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訊|3人4年179次「告政府」,公檢法司聯合認定為行政濫訴!

2020-09-10 揭東檢察

8月24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向3名被認定為行政濫訴的當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對上述人員近期提起的一系列行政案件均不予登記立案。

此前,鄞州區公、檢、法、司四家單位聯合對這3名涉嫌濫用行政訴權的當事人進行甄別認定,並將其納入濫用行政訴權人員名單,同時向全社會發布「倡導誠信訴訟、拒絕濫用訴權」倡議書。

由公、檢、法、司四家單位對行政濫訴人員進行聯合甄別與規制,在浙江省尚屬首次。

3人4年行政訴訟179次

自2015年新行政訴訟法和立案登記制同步實施以來,對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人民群眾的行政訴權得到了充分保護,立案渠道全面暢通,但與此同時,一些當事人濫用訴權、浪費司法資源的現象也日益增多。

為進一步保護和規範當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訴權,最高人民法院、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相繼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保護和規範當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訴權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保障和規範當事人依法行使行政訴訟權利有關問題的解答》,引導當事人合理表達訴求,促進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

2020年5月,鄞州法院在審理夏某、胡某、王某三原告訴寧波市鄞州區東錢湖鎮人民政府、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政府信息公開一系列案件中,東錢湖鎮政府就夏某等人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行政複議申請權和行政訴訟起訴權,向鄞州法院提出濫用行政訴訟權利甄別的申請。

東錢湖鎮政府申請認為,自2015年9月開始,夏某、胡某、王某3人,反覆多次向寧波市各級行政機關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繼而就答覆內容再申請行政複議和提起行政訴訟,並繼續申請再審,直至向檢察院申請抗訴及檢察監督,嚴重影響到了行政機關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

經東錢湖鎮政府梳理,三原告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行為具有以下特點:申請信息公開次數多且頻繁,申請內容範圍廣泛、時間跨度大且久遠,申請內容存在重複,或者申請已經知曉的信息。且不論行政機關如何答覆,也不論是否已經支持其獲取和知悉信息的主張,三原告均會提起行政複議或行政訴訟。如對於個別公開內容信息量較大的申請,行政機關答覆其可前往查閱,但原告等人並未前往查閱,由此可見,其並非為了獲取相關信息而提出申請,只是在無謂地浪費行政資源。

鄞州法院經審查後發現,自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間,夏某共向浙江省三級法院提起一審、二審及再審行政案件112件。其中一審案件57件,涉及政府信息公開45件、涉及投訴舉報及履行法定職責案件12件。上述案件中,除涉及夏某房屋被他人破壞一事與其自身合法權益相關外,其他行政訴訟事項如村標準廠房建設、東錢湖鎮某小區車位改建等,均與夏某自身權益並無直接關聯。

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胡某向浙江省三級人民法院提起一審、二審及再審行政案件16件,案件類型主要為政府信息公開。

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間,王某向浙江省三級人民法院提起一審、二審及再審行政案件51件,其中一審案件22件,涉及政府信息公開19件,涉投訴舉報及履行法定職責案件2件。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鄞州法院分別向夏某、王某、胡某進行了調查詢問,了解其頻繁提起訴訟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以及自身是否還存在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對此,夏某表示其房屋被破壞之後已與拆遷人籤訂了補償協議,此後其雖對補償不滿但卻並未就此尋求過救濟;王某明確表示其本人並無房屋拆遷補償方面需要解決的爭議;胡某表示此前曾向下王村申請房屋改建審批,但有部分申請未獲批准,認為此事不公,但其並未就此提出過主張。三人均表示目前其已經掌握到了一些線索初步發現所在村存在違法亂紀、在拆遷過程中弄虛作假的行為,並已經向紀檢部門反映過,只是沒有最終的結果。

在詢問過程中,鄞州法院引導三人若覺得自己利益受損可以直接尋求救濟和保護,如有線索需要舉報,則應當通過合法途徑去進行,而不應當試圖通過頻繁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去實現。但是三人仍然認為自己的行為是正當的,拒不接受法院的引導,執意繼續通過政府信息公開、要求履責等形式向政府施壓。

濫用行政訴權人員名單

鄞州法院綜合衡量三原告提起的一系列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內容,均系涉及東錢湖鎮各村徵地拆遷事項、財務審計事項等,與此前申請事項相類似,上述事項均與三原告的自身合法權益不具有直接關聯。

三原告在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後,以所謂的「保障知情權」為由採取行政複議、行政訴訟等救濟手段,而三原告在這些案件中實質上並無值得運用司法保護的合法利益,該行為已經超越了《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的「發揮政府信息對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活動的服務作用」之範疇,其行為已經使有限的公共資源在維護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公共利益之間有所失衡,超越了權利行使的界限,亦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已涉嫌構成訴訟權利的濫用。在此情形下,法院已無需對涉案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進行審查。

為此,鄞州法院聯合轄區內公安、檢察、司法行政等單位率先在全省構建聯合甄別、規制濫用行政訴權的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就上述夏某、王某、胡某等人是否構成行政濫用訴權進行聯合甄別和規制。

會上,各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分別聽取了東錢湖鎮政府、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委會等關於夏某、胡某、王某三人濫用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權、行政複議申請權和行政訴訟起訴權的情況報告,聽取了三原告所在村(社區)的幹部代表意見,並徵求了參加會議的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

【鄞州區人大代表俞偉國】:

當事人長期、反覆、大量提起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不僅浪費了有限的行政資源和司法資源,也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於此類濫用行政訴權的行為,應該進行合理的限制,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

【鄞州區人大代表蔡祖紅】:

在行政濫訴頻發的現實背景下,本次聯席會議召開及時,且很有必要。鄞州法院牽頭就打擊行政濫訴進行制度創新,為進一步引導當事人合理行使訴權、依法規制懲戒行政濫訴行為提供了依據。

【鄞州區政協委員王賢國】:

濫用訴訟權利是對誠信原則的極大破壞,依法規制行政濫訴行為具有現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公檢法司形成合力打擊,為有效防止當事人濫用訴權、惡意訴訟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和舉措。

會議一致認為,在充分保護當事人的行政訴權的同時,也要依法制止濫用訴權等行為。夏某、王某、胡某等當事人不以保護合法權益為目的,長期、反覆提起大量訴訟,滋擾行政機關,擾亂訴訟秩序,已經構成濫用行政訴權,應當依法予以規制,並納入濫用行政訴權人員名單。

對目前涉及三人的已經進入審理程序的案件,裁定駁回起訴。對今後上述三人提起的類似政府信息公開或履職申請,申請行政複議、提起行政訴訟、申請檢察監督的,將不予處理。對於提起的其他申請,要求上述三人做出合理說明,否則將不予受理。

來源:浙江高院、鄞州法院

相關焦點

  • 3人4年179次「告政府」,公檢法司聯合認定為行政濫訴!
    8月24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向3名被認定為行政濫訴的當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對上述人員近期提起的一系列行政案件均不予登記立案。此前,鄞州區公、檢、法、司四家單位聯合對這3名涉嫌濫用行政訴權的當事人進行甄別認定,並將其納入濫用行政訴權人員名單,同時向全社會發布「倡導誠信訴訟、拒絕濫用訴權」倡議書。
  • 3人4年告官」179次,公檢法司聯合認定為行政濫訴
    8月24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向3名被認定為行政濫訴的當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對上述人員近期提起的一系列行政案件均不予登記立案。此前,鄞州區公、檢、法、司四家單位聯合對這3名涉嫌濫用行政訴權的當事人進行甄別認定,並將其納入濫用行政訴權人員名單,同時向全社會發布「倡導誠信訴訟、拒絕濫用訴權」倡議書。
  • 4年「告官」179次,浙江3人因行政濫訴被駁回系列起訴案
    3名當事人4年裡提起行政訴訟179次,其中有不少與其自身並無直接利害關係。澎湃新聞8月26日從浙江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獲悉,日前,該院依法向3名被認定為行政濫訴的當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對3人近期已提起的一系列行政案件均不予登記立案。據介紹,在作出決定前,當地公、檢、法、司4家單位先後對行政濫訴人員進行聯合甄別與規制。這在浙江省內尚屬首次。
  • 4年「告官」179次 浙江3人因行政濫訴被駁回系列起訴案
    3名當事人4年裡提起行政訴訟179次,其中有不少與其自身並無直接利害關係。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8月26日從浙江寧波市鄞州區人民法院獲悉,日前,該院依法向3名被認定為行政濫訴的當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對3人近期已提起的一系列行政案件均不予登記立案。據介紹,在作出決定前,當地公、檢、法、司4家單位先後對行政濫訴人員進行聯合甄別與規制。
  • 3人4年179次「告政府」,法院:均不予登記立案
    本報訊 8月24日,寧波市鄞州區法院向三名被認定為行政濫訴的當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對上述人員近期提起的一系列行政案件均不予登記立案,由公、檢、法、司四家單位對行政濫訴人員進行聯合甄別與規制3人4年行政訴訟179次自2015年新行政訴訟法和立案登記制同步實施以來,對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有案必立、有訴必理,人民群眾的行政訴權得到了充分保護,立案渠道全面暢通,但與此同時,一些當事人濫用訴權、浪費司法資源的現象也日益增多。
  • 3人4年179次「告政府」濫用行政訴訟權,法院:均不予登記立案
    8月24日,寧波市鄞州區法院向三名被認定為行政濫訴的當事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書,對上述人員近期提起的一系列行政案件均不予登記立案,由公、檢、法、司四家單位對行政濫訴人員進行聯合甄別與規制,在全省尚屬首次。8月26日,浙江天平官方公眾號公布了此案的審理情況。
  • 人民日報鐘聲:濫訴鬧劇的實質是踐踏國際法治
    法律是用來維護公平正義的,絕不該淪為美國一些政客大搞「政治訛詐」的工具 一段時間以來,美國一些別有用心的政客和組織捕風捉影,一邊處心積慮編造新冠病毒源頭陰謀論,一邊借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發起所謂「追責」「索賠」濫訴。美國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格雷厄姆5月12日又炮製出關於新冠病毒的所謂「問責法」,進一步鼓譟喧囂,盡顯褻瀆法律的實質。
  • 告「官」還要見「官」!副區長、人社局局長出庭應訴出聲出效果
    該案合議庭由浦東新區法院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包曄弘擔任審判長,寶山區政府副區長陳雲彬,寶山區人社局局長黃雅萍作為被告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線上、線下「零距離」觀摩庭審。2020年1月,寶山區人社局經調查取證作出認定工傷的決定,且認為原告作為李某的被掛靠單位應為其承擔工傷保險責任。2020年3月,原告向寶山區政府申請行政複議,寶山區政府經過審查覆核,依法作出維持被訴工傷認定的行政複議決定。原告對認定工傷決定和行政複議決定不服,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 最高法院判例:訴訟行為能力的認定與法定代理人——任桂英訴右玉縣政府、朔州市政府土地行政補償案
    至於如何認定沒有訴訟行為能力,原則上,應當參照民法上對於民事行為能力的規定。按照當時有效的《民法通則》第十三條的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按照法律規定由法定代理人為訴訟行為,是行政訴訟的法定起訴條件之一,在不符合法定代理的情況下,一審法院在責令補正或者更正的前提下裁定駁回起訴,符合法律和司法解釋的規定。
  • 行政糾紛訴前調解機制建立!長沙「民告官」案件可以選擇訴前調解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12日訊(記者 虢燦 實習生 凌玉霞 通訊員 吳炳 李燦)在長沙的「民告官」案件,如果案件符合條件,並且當事人願意自願調解,可以選擇長沙鐵路運輸法院的行政爭議調解中心或者家門口的社區服務中心等地訴前調解。今天上午,長沙市司法局和長沙鐵路運輸法院共同籤署並發布《關於建立行政糾紛訴前調解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
  • 最高法明確行政訴訟受案範圍邊界:防止濫訴現象
    中新網2月7日電 最高法今日發布《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以下簡稱《行訴解釋》),最高法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表示,《行訴解釋》明確行政訴訟受案範圍邊界,既要解決「立案難」痼疾,又要防止濫訴現象。資料圖:最高人民法院。
  • 一巡典型行政案例:起訴應明確被訴行為,證明被訴行為存在——中宇公司訴瀋陽市政府等暫扣、移交公司證件案
    所謂「具體的訴訟請求」前提是要有明確的被訴行政行為。起訴人提起行政訴訟應當初步證明被訴行政行為的存在。上訴人遼寧中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宇公司)因訴瀋陽市人民政府、瀋陽市人民檢察院暫扣、移交公司證件一案,不服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於2015年5月18日作出的(2015)遼立行初字第00001號行政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訴。
  • 為行政相對人設定具體義務的政府會議紀要可訴
    同年7月,某縣政府組織召開了關於原某某公司資產抵押拍賣後續有關問題的協調會,就有關事項進行了議定並下發了《縣政府會議紀要》,規定某公司必須在一年內開工建設項目,兩年內竣工,同時要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規定,待該項目建設竣工驗收後,再為某公司辦理工業用地使用權,如一年內未開工建設,要按規定收取土地閒置費,如在兩年內仍未開工建設,要按規定啟動收回閒置土地程序,並依法收回,確保該土地主要用於服裝鞋帽、電子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項目
  • 能否在原有宅基地範圍內翻建的房屋——劉洪豔訴海澱區城管局、海澱區政府限期拆除決定及行政複議案
    上訴人北京市海澱區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監察局(以下簡稱海澱城管局)、上訴人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海澱區政府)因限期拆除決定及行政複議一案,不服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2017)京0108行初627號行政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後,依法組成合議庭,並於2018年4月1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 「民告官」不但告得了還能告得贏!湖南高院發布行政審判30年十大典型案例
    【案號】(2016)湘0102行初3號【基本案情】孫某麟、胡某亮均為男性。2015年6月23日,孫某麟、胡某亮到芙蓉區民政局要求辦理結婚登記。其中教育教學及配套用地,望城區政府以行政劃撥方式供地,按45萬元/畝的包幹價結算土地價款;教職工住宅用地,望城區政府以「招拍掛」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按88萬元/畝的包幹價結算土地價款。2014年4月9日雙方又籤訂了《長沙醫學院家政學院項目補充協議》(以下簡稱《補充協議》),將協議順延三年。長沙醫學院於2015年9月前向望城區政府交納了1.54億元。
  • 最高法院判例:將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寄給行政機關法定代表人的處理——陳仕泳、陳明峰訴福建省司法廳、省政府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案
    因陳義興同志已於2015年3月31日起不再擔任福建省司法廳廳長職務,且該信件收件人為陳義興個人,故福建省司法廳辦公室機要科工作人員未開拆該信件。2015年9月21日,陳仕泳、陳明峰等7人向福建省政府郵寄行政複議申請書及附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書》、EMS郵政特快專遞單複印件等材料。
  • 陝西質管中心訴陝西市監局、國家市監總局行政處罰及行政複議案
    以上事實主要有以下證據證明:1.當事人《營業執照》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複印件各一份;2.現場檢查筆錄一份、現場檢查時拍攝的獎牌及辦公場所照片列印件19張、在當事人電腦中提取的網頁截屏列印件2張、增值稅發票及收據5張、當事人員工筆記本記錄宣傳用語的複印件2張、當事人2017年至本局現場檢查當日電腦開票信息表;3.華喜梅5次詢問筆錄;4.當事人提供的十家企業調研報告
  • 返還之訴判決執行受阻,不得以排除妨害案由另訴|天同碼
    標籤:管轄|重複訴訟|一事不再理|爭議標的額案情簡介:2004年,建築公司訴請縣政府按審核報告支付工程款1400標籤:管轄|重複訴訟|債權轉讓|一事不再理案情簡介:2009年10月,實際施工人王某以被掛靠的建築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盧某為被告,在北京豐臺法院起訴,要求確認建築公司與盧某所籤工程款債權轉讓協議無效
  • 江鳳林訴長沙市公安局嶽麓分局、長沙市人民政府行政處罰及行政...
    判決確認嶽麓分局於2017年8月18日作出的《公安行政處罰決定書》程序違法;撤銷長沙市人民政府的〔2017〕第334號《行政複議決定書》。經審理查明:2017年4月23日上午7時許,劉庭白因母親王某病重,掛了序號為1號的湘雅三醫院老年科門診號,並與其父親陪同到原告江鳳林坐診的老年科就診。江鳳林認為王某病情較重,建議其退號並轉掛急診。
  • 孟加拉國媒體:對中國「濫訴」無依據、不道德
    孟加拉國媒體:對中國「濫訴」無依據、不道德 2020-05-27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