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焦慮開始於對嬰兒的適應性反應

2020-10-29 吒兒的小海螺

新父母有很好的理由感到焦慮。他們突然對一個脆弱的嬰兒的生活負責,因此出現焦慮以幫助父母注意。焦慮是一種適應性反應,為缺乏經驗的父母提供他們陡峭的學習曲線所需的能量。產後焦慮是很有價值的,但是以某種方式它卻名不符實,常常被病態化。實際上,當人們將焦慮症更恰當地理解為對逆境的適應性反應時,研究人員就越來越質疑焦慮被稱為精神障礙的方式。

新父母常常因感到焦慮和保護自己的小人類而感到羞恥。但是,羞辱他們以獲得正常和必要的回應絕對無濟於事。這就是為什麼我要問一下產後情緒變化生物學專家瑪麗·金梅爾(Mary Kimmel)醫生的原因。但是,在聽取她的意見之前,了解產後焦慮症的意義至關重要。

產後焦慮是人類經驗中必不可少的適應性部分,不應受到歧視。它具有重要的功能,包括向父母展示何時需要幫助。這種幫助的一部分必須包括社會支持,如果我們稱其為疾病,那麼我們作為社會不太可能提供。

的確,在少數新父母中,焦慮變得不受控制,我們稱其為臨床產後焦慮。但這僅意味著他們需要一些幫助。

問題在於,當父母需要幫助時,他們會被貼上「精神疾病」的標籤。這個標籤使許多父母不敢談論它,甚至焦慮水平正常的父母也害怕在被診斷出患有疾病的情況下承認它。

換句話說,我們讓父母擔心他們的焦慮。我們當前的標籤系統會在焦慮中產生羞恥感,從而使父母無法進行健康的互動。實際上,當父母可以擁抱對嬰兒的焦慮並以開放的方式與之互動時,他們可以在某些情況下避免其達到我們稱之為臨床產後焦慮的程度。但是,如果父母感到羞恥,那將不會發生。

說到羞恥,當我們將其稱為精神疾病時,確實有些父母感到寬慰,因為這不是他們的錯。事實並非如此。但是對於其他父母來說,這個標籤帶有汙名。

產後焦慮有什麼幫助?

產後焦慮至少在某種意義上如此普遍,以至於兒科醫生都在尋找它。當兒科醫生見到不焦慮的新父母時,我們會感到擔心。有經驗的父母對第二胎的焦慮會減輕很多,這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新父母至少有點焦慮,兒科醫生會擔心嬰兒的福利。

當自主神經系統激活交感神經時,焦慮會部分發生。這使我們進入「動員狀態」,使我們為行動做好準備並警惕危險。這使父母更加警覺,甚至變得機敏,注意到所有嬰兒的暗示並幫助他們了解這些聲音的含義。這就是為什麼新父母擔心每件事的原因:他們應該這樣做。他們還不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焦慮也可以幫助父母建立社交關係。當新父母有他們周圍的愛心支持時,這些人更有可能在父母表現出焦慮時跳入並提供幫助。諸如「我只是擔心」之類的短語通常會提示朋友和家人提供舒緩的建議或幫助。

然而,產後焦慮對於父母來說是一種可怕的且經常被汙名化的經歷。儘管父母雙方都經歷過這種情況,但女性更有可能被稱為神經質或瘋狂的新母親。成為一個擔心的父親與被愛有更積極的聯繫。新父母常常害怕承認自己的焦慮,擔心他們對孩子的擔憂會被駁回。似乎沒有人告訴他們父母需要焦慮。

產後焦慮是生物系統的一部分。

瑪麗·金梅爾(Mary Kimmel)博士希望母親們了解自己需要焦慮,而目標並非是擺脫焦慮。她是UNC教堂山分校的助理教授,北卡羅來納州精神衛生事務部醫學主任,圍產期精神病學計劃的聯合主任,他們在這方面採取了獨特的跨學科方法來幫助產後焦慮過高的母親。

產後焦慮開始是一件好事。金梅爾博士喜歡談論汽車座椅。她說:「我們需要焦慮症來激勵我們獲得汽車安全座椅,但是我們也不能讓焦慮症阻止我們帶孩子出去做事。」 因此,有一定程度的焦慮。

產後焦慮是生物系統的一部分,它的發生是有原因的。根據金梅爾博士的說法,體內的許多系統都在適應應對育兒的挑戰。例如,自主神經系統可以適應母親血液流動的變化,但這是經常調節我們焦慮的系統。懷孕期間免疫系統也會發生變化,並產生炎症以準備分娩。「例如,皮質醇在分娩後的一段時間內保持較高水平。免疫系統的變化會導致焦慮,焦慮的確可能起到[有用的作用],就像疾病行為和感染後的治癒一樣。」 Kimmel說。「疾病行為」有助於我們避免自己受到感染。

嬰兒出生後,母親的生物學必須迅速適應。「有些系統是可塑的,並試圖重新平衡。」 她說,此外,「父母的大腦電路明顯發生了變化。」 「那麼,你會增加睡眠剝奪等因素。我告訴媽媽,要多加保護,因為這是為了保護嬰兒,自己和家人,這是有幫助的。」

金梅爾博士談到喬恩·阿布拉莫維茨(Jon Abramowitz)和琳達·喬杜倫(Linda Chaudron)的作品時,她談到了強迫症或侵入性思想的普遍性。「我告訴媽媽們,我認為她們是「父母的大腦」,我們的系統試圖確保我們找到適當數量的警惕性。」

產後焦慮是好的,直至一定程度。

如果產後焦慮是自然而必要的,則不應因經歷而給父母以恥辱。它可以幫助患有臨床焦慮症的父母變得更好,如果他們知道這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毛病的話。負面標籤會使人們更難恢復,因為它們會鼓勵人們使其成為自己身份的一部分。與其說「我患有產後焦慮症」,不如說:「我正在經歷一種適應性和自然的產後焦慮反應,這種反應已經失調了。」

當焦慮失調時,問題就來了。「對於某些[父母]來說,這是過度警惕[,可以阻止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阻止他們正常工作,」金梅爾解釋說。她舉例說明了父母何時擔心將孩子放下樓梯以至於他們不會上下樓梯。或者,當父母對嬰兒情不自禁地用刀子打擾自己的圖片感到不高興時,他們告訴配偶將所有刀子帶出家門,然後他們就不能切菜了。

「我們知道創傷史或過去的焦慮或抑鬱發作史會增加圍產期情緒和焦慮症的風險,我認為這是您的系統正在經歷一個新的動態時期,考慮到過去的創傷在動態時期註定更加劇烈」,金梅爾說。

當產後焦慮達到這一程度時,大約有10%的母親會發生這種情況,父母需要幫助,而Kimmel博士的計劃以多種方式提供幫助。雖然這種護理可能包括抗焦慮藥,但UNC圍產期住院科的重點是為母親提供安全感。治療方法包括娛樂,藝術,瑜伽,談話療法和生物反饋,可幫助女性與身體保持聯繫並恢復正常狀態。。家庭成員也會獲得支持,從而幫助他們撫養母親。

父母需要什麼支持?

金梅爾博士認為,新父母經常感到依賴的方式也很有用。「我告訴父母,我們並不是一個人要父母,圍產期焦慮是我們的系統迫使我們意識到需要他人幫助和支持我們的一種方式。」 她認為,在這段時間裡,家庭需要的資源和支持要比美國通常需要的更多。她建議帶薪產假和陪產假要比通常的8周,家庭訪問計劃,父母支持計劃以及配偶和家庭支持要長。「這些事情為母親們提供了機會,以應對眾多變化,而不必為此增加額外的壓力和期望。」

但是,她還指出,即使在存在許多此類服務的英國,例如廣泛的家庭訪問計劃,母親嚴重的產後焦慮症的發生率也與美國大致相同。她也不想讓母親感覺到像產後焦慮是他們的錯。「我認為重要的是要注意到,我們也看到女性為自己和嬰兒提供了出色的支持,她們仍然會患圍產期焦慮和抑鬱。如果有的話,我認為這些是女性更有可能獲得所需的醫療護理。一個缺乏支持的女性可能會更難獲得所需的護理。」

那也許就是重點。通過更好的休假政策和社會計劃為新父母提供支持,可以幫助我們注意到誰正在從適應性焦慮症轉變為不健康焦慮症,並在情況惡化之前幫助他們。因為不幸的是,未治療的焦慮症通常會導致抑鬱。

我們是不是在說,當婦女最終出現嚴重的情緒變化而需要住院時,我們不能稱其為精神疾病嗎?一點也不。顯然,這是一種疾病,任何其他疾病都應得到所有支持和治療。但是,知道所有這些都是出於良好的適應性原因開始的,可以幫助人們在康復時更好地看待自己。

相關焦點

  • 新手媽媽產後總摸寶寶呼吸,被斥太焦慮?嬰兒呼吸暫停了解一下!
    好不容易熬到寶寶出生,寶媽們的「神經質」越來越嚴重:寶寶怎麼沒有動靜,趕緊摸摸寶寶有沒有呼吸;半夜好冷,趕緊摸摸寶寶額頭燙不燙……這些別人眼裡「神經質」的舉動,到底是不是因為寶媽過於焦慮?其實寶媽每一個焦慮的背後,都有一些原因,家人需要去了解,比如,新手媽媽產後總摸寶寶呼吸。
  • 走出「產前焦慮產後抑鬱」的怪圈
    在她一段日子不依不饒甚至不可理喻的焦慮情緒的影響下,原本忠於家庭的丈夫,真的開始在外面尋求新的感情了。  產前焦慮症狀二 特殊嗜好是身體的自我保護  產前焦慮可能會導致某些孕婦表現出一些特殊嗜好,比如吃某種食物、購物,特別是嬰兒用品。
  • 預防產後抑鬱,從寫作開始
    焦慮?無助?似乎要逼著得產後抑鬱啦!產後抑鬱是什麼?產後抑鬱是指女性生產後出現情緒低落、悲傷流淚、憂心焦慮、恐懼害怕、煩躁不安、易激惹發火等反常情緒。如果沒有及時幹預,嚴重者會因無法生活自理和照顧嬰兒,悲觀絕望,導致自殘自殺。看到這裡,也許會有很多媽媽開始對號入座,回憶當初自己生孩子後的情景,似乎也是產後抑鬱。的確,在生產後第一周,有50%-75%的女性會有輕度抑鬱症狀。產後抑鬱的原因是什麼?
  • 抑鬱症焦慮症嚴重失眠怎麼辦 產後焦慮症整夜失眠自愈
    那麼,產後抑鬱症多久能自愈?產後抑鬱是一種心理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樣,不經過治療幾乎是不能痊癒的。如果只是感到疲勞和力不從心,這是「寶寶綜合症」,一般會大概持續4個星期,並自動痊癒。產後抑鬱症通常在6周內發病,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產後抑鬱症不僅影響產婦的健康,危害產婦及嬰兒,而且影響到婚姻、家庭和社會。因此對產後抑鬱症應給予充分的重視,積極尋求幫助。
  • 產後出現焦慮、急躁,不得不知的產後隱形殺手,準媽媽一定要注意
    產後抑鬱症何時開始?產後第一年內的任何時候都可能開始產後抑鬱症。最常見的情況是分娩後一周到一個月開始,但也可能是懷孕前或懷孕期間發作的延續。產後抑鬱症持續多長時間?產後抑鬱實際上比您想像的要普遍得多,大約有九分之一的新媽媽發生。儘管如此,有時還是很難知道您是否有這種東西,要想獲得對您和您的嬰兒必不可少的幫助也同樣困難。什麼原因導致產後抑鬱?產後抑鬱的原因尚不清楚。據了解,分娩後發生的荷爾蒙變化可能觸發症狀。
  • 嬰兒趴睡?焦慮的新手爸媽們
    ——焦慮的新手爸媽們近幾天,網上有一則新聞引起了大家的憤怒。這是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件,任何一個有良知的人都不忍心看到這個新聞。關於嬰兒能不能趴睡的問題無需討論,在嬰兒的睡眠上,趴睡被認為是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最為常見的危險因素之一。對還不會實現180°自由翻身的寶寶來說,最安全的姿勢是仰臥。
  • 母親抑鬱或焦慮嬰兒心率明顯快
    歐洲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母親遭遇抑鬱或焦慮等情緒異常,小至3個月大的嬰兒在心理壓力測試中心率會明顯快於其他健康母親的孩子。研究人員擔心這可能對孩子心理健康產生持久影響,因此呼籲重視女性產後心理健康。研究人員說,女性在孕期和產後階段如果出現情緒異常,如易怒、輕度抑鬱、喜怒無常等,可能導致孩子長大後安全感降低。(胡珍)
  • 警惕產後抑鬱,對BB也會產生長期影響!
    警惕產後抑鬱,對BB也會產生長期影響! 科學家們已經表明,當接受標準的壓力測試時,患有焦慮或抑鬱的母親QI嬰兒在生理上表現出比其他孩子更強烈的壓力跡象。這些嬰兒的心率明顯增加,研究人員擔心這可能會導致孩子長大後留下深刻的情緒壓力。
  • 產後的你有沒有很焦慮
    說實在的,沒聽說產前崩潰的,崩潰的時間都在產後。產前的焦慮咱就不說了,一般都是「寶寶生下來健不健康啊」「寶寶用品該買什麼啊」「不會帶寶寶該怎麼辦啊」諸如此類。產後……告訴你吧,產後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讓你崩潰!當然,崩潰前是無數個生氣的點,而這些點真的太多了!1.別碰我孩子!
  • 難搞的分離焦慮期到了,這幾個方法幫助寶寶輕鬆緩解焦慮
    當寶寶成長到一定時期,分離焦慮就成了許多家長最頭疼的問題。齊齊的寶寶一歲半了,每當齊齊要出門上班時,寶寶就蹭蹭蹭地衝過來,一把抱住齊齊的大腿,哭著喊著不讓齊齊走。剛開始齊齊還能讓婆婆幫忙轉移寶寶注意力,再偷偷地溜走。可時間一長,寶寶似乎知道了媽媽的套路,把齊齊看得更緊了,只要發現齊齊有出門的跡象,寶寶就緊粘著齊齊不放。
  • 比產後抑鬱更可怕的是孕期焦慮!樹袋寶寶來教你緩解
    媽媽在懷孕時,由於擔心腹中胎兒的健康,加之對外界的反應較為敏感和緊張,因而便容易產生焦慮的情緒。焦慮嚴重的話還可導致妊娠和產後抑鬱症。 孕期焦慮容易產生的危害 1.焦慮情緒能夠引起孕媽媽的一系列生理反應,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皮膚出汗、面色蒼白、嘴唇發乾、呼吸加深加快、肌肉失去彈性、大小便次數增加等
  • 產後媽媽的「頭號殺手」——焦慮
    有了二胎,我開始焦慮了從懷孕就開始的焦慮與擔憂,刷抖音都儘量避免去看那些生產發生意外的視頻,避免去看孩子生病的相關視頻,因為這些都會加重焦慮。終於生了,先是擔心孩子怎麼總是睡覺,一睡睡好久,忍不住去問了醫生,結果被一句「他不睡幹嘛去」懟的啞口無言。有的時候自己都覺得自己有點神經了,人人都盼著自己的孩子好,我卻總擔心孩子哪裡不好。
  • 盤點分析母乳餵養的3大好處:既對嬰兒好,又有助於媽媽產後修復
    (1)有利於生長發育母乳是6個月內嬰兒最理想的食物,營養價值是任何其他食品無法替代的,其營養全面,比例恰當,利用率高,適合嬰兒。並且母乳的成分隨嬰兒月齡的增長而變化,乳量隨嬰兒生長而增加,以適應嬰兒的消化能力和生長發育的需要。
  • 生完寶寶焦慮、失眠、還抑鬱?醫生:產後抑鬱不是矯情,是病!
    孕酮指數的懸崖狀回落使產後婦女非常容易出現情緒大波動、焦慮、失落、失眠和易怒,體內激素水平的快速變化會影響孕婦的大腦高級活動,增加產後抑鬱症的風險。二、產後抑鬱有哪些特徵?產後抑鬱症是指產後出現抑鬱、悲傷、沮喪、易怒、易怒、甚至有自殺或殺嬰傾向等一系列症狀的心理障礙。調查數據顯示,50%至80%的新手媽媽在分娩後會有情緒低落、哭鬧等症狀,充滿負罪感,覺得自己沒用。產後抑鬱具體表現有以下特徵。
  • 關注新媽媽產後抑鬱,家人該如何警惕?
    產後抑鬱不僅影響當事人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嬰兒的健康發展,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自虐、自殺的傾向。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提醒,了解產後抑鬱的徵兆,警惕女性產後抑鬱,若發現女性產後出現不穩定的情緒變化,需及時尋求專業幫助。
  • 產院專家支招,告別產後抑鬱
    反應或輕或重的表現。分娩後兩周內警惕產後抑鬱產後抑鬱一般出現於分娩後兩周內,持續時間因人而異,分娩後母體內激素水平的急劇變化,是導致多數新媽媽出現不同程度抑鬱反應的生理原因。同時,一些社會、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響,包括家人支持陪伴的質量差、新寶寶的健康狀況不佳、家庭經濟水平不穩定、產前的心理健康情況不良,甚至自己原生家庭中存在的問題,都可能是加重產後抑鬱反應的原因。
  • 【發展心理學】嬰兒什麼時候開始能夠認識人?
    嬰兒並不是一生下來就會分別母親與父親的,也不會分別誰是陌生人,那你知道小孩是什麼時候開始認識你的嗎?第一個階段,無差別的社會反應階段,0-3個月。這時候嬰兒對不同的人反應一樣,都是不加區分、無差別的反應,也不會認識父母親人。
  • 產前焦慮是什麼?
    孕婦產前焦慮會對母親及胎兒造成直接的影響。據調查產前嚴重焦慮的孕婦剖宮產及隅道助產比正常孕婦高一倍。嚴重焦慮的孕婦常伴有惡性妊娠嘔吐,並可導致早產、流產。孕婦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到分娩過程和胎兒狀況,產後易發生國產期併發症等。即將晉升為人父人母的新爸爸、新媽媽們一般都是沉浸在愉悅之中的,然而同時卻也提升了患上產前焦慮症的風險。
  • 2020醫療招聘考試護理學資料:產後抑鬱怎麼辦
    產後抑鬱不僅影響產婦的生活質量,還會影響家庭和產婦的親子行為,影響嬰兒認知能力和情感的發展。其次,導致產婦發生產後抑鬱症的原因有哪些呢?發生產後抑鬱症的具體原因還未查明,但目前懷疑與分娩、心理、內分泌、社會、遺傳等因素有關。然後,發生了產後抑鬱症會有哪些表現呢?
  • 產後抑鬱小自測,如何避免產後抑鬱你知道嗎?
    產婦如果覺得自己情緒難以控制,可以進行產後抑鬱自測,同樣可以使用全國諸多三甲醫院都在使用的物理治療方式大腦生物反饋治療,因為此治療方式不含電刺激,不會對媽媽以及嬰兒產生副作用,是很安全及有效的方式。產後抑鬱會導致患者產生不良情緒,這會影響正常生活,從而影響嬰兒的護理。母親情緒低落會影響嬰兒的健康,降低嬰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甚至引起嬰兒情緒異常。產後抑鬱嚴重時容易發生自殺。如果不及時引起嚴重後果,應及時治療產後抑鬱症,以減少疾病引起的傷害。家庭成員應更加注意母親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