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媽媽育兒
生育孩子、成為母親應該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煩惱,擾亂了新媽媽的生活節奏,影響了媽媽的心態。
我的朋友剛剛生了第一個孩子,這是一件很高興的事,但是朋友的狀況讓她的家人有點困惑。
她經常無緣無故發脾氣,她的丈夫以為她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所以他就很有耐心的遷就她。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朋友變得越來越情緒化,情緒非常不穩定,時常突然間大哭起來,並且不願意和人交流,甚至連孩子都不願意看一眼。情況明顯不對勁,家人立即帶她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她患了產後抑鬱症。
像朋友這樣的情況並非個例,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母親因為產後抑鬱,放棄了新生的孩子,放棄了家庭。我想很多網友看到了這一點,他們肯定會有疑問:這些媽媽生完孩子後經歷了什麼樣的痛苦,讓她們如此絕望?
一、產後抑鬱的原因
1、體內激素的變化
女性孕期雌激素水平很高,生產後激素水平會迅速下降,母親的孕酮指數在孩子出生後會從150-200迅速下降到10-20。孕酮指數的懸崖狀回落使產後婦女非常容易出現情緒大波動、焦慮、失落、失眠和易怒,體內激素水平的快速變化會影響孕婦的大腦高級活動,增加產後抑鬱症的風險。
2、無法適應新身份
一些母親還沒有準備好承擔這麼大的責任,突然間從一個被照顧的女兒和到一個母親,進入一個新的角色,她們一時無法適應「媽媽」的新身份,也擔心照顧不了孩子,也害怕孩子受到傷害。
3、缺乏家庭理解和照顧
家庭成員可能對孩子的性別不滿意,或者母親沒有感受到家庭的關係和愛,這會給母親帶來很大的壓力,並引起抑鬱症狀。對於女性的這種心理,大多數家庭成員都認為是女孩嬌氣,他們把全部精力放在自己和孩子身上,很少有人關注母親的狀況。即使母親表示不舒服,家人也漠不關心,這種不理解使母親的狀態越來越糟。
二、產後抑鬱有哪些特徵?
產後抑鬱症是指產後出現抑鬱、悲傷、沮喪、易怒、易怒、甚至有自殺或殺嬰傾向等一系列症狀的心理障礙。調查數據顯示,50%至80%的新手媽媽在分娩後會有情緒低落、哭鬧等症狀,充滿負罪感,覺得自己沒用。產後抑鬱具體表現有以下特徵。
1、過度悲傷
新生活的到來應該是一件快樂和值得期待的事情,但患有產後抑鬱症的媽媽們對此並不快樂,反而有些悲傷,有時甚至會無緣無故的哭泣,情緒總是處於低落狀態,愛發脾氣,經常焦慮,不能專心工作,討厭一切。
2、食欲不振
產後孕婦一般胃口都很好,尤其是哺乳期婦女。但是,如果母親沒有食慾,不想吃任何食物,但有時會突然暴飲暴食,那麼這可能是產後抑鬱症的症狀。
3、失眠
產後抑鬱症的明顯症狀之一是失眠,明明白天總有昏昏欲睡的感覺,但到了晚上,一點睡意也沒有,輾轉反側,無法入睡,有時候就算睡著了,也非常容易驚醒。
4、失去興趣
產後抑鬱的女性會覺得生活枯燥,對一切都不感興趣,常常感到困惑,覺得沒用,自尊心極低。嬰兒的哭聲沒有明顯的反應。整個人就像一個扁平的球,無法獲得足夠的能量。
三、如何處理產後抑鬱
《心理調節學》說過:「心理失衡有損於健康,甚至會使人失去生活的信心。」面對這些心病,如果學會自我調節,學會適應多變的人生,學會自助、自救、自信、自強,那麼,一切煩惱、困惑、憂慮都會隨風而逝,生活就會充滿陽光,充滿快樂。
1、調整心態
媽媽們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量,但也不要整天呆在家裡,要適當運動,出去看看外面,多參加喜歡的活動。
一位著名的香港影星袁永儀曾在節目中說,在她生下一個孩子後,患上了非常嚴重的產後抑鬱症,對一切都很敏感,對任何事情都不習慣。為此丈夫張志林推掉了所有的工作,留在妻子身邊幫助她克服困難。在丈夫的悉心照料和自己的刻意調節下,袁詠儀的病情很快好轉。
2、家人的悉心照顧
家庭,尤其是丈夫,應該給母親足夠的關心和愛,讓她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丈夫應儘量關心妻子,了解她們的辛苦,傾聽她們的心聲,幫助分擔家務,主動帶孩子,有條件的話可以找保姆。照顧孩子不應該是一方的任務,需要父母雙方的共同努力。回家後,爸爸可以幫孩子洗澡,哄孩子睡覺,這樣母親就可以在晚上得到一段的閒暇時間,也可以分擔一些家務,當身體得到足夠的休息,那麼母親的心情自然會變得非常好。
3、調整飲食
產後,為了給媽媽多補充營養,家裡會給媽媽很多補品。如果你吃太多的補品,會使整個人煩躁和失眠。當母親沒有充分休息時,就會產生焦慮。因此,要想調整產後抑鬱心理,首先要調整飲食。讓媽媽們多吃些清淡營養的食物。並且坐月子期間,要保證媽媽們得到充分的休息,親朋好友的頻繁探訪也會打擾到母親的休息,影響母親的情緒。
對於患了產後抑鬱症的母親來說,心理的坍塌已經很無助了,如果家庭的瑣事還時刻卻不停的纏繞在她身上,她只會更加的崩潰,這時候,家人的關係與愛護就顯得至關重要,生育並不是母親一個人的職責,只有家庭成員互幫互助,才能共度難關!同時,如果情況非常嚴重,已經到達不可控制的地步,一定要去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