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中國足球曾經把日本足球踢到自閉,讓日本足球一度進入了"凜冬時代"。四十年後,中國足球連日本足球的背影都望不到。說出來諷刺,聽起來可笑,但這就是事實。日本花了八年的時間,讓日本足球從泥潭中爬了出來,而中國足球則整整在泥潭中躺了四十年,至今還在沉淪。雙方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別?關鍵就在於對待足球的態度上。
日本將足球當生活的信仰
1980年亞洲世預賽上,中國隊的實力還沒有現在在這麼弱,當時我們做到了1-0強勝日本隊,成功終結了那一代日本球員的足球夢。被名不見經傳中國隊打敗,整個日本球壇因此陷入了凜冬時代。整整一年的時間,日本幾乎看不到足球的影子。
直至一年後漫畫《隊長小翼》誕生,這部漫畫翻拍的動畫片《足球小將》相信很多80、90後都不會陌生它伴隨著我們的整個童年。在日本,高橋陽一的這部《隊長小翼》,直接點燃了整個日本足球。在漫畫連載期間,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小學生選擇去踢足球,8年時間小學生註冊足球的人數累計有13萬人。1992年奪得亞洲杯冠軍的日本球隊中,就有很多人是《隊長小翼》的忠實粉絲,他們起初就是受到了這部漫畫的鼓舞,才將足球當做自己的信仰的。僅僅花了8年時間,日本足球就重歸巔峰,甚至是更上一層樓。
中國將足球當賺錢的工具
反觀中國,自打敗日本隊之後,便進入了迷之自信中。相信只要我們肯努力,我們就能踢贏一切球隊。很顯然,來自現實的巴掌狠狠的扇在了所有人的臉上。之後的幾十年裡,中國足球直接進入了寒冬時期。成績半死不活,球員也是同樣的狀態。
球隊和俱樂部都沒人相信中國足球能衝進世界盃,也就沒有了奮鬥的動力。唯一支持他們繼續踢球的理由不過是因為那一份不菲的薪水。這種現象在私企入主足球俱樂部之後,則變得更加嚴重。球隊商業化氛圍則變得更加嚴重。假球現象屢見不鮮。中國足球的口碑徹底倒地。
日本足球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怎樣解決
1992年,日本在世預賽上直接被伊拉克一腳踹出了世界盃的大門。為此川淵三郎直接創辦了著名的日本J聯賽,為了日本的頂尖戰力提供一個相互切磋的平臺。在他成為日本足球掌門人之後,更是提出了那個跟玩笑似的足球百年計劃。如今這個份百年計劃,日本足球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大部分,不知道打了多少人的臉。
中國足球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怎樣推脫
反觀中國足球,在比賽失利之後,怪天怪地怪空氣。最後經過球員和俱樂部的努力,成功將所有的罪責全部推到了教練身上。最後再將教練開除,這一招果真高明。教練換了一茬茬,球員實力不見長。這就是中國足球。
總結
現在中國踢球完全是在用錢砸,但就算是這樣,也只是砸出了一個亞洲倒數的地位。沒有信仰,沒有擔當,不思上進,總想著逃避責任。這樣的中國足球,能強大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