATI考試所涉及內容包括科技、生活、醫療、工農業、金融、環境、法律等方方面面。NAATI所頒發的專業證書是翻譯行業具有高含金量的資格證書。很多決定要通過NAATI來給自己加5分的同學,往往首先都會問自己這麼一個問題:我到底是選三級筆譯好,還是二級口譯好。
  • 西雪梨大學口譯和筆譯專業詳解!
    在澳洲,翻譯類工作在未來5年的需求非常大!畢業生可在以下行業從事翻譯和口譯工作, 包括:社區翻譯(如政府、法院、法庭、警察、診所和醫院),國際會議(主要是會議口譯),商業(如商務會議、內部和外部文件和合同),工業產品(如手冊、本地化),地區和國際事件(如奧運會、帕運會),廣播和出版。
  • 翻譯資格考試口譯筆譯:中級口譯長難句翻譯(1)
    口譯筆譯試題輔導:中級口譯長難句翻譯1  1.
  • 2019下半年翻譯專業資格(水平)筆譯口譯考試報名入口:中國人事考試網
    2019下半年翻譯專業資格(水平)筆譯口譯考試報名入口:中國人事考試網 2019-09-02 13:54:04|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中高級口譯筆譯部分基本原則
    在中高級口譯的第一階段考試試卷中, 筆譯的權重十分搶眼:中級口譯中佔100分,為整個卷面總分的40%;高級口譯中佔100分,為整個卷面總分的1/3。  筆譯分數的高低決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數字,它是考生在英漢互譯領域綜合能力的具體表現。
  • 初次參加CATTI三級口譯+筆譯經驗
    在接觸到真題前以為翻譯只是想當然,但是做了真題之後就發現自己太天真了。先講口譯吧。日語口譯三級分為兩個部分,綜合能力+實務。而在綜合能力中,又分為聽力+綜述。聽力較為簡單,主要是綜述有難度。綜述是先播放3分鐘左右的日文錄音,之後總結為300字左右的中文。
  • 「筆譯和口譯證,考哪個比較好?」
    今天繼續來看幾位同學的來信,如果你對下面的話題也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喔~貓叔你好,我想請問,筆譯和口譯證考哪個比較好,它們分別適用於什麼工作
  • NAATI 筆譯口譯到底學哪個?看看真題來幫你拿主意!(上)
    對於同樣能加5分的二級口譯和三級筆譯,到底學哪個?只糾結於名稱的不同是沒有意義的,在做決定前你需要真正了解兩種考試想考察的能力要求,考試流程,甚至是考試題目的差別,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曼拓君今天就來幫你詳細對比一下二級口譯和三級筆譯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